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公卫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全面组织和协调部署下,公卫中心慎终如始、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市级定点医院功能,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医教研管等各项工作协同发展,顺利完成年度既定工作计划任务,确保“十四五”稳步实施。
现邀全体公卫小伙伴参与“2022年度公卫中心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用您的投票见证2022年公卫人难忘的奋斗之路。
我们整理了34条候选新闻,即刻起,请您从中挑选出10条,投票截止至2023年1月15日24时。
入选新闻
公卫中心成功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高峰
2022年1月以来,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为此公卫中心及时调配了医护骨干充实到抗疫一线,并根据病房患者人员动态调整救治力量。并针对境外输入的病情特点,不断调整治疗措施,加强人性化服务,从心理健康、语言翻译、饮食管理、批量救治等方面提高救治水平,通过“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为特色的集束化诊疗方案,成功应对年初的境外疫情输入高峰,并实现境外输入患者零死亡。
李强龚正看望慰问公卫中心医务人员,向大家致以新春佳节的诚挚问候
1月27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前往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看望慰问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向大家致以新春佳节的诚挚问候,衷心感谢大家为守护超大城市安全、人民群众健康付出的不懈努力。
李强、龚正等在公卫中心听取医疗资源使用和配备储备情况汇报,与市级医疗专家组和工作人员代表亲切交流,并通过视频连线问候应急病房外暂作休整的医护人员,仔细了解医疗救治工作开展情况,对大家进驻应急病区以来的后勤保障问得十分细致。
李强说,面对疫情,大家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身为医者的誓言和担当,为广大患者带去希望和信心,是你们的精准施治换来大家的岁月静好,全市人民为有你们这样的健康守护神而安心、定心、放心,人民会记得你们,城市会记得你们。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以医者仁心、精湛医术护佑生命,进一步加强临床科研攻关,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市各方面要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公卫中心第十六届第四次工代会顺利召开
1月29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第十六届第四次工代会在金山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会议先后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第十六届工会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第十六届工会委员会2021年度工会经费收支决算报告和2022年度预算计划》两个报告。随后对三位工会领导进行了民主评议。
公卫中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学科门诊开诊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临床上常见但被忽视的继发性高血压,为此,2022年初,在内分泌科的牵头下,由介入、放射科、泌尿外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开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学科门诊,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
上海市级医院传染病与感染病临床专科能力促进与提升专科联盟成立
2月22日下午,上海市级医院传染病与感染病临床专科能力促进与提升专科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举行。联盟由上海市15家市级三甲医院的感染科共同组成,牵头单位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盟的建立旨在构建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在医、教、研、管领域的积极探索,持续推动针对本专科领域中重点病种的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案和新策略的研究和落地,推动感染病学科发展,惠及广大患者。
公卫中心新冠病房团支部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公卫中心广大团员青年主动请缨、冲锋在前、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捍卫上海城市健康。根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表彰工作办法》,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核、民主评议、团市委书记会议审议等环节,最终公卫中心新冠病房团支部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公卫中心检验科荣获两项全国荣誉
公卫中心检验医学科团队成立至今,一直走在传染病诊断和应急防控的前列,始终贯彻平战结合理念,尤其在各类疫情面前,她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尤其面对新冠疫情,检验科全体职工舍小家、顾大局,与医护团队一起筑起上海“战疫堡垒”。凭借在抗疫期间的突出贡献,最终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2021年全国五一巾帼奖状。
《新冠肺炎批量应急收治的护理实践》获第十五届上海市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上海保卫战,由护理部主任张林牵头构建的《新冠肺炎批量应急收治的护理实践》项目,获第十五届上海市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该项目总结了新冠肺炎批量应急收治过程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消毒隔离和感控管理措施、危重患者管理、病区质量管理等护理实践要点。并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在全市48家定点医院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取得成效。
护士长李敏荣获2022年上海市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上海市护理学会自2022年3月启动了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经初评、终评,公卫中心新冠病房护士长李敏被评为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李敏自2012年7月进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工作以来,先后被聘为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及应急病房护士长。工作中,她始终热情饱满、对病人如亲人。同时李敏以出色的个人技术和能力成为护理应急梯队的一员,参与各类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的应急救治工作
巫善明教授入选上海市第二届“医德之光”选树人物
为彰显卫生健康行业新风,深化文明行业建设,进一步激励广大医务人员认真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由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和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举办的上海市第二届“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经各办医主体推荐,严格评审,产生了选树人物。公卫中心资深教授巫善明光荣入选“医德之光”选树人物。
孙春兰在公卫中心出席医疗救治专题会
4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出席医疗救治专题会,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疗专家和医务人员,并听取对救治工作的意见建议,就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提出要求。孙春兰指出,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实事求是对患者进行分型,坚持分类收治,做好双向转诊,中西医结合,同质化规范化治疗,加强悉心护理,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重症、危重症,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千方百计降低病死率。
公卫中心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力量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尤其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尽锐出战,收治人群着重为“老、小、孕、重”四大人群,即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老人、儿童、孕妇、重症患者。中心依据第九版诊疗规范,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并严格落实分类、分层、分区收治策略。最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健委和申康中心的统筹协调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卫中心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此次大上海保卫战,中心累计收治新冠患者8431例,其中危重型85例、重型216例、合并基础疾病重症646例,重型重症患者占收治患者的11.23%;60岁以上老年人2356例,占27.9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819例,占9.71%,百岁以上老人12例,最大年龄107岁,均治愈出院;孕产妇1257例,分娩新生儿143人,儿童1278例。
张林同志当选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前夕,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二支部书记、护理部主任张林同志当选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6月25日,她郑重出席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
公卫中心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大会
7月1日下午,公卫中心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召开党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申康派驻医院总会计师、各党支部书记、党委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和行政职能部门的党员负责同志、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负责人、党员代表和部分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主任范小红主持。
公卫中心护理部副主任赵亦红荣获上海护理最高荣誉“左英护理奖”提名奖
近日,2022年第六届“左英护理奖”获奖名单揭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部副主任、疼痛康复科护士长、支部书记赵亦红荣获202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提名!在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卫生健康委支持下,“左英护理奖”自2012年起设立,每2年评选表彰1次,用于表彰、奖励本市卫生健康系统护理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凭借多年在消除疟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疟疾,经过70余年不懈努力,2020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021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从而终结了疟疾在我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公共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公卫中心全程参与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
公卫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签约
为加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基础与临床的深度交叉合作,9月8日上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合作签约仪式在公卫中心行政楼贵宾室举行。通过合作签约,双方将聚焦传染病防治领域,加强传染病防控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公卫中心联合主办2022年中国公共卫生联盟及长三角传染病防治医联体书记院长会议
9月20日,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主办的公卫中心联合主办2022年中国公共卫生联盟及长三角传染病防治医联体书记院长会议顺利召开。大会内容涵盖传染病医院学科建设、探索发展、管理模式,平战结合、人才培养等主题,为今后长三角传染病防治医联体发展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开工
9月22日上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宣布开工并在公卫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座谈会。市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是上海市“十四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着力建设集医、教、研、防、转为一体的国家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项目建成后,市公卫中心建筑面积、床位数将实现翻番,相当于再造一个公卫中心,为市公卫中心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公卫中心应急救治护理班组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9月27日,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召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救治护理班组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公卫中心应急救治护理班组直面苦难,却依旧选择相信,相信并肩作战,相信医患同心同行,相信世间一切的困难,可能是幸福收获的铺垫与前奏。疫情终将过去,而公卫中心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守护不会停止,守护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守护患者的健康平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荣获2022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9月27日,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于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中央大厅举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荣获2022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卫中心组织集中观看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医院党政领导、全体党员、全体职工以各种形式观看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10时整,大会正式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公卫中心多种形式聚焦党的“二十大”
公卫中心施裕新教授荣获2022年度“上海医务工匠”
“上海医务工匠”是上海市医务工会设立的重要奖项,其宗旨是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行业内培养选树一批具有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高超医技,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职业精神,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优秀品质的“上海医务工匠”。施裕新教授始终秉持坚守、奉献、追求、卓越及传承的医务工匠精神。坚守传染病防治事业的专注初心,面对疫情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挺身而出,乐于奉献,不断探索传染病新本质、追求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开发新技术,引领行业前沿,并致力于医务工匠精神的传承,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创双优”工作启动会暨党建联建签约仪式举行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之际,10月28日上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创双优”工作启动会暨党建联建签约仪式在金山院区多功能会议室举行。
公卫中心获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2021年度“突出贡献奖”
2022年11月17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举行“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会暨年度优秀表彰大会。公卫中心获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2021年度“突出贡献奖”,公卫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范小红出席并代表医院领奖。
公卫中心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典型选树个人和集体荣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锋同志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典型选树个人”!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控制青年团队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典型选树集体”!
范小勇团队荣获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
本发明专利提供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优势抗原的重组仙台病毒载体疫苗,可作为治疗性和预防性抗结核疫苗使用。通过鼻内免疫该疫苗,成功而有效地诱导针对结核菌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且未观察到免疫接种引起的病理症状。将其作为预防性抗结核疫苗,鼻内接种在小鼠模型中成功诱导明显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作为治疗性疫苗,获得与利福平(RFP)相当的疗效,二者联用后能明显提高抗结核效果。因此本发明的重组仙台病毒载体疫苗是非常有前景的抗结核候选疫苗之一。
公卫中心多名员工荣获2021年度复旦大学“十佳百优”荣誉!
每年的复旦上医会评选出“十佳百优”,全面展现复旦各附属医院奋战在不同岗位的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是医院优秀的临床、管理、医疗援建以及服务品牌、优秀创新团队的大集结。公卫中心郭明权荣获优秀医技工作者;马芳荣获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宋炜荣获优秀医疗援建工作者;施赵飞荣获优秀医院后勤工作者。
公卫中心互联网医院新冠门诊上线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作为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不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12月8日立即新增互联网医院新冠门诊服务,为广大市民以及居家隔离感染者提供专业的新冠诊疗和居家健康的咨询服务。本次互联网医院新冠门诊的类型为专家门诊,开诊专家均为公卫中心具有新冠诊疗丰富临床经验的一线骨干专家,医师职称均在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优化布局贴心服务公卫中心为新冠患者打造家庭病房
公卫中心通过加强新冠病房医护力量配备、增加收治床位等举措,用实际行动护佑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公卫中心利用新冠病房的楼宇位置分布,将不同类型患者进行分区分类收治,不仅令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杜绝人员交叉,而且将轻症患者和存在其他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尤其针对新冠患儿的收治,公卫中心设置了家庭病房,一旦有家庭聚集的病例,采取一家人一病房,给予针对性照护,并全程重视心理情绪疏导,通过日常及时交流沟通以及饮食安排,尽量减少患儿和家属的焦虑。
公卫中心荣获多个品管圈荣誉
在第七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暨第七届亚洲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中,公卫中心消毒供应中心“CP圈”质量改进项目——《基于QFD创新型品管圈构建COVID-19复用物处置全流程体系》荣获一等奖,这是公卫中心连续三年荣获亚洲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
在由上海市卫健委指导、上海市医院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市医院品管圈大赛中,公卫中心手术室“手护圈”荣获一等奖、护理部“贯心圈”荣获三等奖。
公卫中心荣获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先进集体”、中心副主任张建良荣获“先进个人”。
在由中国医院品质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公卫中心消毒供应中心“CP圈”荣获二等奖、手术室“手护圈”荣获三等奖、护理部“贯心圈”荣获优秀奖。这是公卫中心连续四年在该项大赛中荣获奖项。
公卫中心战“疫”科技成果突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