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1~4/共4题)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
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给定材料
1.放眼北京城,自然风韵与人文风情在西部汇聚成盛景。“北京的灵性,全在西山那一
抹晚霞”,徐志摩的诗句道出了这里特有的诗意。西山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环,淋
漓尽致地展现了“三条文化带”的魅力。
“三条文化带”指的是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大运河文化带和西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它
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于2015年年底由北京市提出,2016年被写入北京市“十三五”规划
纲要,2017年被正式写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总规
明确指出,要加强“三条文化带”的整体保护利用。“三条文化带”的建设,有利于疏通古
都北京的历史文脉,保护古都风貌,依托北京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北京全国
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三条文化带”之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承载着多样的文化形态,包括以清代“三
山五园”为代表的特征鲜明的皇家文化,以大觉寺、卧佛寺等为代表的历史悠久的寺庙文化,
以妙峰山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还有以景泰陵为代表的陵墓文化等。对于西山永定河文化
带,总规提出,依托三山五园地区、八大处地区、永定河沿岸、大房山地区等历史文化资源
密集地区,加强琉璃河等大遗址保护,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恢复重要文化景观,整理商道、
香道、铁路等历史古道,形成文化线路。
2.成片芦苇随风摇曳,绿油油的稻田展现着湿地景观……这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三山
五园地区的其中一景,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
期文化遗产的统称。其中,“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
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这些皇家园林在清代中期是与紫禁城并重的政治、军事特区。现
在,部分园林已经成为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成为老百姓游憩休闲和旅游观光的普通场所。
近年来,在三山五园地区的建设上,北京市下了不少功夫。2013年,北京市正式启动三
山五园地区的发展规划,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地区总体发展规划、6个专题规划以
及10个重要节点部位城市设计。三山五园地区规划实施后,周边居民感受最深的是环境的
变化。治理后,圆明园、颐和园周边空出大片土地,用于植树绿化,以和园内景观相匹配。
此外,这些园林外围原有的一些景致也将逐步恢复。现在,一条全长36公里的绿道,串联
起香山、颐和园等三山五园景区。绿道沿途设有中心驿站、休息座椅、避雨亭等设施。行走
在绿道中,现代的大学校园,古时的皇家园林,新建的市民公园,景色不时变化,如同穿越
古今。
“70年代我们没事就往这儿跑,骑着自行车,走一趟八大处、香山,那时候的感觉不是一
般的好。”参与过三山五园地区规划研讨的魏教授表示,“现在都市人的生活里只有家,没有
园,但是这种家园的梦想是始终存在的,所以就要构建一个大园,来满足现代密集生活的都
市人的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工作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应该
同步进行,这两项工作,既互为因果,又相得益彰。实际上,历史文化通过有效的转化可以
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原料,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促进西山永定河文
3.蜿蜒流淌的永定河孕育了千年古都北京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髓。古老而美丽
的L村就位于永定河畔。传承了近千年的琉璃窑火,曾在这里生生不息,将一代代精美的琉
璃制品远播华夏九州。走进村里,目之所及,都是精美的琉璃构件。村里人为此感到很骄傲:
故宫三大殿、北海九龙壁、颐和园……北京城里所有与琉璃有关的皇家建筑,几乎都是L
村制作的。目前,琉璃烧造丁艺已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2017年4月,L村某琉璃厂因烧煤不符合环保要求而被关停。该厂负责人孙经理无奈地
表示:“区里在严格整治烧煤产业,我们厂主要因为烧煤、没有除尘设施而被停产。此前由
于烧煤没出过什么事,厂里也未想过改进生产方式。停工对我们影响挺大的。我现在就想着
怎么完成之前的订单。我们厂一直沿用传统的‘官式’做法,琉璃的规格、尺寸及纹饰完全
按照《清式营造则例》的规定执行。厂里也曾讨论过要不要外迁,但门头沟琉璃烧制的要诀
不仅在于传统技艺,更离不开当地的坩土。非遗传承应该保留原汁原味的技艺,搬走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