从跨国公司一季报看中国:Coach母公司(TPR.US)在华增长全球领先迪士尼(DIS.US)上海计划扩建园区

本文来自“Kevin策略研究”。作者刘刚,董灵燕,王汉锋。

目前,美欧主要海外市场的2019年一季度业绩已经拉开帷幕,我们将在此期间持续做出跟踪。如下是最新一批披露业绩的跨国公司情况的整理。

公司预计中国市场的复苏将刺激全球市场的表现。由于扩张性经济政策和上游房地产建造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中国市场2019年整体需求将增长+0%至+1.0%(此前预测需求萎缩-0.5%至-1.5%),相比此前预测水平有所提升。。此外,管理层提到全球产能过剩仍是一个问题,现阶段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解决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国内需求额强劲和贸易显著压制了出口意愿,不过4月份之后出口有所回升。冬天的产能约束可能在今年10月份后再度出现,但由于大多数已经满足了排放环保标准,影响可能相对没那么大。

从不同品牌来看:1)Coach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0.4%,主要是受到北美市场下滑3.6%的拖累,大中华市场增长1.3%。中国市场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以及上海时装秀等营销活动的拉动。2)KateSpade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得益于公司在北美、中国、日本、欧洲等地开设新店的拉动,其中大中华市场增长12.4%。3)StuartWeitzman收入同比增长1.8%,大中华区市场增速高达122%。公司在中国新开设了7家店,并与杨幂合作推出凉鞋、高跟鞋和休闲鞋等新品。公司收回中国的品牌代理权使得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长。不过,收回品牌代理权以及开设新店也使得销售管理费用同比增加了15.4%。公司预计本财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增50家StuartWeitzman直营店,其中有30家为新开设的店面,中国是新开设直营店的主要目标市场。

丰田预计中国市场延续增长,推出电动车并拓展内陆地区;艾默生电气在华继续下滑,但预计下半年有望修复;邦吉视非洲猪瘟和贸易环境为主要不确定性(5月9日)

丰田(7203-JP,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8.6%),2019财年在华双位数增长并预计增长继续;推出电动车并拓展内陆地区以缩小差距。在泰国和中国的拉动下,2019财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一亚洲地区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1万辆至17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零售销售增长18.4万辆至149万辆,丰田和雷克萨斯均表现亮眼。得益于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中国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亿日元至~1506亿日元。公司在中国推出C-HR和IZOA电动车,同时还与清华大学设立了联合研究院。。

公司预计在中国零售销售强劲增长的拉动下,2020财年整体汽车零售销量将增长13.7万辆至~1100万辆。公司目前能够在中国实现相对强劲的销量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关税税率的调降,不过还是落后于其他行业竞争者,其中一个原因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对不同车型需求的不同,因此公司将采取一定措施推出更为经济、小型紧凑的车型以满足内部内地区的需求。

艾默生电气(EMR,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0.9%),中国市场依然下滑,但环比改善,预计下半年有望继续修复。公司一季度(第二财季)净收入同比增长8%。中国市场方面,整体上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下滑30%,一季度下滑16%。公司在冷链(ColdChain)特别是工具和家用产品(Tools&HomeProducts)依然增长强劲,分别增长6%和77%,但供暖和制冷(Heating&Cooling)大幅负增长拖累,同比下滑21%。公司认为一季度中国市场已经逐渐一些改善迹象,同时预计下半年的修复仍将继续。不过由于年初开局弱于预期,公司下调了2019年销售目标至2%。此外,公司提到90%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为本地生产,本地化策略实施较为充分。

邦吉(BG,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2.5%),非洲猪瘟和贸易环境仍将是主要不确定性。公司的一季度预计明显增长,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47.5%,净利润实现扭亏。从不同业务看,大豆压榨利润率收到中国(非洲猪瘟影响)和阿根廷市场(豆农留存大豆)的拖累。谷物方面,北美业务受到了恶劣天气、谷农留存、以及贸易环境的影响;巴西的出口也受到了非洲猪瘟带来的需求下滑拖累。不过,公司认为非洲猪瘟疫情在长期来看反而对公司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以外的动物蛋白生产扩张(公司的压榨业务15%在中国)。往前看,公司认为还有一些市场因素上不明朗,一方面非洲猪瘟造成了非常大幅的动物蛋白供给的减少,另一方面同时目前USDA预计全球大豆库存超过1.07亿吨,为历史新高,而且大部分的库存都仍在豆农手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取决于贸易谈判的进展。但这从邦吉的全球化分散布局角度来看,可能反而行程一定的积极催化剂效果,尽管时点和幅度上不明朗。

往前看,公司预计农产品方面2019年全年大豆压榨业绩将低于2018年,但软籽压榨业绩会好于去年。糖和生物能源方面,公司预计业绩基本盈亏平衡,而化肥业务将低于去年。

宝马中国逆市增长、领跑全球,看重SAV;英飞凌和安道拓均受汽车需求放缓拖累,但看好中国电动车需求和下半年复苏;百威高端啤酒在华双位数增长;美盛预计在华磷肥出货下滑(5月8日)

宝马(BMW,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8.9%),中国市场逆市增长,领跑全球,预计全年增速5~10%;SAV为主要增长点。公司一季度全球汽车交付60.5万辆,同比去年持平,其中劳斯莱斯交付同比增长49%,在主要品牌(宝马、MINI、劳斯莱斯)中表现最好;宝马摩托车Motorrad也表现强劲。中国市场交付近16.9万辆,同比大增10%,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这在中国市场整体下滑10%的背景下,尤为突出。从不同车型上看,宝马SAVX3在中国销售情况非常好,公司预计SAV车型能够助推中国区的表现。公司一季度整体X5交付量同比下滑10.5%,主要是不是所有引擎型号的车都已经在中国推出。公司预计随着型号X5逐渐在中国市场推出,其交付量将得到明显提振。此外,X7在中国市场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此外,金融服务方面,得益于中国市场融资增长的贡献,信贷融资和租赁业务均有所增长。整体来看,公司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预计全年增长5~10%。

大众中国销售下滑但份额提升,重点布局SUV和电动车;陶氏杜邦中国OLED材料需求强劲,预计手机修复,但汽车光伏疲弱;雅芳中国加速增长,与天猫合作;GSK疫苗在中国竞争加剧;泰森食品计划提前应对非洲猪瘟成本增加(5月7日)

雅芳(AVP,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0%),仅亚太区加速,得益于中国高增长;与天猫合作电商业务。菲律宾和中国的强劲业绩增长推动亚太地区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近7%。中国区一季度收入实现了29%的同比增长,公司在中国的三个新举措均拉动了增长,特别是电商业务及与天猫的合作。公司也升级了雅芳特许经营店,使其成为体验中心,来引导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品牌与产品。此外,公司还拓展了零售分销渠道。为了将非核心资产变现,公司出售了中国的制造工厂,取得约4600万美元的收益。

康明斯预计中国市场2019年重卡和中卡需求下滑10%;菲亚特克莱斯勒及德尔福中国收入均大幅放缓;HugeBoss增长强劲,特别是定制正装和Logo休闲服,消费回流拖累香港澳门增长;凯悦大中华区RevPAR下滑,但房间签约高速增长(5月6日)

菲亚特克莱斯勒(FACU,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7%),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二三季度仍有定价压力;下半年或有改善。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5%,销量下滑14%。亚太地区收入下滑4%,销量大幅下滑30%,主要受中国市场放缓(中国合资厂商销量下滑40%)和激烈竞争的拖累。公司在中国市场经营方面成本控制取得一定进展,优化合资企业的架构并引入新的管理层。往前看,公司认为考虑到行业向“国六”排放标准的过度,二三季度仍将面临较大的定价压力,中国市场仍将拖累增长,但管理层预期相比去年将有明显改善。

德尔福(DLPH,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24.1%),收入大幅放缓,调整客户结构带来阵痛;预计中国汽车产量下滑8%。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降6.4%,其中中国市场大幅下滑29%。电力电子(powerelectronics和商用车(commercialvehicle)板块仍实现双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和欧洲市场柴油乘用车表现是主要拖累。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9%,主要由于整体市场需求的疲软以及公司自身客户构成的问题影响。从客户构成角度,公司需要从自身过多的小客户群体敞口逐渐向大客户切换,公司有信心继续获取中国市场大客户的市场份额,但同时短期内也会受到小客户流失份额带来的暂时负面影响,公司预计这一调整过程可能会持续18~24个月。展望2019年,从产量角度,德尔福继续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2%,中国下降~8%(没有考虑进一步刺激的假设)。

凯悦(H,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2%),大中华区RevPAR下滑,但房间签约维持高速增长,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公司一季度RevPAR增长1.8%,主要得益于日均房费的提振,同时入住率也有小幅提升。一季度房间净增量同比7.3%。大中华区房间净增量约为15%,不含TwoRoads的话为13%;RevPAR下滑2.7%,主要受3家核心酒店装修、澳门君悦酒店合同变更的影响,如不考虑上述因素,RevPAR基本持平。如果剔除澳门君悦的影响,公司在大中华区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此外,一季度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房间签约同比增长近20%,公司表示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是否,尽管短期RevPAR有所下滑。向前看,对中国市场增长前景依然充满信心,认为在经济刺激整体推动下需求有望回暖,下半年将出现改善。

高通下调设备需求预测,但期待中国5G需求;通用中国收入下滑,继续去库存并将发布新车型;英格索兰对2019年谨慎乐观;默克和辉瑞中国市场均增长强劲,看重创新药;雅诗兰黛中国市场增长超预期,下调零售价;亿滋国际中国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5月4日)

通用汽车(GM,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3%),不同车型市场切换及需求疲弱拖累中国销量下滑17%;将继续去库存并与下半年发布20款新车型。公司整体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3.4%,全球汽车交货量188万辆,同比下滑10%。弱季节性、全尺寸SUV暂时停产和中国销量下滑拖累公司业绩。受不同车型的切换和需求疲弱的拖累,公司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7%至81万辆,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15.5%降至13.3%,但较去年四季度的13.2%略有改善。整体来看,去年下半年来汽车行业的疲弱态势延续至一季度,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宝骏及五菱销售疲软,其中宝骏和五菱的销量主要受不同车型市场切换的影响。此外,公司还进行了成本管理与库存去化,一季度产量同比下滑20%,库存水平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消化库存,并将在下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20款新车以提振销售。一季度雪佛兰Onix正式开始销售,雪佛兰Tracker和别克昂科拉(Encore)也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

公司预计在定价压力延续、环保政策趋严、人民币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9年行业销量将基本与去年持平,同时预计公司在中国的股东权益小幅下滑。公司目前多品牌策略主要由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组成,未来将增加在中国的新车投放,还将进一步拓展中国本土的宝骏和五菱品牌。

英格索兰(IR,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3.4%),中国市场表现平淡,但环比有所改善,对2019谨慎乐观。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开局良好,但中国市场表现平淡。具体而言,中国市场商用暖通空调(CommercialHVAV)业务一季度同比持平,但考虑到去年同期超过25%增长的高基数,这一增长水平表明该业务仍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且一季度需求有所改善。压缩技术业务方面(CompressionTechnologies),一季度增长也同比持平,公司对2019年持谨慎乐观态度。总体而言,虽然一季度增长持平,但环比略有改善,3月订单强劲反映了一定的乐观情绪。

默克(MRK,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5%),中国市场增长领跑全球;HPV疫苗Gardasil与抗癌药物Keytruda销售强劲;创新产品保证中国市场长期增长。一季度国际收入增长强劲,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亮眼表现。中国区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8%,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速更是高达67%,疫苗和肿瘤药物是中国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产品方面,公司一季度疫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4%,得益于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投放,4价和9价Gardasil表现强劲。此外,在Keytruda和Lynparza(治疗乳腺癌、BRCA基因突变等疾病的药物)的推动下,肿瘤药品也有强劲的表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有条件批准Keytruda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Keytruda在中国市场拥有良好的前景,一方面由于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Keytruda是中国市场首个获批的PD-1疗法药物。公司将继续努力申请将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Lynparza收入同比几乎翻番,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等新市场的开拓。此外,尽管抗癌药Lenvima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依然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往前看,公司已经将产品组合的重点转移到创新药物上。尽管中国部分省份的药品定价制度可能造成一定冲击,但公司相信其侧重创新的产品组合有望带来长期增长潜力。

辉瑞(PFE,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3.6%),中国区收入增长强劲,药品价格改革可能是潜在风险。在中国区立普妥(Lipitor)、络活喜(Norvasc)和西乐葆(Celebrex)等药品强劲销量的拉动下,一季度辉瑞的普强业务部在新兴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5%。公司将在巴西和中国推出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爱博新(Ibrance),来助推2019年的增长。往前看,随着全球中产阶级扩张,治疗意识不断强化,并且在诊断和治疗方案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公司相信制药业在大中华区及其他新兴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公司还将精简中国区的管理架构,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的机遇。不过,管理层表示中国的药品价格改革可能是潜在的风险。

雅诗兰黛(EL,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2.6%)。中国市场表现超预期;下调零售价,有意愿在中国加大投入。公司一季度(第三财季)收入同比增长11%,中国区业务及旅游零售渠道未受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影响,一季度增长进一步加速,表现超预期,成为推动公司整体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市场几乎所有品牌都实现双位数增长,且彩妆增长速度超过护肤品。具体来看,MAC在旅游零售渠道反响强劲,中国市场销售大幅攀升,在天猫超级品牌日美妆排名第一。海蓝之谜(LaMer)重新在中国推出浓缩修护精华露(TheConcentrate),前四周销售额增长60%,其中过半来自被线上营销吸引来的新消费者。汤姆福特(TomFord)作为公司第10个子品牌正式推出天猫旗舰店,反响也非常强劲。5月1日起,雅诗兰黛也下调旗下全线品牌的部分护肤品、彩妆和香氛产品的建议零售价,这是公司近年来第四次降低部分产品售价,主要是响应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的下调。公司表示中国市场作为最大的机会,有能力也有愿意加大投入。

亿滋国际(MDLZ,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2.0%),执行力与本土化推动中国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新兴市场增长8%,其中中国市场增速为中个位数,为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中国市场在饼干和口香糖业务取得可喜成就,炫迈口香糖(Stride)继续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中国投资的品牌太平洋饼干(Pacific)推出大米薄饼,为一季度贡献强劲增长,超出预期形成全新趋势。中国奥利奥(Oreo)收入增长两位数,得益于将国际品牌与中国文化关联起来的营销手段的更新。

苹果(AAPL,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8.3%),一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2%,但较四季度改善;降价、以旧换新和分期等措施效果积极;iPad、可穿戴和服务是主要增长点。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580亿美元,海外收入61%,其中大中华区贡献17.6%。公司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下滑5%,发达市场有增长,但新兴市场下滑,特别是大中华市场同比下跌22%,主要大区域中表现最差。但公司表示对新兴市场的增长趋势仍持积极态度,大中华区的收入增长同比好于去年四季度,同时表示中国区客户对于降价、以旧换新、分期付款(中国区所有市场中表现最好)等措施反应非常正面。此外,公司提到4月的增值税下调对销售起到了积极效果,以及对中美贸易谈判的积极进展。不过AppStore依然受到中国监管审批放缓和游戏app的影响,但近期有所改善。整体而言,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机会依然充满信心。

不同业务方面,iPad、可穿戴和服务是主要增长点。一季度各类硬件产品的实际安装用户数在主要市场均创新高。iPhone一季度收入为311亿美元。iPad一季度销售为6年以来最强,收入49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22%,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重回增长。ApplePay交易量同比翻番,预计2019年超过100亿笔交易,已经在30个市场开通,预计年底达到40个市场,如上海的地铁系统。服务订阅用户数在3月底达到3.9亿,一季度增加3000万用户。

飞利浦对中国医疗保健与个人护理业务展望乐观、调低贸易战影响预测;三星显示器和存储器收入大幅下滑,但看好中国手机厂商高密度存储器和OLED柔性屏需求(4月30日)

三星(005930.KR,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7.2%),显示器和存储器收入大幅下滑;看好中国手机厂商高密度存储器和OLED柔性屏需求。一季度公司整体同比大幅下滑14%,主要是受到存储器和显示器疲弱需求与价格的拖累。存储器业务一季度大幅下滑34%,显示器收入也同比下滑17%;相比之下,消费电子还实现了3%的增长(得益于高端产品如QLEDTVs),三星收购的汽车电子公司哈曼(Harman)表现强劲,增长13%。

戴姆勒与吉利合资smart电动车和约车服务;固特异预计中国收入上半年仍同比下滑;法液空中国增长最为强劲;高露洁仍面临艰难转型(4月28日)

戴姆勒(DAI,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1.5%),中国市场收入增长垫底,与吉利合资打造smart电动车和高端网约车服务。全球需求疲弱的态势依旧延续到一季度,中国市场需求更是大幅收缩,一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15%,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垫底。从不同车型看,梅赛德斯奔驰轿车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3%至17.3万辆,值得一提的是国产车份额有所提升,达14.5万辆。梅赛德斯厢式车销量同比下滑6%至6100辆。往前看,公司预计中国市场汽车的销量将小幅下滑。公司3月底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50:50),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预计于2022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同时公司还将与吉利在杭州成立约车服务的合资公司,在部分城市提供不仅限于奔驰车的高端网约车服务。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取得进展,公司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减小,但美国威胁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征收汽车进口关税依旧是潜在风险。

固特异(GT,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0%),公司预计中国市场收入至少在上半年仍将同比下滑,但前景展望积极。一季度亚太区销量下跌8.7%、净收入下滑12.3%,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产量的下滑以及更高的原材料成本(包括中国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导致的成本增加)。由于可比基数较高,公司预计中国市场收入至少在上半年仍将同比下滑。不过管理层也表示,由于政府的刺激政策,一季度一些指标已经趋于稳定,卡车的销售随着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增加也有所改善。尽管新车销量连续九个月收缩,但下降速度已经减缓。此外,公司表示在美国销售的几乎都在美国生产,因此中美施加关税的影响不大。

法国液化空气(AI,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5%)。亚太地区表现最为强劲,一季度收入增长13.2%,得益于中国市场春节后的强劲开工,特别是工业经销(IndustrialMerchant,增长超过15%)和电子气(Electronics,17.7%)领域,大型工业(LargeIndustry)也明显增长。此外,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及载气(CarrierGases)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受益来自韩国、台湾和日本对先进材料的强劲需求以及中国和新加坡对载体气体需求量的增加。物流成本降低贡献约50%效率提升,其中中国钢瓶氦损失降低以及加速推出的远程运营中心(智能创新运营中心,SmartInnovativeOperations,SIO)帮助实现生产优化。此外,公司在一季度在中国为电子气客户投资了超纯制氮装置。

高露洁(CL,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6%)。公司在中国面临艰难转型和重新定位,去库存继续。一季度亚太地区净收入下降8%,主要受外汇(-5.5%)和销售量(-2.5%)、以及持平售价的影响。公司在中国的业绩依然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口腔护理类市场正在迅速升级并转战线上电商市场,因此面临产品体系艰难的重新定位。不过,管理层对于下半年业绩的转好依然抱有信心。目前中国市场的去库存仍在继续。

英特尔预计中国需求疲弱延续至二季度,大幅下调指引;AWS增长强劲;福特中国亏损减少,但收入下滑,未来布局多功能车;客单价推动星巴克中国增长,继续推进新开店、专星送和线上支付计划;阿斯利康中国增长最为强劲(4月27日))

福特汽车(F,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4.1%)。成本管控和汇率因素使得中国市场亏损减少,但收入大降,未来重点布局多功能车。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滑4.0%,在中国市场亏损(EBIT)较去年同期减少,快于市场预期,但其他多个指标依然下滑,收入大降31%,市场占有率降至2.1%(2018年一季度为3.1%)。中国市场亏损减少主要得益于业务整合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正向汇率效应,但部分被销量疲弱所抵消。在整体产业定价下行的背景下,公司在中国的定价维持平稳。不过,在华合资企业业绩明显下滑,一季度来自中国合资厂商持股贡献的收入转为净亏损4100万美元,主要受销量下降影响。往前看,考虑到市场的分散化和福特仅2%的市场份额,管理层认为在中国市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公司目前的工作主要在稳定销量上,积极的一面是经销商的盈利情况和库存都在改善。管理层相信中国是一个成长性市场,其30-30战略(未来三年内将发布30款新车)将重点布局多功能车市场,以获得持续性利益。

中国和汽车需求疲弱拖累3M与博格华纳收入;拜耳拜瑞妥中国销售翻倍,但成本和定价压力增加;Visa和家乐福中国区业务也表现不佳(4月26日)

3M(MMM,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0.6%)。中国特别是汽车市场需求疲弱拖累收入下滑,开局不利。一季度公司开局不利,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0%,导致隔夜股价大跌13%,中国市场、汽车(-9%,也主要受中国市场影响)以及电子终端产品的疲弱是主要拖累,均有中个位数的下降。中国/香港地区的销售下降4.3%,较去年同期11%的增长大幅放缓,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仅强于日本(-7%)。管理层强调,公司会根据市场现阶段情况进行调整,如进行有目的性的重组,调整成本等。公司预期未来全球特别是中国经济将出现改善。

博格华纳(BWA,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16.6%,公司供应工程系统和部件,主要面向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应用),中国收入下滑近20%,不认为短期内能完全修复。公司中国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近20%,轻型车零部件产量同比下滑15%左右,因客户在需求低迷背景下削减存货所致。公司认为中国市场2019年的疲态仍或延续,但即便如此,公司预计依然能够完成全年盈利和现金流目标。从不同业务部门看,发动机部门整体收入同比下滑1.8%,欧洲和中国的疲弱表现抵消了北美的强劲表现。受公司在中国新推出项目销量较低的拖累,动力传动收入整体同比下滑5.6%。此外,公司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零部件库存积压较多,但并未发现客户群出现变化。尽管中国大力推进新能源车项目,公司的电动车驱动系统推出节奏并未改变。往前看,公司预计中国新推出的发动机产品二季度销量将有所增长,但并不认为中国市场短期内能够完全修复。

自由港迈克默伦(FCX,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4.6%)。一季度利润大降,对铜和中国仍持正面看法。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2%,拖累股价大跌10%。公司预计铜销量会明显下降,但对基本面依然持乐观看法。管理层认为当前的经济刺激,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一带一路都可能将起到一定效果。

拜耳(BAYN,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7.2%)。明星产品拜瑞妥中国销售翻番,但可能面临原材料和价值定价的压力;2022年中国区销售目标30亿。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大增42.4%,开局强劲。药品销售额增长5.3%(汇率调整后),明星产品拜瑞妥增长24%(Xarelto,中国销量同比+100%)和阿柏西普(Eylea,眼内注射溶液)增长15%,同时需求推动癌症药物索拉非尼(Nexavar,多激酶抑制剂)和瑞戈非尼(Stivarga,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另外,医保报销流程加快也有助于销量的增长。由于中国政府环保政策,公司未来原材料成本或将面临压力,但管理成认为考虑到目前中国市场仿制药的激烈竞争,这对行业整体未必是坏事。向前看,政府推行的价值定价模式将可能带来一定压力,但公司将努力到2022年实现中国区30亿销售额。

家乐福(CA,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7%)。集团一季度整体收入增长2.7%,一季度中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4%,虽然略好于2018年(受益转型举措及线上业务的增长),但依然慢于集团整体和其他区域市场,公司认为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和竞争环境下,仍然面临压力。业务方面,第二家智慧门店(LeMarché)在深圳开业,同时由国美负责运营的家电专区合将会拓展至140家门店。往前看,家乐福将重新整合销售分区,继续积极精简其商业运营模式。

SAP与微软云业务强劲增长;特斯拉预计上海工厂年底1~2千Model3周产量;沃尔沃工程机械销售大增,但卡特彼勒弱于行业;波音中国收入骤降,德仪也表现疲弱;诺华在华新药物获得成功;人头马继续看好中国业务(4月25日)

思爱普(SAP,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3%),在中国和日本的推动下,一季度亚太云业务收入大增55%。公司一季度云业务收入首度超过15亿欧元,同比大增45%,其中亚太区在中国和日本的大幅拉动下同比增长55%一季度公司亚太地区业务表现强劲,云和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其中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得益于中国和日本的拉动。此外,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软件许可业务收入增长强劲。公司预计2019年实现云业务收入67至70亿欧元,2023年云收入实现三倍当前的规模。

微软(MSFT,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0.3%)。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4%,Azure云计算业务更是同比大增75%,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特斯拉(TSLA,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8%),公司预计2019年有望生产50万辆汽车;预计上海超级工厂有望在年末实现1000~2000Model3周产量目标。公司一季度开始在海外市场生产并交付Model3。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公司前半季度着重生产欧洲和中国订单,后半季度生产美国订单,但这一策略导致大量订单交付堆积在季末,约有50%的订单在最后10天交付,甚至出现延迟交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季度净利润。未来公司将平衡不同区域的订单生产与交付,来提升经营和成本管理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公司在过去几年内一直致力于发展一个成本管理有效、且能很快复制到不同区域和车型上的平台。Model3是平台建设的第一步,而上海超级工厂将第一个受益于平台建设。目前,公司在中国的第二代Model3生产线与加州Fremont和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相比,至少可以节省50%的成本。一季度整体Capex为2.8亿美元,其中包括上海超级工厂的早期投入。上海超级工厂将基本依靠地方债融资,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了5.2亿美元的银行贷款。

往前看,在上海超级工厂能够实现产量目标的前提下,公司今年有望生产50万辆汽车。对于Model3而言,管理层预计上海超级工厂有望在今年末实现1000~2000周产量的目标。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Capex为20~25亿美元,能够保证上海超级工厂、ModelY与电动货卡特斯拉Semi生产线、超级充电站及服务网络等项目的建设。

沃尔沃(VOLV,2018年公司中国地区收入占比6.8%),中国市场工程机械销售大增23%,明显好于预期;重卡销售持平。一季度公司净收入实现20%的增长。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明显好于此前预期,特别是中国市场,一季度销量同比大增23%,新增订单增加8%(主要是山东临工产品的需求驱动)。同时,一季度建筑设备技术研发成果喜人,20吨挖掘机推出良好竞品。公司重卡在一季度销售基本平稳,同比增长1%,而中型卡车同比下滑20%,表明需求继续转向重型的趋势。往前看,公司预计2019年全年在中国的工程机械销销量同比增加0~10%,重卡全年销售预测为97万辆。

卡特彼勒(CAT,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5.1%),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弱于行业,市场份额下降。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增长5%,中国市场销售持平,符合公司预期。公司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市场需求明显好于预期,而且春季一般都是销售旺季,但公司自身的销售却基本持平,因此丢失了一些市场份额,主要是由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往前看,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发布新车型,努力赢回市场份额,管理层预计今年在中国市场的工程机械销售将与去年持平。

波音(BA,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3.2%),交货量下降拖累一季度收入下滑,中国收入同步骤降25%;贸易摩擦带来负面影响。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1%,主要源于737MAX机型事故导致的低交货量,但被国防服务收入的上升部分抵消。从不同的部门来看,公司主营业务商用飞机收入下降8.7%,其中欧洲和中国的订单收入大幅下降,分别下降48.1%和24.5%。另外,由于公司生产中的特定飞机零件位于中美贸易战的征税名单中,公司未来的收入和成本可能会受到潜在的较大影响。

德州仪器(TXN,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3.1%),一季度需求依然疲弱;收入下滑、经销商库存增加。整体来看,公司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需求疲弱状况延续至一季度,仅通信设备业务表现相对较好。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下滑5%,嵌入式处理器收入下滑14%,模拟设备收入下滑5%。从订单需求来看,中国与其他市场基本一致,另外中国市场的经销商库存天数小幅增加至4.5周。公司提示贸易政策可能是潜在的风险点。

iRobot(IRBT,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3.2%,主要生产扫地机器人)。一季度强劲增长源于新产品发布,未来计划将一部分产能移出中国。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好于预期,主要受益于公司2018年末发布的新产品Roombai7/i7+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地受到的消费者欢迎,使得全球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销售强劲增长。同时,公司将在第二季度发布两款新品,这将持续驱动第二季度达到接近20%的增长。现阶段公司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国,未来公司将谋求建立更为灵活的长期供应链,将一部分产能转移出中国。

人头马(RCO,2018年公司中国地区收入占比6.3%),中国市场销售双位数增长,是全球主要增长点。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长稳健(7.8%),中国市场尤为强劲,实现了双位数的快速增长。春节期间的强劲销售(多品质干邑Cognac售罄,增速达双位数)。同时,直销渠道增速大幅快于传统的经销商渠道,春节后的中间渠道库存基本平衡。此外,管理层认为君度(Cointreau)中国市场占比增长强劲并有望在未来几年赶上美国。往前看,管理层对于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前景依然非常乐观,认为能够继续保持双位数的量价增长。

可口可乐和宝洁一季度中国市场均实现强劲增长;奥的斯电梯订单增加,但惠而浦销量下滑(4月24日)

可口可乐(KO,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2%),春节销售推动强劲增长。公司一季度内生收入同比增长6%,亚太地区增长4个百分点,中国区增长势头强劲。受春节期间销售和推广活动的提振,中国区销量增长9%,而交易额实现双位数增长。此外,公司去年推出的淳茶舍产品也有不错表现,但管理层认为在中国茶饮料市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宝洁(PG,2018年公司中国地区收入占比8.4%),一季度中国市场增长明显好于整体,公司对婴儿护理产品增长依然抱有信心。一季度公司内生收入增长同比5%,其中中国市场增速高达11%。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婴儿护理产品收入增速略有所放缓,但市场份额仍在扩大。管理层认为尽管出生率下滑,但中国独生子家庭对更高端产品的追逐反而形成了新的购买动力,因此并不担心中国婴儿护理产品收入会持续走弱。另外从销售渠道上,尽管公司在中国线上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但仍不及线下渠道,未来将进一步拓展电商机会,努力缩小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差距。

联合技术(UTX,2018年公司中国地区收入占比4.3%,全球多元化制造企业,主要为全球航空航天和建筑业提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奥的斯电梯中国表现强劲,是公司主要增长动力。一季度公司内生收入增长8%,亚洲区增长4%,主要是得益于奥的斯电梯(Otis)强劲增长(11%)。不考虑汇率变化因素,中国区奥的斯电梯新设备销售实现高双位数的增长,新订单价值由于价格提升增长8%(价格连续5~6个季度持续抬升)。奥的斯团队完成了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改造工程,同时还将为青岛地铁8号线提供超过180部的电梯业务。管理层认为中国市场的前景展望在不断转好,特别是奥的斯电梯业务。

惠而浦(WHR,2018年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9%),需求疲弱与收购品牌转型导致拖累中国销量大幅下滑。一季度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滑17%,中国地区的疲弱需求抵消了印度市场的强劲表现。中国市场一季度销量出现高单位数至低双位数的同比下滑,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整体需求显著走弱,另一方面是品牌转型投入增加的拖累(公司在中国收购的合肥三洋品牌)。长期来看,中国对于公司而言是重要的全球生产基地而非仅是一个本地市场(如四门冰箱),公司将继续品牌和营销投入,以保证转型成功。

好奇纸尿裤仍面临价格战压力;女性护理用品增长强劲(4月23日)

金佰利(KMB,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尿布、面巾纸、纸巾、成人尿布、手术服和一次性面膜),好奇纸尿裤中国区收入因价格战压力放缓;女性护理用品增长强劲。一季度公司整体实现3%的内生收入增长,但公司在中国区的表现较差(销量与售价均出现下滑),个人护理产品收入同比出现高单位数的下滑(较去年四季度略有改善),主要由于好奇纸尿裤依然面临国内竞争者降价较大压力。不过,好奇纸尿裤的高端产品销量仍有增长,得益于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努力(两个高端产品的收入约占好中国奇纸尿裤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比纸尿裤的疲弱表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女性护理用品增长势头强劲,收入依然实现双位数的同比增长,主要是受益创新和数字化营销的推动。展望2019年,公司未来将继续推进不同层级和不同渠道的产品创新;维持全年2%的收入指引不变。

中国游客减少压低雅高亚太区收入;PPG也受中国汽车产量下滑拖累,但对下半年需求复苏持积极看法(4月20日)

美铝(AA,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0.1%),中国国内铝土矿供给不足;下调铝全球需求预测;寻求中国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预计澳大利亚、几内亚和东南亚的新增供给会使得2019年铝土矿维持过剩,尽管中国内地炼厂需求增加,但中国国内仍然严重缺乏铝土矿。氧化铝市场预计中国市场过剩(主要是由于中国炼厂重启和扩张、同时精炼需求下调)但中国以外市场预计供给不足。对于铝,下调2019年全球铝需求增长至2~3%(此前未3~4%),主要是由于预计中国需求放缓,特别是在运输和电力行业,但即便如此,公司也只是小幅下调了全球铝供给不足的预测。自美国去年3月对进口铝制品实施10%的关税以来,中国出口大量增加,进一步压低了LME国际铝价和中国以外需求。公司支持寻求中国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案。

斯伦贝谢(SLB,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1.9%),仍需在中国加大投资以应对产量下滑。一季度远东及澳大利亚区域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受澳大利亚气旋季钻井及生产活动放缓的拖累,但中国由于冬季天气较温和,收入增长好于预期,部分抵消了澳大利亚的疲弱表现。公司认为仍需在中国加大投资以弥补近几年来中国地区总产量的明显下滑。

丹纳赫(DHR,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1.5%,以工业仪器及设备为主要业务),各类产品在中国均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管理层对中国市场前景积极。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4%,其中中国地区业绩亮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产品看,由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需求的增加,徕卡显微系统(LeicaMicrosystems)收入增长为高个位数,在北美和中国尤为强劲。雷度米特医疗设备(Radiometer)高个位数和贝克曼库尔特诊断仪器(BeckmanDiagnostics)的中个位数增长同样是得到中国地区的推动。水处理设备如哈希水质检测仪(Hach)和紫外线消毒产品(Trojan)也是如此。此外,由于中产阶级的增长以及对牙医服务的重视,公司预期Dentalplatform在中国市场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另外,管理层对于中国市场前景持积极看法,并认为公司可能会边际上受益于现阶段对仿制药政策变化带来的量和市场的扩大。

施耐德电气(SU,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3.8%),能源管理增长稳健,但OEM受贸易摩擦拖累;预计建筑需求放缓,对未来持谨慎态度。公司各地区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业务一季度均有增长,亚洲增长8%,其中中国在经销商补货推动下增长稳健。工业自动化方面,亚洲地区增长3%,尽管中国OEM业务因高基数、需求放缓和贸易摩擦等因素下滑,中国面临较强市场竞争以及OEM需求疲软压力,但得益于建筑、基础设施等业务,整体仍维持增长。对未来增长持谨慎态度,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建筑需求可能有所放缓,预期19年全年中国区增长7%,其中能源管理高个位数、工业自动化增长中个位数增长(但二季度可能面临较大压力)。

霍尼韦尔(HON,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6%),楼宇科技中国收入双位数增长;特性材料有望重回正增长。一季度公司的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业务内生收入同比增长10%,部分受益于传感与物联网及中国市场整体强劲需求的拉动。楼宇科技业务一季度内生收入同比增长9%,受益于商业消防安全和楼宇建筑解决方案的拉动,中国表现尤为强劲,高达双位数增长。不过,特性材料与技术部门收入同比小幅下滑,其中石化产品解决方案公司(UOP)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往前看,公司对UOP的收入展望维持乐观,因其订单保持了中单位数增长,且已经削减了一些积压存货。基于此,公司预计特性材料与技术部门的中国收入年内有望重回低单位数增长。此外,公司提及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是其面临的潜在风险。

雀巢(NESN,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8.5%)中国收入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跨境电商增长40%;进一步推进渠道下沉。一季度公司内生收入同比增长3.4%,好于预期,巴西、美国和中国业务表现强劲。婴儿营养收入同比增长4.6%,得益于启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公司在产品层面做出的一些创新(如含有HMO配方的奶粉,目前已经推广到50个市场)。尽管春节假期提前,但中国市场一季度收入依然维持了中单位数增长,婴儿营养、即饮咖啡和调味品表现强劲。公司一季度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启赋奶粉的拉动以及电商业务的发展(跨境电商收入同比增长40%)。公司重新推出了S-26Gold婴幼儿奶粉,并推进了渠道下沉。此外,嘉宝米粉也有强劲的表现。

预计中国贡献Gucci收入35%,消费回流明显;达能奶粉销售因高基数放缓,继续渠道下沉;雅培和罗氏推动中国新产品发展;ABB中国订单增长强劲(4月18日)

开云(KER,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7.6%),预计中国收入贡献Gucci的35%,消费回流趋势明显(本地消费接近50%)。一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7.5%(可比口径),其中亚太地区同比增长29.6%,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从销售渠道来看,直营门店增长18.6%,线上销售也继续攀升。对于其三大主要品牌(Gucci、SaintLaurent、BottegaVeneta)的全球范围销售,中国人购买贡献了25%。其中,Gucci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亚太地区增速高达35%,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消费的持续回流(公司预计本地销售贡献略低于50%,为过去几年以来的新高),相反北美地区的销售因为中国游客减少而收到一定负面影响。中国也已经成为美国和英国后Gucci第三大线上市场。公司预计今年中国收入约占Gucci总收入的35%。此外,管理曾表示,Gucci对于上调售价会非常谨慎,得益于4月1日起的增值税下调,近期甚至下调了中国区的销售价格。

达能(BN,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3.9%,生产和销售乳制品、饮料、婴儿食品以及医疗营养品),中国区奶粉销售受高基数影响大幅放缓,继续推进渠道下沉。公司的专业营养品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0.4%。其中,医药营养品同比实现中单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增长尤为强劲,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商业推广;不过相比之下,生命早期营养品(配方奶粉)收入则同比下滑,主要受中国市场负增长15%拖累(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基数高达50%),而中国区以外市场依然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同时,管理层表示,与直销渠道相比间接渠道表现更弱,公司一季度进一步推进渠道下沉。往前看,随着去年同期奶粉销售收入高基数效应的逐渐消失,公司预计三季度中国区有望重回增长,同时,公司对去年推出的Aptamil奶粉销售也持积极态度。其他产品方面,公司一季度在中国市场新推出了脉动+,添加了部分维生素的升级版本。

百事可乐(PEP,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5%),强劲春节销售成为主要动力。一季度亚洲、中东和北非有机营收同比增长10%,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春节期间的强劲表现。公司提高了把握中国市场的季节性机会的能力。

雅培制药(ABT,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7.3%),中国是主要增长点,未来扩大Alinity的测试范围。公司一季度成熟药品收入同比增长5.4%且环比也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关键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市场的强劲表现(成熟药品的收入内生增长同比7.3%,不过汇兑因素造成一定拖累),上述关键新兴市场也是公司认为其仿制药产品最具有中长期吸引力的市场。公司在中美等关键市场进一步扩大其下一代关键诊断产品Alinity的测试范围,并预期Alinity将成为未来几年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公司表示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持谨慎观点。

罗氏制药(RO,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4.6%),预计肺癌药品Alecensa今年列入医保。一季度公司海外制药收入同比增长17%,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公司一季度在中国推出了治疗肺癌的Alecensa,公司预计这一抗癌药品将在今年被列入医保目录。不过,一季度诊疗部门的即时医疗解决方案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经销商去库存的影响。

欧莱雅强生中国区业务强劲;达美中国运力增长30%(4月17日)

强生(JNJ,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2.9%),中国区药品和婴儿产品均表现较好。今年一季度,公司诊疗器材收入同比增长3.1%,其中亚太地区伤口愈合产品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美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强生在四个主要市场重新推出婴儿产品后,其中三个市场如中国、印度和加拿大均出现增长,不过在美国市场小幅下滑,这与美国市场整体的疲弱表现一致。

欧莱雅(OR-FR,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8.3%),引入新产品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公司一季度亚太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0.4%,得益于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的强劲表现(上述市场收入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主要战略性市场如中国、印度、印尼、俄罗斯等市场收入增长强劲,电商业务维持强劲增长。公司进一步强化并拓展了中国市场的份额,引入护肤产品CeraVe和化妆品Stylenanda(公司于去年6月新收购的产品)。目前,Stylenanda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品部门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达美航空(DAL,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4%),中国区收入大幅增长,运力增长30%。2019年一季度,公司中国市场收入增速超过25%,明显高于整体7.5%的调整后收入增速。但由于公司中国市场的运力增长了30%,高于收入增速,因此一季度单位收入增速承压。较强的运力投入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不过,由于在2018年和一季度新增了运力,故公司预计下半年中国市场的运力增速将有所放缓。达美航空持有东方航空约3%的股权。

IBM(IBM,2018年公司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为10%),亚太地区增长疲弱。公司亚太地区一季度收入增长疲弱(同比下滑2%),从而影响到公司一季度整体营收情况(同比下滑4.7%)。

THE END
1.医疗器械代理商名录医疗耗材代理商名单医疗器械经销商名录哪里有?环球医疗器械网为您提供全国最新医疗器械代理商名录、医疗耗材代理商名单,以及家用医疗器械代理商、医疗设备经销商名录,网站销售电话:0571-85556289。https://ylqx.qgyyzs.net/dl/
2.医疗器械销售代理医疗器械销售代理招聘医疗器械生物学SD 【太仓】 15-25k·13薪 3-5年硕士免费班车节日礼物五险一金团队聚餐 微谱 检测/认证B轮融资1000-2000人 戴先生 HRBP 海外渠道经理-国家代理商开发BD-上市龙头股权双休食宿医疗器械 【深圳-松岗】 15-45k·14薪 3年以上学历不限五险一金股票期权绩效奖金全勤奖 ...https://www.liepin.com/s/91abadd8ef7463db7b30c58be06bdfdd/
3.ST南卫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6、经销商管理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采用经销模式,若经销商出现自身经营不善、违法违规等行为,或者经销商与公司发生纠纷,或者经销商与公司合作关系终止等不稳定情形出现,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该区域销售出现下滑,从而影响公司产品销售。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830/c650180060.shtml
4.2024重庆国际康复医疗及护理用品展览会会刊参展商名录2024重庆国际康复医疗及护理用品展览会是重庆医博会旗下的项目专题展,将集中展示康复医疗行业的最新产品与技术,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促进贸易合作、市场开发,引领行业趋势,加强生产、研发、销售互动,深入洞悉康复医疗市场未来发展新风向,以发展的眼光挖掘未来康复医疗市场的新需求,创新展会内涵,全方位、多层次组织专业观众,...http://www.1968w.com/a/21885.html
5.2025第9届广州国际康复与护理用品展2025第9届广州国际康复与护理用品展服务康复医疗器械、康复理疗及治疗设备、假肢及矫形器、助行移动辅具、产后康复仪器与设备、护理用品及辅具、养老用品企业及经销代理商。http://www.rpne-expo.com/
6.官网2025上海国际家庭医疗健康用品展览会将在“制造医疗”与“守护健康”的双重加持下将于2025年6月25-27日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将以“专业化、高层次”的会议要求,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家家庭健康行业生产品牌和超过40000人次的专业买家和经销商、代理商http://www.china-medexpo.cn/shanghai/
7.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稳健医疗是一家卫生材料及医生敷料产品研发商,主要从事以棉花为原材料的医用敷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用伤口敷料、手术室耗材、医用卫生材料及家庭卫生护理用品等。 管理团队 李建全 毕群 陈惠选 梁文昭 王英 徐小丹 周小雄 刘星 方修元 陆勤超 刘卫伟 ...http://wydb.leshanvc.com/30846.html
8.头条文章3月8日,抖音电商发布“个护家清行业宣传规范”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个人护理用品不得违规使用医疗术语,如牙膏类产品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功效,洗发水/洗护套装类商品功效宣传禁止宣传“生发、增发”等涉及描述可以促进“生发”的医疗功效,普通化妆品类的洗发水/洗护套装商品禁止宣传“白转黑”效果。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7217213981425
1.86届青岛药交会丨5.9由国药励展主办的第8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医药博览会、中国药店采购供应博览会将于2023年5月9-11日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现场将汇聚2000+优质企业参展,吸引来自全国10万+各级代理/经销商、终端采购商到场参观。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提高,百姓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消费者正在多领域精细化呵护自己,不止...https://www.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112027.html
2.飞利浦医疗品牌介绍→飞利浦医疗保健飞利浦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培训和其他相关的配套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含医疗行业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制、开发、销售、安装、调试和其他相关服务;在中国境内设立科研开发中心或部门,从事新产品及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转让其研究开发成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四)为飞利浦或所投资企业产品的国内经销商、代理商以及...https://www.maigoo.com/brand/19935.html
3.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记录 变更项目变更后变更前时间 经营范围变更 许可项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卫生用...https://www.11467.com/qiye/38628664.htm
4.企业首页佛山景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营:医院用病床、骨科病床、手摇病床、手动护理床、儿童、婴儿护理床、担架、急救推车、ABS医疗病床、ABS床头柜、ABS急诊担架床、护理工作车、输液护理椅、手术床、不锈钢护理床、药柜、床头柜、老年护理用品,以及推车、输液椅、助行器、洗澡椅等医疗用品,现在诚招优秀代理商和经销商,如有需要...https://c56640.qxw18.com/
5.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有关实施配套文件修订后的《消毒管理办法》将于2002年7月1日实施,为配合《消毒管理办法》的实施,我部制定了《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备案管理规定》、《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检验规定》、《消毒产品分类目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许可证申报与授理规定》等有关文件,同时,修...https://www.szpca.cn/zhengcefagui/112.html
6.《消毒管理办法》,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热点专题,巩固... 修订后的《消毒管理办法》将于2002年7月1日实施,为配合《消毒管理办法》的实施,我部制定了《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备案管理规定》、《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检验规定》、《消毒产品分类目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许可证申报与授理规定》等有关文件...https://www.jjscdc.cn/rdzt/gczk/202304/t20230419_6008393.html
7.产科工作总结15篇等业务学习都要参加,每周坚持一次科里业务学习,护理大查房每月一次,每月护理技术操作及三基理论考试1次,合格率达到95%,质量检查考核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评估效果基础的较差的护士加强培训力度,以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共同提高,为工作的目标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标准要求,实施不断提高我科医疗护理...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804119.html
8.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老年人优待工作实施的社会环境。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完善老年优待服务场所的优待标识,公布优待内容。推进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商业饮食服务、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商以及水、电、燃气、通讯、电信、邮政、金融等服务行业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服务。 https://www.guizhou.gov.cn/zwgk/zdlygk/jjgzlfz/ghjh/xgzc_5870294/202207/t20220701_75350739.html
9.国药器械(重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作为重庆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员单位、重庆药品交易平台器械会员单位,公司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被评为锐珂、飞利浦、拜耳优秀经销商,联影A级经销商,必联网中国核心供应商。公司注重人才发展,管理层均拥有至少5年以上医疗行业从业经验,60%以上业务人员具有医疗相关教育背景。公司以员工职业生涯路径为...https://www.jobui.com/company/17343896/
10.2024中国重庆医药产业医疗器械康复护理展10月19日举办本届展会将设置医学影像、医疗器械、IVD体外诊断、消毒用品、医用防护用品、康复护理、医疗敷料及耗材、医疗药品、诊断治疗设备、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医用光学、医用仪器设备、临床医学仪器试剂、医院消毒感控、家庭医疗康复设备、手术器械、卫生材料、家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移动智能监护、检验医学、实验室诊断设备、生物医...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2810667&efid=UVCRFkbgDzQVwqyeL_qurg
11.医疗器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通用21篇)三、所购的无菌医疗器械,根据不同经销商、不同厂商的.不同产品,应验明: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合格证》或《卫生许可证》、计量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法人委托授权书、销售人员身份证。经营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法人委托授权...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20510085134_5071092.html
12.2021中国(武汉)国际残疾人老年人康复护理保健用品用具展览会...“2021中国(武汉)国际残疾人、老年人康复护理保健用品用具展览会”的举办,适时地为从事残疾人和老年人康复护理用品行业的中外企业提供了一个技术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本次展会以“推动中部康复暨福祉产业发展”为目标,旨在为中部各区域市场发展的康复用品及残疾人器具生产商、代理商、投资商、医疗康复机构、疗养院、政府采...https://www.gujianchina.cn/exhibit/show-982.html
13.官网2025第四十六届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北京医博会|2025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北京医疗器械展会定于2025年3月25日-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内容全面涵盖了医用电子、医学影像设备、光学、急救、康复护理、医疗用品及卫生材料、检验设备及诊断试剂以及医疗https://www.expo-medical.com/
14.中红普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级手套需满足目标国家医疗市场质量认证体系或准入标准,主要用于医疗检查,医疗护理,外 科手术等领域;非医疗级手套技术规格及品质标准低于医疗级手套,主要...截至本报告披 露日,受全球需求增长,经销商库存恢复和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影响,丁腈手套市场显著回暖,生产厂商在手订单充足且优 12 中红普林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a0786b63-eb81-4c88-bd62-fa34795d1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