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并可以自动
倾斜角度,以达到最大发电效率。图表示我国某地的智能充电板给汽车充电的场景,完成下面小题。
1.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1.B2.B
【解析】L由材料“向日葵花盘型智能追光太阳能板能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可知,花盘需要跟随太阳运动
方向转动才能实现最大的太阳能吸收发电。受地球自转影响,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花盘转动方向应是自东
向西,B正确,ACD错误,故选择B。
【点睛】太阳高度和昼长是影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因素,若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太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越丰富。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时,需要综合考虑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的变化,实现
对太阳辐射的有效利用。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再创新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
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遂宁的师生通过收看新闻联播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5月28日神舟十
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轮任务。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地球卫星困片。读困完成下面小题。
图1图2
3.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到航天员第一次出舱期间()
A.遂宁的白天比黑夜更短B.地球正运转至②段
C.遂宁学生正午影子变长D.遂宁白天越来越长
4.在地球卫星图片(图2)中,我们观察到()
A.陆地多于海洋B.A点正值傍晚C.北极出现极夜D.地球由B转向A
【答案】3.D4.D
【解析】3.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时为4月25日,此时地球运转至公转
轨道的春分和夏至的之间①,B错误;太阳直射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遂宁的白天越来越长,且白天比
黑夜更长,A错误,D正确;太阳高度角变大,故遂宁学生正午影子变短,C错误。故选D。
4.在地球卫星图片(图2)中,我们观察到陆地少于海洋,A错误;A点正值白天,B错误;北极出现极昼,
C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转,地球由B转向A,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今年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
拍摄的日落前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三张照片显示日落时刻越来越晚,说明拍摄期间当地()
A.白昼逐渐变短B.白昼逐渐变长C.气候逐渐变冷D.天气阴晴不定
6.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大小D.地球形状
7.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推断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方位分别是()
A.西北、西南B.东北、东南C.西南、西北D.东南、东北
【答案】5.B6.A7.C
【解析】5.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三张照片为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
前景象。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日出越来越早,日落越来越晚,到春分那天再次昼夜
平分;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了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BCD;故选A。
7.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若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则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
日落方位分别为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带的
划分。
(2024江西中考真题)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发射,发射实况全球同步转播。结合海南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环绕海南岛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9.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海南岛()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北部D.西南部
A.纬度差异B.海陆差异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
11.给航天员送去的苹果可能产自()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答案】8.D9.A10.D11.C
【解析】8.我国东部临太平洋,自北向南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南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周
围被南海包围,故选D。
9.读图,根据图中的经纬线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文昌位于海南岛的
东北部。故选A。
10.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
陆差异和纬度差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
11.根据我国水果的分布可知,苹果是暖温带水果,我国新疆南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区,C正
确;青藏地区位于高原气候区,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ABD错误。根据题意选C。
【点睛】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有甘肃酒泉、山西太原、海南文昌和四川西昌。海南省位于热带,四周
被我国的南海包围。
(2023河北石家庄中考真题)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
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图为电影剧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13.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昼夜现象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答案】12.A13.A
【解析】1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从北
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若地球停止自转,有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白昼,无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
东升西落现象,即太阳不会每天东升西落、人类作息规律也不会是昼伏夜出、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
【点睛】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是白昼,照不到的部分是黑夜,于是有了昼夜现象;地
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现象。
(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潍坊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图1示意
A.用手指顺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B.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C.围绕灯泡顺时针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运动
D.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灯泡,演示公转运动
15.图中所演示的日光照射状况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答案】14.B15.D
【解析】14.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正确的演示方式是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不断地公转,正确演示地球公转应该是围绕灯泡逆时针移动地球仪,排除ACD,故选B
15.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光照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结合选项,是12
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绕太阳转的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
了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北极星D.火星
17.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时,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五区)的测控站正值夜晚。这是因为()
A.纬度差异B.气候差异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
【答案】16.A17.D
【解析】16.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400—4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方时不同,D正确;与纬度、气候、公转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
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9.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
A.四季更迭B.五带形成C.昼夜交替D.昼长变化
【答案】18.D19.C
【解析】18.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演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
是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呈现逆时针,故演
示的地球转运动方向正确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为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C正确;
四季更迭、五带形成、昼长变化为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排除ABD;故选C。
(2023河南中考真题)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邮件上面加盖的戳记。各地邮局常会结合地域文
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
21.最可能在②地邮局加盖的邮戳是()
【答案】20.C21.B
公转无关,ABD错误。故选C。
21.图中②地区为北京,B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因此可能在②地邮局加盖的邮戳是B。A邮戳可能在河
南加盖,C邮戳可能在广东加盖,D邮戳可能在海南加盖。ACD错误,故选B。
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结合地球仪示意图,完
成下面小题。
地球仪示意图
22.在地球仪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A.地轴与地面呈66.5。的夹角B.纬线等长,经线不等长
C.纬线的度数由北向南增大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2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不正确的做法是()
A.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沿椭圆轨道,顺时针方向整体移动地球仪
C.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D.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答案】22.A23.B
【解析】22.在地球仪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地轴与地面呈66.5。的夹角,A正确;纬线不等长,长度由
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等长,B错误;北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度数增大,北极是北纬90。,南纬度数从赤道向
南度数增大,南极是南纬90。,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错误。故选A。
23.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A正确;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B错误;地
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C正确;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
针拨动地球仪,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
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即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2022陕西中考真题)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
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下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41°N,100°E)的是()
N
A.①B.②C.③D.④
25.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第tW
26.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
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
【答案】24.C25.D26.A
【解析】24.由图可知,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因
此可以判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VN,100°E)的是③,排除ABD,故选C。
25.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
点N,南部是南极点S,排除ABC,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
26.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
绕着地轴转动,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
顺时针旋转。
(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
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28.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
A.日出B.日落C.夜晚D.白天
【答案】27.B28.C
【解析】27.读图可知,图中图中手电筒代表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
不到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会不断的交替出现,所以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地球的自
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
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8.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是白天,图中北京正处于夜晚。故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地球绕地轴转动叫做自转,地球绕太阳转动,叫做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9.(2024上海中考真题)航天发射中心见证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读图回答问题。
⑴据图观察,拥有"内陆航天发射中心"和"滨海航天发射中心”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巴西;中国B.中国;印度C.中国;美国D.俄罗斯;美国
(2)纬度低,且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可以节省燃料。据此推知,图中①~④航天发射中心距离赤道
最近的是—其发射方向多为()
A.向南B.向东C.向北D.向西
⑶雨天少、湿度小是卫星发射的有利气象条件。下段文字是对图中①所示的航天发射中心的描述,其中有
两处错误,用下划线标示。
⑷南半球发射中心能提供独特的发射条件。日本有时在图中③所示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卫星,若采用海运
来运输设备,船只通常经—洋越过赤道送达目的地。
⑸2023年1月9日,中国与非洲的吉布提共和国约定在亚丁湾西岸地区建设一座航天发射基地。图示甲、
乙、丙、丁中代表亚丁湾的是—。
⑹随着海上发射技术的不断成熟,航天发射由陆地成功移向海洋。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海射技
术的国家,海上移动平台卫星发射的优势是—(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⑴C
(2)④B
⑷太平洋
(5)乙
⑹海上发射的发射点灵活,可以移动到低纬海区发射;避开人类居住区,提高安全性
【分析】本题以世界航天发射中心为材料,考查航天发射中心的分布、世界海陆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读
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1)读图可知,中国有3个内陆航天发射中心,美国有5个(包括阿拉斯加州)滨海航天发射中
心分别居第一位。故选C。
(2)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④位于赤道附近,距赤道最近;结合材料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发射卫星,可以节省燃料,故发射方向为向东发射,故选B。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属于内陆国家,故"地处沿海国家"表述错误;哈萨克斯坦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热带雨林气候"表述错误。分别用下划线标注即可。
(4)读图可知,日本和③发射基地均位于太平洋沿岸,故采用海运方式运输设备,船只通过太平洋越过赤
道到达目的地。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丁湾位于亚洲和非洲交界处,读图可知,四地中符合条件的为乙。
(6)海上移动平台卫星发射的发射点不受陆地限制,比较灵活,可以移动到低纬海区发射,以减少燃料消
耗;在海上发射可以避开人类居住区,减少对人类的干扰,提高安全性。
30.(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极
(1)地球的形状是,它自西向东绕公转。
(2)①地所在的大洲是o②地经纬度是,②地的传统民居是。
⑶读“昼半球和夜半球"图,此时①地正值_____(清晨/正午/傍晚/午夜)。次日,①②两地先迎来日
出。
【答案】(1)球体,椭球体或不规则的球体或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太阳
⑵欧洲203,30任(南纬20。,东经30。或南纬20度,东经30度;经纬度前后顺序可以颠倒)茅
草屋(草屋或草房茅草房)
⑶傍晚②
【分析】本题以地球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到地球的形状、公转的方向、大洲分布、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
度。
【详解】(1)经过人们的精确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由图可知,②地的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南增大,
经纬度位置是(20巧,30°E);②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树
枝、茅草等搭建了有当地特色的茅草屋。
(3)由图中"昼半球和夜半球”图可以看出,此时①地正处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傍晚;此时太阳直射在南
半球,位于南半球的②地比①地的昼更长,所以次日①地和②地中,②地先迎来日出。
考点02地球的公转
(2024云南中考真题)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
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海口
2.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答案】1.D2.C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说明一年大多数日子正午影
子朝北,部分日子正午影子朝南,海口处在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正午影子并非一直朝北,D正确;哈尔滨、
北京、上海正午影子全年朝北,ABC错误。故选D。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长是一年中最长的,A错误;每日日出日落方向发生偏移,不会每天正西
日落,B错误;海口处在回归线以南(南北回归线之间),存在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出现无影现
象,C正确;日出日落太阳升起,高度角由。度变化,影长会超过6米,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和23.53之间移动。这两条特殊
的纬线分别叫做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4年5月16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
滨市举行。本次博览会以“合作、互信、机遇”为主题,中俄双方各界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洽谈。图1为第
八届中俄博览会宣传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至图2中的()
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
4.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举行时,凉山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①昼渐长,夜渐短②夜渐长,昼渐短③昼长夜短④昼夜等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俄罗斯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俄罗斯被称为()
A."咖啡王国"B."世界办公室”
C."世界加油站"D.全球"原材料仓库"
【答案】3.A4.B5.C
【解析】3.本次运动会举行期间,是在2024年5月16日至21日之间,地球是在公转轨道上的春分日(3
月21日前后)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是在图中甲段,A正确,BCD排除。故选A。
4.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举行时(2024年5月16日至21日之间),太阳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直射北回归
线时昼最长、夜最短,故北半球的凉山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①③正确,②④
错误。故选B。
5.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C正确;巴
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印度承接了来着世界各地的大量服务外包业务,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以出口原材料为主,被称为全球"原材料仓库",ABD排除。故选C。
【点睛】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的公转
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
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材料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9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观众相见。五大会场各具特色,新春的欢乐喜气扑面而来。读
图,完成下面小题。
80°90°100°110°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沈阳
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沙_
图12024年春晚会场分布图
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6.结合图文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大致经纬度是(40。1\1,116°W)E.长沙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
C.西安地处中纬度、热带C).喀什比沈阳先看到新一天日出
7.2月9日当天,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达州市昼长夜短B.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②③之间
【答案】6.B7.C
【解析】6.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北京的大致经纬度是(40°N,116°E),A
错误。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沙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B正确。
30。60。为中纬度,23.5。66.5。为温带,西安地处中纬度、北温带,C错误。由于地球自转,位置较东的地
方总是先看到日出,沈阳比喀什先看到新一天日出,D错误。故选B。
7.2月9日当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四川达州市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出现极
夜现象,B错误。2月9日当天,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冬至日12月22日到春分日3月21日之间,即是
图中的④到①之间,D错误。故选C。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昼
长大于12h);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目在一年中昼
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相反。
(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日(guT)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署针
和署面组成。署针垂直于咎面,暮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早晚将照片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9.古代人类利用日辱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辱针影子位置的关系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唇针影子长度的关系③地球自转原理
④地球公转原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如果该日正午辱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①昼长夜短②天寒地冻③作物生长旺盛④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8.C9.A10.C
【解析】8.读材料中"辱针垂直于唇面,唇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可知,①时,辱针影子朝东北,
9.古代人类利用日号测定时刻,主要根据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辱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
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以,①③正确,故选A。
10.如果该日正午暑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那么该日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上,此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热量水分条件好,
是作物生长旺盛的阶段,①③正确;天寒地冻,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描述的是冬季,②④错
误,故选C。
【点睛】日辱的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
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
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
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2024年4月25日,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预计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
科学与应用实验、空间搭载试验和科普教育等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月23日前后
11.“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出现极夜
12."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
1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①推动科技进步②尽快实现星球移民③提升国民科学素养④认识宇宙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1.B12.C13.C
【解析】1L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
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
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
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
时是4月25号,是昼长夜短,故选B
12.据图可知,"神州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是2024年10月25号,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丙
丁之间,故选C。
13.读材料可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认识宇宙环境①③④
正确;目前航天水平没有做到尽快实现星球移民计划,②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公转产生了四个地理现象:第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昼夜长短的变化;第三,四
季的更替;第四,五带的划分。
(2023内蒙古中考真题)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
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5.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
【答案】14.A15.B
【解析】14.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应该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
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①②正确;面向地球仪,应沿从B到A方向拨动地球仪,③错误;应始终
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④错误;A正确,故选A。
15.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
夜短,昼渐长,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
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和农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农业生产和生
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农历中,闰二月即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则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2023年闰二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秋分
16.今年春分是3月21日,在闰二月中出现的节气是()
A.惊蛰B.春分C.清明D.谷雨
17.在闰二月期间,遂宁()
A.农民忙于收割水稻B.同学们发现天亮得越来越早
C.餐桌上摆满了粽子D.正午学校旗杆影子越来越长
【答案】16.C17.B
清明节气,C正确,谷雨在4月21日前后,惊蛰在春分之前,排除ABD。故选C。
遂宁农民忙不会于收割水稻,A错误;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遂宁的同学们会发现天亮得越来
越早,B正确;餐桌上摆满了粽子是端午节前后,农历五月初五,在芒种和夏至日附近,C错误;在北半球
夏至日正午高度角达到最大值,故遂宁正午学校旗杆影子越来越短,D错误。故选B。
【点睛】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物候、气候的变化,它综合了天文、气象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
识,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例如,立春意味着春季开始;谷雨时节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小满表示麦类
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18.(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今天,同学们顺利走进中考考场,太阳直射点在图1中的乙点附近,此时
【答案】B
【详解】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AC排除;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B正确;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B。
(2023天津,中考真题)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处处可见,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吗?
19.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圭表确定了节气。"表"就是直立于平地上测
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下图是圭表模型,圭上不同季节太阳
影子的长度不同,原因是()
夏至日空
天气变化D.植被变化
20.江苏淮安是漕运时代重要的闸口,在古漕运闸口处立着一块"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碑。从地理角度分析,
其大致应位于()
A.秦岭一淮河一线B.黄河一海河一线C.珠江一线D.长城一线
【答案】19.B20.A
【解析】19.圭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用于度量日影长度。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发生移动,从而导致了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公转中出现了太
阳高度角的变化所以使得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影子较长,反之,影子则较短,
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且昼长夜短因此温度高,而冬季时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且昼短夜长,因此
温度低,因此出现了四季变化。故圭上不同季节太阳影子的长度不同,原因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排除ACD,
选Bo
20.北方地区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人们的交通以陆运为主,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南
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湖泊众多,历史上人们多以水运为主,如今形成了“南船北马”的交通特点,由南北地
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碑,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大致应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团等温线通过的
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
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
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
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图是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完成
下面小题。
春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21.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的是()
A.小麦返青B.小麦抽穗C.小麦收获D.小麦播种
22.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大小D.地球的形状
【答案】21.C22.B
【解析】21.读题干可知,冬小麦在秋分之后播种,春分之前小麦返青,五一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收获。
读图可知,图中的小麦收获已经接近秋分,不是六月初了,明显有误,需要修改,故选C。
22.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四季的变化,B正确。季节变化跟地球的自
转、大小、形状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地理现象;地球的自转产
(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2023年8月19日是恩施州建州四十周年纪念日,届时将会有来自世界各
地的友人做客恩施。读某时刻光照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太
而
四
线
23.州庆期间,世界友人来恩施可以感受()
A.稻田插秧热火朝天B.油菜花开十里飘香
C.玉米采摘一片繁忙D.高山滑雪激情飞扬
24.从图中所示日期到州庆当日()
A.①地白昼逐渐变短B.②地黑夜逐渐变短
C.③地始终昼短夜长D.④地始终昼长夜短
【答案】23.A24.A
【解析】23.由题目可知,2023年8月19日是恩施州建州四十周年纪念日,恩施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在这期间可以看到“稻田插秧热火朝天",故A正确。油菜开花出
现在春季,故B错误。恩施位于亚热带,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C错误。恩施地处亚热带,此时又
是夏季,不可能看到高山滑雪现象,故D错误。故选A。
24.图中所示光照图地球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光照图,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出现
极昼,说明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从这一天到8月19日,太阳直射
点向南移动,①和②的白昼变短,③地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才会昼夜等长,④地位于赤道上,始终
昼夜等长。排除BCD,故选A。
(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图是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