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办展数量给前二十名城市划分一下梯队的话,二十场展会以上的郑州和广州是第一梯队;10-20场之间的厦门、南京、南昌、深圳为第二梯队,6-10场的济南、成都、昆明、西安、长沙、青岛、大连、福州、海口、杭州为第三梯队,5场及以下的南宁、合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为第四梯队。至于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则均以3场的数量排在这二十个城市之后,如果按照办展数量排名的话,北京和上海并列第12名。
这些城市办展规模可观
图2:2022年各城市办展面积前20
2022年办展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城市有三个,分别是广州、深圳和郑州,这是第一梯队的,广州和深圳办展面积大并不意外,是因为作为会展发达城市,这里超大规模的展会数量较多,比如广州美博会、建博会均超过30万平方米,广州家博会更是超过50万平方米,深圳一个高交会办展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这些巨无霸展会均大大拉高了这两个城市的总体办展规模。郑州排进前三则靠的是展会数量的累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这个办展数量未能排进前二十的城市,办展规模却出人意料地进入前五,是因为东莞名家具展就贡献了7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由于该展采用的是展馆+家具城的办展模式,在规模上比常规展会占了不少“便宜”。此外,上海虽然只有三场展会,但是这三场均为超大规模的展会,分别是18万平方米的进博会,28万平方米的家博会和建博会,10万平方米的中国铸博会,因此凭借着56万平方米的面积杀入前十,算是挽回了一点大上海的面子。而帝都北京的展览面积只有23.2万平方米,排在长春之后,没能进入前二十。
无论是办展数量还是办展面积,乌鲁木齐、西安等西部城市都进入前二十,说明其在2022年的变现是比较突出的。此外,南京、厦门、青岛、成都数量及规模均比较靠前,验证了其在国内会展业位于第二梯队的地位。而南昌、济南、福州、昆明、长沙等新兴城市表现不俗,正在成为会展业复兴的中坚力量。
进入十一月以来,全国疫情进入三年来最吃紧的状态,广州、郑州、北京、重庆感染数量均呈现高位增长,然而全国的办展数量却再次进入一个高潮期,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月的办展数量。这说明了会展业的顽强性在不断的摧残中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堪称打不死的小强。当然,这也与前期大量展会延期至年底,很多主办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拼死一搏的状况有关。从城市的角度看,11月办展数量最多的是南昌,以12场办展数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次深圳、厦门、大连、成都、长沙等也都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