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30
朱朱老师说:今年上海中考语文一考完,很多考生出来有点懵,觉得“我也是个取水人”这个题目有点难,不知怎么写,不太好把握。我看了作文命题之后,觉得其实这就是一个材料作文了,或者说,上海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向全国各地靠拢了,也在走向材料作文了。
为什么这么说?上海语文从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至今已经整整有五年了,已经完成了一个循环。随着教材的改变,上海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原先就是一个单纯的命题作文,但是从2021年开始,是“导语+命题”作文,连续三年都如此,今年是第四年,依然可以看作是“导语+命题”作文,但命题形式却发生了变化。请看这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
一、2014年~2020年,全命题形式
三点要求一模一样,都强调了不得抄袭。其实,2008年~2020年,全命题形式一样,要求一样。强调不得抄袭,表明在之前的阅卷中已存在抄袭现象。而在2008年之前的作文命题中,是没有第3个“不得抄袭”的要求的。
从2021年中考开始,作文命题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题目前有了一段文字解释,我们就称之为“导语”。有了导语,学生审题似乎简单了些,基本上也不会偏题离题,导语基本提示了写作的内容和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当年我带的正好是2021届毕业生,学生写作时都细读了导语,所以感觉作文还是蛮好写的,的确分数出来大家都还相当不错。而我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题目,因为我们是首届新中考学生,首届750分,全国统编教材用了八、九年级两年,我更感觉这是向全国中考材料作文的一种过渡形式。
今年2024年的作文命题,似乎和前三年命题无异,还是“导语+命题”形式,但实质上已经是材料作文,完全和全国各地的中考材料作文一致了。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面作文的命题差异:
再看看全国各地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是有这个题干的。【2023河南中考作文】
2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每一朵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我轻声喊着它们的名字/黄蒿、野菊、小飞蓬……/还有许多我实在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它们都是野花,装扮山野
最后我轻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我也是它们中的一朵/在天空下,在山坡上尽情开着……
(1)请以“喊出________的名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小诗耐人寻味:即使不起眼的小花,也有自己的名字;即使我们是小花,也能在山坡上尽情开着……它能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与2023年河南中考的作文命题像比较,都有“阅读下面材料”这个题干,不同处就是河南中考卷给了两个写作题,一题是写记叙文,一题是写议论文。与高中作文教学作了很好的衔接,因为高中作文都是给材料的议论文,讲究逻辑思维,高考作文也是如此。
第三,今年上海的中考考生,是从六年级到九年级完整地用了四年全国统编教材的,之前是逐渐过渡,现在是已经趋向成熟,所以应该是在作文命题上做了一个尝试,发出的信号是接下去上海中考也要开始考材料作文了。
今年是上海中考第一年这种命题形式,阅卷也一定会考虑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不会严格按照材料作文的要求去阅卷。但明年中考的考生务必注意了,这是一个特别强烈的信号,也许明年的中考作文就考规范的材料作文,也要按照材料作文去阅卷。
不管怎么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考卷上的每一个字都不会是废字,定是有用的。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首先重要的是好好读懂题目。材料作文,一定要读懂材料,正确理解材料,再构思落笔写作。
四、大家一起来写作
回到今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1.新高一的,抑或高中生,都可以来尝试一下,把这个题目,写成议论文。
命题如下:
材料: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
请以“我也是个取水人”为题,谈谈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要由浅入深、有理有据地去写,有观点,有逻辑。
2.新初三的,新初二的,可以把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在对材料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写一篇记叙文。
语文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把初高中语文打通,在语文世界遨游,你的语文学习定会如虎添翼,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