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一个手掌大小的搪胶娃娃一年能卖近17个亿?普通娃娃或许不能,但盲盒可以。
2019年“炒盲盒”成为新的潮流,新闻里时不时会出现“夫妻买盲盒4个月花掉20万、”60岁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万购买盲盒“,身边的玩家调侃”一入盲盒深似海,从前钱包是路人“。
近日,以网红盲盒而被大众熟知的玩具公司泡泡玛特赴港上市,盲盒经济的赚钱能力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展现出来:2017-2019这三年收入翻近10倍,净利润暴涨近300倍。
一年掘金近17亿
三年净利润涨近300倍
实际上泡泡玛特已经10岁了。
2016年以前,泡泡玛特还只是平平无奇的“潮流用品杂货铺”,品牌认知度比较低,经营也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4年之后的三年,泡泡玛特的净亏损分别为277.29万元、1599万元和2483.53万元。
而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在这三年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和4.51亿元,2019年净利润相当于2017年的289倍多。
从销售渠道上看,零售店贡献占比最高,但线上渠道的占比也在逐年递增。2019年零售店营收7.40亿元,占比43.9%,线上渠道营收占比32%,为5.39亿元。截至2019年底,公司拥有114家直营零售店及825家机器人商店(自助贩卖机)。
快速提升的知名度以及盈利能力让泡泡玛特在港股IPO之前便颇受资本青睐,最近一次为今年4月超1亿美元的战略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领投。
曾因抄袭而道歉
在潮流玩具的产业链上,泡泡玛特作为IP运营商和产品销售商位于产业链中下游。而创作IP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生产产品的厂家则位于产业链上游。相对于下游销售环节的节节胜利,泡泡玛特的上游IP运营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有一定潜在风险。
在今年6月1日提交的招股书中,泡泡玛特表示,公司将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不过,“我们或无法有效控制供应商是否将严格遵守我们的规格及说明,例如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倘制造及销售有缺陷的产品,将会损害我们的声誉,导致产品召回、消费者诉讼及其他可能对我们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行为。”
泡泡玛特引爆A股
盲盒与地摊更配?
南都记者发现,中国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并在过去数年实现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加至2019年20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4.6%;预期于2024年将达人民币763亿元,自2019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9.8%,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盲盒型潮玩正在享受高速增长的红利,龙头泡泡玛特惊人的挣钱水平也让投资者将目光放至A股的盲盒玩家。
经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盲盒核心概念股主要有创源文化、邦宝益智、高乐股份、金运激光、奥飞娱乐、晨光文具以及汉邦高科。
昨天(3日),创源文化、邦宝益智、高乐股份均涨停;今天(4日),邦宝益智、高乐股份二连板,而创源文化高开回落后呈下跌走势,截至发稿,跌幅达4.13%.
据了解,创源文化主要销售中高端文教用品,以海外市场为主,子公司杭州少女心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天猫店铺正在销售猜猜盒产品,与盲盒性质相同,但销售基数较小,对公司影响不大。
高乐股份则是国内电动塑胶玩具的出口龙头企业,在其2019年年报中两次提及要开拓盲盒玩具市场,但并未说明具体产品以及对营收的贡献。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高乐股份和邦宝益智的股吧里,讨论盲盒的不多,更多的在讨论地摊经济,有网友调侃称这是“盲盒+地摊经济概念”,未来地摊经济可能是玩具行业的新增长引擎。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称,还是得警惕炒作风险,毕竟二级市场不缺话题。
原标题:盲盒一年能卖1,683,000,000元!有人说或与“地摊”更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