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兽医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全球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之际,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对于全球,对于中国,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PE是一个培育企业成长、发展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金融业偏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自我服务,吹起了很多泡沫,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创伤。因此需要我们培育更多有市场竞争力,对百姓的生活能有实际贡献的企业。
在危机之初,全球处于合作氛围中,彼此希望共渡难关。当危机过去之后,当我们开始走向复苏的时候,很多国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好的复苏,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是
个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我们更需要的是彼此合作,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我们也需要减少分歧,共同合作。全球PE联盟的成立,正体现了在危机复苏的时期大家寻求合作的欲望,更加值得珍视。
中国即将结束十一五规划,步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民生,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成立。在这个任务过程中,我认为PE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要成为个创新型国家,需要风险投资,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中国要进行结构调整,需要DE在成熟企业中进行并购。因而,我今天的演讲选了一个角度,发展高收益债券,促进并购市场的发展。
第一,并购将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O年8月28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中国正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需要并购重组,进行要素组合,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效率。中国的并购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可以看到,金额和总数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2009年,我国PE发展并购交易的金额已经达到了2103亿美元。2009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规模达到了1078亿美元,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并购市场当中,需要有杠杆收购。杠杆收购,虽然存在着风险,但是它仍然是并购重组中的重要方式。百分之百的运用股金进行并购重组是不可能的,关键的是要控制好杠杆率和选择好债务融资的方式去平衡杠杆收购。
一般来说,根据资料显示,常见的杠杆收购大约有60%左右的高等级的贷款或者是债券,大约有25%到30%的次级债券或者是债务,有10%到15%的股权。当然,这样个杠杆率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可能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中国现在不是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收购兼并活动当中要获得外部的债务融资是非常困难的。
2009年至2010年10月23日,全球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债券发行的统计,杠杆收购非投资级的债券,占到百分之百:普通收购中非投资级债券占到85.12%,针对未来的收购非投资级债券占到了比重的90.74%。全球都在去杠杆化,但是中国尚未发展杠杆并购,一些并购的案例是有一些债务的,但是债务率是比较低的。
第二,进步促进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需要发展高收益债券。中国需要发展高收益债券,这有利于解决并购基金的融资问题。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民间也积蓄了巨大的财富,高额储蓄资金需要寻求投资的渠道。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如果这些证券投资基金都投资于证券的二级市场,将会加剧中国证券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就证券投资基金而言,不管是公募的,还是私募的,它们都是在二级证券市场上活动,都是金融市场当中的需求方。但是中国现在最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这些资金应该投向那些有效益的,成熟的企业。有效益、成熟的企业在中国来说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过多的资金在追逐着过少的优质的上市资源,难免市盈率过高。
如果仅仅是股本融资,一个企业是难以发展壮大的,还是需要有债务融资。当一个企业还并不是特别成熟,在收购兼并的过程当中,债务融资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私募债券的发行,让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能够投资于债券的话,我想能够丰富中国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人,当然私募证券的发行还正在酝酿过程中。
第三,发行高收益债券需要注意的问题。监管部门应该制定高收益债券的发行规则,特别是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界定合格的投资者。高收益债券的规则,我认为应该是简单明了的。高收益债券的产品设计也要秉承简单、透明的原则。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一个重大的教训就是金融界设计的很多产品是不够透明的,是过于复杂的,是让投资者无法辨认风险的,因而它就不能很好的控制风险。中国要想培育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个债券的设计一定应该是最基础的、最简单的,而且应该是透明的,让投资者能够很好的对它进行分析。
私募债券发行,它可以简化程序,不向社会公众公布那么多信息,满足收购兼并信息需要保密的要求。但是也应该提供最起码的信息,让合格的投资人能够对它进行分析。在中国债券市场监管分工的范围内,鼓励顺应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我们要想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私募债券发行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的债券市场,三足鼎立,发改委管着企业债的发行审批,企业债一旦获准发行,既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也可以到交易所交易。
关键词:杜甫;屈赋;艺术手法;浪漫主义;意象;情思
Keywords:DUFu;QUFu;artistictechnique;romanticism;image;emotion
一、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创作追求
作为一位集大成的诗人,杜甫诗歌受到前代许多优秀诗人的影响。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1]宋人认为杜甫为诗歌集大成者,无一字无来处。以《杜诗镜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笺注杜诗渊源的共有21家或者文体,涉及到的文体或作家有《诗经》《离骚》、司马迁、柏梁体、汉魏乐府等等。由此可见,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颇善向古人学习,并在前人的基A上有所扬弃,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的那样:“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别裁伪体”,重在创造;“转益多师”,强调继承;即有所扬弃,博采众长,在继承和借鉴的同时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诸多的众家之长中,杜甫深受屈原的影响,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做后尘。”屈赋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学习的榜样。
杜甫在不少诗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仰慕与学习。如《上水遣怀》:“中间屈贾辈,馋毁竟自取。”《赠郑十八贲》:“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地隅》:“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壮游》:“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送覃二判官》:“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戏为六绝句》其三:“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陈拾遗故宅》:“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除此之外,杜诗还有不少直接从屈赋里点化的句子,可明显看出其中的学习和借鉴。《醉歌行》里的“众宾皆醉我独醒”清晰可见《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影子;《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里“诸生颇尽新知乐”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极为相似;《忆昔二首》中“远行不劳吉日出”点化自屈原《离骚》中“历吉日乎吾将行”一句;杜诗“江中风浪雨冥冥”“冥冥甲子雨”“无边落木萧萧下”皆酷似屈原《山鬼》里“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两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浩歌弥激烈”《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中“呜呼生别离”有《少司命》中“临风恍兮浩歌”“悲莫悲兮生别离”二句的痕迹;更有《佳人》中“零落依草木”与《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这样意境相同的悲秋名句;《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里“秋风袅袅吹江汉”、《江上》“高风下木叶”等句与《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颇为神似。不难看出,无论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欣赏与追求,还是对屈赋大量的点化及运用,这都可以看做是杜甫对屈赋的欣赏与学习。
二、一脉相承的浪漫主义手法
祝融戒而还衡兮,腾遣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远游》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枝翠叶光有无。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陂行》
鸾鸟与骊龙,宓妃与湘妃等,杜甫利用大胆奇特的幻想,在现实的写实之外,赋予了陂阔大奇特之美。杜甫在《陂行》中刻画营造了一个同屈赋中极为相似的神异世界,可见其受到了屈原此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杜甫诗中,类似描写神仙世界的其他诗作也不在少数。《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写到:“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又写:“鲛人献微绡,曾祝沉豪牛。”全诗除篇首寥寥数语外,其内容都是描绘神异幻境,这其中的神灵鬼怪大部分源于楚辞。再看虞舜与羲和二神(《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冯夷(《玉台观二首》),苍梧帝子(《过南岳入洞庭湖》),山鬼与湘娥(《祠南夕望》)等许多杜诗中的神话人物,皆是屈赋中创造和描绘过的神话形象。
杜甫创作上浪漫主义的另一面则是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乐观开朗和浪漫情思。诗人在《百忧集行》中曾回忆年少时:“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首诗将诗人青年时的活泼敏捷跃然于眼前,闪现一种乐观青春的积极浪漫色彩。在其诗作《饮中八仙歌》中着力描写了8位名士浪漫生活的典型场景。用饱蘸热情和赞赏的笔墨来着力刻画8位名士,体现了杜甫对这种放达乐观、洒脱不羁浪漫精神的追随与赞赏:
知章骑马似乘船,……汝阳三斗始朝天,……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8人社会地位不同,既有王公宰相也有白衣青衫。杜甫采用漫画素描的手法来写其醉态,8人各具千秋,自有特色。酒中八仙的醉态与醉趣,传神地展现出了他们嗜酒如命的表象后是放浪不羁的性格。这正是盛唐时代特有的放达乐观、高扬理想精神风貌,是一种与盛唐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积极浪漫主义。这种以放达乐观精神为底座,表达手法酣畅淋漓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在杜甫诗歌创作中难得一见。诗人饱含热情、笔墨传神地刻画并讴歌这些人物正是源于内心对他们的赞赏与追求。虽然此类作品和人物刻画在杜诗中并不多见,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三、比兴手法的继承与拓展
屈原发展了《诗经》里广泛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其创作写景于物、托物以讽,使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得到扩大,其比兴手法运用的更槌墒炖狭罚从比兴的广度上一个接一个,从深度上更注重事物的内在联系,更具深刻内涵,从而更有象征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谈到:“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4]《离骚》首次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男女喻君臣,香草美人这两大传统[5],这种方法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
屈原首以男女喻君臣关系,其后诸代学者不绝如缕。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在他的诗歌中亦继承了这种表达。《牵牛织女》中本写男女感情,诗后却笔锋一转,用“明明君臣契”点出君臣主题,这显见是来自屈原的以男女喻君臣。《寄韩谏议注》中写到“美人娟娟隔秋水”再次突破男女喻君臣的模式,扩展至喻朋友之谊,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模式,拓宽了诗歌象征的广度。
屈赋中善于用自然界的动物花鸟表达美丑好恶,以自然之物表现情感,寄托喜怒好恶。在他笔下“芙蓉”“幽兰”“秋菊”“杜衡”皆为香花美草,喻美好洁净有气节;“鸩”“鸡”“鸠”“鹜”等皆为恶禽臭物,低俗惹人生厌。杜甫在其诗歌创作中也善用这种象征手法,《杜诗详注》序中仇兆鳌评杜甫的诗歌创作:“比物托类,尤非泛然……如杜鹃之怜南内,萤火之刺中宫……动皆切于忠孝大义。”[6]杜甫《园官送菜》并序中直言此诗因“伤小人妒害君子”而作。诗写“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用蔬菜伤蕙来喻小人伤害贤良,继而怒斥:“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要特别指出的是杜甫在意象的选择上并不完全与屈原一致。屈原多喜用“芙蓉”“幽兰”“杜衡”“茅”“鸠”“鹜”等花鸟意象。杜甫选用意向的范围则远比屈原广,在他的诗中自然万物都可拿来做象征的意象,用于表达思想感情。
杜甫早年志存高远,诗中也多喜咏雄鹰和骏马这些壮伟的动物。《凤凰台》《朱凤行》中大量使用马、燕、鹰等动物意象来抒怀,此时其所作的咏物诗大都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到了后期,其诗作则多咏平凡之物,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别开生面。作于成都的《江头五咏》表面上写物,实际上5首诗都是借物起兴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无奈。最后一首《花鸭》更是全诗用比,含意深广,诗人以花鸭无泥、缓行、颜色黑白分明来写自己高洁、从容、是非分明,整首诗从表面上看是写花鸭,实则写诗人自己,全诗用比,讽刺颇深,为其代表性的托物之作。
杜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寓意深广,极为丰富。《古柏行》中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既是对孔明庙前高大沧桑古柏的描写,也是他渴望君明臣贤,君臣际会炙热感情的表露;《除草》一诗中借除草喻除奸;《鸡》中以鸡喻人无德无信;《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中,又用雄鹰高飞来表达自己才能和志向难以施展的愤懑。杜诗中随处可见大量而丰富的比兴手法,这是对屈赋比兴手法的学习和借鉴,不同的是杜诗中比兴使用的范围更广、寓意也更为深刻。
四、悲秋传统的开创与发展
悲秋是中国文学创作上的一个传统,这一传统的源头可追溯到屈原。屈原在《湘夫人》中写到:“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一开头就用不多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南方深秋水边图景,为整首诗歌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整首诗歌虽未有直言悲秋之句,但深含悲秋之意,这首诗开启了后世悲秋文学主题。《悲回风》中又写道:“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是对深秋万物凋敝,秋风清冷,草木随风凋零的的悲叹,由凋敝的自然景物引发内心情感之苦闷。通过秋天萧瑟景象的营造来传达凄凉的感情。一如潘啸龙所评“正如琵琶在秋风中的幽幽独奏”[7]。毋庸置疑,屈原的创作中有着明显的悲秋意识。
自屈原后,悲秋主题便渗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血液之中,咏者众多。特别是在文人们失意的时候,秋景便与心情境遇自然结合在一起,自有一番寂冷、郁结与落寞。杜诗多沉郁顿挫,自然少不了慷慨悲凉的悲秋主题。杜诗中频现枯木、秋雨、秋风等意象,悲秋主题的诗歌创作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屈原。这是因为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却仕途失意、遭遇坎坷、生活困窘、漂泊不定。他的一生饱经风霜,漂泊孤苦之感时时萦绕于心头,因而,诗人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比顺境之人更加敏感。秋天萧瑟悲凉的景色特别容易引发诗人那些情思与神伤,更容易引发羁旅之愁和落寞之苦。所以,杜甫中晚期此类诗作较为多见。这其中,有些如《悲秋》《伤秋》等可见诗人直言悲秋,也有些如《登高》《秋兴八首》等虽未直言,却在诗中可见浓厚的悲秋情感。
《登高》被杨伦称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8]。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期,诗首联两句一连用了风急、天高、猿鸣、渚清、沙白、鸟飞实写诗人眼前之景,通过这6个特有的场景来描绘典型的江边秋景;接下来“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点睛之笔,将读者和诗人一起带入了深秋图景,诗人仰望风中飘落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由此秋景生出万般情思;紧接着在此基础之上点明“悲秋”,面对这样肃杀悲凉的景象,诗人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羁留他乡、生活漂泊贫困,难免心中涌起无限悲凉;诗的后两句是对诗人现实困境的描写,整首诗以秋景写人生境遇,萧索中弥漫着浓厚的寒意和悲伤情感情。
《秋雨叹》一诗刻画出一幅秋雨连绵,草木枯死,萧条败落的图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决明承受着风刀霜剑的摧残,这正是诗人动荡漂泊,饱经风霜的真实生活境遇。孤立无援、被风刀霜剑苦苦相逼的决明俨然成了诗人的写照,诗人写对凄风苦雨中决明的忧虑,实则是此秋雨秋风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生活困境的哀叹。
杜甫晚年的一些诗作,诸如《暮归》《宿府》《客亭》《九日》《客夜》等诗歌中悲秋情感表现的更为频繁和深沉。如《暮归》一诗从题目看不写“悲秋”而写“暮归”,但诗的一开始即用“霜黄碧梧”“乌啼”“白鹤栖”等意向勾勒出深秋寂静清冷的场景。继而联想到到自己客居他乡、思乡难归。诗人此时已57岁,生活依旧漂泊无定,艰难困苦,人生的艰辛和不如意都在都因这秋景更显悲凉,让人陷入凄凉无助的情感当中。杜甫是唐代经历苦难最多的诗人之一,政治上的不得意,生活上的困苦漂泊,都或浓或淡地通过他的诗歌反映出来,这些诗作透出一种失意和悲凉,诗人多是通过悲秋这一主题表达出来这种感情。毋庸置疑,杜甫诗歌中悲秋主题借鉴和继承了屈原的创作,但杜甫通过其诗歌创作充实并发展了这一主题,使之走得更远。
五、结语
屈原、杜甫是中国文学的两座高峰,各自对其身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杜甫无论从人格还是艺术创作上都是极其仰慕屈原的,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努力向屈原学习和借鉴的影子。仇兆鳌在注杜诗时多次援引楚辞,也可见二者联系紧密。杜甫的这种继承和创新首先表现为对以屈赋为代表的楚辞进行直接运用或点化上。杜甫还多次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杜甫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多有向屈原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不仅在神仙幻境的虚构上与屈原相似,他诗歌里那些奇特的想象明显可以看到屈赋影响的痕迹。杜甫诗歌对屈赋的比兴手法多有学习借鉴,不同之处在于杜甫将比兴手法更进一步发展,范围拓展更广,寓意更深。杜甫诗歌中悲秋主题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屈原的创作,但杜甫使这一主题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C]//董洁,阮元.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0:6649.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册.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与启示[J].杜甫研究学刊,2002(3):23-26.
[4]王逸.楚辞章句[O].成都存古书局,木刻本.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8.
[7]陈绪万,尚永亮.诗骚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册: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启示[J].杜甫研究学刊,2002(3):23-26.
[4]王逸.楚辞章句.第一卷[O].成都:四川成都存古书局木刻本.
[7]管亚平.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35-37.
1凉山州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基
本情况2009年3月兽医体制改革,成立凉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现已建成分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仪器设备较为先进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二级生物安全(P2)实验室。
2实验室能力建设措施
2.1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提升硬件水平
中心对实验室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升级换代。升级改造后,实验室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体配置空气过滤系统和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设有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室等仪器设备。
2.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中心根据事业机构改革人员调整、岗位职责、仪器设备、检测流程等,修订了实验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生物安全手册、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通过特需人才引进和招考等方式充实专业人员配置,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二是先后多次派员参加部、省举办的动物疫情监测技术培训,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三是连续多年参加并通过全省市(州)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进一步提升业务和管理水平。
3面临的问题
3.1运转经费不足
由于实验室运转经费长期不足,动物疫病监测经费无法落实,难以维持实验室高效运行,影响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效果。
3.2基础设施设备不足
一是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实验室废水处理已成为本系统中央生态环保督查的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已无法满足现如今检测量的废水处理需求。二是实验室地面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达不到市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标准。
3.3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滞后
由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变动、实验室整体装修升级改造等因素,造成中心实验室农业部考核工作滞后。
4建议
4.1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运转
根据省、州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提前谋划经费保障,主动与财务主管部门协商,将实验室运转经费纳入预算,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
4.2补齐基础设施设备短板,完善功能
着力补齐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短板,更新换代现有设备,使实验室废水处理达到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实验室地胶应重新按照环氧树脂自流平处理,确保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安全操作实验。
4.3加快推进考核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以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为契机,严格按照考核要求,逐步提高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5发展思路
5.1探索创建技术培训基地
围绕提升凉山州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能力,以中心实验室为载体,探索创建“凉山州兽医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基地”,通过采用“1+N+1+1”培训模式,即“1堂理论课+N次实际操作+1次考核+1次经验交流”,辐射带动县级兽医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对开展指导和培训基层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创造条件。
5.2探索构建“动物疫情预警体系”探索构建
以中心实验室为核心,17县(市)的兽医实验室、屠宰场实验室和养殖企业自建实验室为重点监测网点的“凉山州动物疫情预警体系”,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信息收集分析和疫情控制决策、紧急疫情应急反应于一体,实现对全州重大动物疫病全面监测预警预报。
5.3探索对外合作机制
关键词:连锁零售业;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商品销售额
中图分类号:F061.1
一、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连锁经营开始进入我国零售领域,并逐渐发展壮大,在我国流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整体规模扩张迅速,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截至2010年末,全国有连锁零售企业(集团)2361个,比入世初期(2003年,下同)增加1394个,年均增长13.6%;连锁零售企业(集团)数的增加,推动了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数和商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10年末连锁零售门店数17.7万个,比入世初期增长2.8倍,年均增长21%;营业面积1.3亿平方米,比入世初期增长3.6倍,年均增长24.3%;从业人员数225.2万人,比入世初期增长1.4倍,年均增长13.6%;实现商品销售额2.7万亿元,比入世初期增长5.4倍,年均增长30.5%。
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升。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达21467.3元,比入世初期增长40.1%,年均增长4.9%;人均商品销售额达121.6万元,比入世初期增长1.6倍,年均增长14.9%。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实现商品零售额1.9万亿元,比入世初期增长4.5倍,年均增长27.5%,比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
(二)专业店、专卖店规模增速显著,仓储会员店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最高
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中,专业店的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数和商品销售额分别占47.9%、53%、36.9%和62.9%,远远高于其他业态;专卖店的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数和商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最快,分别超过连锁零售企业(集团)12.5%、21.6%、16.2%和17.5%。
2010年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最高的是仓储会员店,为31580元/平方米,比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47.1%;其次是专业店为25510.8元/平方米,比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18.8%;再次是专卖店和便利店分别为23829.2元/平方米和23013.2元/平方米,分别比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11%和7.2%;其他业态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均少于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如厂家直销中心少59.7%;家居建材商店少58%;超级市场少33%;百货店少16%。
(三)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总体规模大,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年均增速高
从规模看,2010年,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门店数是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的35.1倍和10.1倍;营业面积分别是后两者的14.6倍和7倍;从业人员数分别是后两者的9倍和5.6倍;商品销售额分别是后两者的13.8倍和8.4倍。
从经济效益看,2010年内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分别为21745元/平方米、22912元/平方米和18502元/平方米,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比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17.5%。
2010年内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人均商品销售额分别为129.8万元/人、87.6万元/人和90.4万元/人,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人均商品销售额比港澳台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48.1%;比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多43.6%。
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在总体规模上虽然小于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但其门店数、营业面积和从业人员数的年均增速却高于内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如外商投资企业(集团)连锁零售门店数、营业面积和从业人员数的年均增速比内资企业(集团)分别高11.6%、6%和5.8%。
(四)东部地区总体规模大,经济效益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门店数、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速低于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
2010年东部地区连锁零售企业(集团)门店数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2.9倍、2.5倍和13.5倍;商品销售额分别是后三者的3.5倍、4.7倍和18.6倍。但是,东部地区门店数的年均增速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低4.7%、0.3%和0.7%;商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低12.5%、19.3%和17%。
2010年东部地区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单位营业面积商品销售额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多13.4%、4.3%和30.5%;人均商品销售额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多15.7%、11%和16.4%。
二、存在问题
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一)自有配送体系配置较多,影响社会整体效益提升
在发展中,连锁零售企业过多依靠建立自有配送体系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2010年末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集团)有配送中心2513个,其中自有配送中心数占配送中心总数的84.1%。2010年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商品购进率为19.4%,虽与2009年基本持平,但比前几年低1%至6%。
(二)部分企业信息技术手段落后,影响企业发展
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是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部分连锁零售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相对落后,订货、存货、补货、销货、财务处理等仍由人工操作,缺乏对顾客购买行为进行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信息处理系统,使管理者的决策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困难,长期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缩小了连锁企业应有的发展空间。
(三)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资金不足,没有真正形成规模经营
我国相当多的连锁零售企业是在原有中小商业零售企业的基础上发展改造而成,加之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下、员工素质不高、后续资金不足,规模普遍偏小。有的连锁零售企业脱离实际,盲目扩张,导致成本费用上升,门店数量虽有增加,但运行效率不高,也没有真正实现规模经营,难以取得规模效益。
三、对策建议
第一,在提升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方面,连锁零售企业(集团)要在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同时,提高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企业自身的特色,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对连锁零售企业(集团)的购物环境、服务水平、商品档次、购物便利程度等的不同要求,搞好商品品种和档次定位,形成特色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第二,在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方面,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应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与物流服务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尽量多利用社会物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减少企业商品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减少物流过程中的商品损耗,通过集中采购、订货等方式,取得议价优势,开展规模化物流配送,以节约成本,提升效益。
第三,在推进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发展方面,国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制定不同的鼓励发展政策,特别是对中小连锁零售企业(集团)要有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措施,还要加强指导,推动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与工农业生产、加工主体建立直接联系,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发挥连锁经营优势,在加快商品流通的同时提升连锁零售企业(集团)的效益。
[1]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2011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2011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人的发展从手开始”,宝宝的发展也是从动作开始,并贯穿宝宝发展的始终。0~3岁宝宝动作的发展之所以重要,因为动作是宝宝接触世界、独立自主的基础。通过动作发展,宝宝对外界的探索呈几何倍的增长,各项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作发育是测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就是为什么妈妈抱着宝宝去儿保门诊体检时,医生会让宝宝趴一趴,爬一爬,医生是通过宝宝的动作发展来了解宝宝的整体发育状况。
父母要做的:了解、顺应、提供支持
给您一个切实可行的参考工具:《0~2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表》
在使用观察与评估表前,请仔细阅读我们特别制作的说明书:
每份观察与评估表,都有10条左右的项目,如果您的宝宝全部都能做到,说明宝宝动作发展很好,如果有一部分动作没有做到,那么您可以有的放矢地让宝宝多多练习。
重要提示:
0~3岁宝宝的动作发育主要观察和聚焦的各项目:(单独放)
宝宝的动作发展可以分成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大类。
粗大动作:是指宝宝躯体的动作,包括抬头、撑起头、坐、爬、走、跑与跳等。
精细动作:是指手部的动作,发展顺序为抓、放、握、拿,慢慢进展到自行穿脱衣服、系鞋带等。
0~3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抬头、抓握动作
抬头:宝宝最早的动作发展从头部开始,头部活动是宝宝扩大视线范围,探索周围环境最早的途径。
抓握动作:初生的小宝宝有着一些原始的反射,宝宝最初的抓握动作是无意识的。之后会产生自主性的抓握反应。
测一测:
表1:0-3个月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观察与评估细目是否
A粗大动作
1个月左右:被竖直抱起时,头颈部能竖立并保持2~3秒
2~3个月左右:俯卧时能自主地左右转头
3个月左右:被竖直抱起时,头部自行竖立10秒以上
3个月左右:可从俯卧位转身为侧卧位
3个月左右:能很有力地踢腿
B精细动作
1个月左右:触碰手掌时宝宝会自动将手握紧
2个月:能抓住玩具棒2~3秒
3个月:能抓住玩具棒30秒
3个月:仰卧时会双手对握
3个月:张开手掌去摸东西
养育要点:
父母要多为宝宝提供抬头支撑和翻身的机会。
锻炼宝宝的双腿,父母可以先将宝宝竖直抱起,脚接触地面时,宝宝会先蹲下,然后用力挺直双腿,几乎可以自己站直。随后他还会试着屈伸膝盖,让自己原地弹跳。
父母在宝宝手里放一个摇铃,他会立刻握住,玩具越轻,宝宝就能控制得越好,这样可以练习抓握。
用背带将宝宝背在胸前或背后,在你走路时宝宝可以自己把头抬起来,四处观望,这对他的颈部肌肉发展很有好处。
值得注意:
大力摇晃婴儿的头部可以造成严重的伤害。头部的损伤的症状包括易怒、昏睡、发抖、呕吐、癫痫、呼吸困难、昏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刻带婴儿去看儿科医生。
在3个月以前宝宝还无法独自将头竖起,所以父母抱着宝宝的时候要注意扶住其头部。
宝宝通过踢腿来翻身,因为无法预测宝宝什么时候开始翻身,所以在任何高于地面的平面上时都需要特别小心。
建议放在底部,与旁边的4-6个月的放在一起,可以延伸跨两页。
4~6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翻身、坐、主动抓握
翻身:翻身是4~6个月宝宝粗大动作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表明宝宝手臂和腿之间的协调。
主动抓握:宝宝抓握东西越来越牢,手指动作越来越灵活。
表2:4~6个月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A粗大动作发展
1.能将头抬起90度
2.能主动翻身
3.依靠帮助能自己稳坐5秒钟以上
4.被扶住两侧腋下,能站2秒以上
5.被扶住两侧腋下,能配合大人做双腿支撑跳跃运动
6.会主动张开手臂,做抱的姿势以期待被人抱起
B精细动作发展
1.能握住拨浪鼓并摇晃
2.主动伸手去够取桌面上距手2.5厘米左右的玩具
3.会将玩具送入口中
4.会先后抓住两块积木
父母如果看到宝宝开始撑起手臂、弓起后背来抬起胸,并有足够的力量抬起上半身时,就可以开始帮他练习坐立。
5个月时,可以帮助宝宝在趴着时摇晃身体、踢腿、用手臂“游泳”,这些都是翻身和爬行所必需的能力。
宝宝开始练习拇指和其他手指的配合,用拍、抓或耙的方式捡起很多东西,父母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材料供宝宝练习。
由于宝宝开始抓捡很多东西,所以要当心细小物件被宝宝误食。
宝宝开始探索身体。他们抓着自己的脚和脚趾,把它们塞进嘴里。
Tips:判断宝宝能坐稳的标志:
宝宝在坐着的时候头能竖直,不向前倾,不用双手支撑,双手能自由活动,如摆弄玩具,这说明宝宝能够坐稳了。
7~9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爬、单手抓握
爬:大约出现在七八个月左右,首次出现的爬行是腹地爬(腹部与支撑面保持接触的情况下的爬行动作)。
单手抓握: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用一只手而不是两只手同时伸手拿东西,这是手部动作进步的一个标志。
表3:7~9个月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1.独坐自如,不用手支撑时能独坐10分钟左右
2.扶住双臂能站立片刻
3.会自己往前爬行
4.自己会转换(比如从坐到爬,从爬到俯卧)
1.能用手的全掌摆弄面前的小东西并抓住
2.能将小积木块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中
3.会左右手同时拿两块方木对击
4.能用拇指和其他指抓住小物体
现在宝宝坐起时已经不需要支持,虽然还会时不时地歪倒,父母不必要帮助他,宝宝通常可以用手臂撑住自己。
开始爬行。很多父母会发现宝宝倒爬,因为如果宝宝的手臂肌肉发展得比腿部好,会推着自己倒着爬,而不是向前爬。
宝宝能准确地用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捏起东西。父母利用身边的一切材料来帮助宝宝练习这种夹握动作。
父母要允许宝宝乱丢东西和搞破坏。这是宝宝在练习动作。宝宝会把东西捡起来,摇晃、狠狠地拍打,或者在两只手之间传来传去。
孩子活动范围增大了,要注意家里的安全问题。把危险物品、药品和贵重的东西放在宝宝碰不到的地方。
宝宝在推拉玩具时制造出声音,声音越大就越快乐。
Tips: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意义
爬在婴儿动作发展中很重要,它不仅可促进全身动作的协调发展、锻炼肌力、为直立行走打下基础,而且能够让婴儿较早地正面面对世界,主动接近和认识事物,可促进婴儿动作能力的发展。专家认为,对于很少爬的7~8个月大的婴儿,将来在语言上发育上有可能出现一定的障碍。这是因为,人在爬行时,头部必须抬起,这样,颈部的肌肉就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上的语言中枢,这种经常性的刺激,有利于婴儿将来顺利地学习语言。还有专家研究发现,让婴儿经常做爬行练习,有利于孩子长大后阅读写字。这是因为,婴儿在爬的时候,手与头的距离大约为30厘米,这正好是两眼焦距结合后视线到达的位置。
10~12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蹲―站、扶物行走
蹲-站:宝宝可以借助父母帮助下蹲和站立,并且动作越来越灵活。
扶物行走:宝宝开始尝试借助双手来扶着物体行走。
表4:10~12个月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1.能独站5秒以上
2.扶栏杆能迈走3步以上
3.抓住大人手能跟着大人走
4.扶着栏杆能蹲下捡物
5.自己能变换(从蹲到站)
1.能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端对捏小物
2.会拿住小物品往杯子内投放
3.模仿大然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孔中
刚开始站立时,宝宝往往不知道如何重新坐下去。父母要为孩子示范如何弯曲膝盖,让身体慢慢降落到地板上,这样就不会摔倒在地板上。
随着宝宝平衡能力的提高,学步时,父母可以偶尔放开手,只在觉得危险时才扶一下。宝宝走出第一步时会因为惊讶或放松而摔倒,别太担心,因为宝宝很快就会让自己连续向前走出好几步。
父母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玩具,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活动部件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可以转动的轮子、可以搬动的把手、可以开关的合页。
要经常检查宝宝扶着的东西(如沙发、家具)没有尖锐的边缘,并且是否牢固,不会倒下来砸到他。
不要使用学步车。碰到小玩具或地毯等障碍物时,学步车很容易翻倒。学步车里的孩子还更容易摔下楼梯,或者跑进本来进不去的危险地方。
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必须柔软舒服,带柔韧的防滑底。这几个月,宝宝的脚长得很快,至少每月检查一次鞋子是否合脚。
Tips:判断宝宝能行走的标志:
如果宝宝在直立的姿势下能够较好地控制身体,并独立连续地走3步或5步,就意味宝宝能行走了。
13~18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走路、上下楼梯、用手使用工具
走路:由跌跌撞撞到逐渐稳当。前期表现为身体僵硬,到18个月左右的宝宝能走得很好,并逐渐学会拐弯、转身等。
上下楼梯:宝宝会抬起一条腿,把两只脚同时迈到同一位置才在上一层楼,还不会双替使用。
用手使用工具:会握笔,能将小物品投入进瓶子后再倒出,使用勺子吃饭。
表5:13~18个月宝宝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1.行走自如
2.会绕过障碍物走
3、会手足并用爬楼梯1~2级
4、手举过肩扔球
5、踢球时不会摔倒
1.会把积木搭起来
2、握笔乱画
3、会用手将小物体投放到口比较小的瓶子里
4、会用勺子取米饭
5.会拿着杯子喝水
宝宝的走路还不会用手来保持平衡,父母可引导宝宝依靠两臂来平衡身体,手臂略弯,举在肩膀高度,形成“强化保护”姿势。
宝宝试着上下楼梯时,父母可以教宝宝半趴着,手脚并用地一级一级来爬。
父母应给宝宝多提供一些材料,宝宝可以探索各种组合方式,练习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
积木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喜欢的玩具。宝宝推到积木后,父母可以让宝宝自己一个一个把积木摞起来。
宝宝一般在学步2~3个月之后,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步伐。
学步的姿势和真正走路不同,不会向前迈大步,而是两条腿分得很开,两脚外八,身体摇摇晃晃。
Tips:为何要重视手指的精细动作?
生理学家研究发展,身体哪一部位的活动越精细越复杂,那么它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区域也就越大。因此,从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来看,手指占据的区域是最大的,因为手的活动是最精细、最复杂的,尤其是大拇指的活动。手指精细的、灵巧的动作,能把大脑中的某些创造性的区域激发起来,从而促进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
19~24个月宝宝动作发展
关键词:跑、攀爬、自理能力
跑:开始时速度较慢,动作比较僵硬,经过练习会逐渐稳当起来,上下肢开始协调,速度也越来越快。
攀爬:可以自己扶着扶手上下楼梯,对宝宝来说,下楼梯比上楼梯要难。
自理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能够用绳子穿扣眼,生活自理动作技能随之发展。
表6:19~24个月儿童动作发展的观察与评估
1.能用脚后跟走路
2.能倒退走
3.可以扶着扶手上楼梯
4.做跳跃动作时能双足同时离地,跳两次以上
5.会向不同方向抛球
1.垒高积木5~6块
2.会用食指和中指握笔
3.连续翻书3页以上
4.会自己穿袜子和鞋
5.会关门和开门
在父母的帮助下,宝宝可以上下楼梯。
手腕、手指和手掌的协调能力渐渐成熟,父母可以开始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
父母给宝宝提供的活动空间要加大,因为宝宝的身体控制更加熟练,走路时不仅可以蹲下身子捡起玩具拿着走到房间另一侧,还可以推着或拉着玩具车走,横着或倒退着走。
这个阶段宝宝会表现出更喜欢用左手还是右手的倾向,还有一些孩子两只手都用得很好,对于右撇子,不要去强硬地去纠正。
Tips:2岁以后宝宝动作发展要点
2岁以后宝宝的精细动作越来越熟练,是发展的关键期。粗大动作渐渐达到全身协调,此时应鼓励宝宝多多参与各种活动。
粗大动作:绕行障碍、跑步、下楼梯、骑三轮。
1矿税制下合同者收益分析
1.1合同的核心内容在矿税制下,石油公司获得原油和天然气实物,向资源国政府交纳矿区使用费和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税收内容由资源国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来控制。矿税制的合同区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合同。资源国政府也可选择参股。外国石油公司区块内所建和所购置资产归外国石油公司所有。矿税制下石油公司首先向政府交纳矿区使用费,可以实物也可以现金的形式,矿区使用费的税率确定方式有多种形式,比如固定或者滑动比例,R因子等,费率各个国家和各个合同之间有差异。油气收入扣除矿费和成本后为应纳税的收入。税收的种和税率各国有很大差别,包括所得税、红利税、超额利润税等。税收中涉及到的费用抵扣包括矿税、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等,有的国家允许扣除定金。矿税制没有成本回收百分比的限制。矿税制合同的关键财税条款可以总结为:矿费、所得税、篱笆圈。
2矿税制下油气项目开发策略分析如上所述,在矿税制下,影响石油公司利润获取的重要因素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就是税赋的影响。因此,矿税制下的开发优化策略优化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各种税费对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如何控制税费达到实现油田开发合同者利益最大化。中亚俄罗斯地区是实施矿税制合同的代表地区。因此我们以哈萨克A油田为例,开展对矿税制下开发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基于税赋影响分析的开发对策分析和高速开采与平稳开发策略优选。
2.1基于税赋影响分析的开发对策分析在哈萨克斯坦现有的税费中,目前主要税种是矿费、公司所得税和超额利润税。
2.1.1矿费根据合同规定,从交割日后的五年内,A油田原油的矿区使用费为2%,其后矿区使用费为8%。天然气矿费:当累计产气低于30亿m3,税率为0.5%;累计产气30亿~80亿m3,税率为1.5%;累计产气80亿~150亿m3,税率为2.5%;累计产气大于150亿m3,税率为4%。开发策略分析:从矿税规定来看,开发前期矿费比例低,后期矿税比例高。因此,为了控制矿税比例,要尽量实现前期高产,这样矿费比例相对较低,净产量较高,有助于提高合同者经济效益。
2.1.2所得税哈萨克目前所得税率为30%。影响所得税的因素主要是所得税率和应税利润,因此开发策略的出发点主要是控制所得税的缴纳额,在遵守哈国法律的前提下和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条件下应该尽量减少应税利润。应税利润=总收入-矿费-费用(包括折旧与贷款利息)-其他税费(包括交通工具税、土地税、财产税、社会税、环保基金、水费)-往年亏损根据哈国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计算应税利润时可以将当年的投资一次性折旧,这样有利于加速折旧,起到抵扣所得税的作用。开发投资对策:尽可能加大前期投资,降低前期应税利润,减少前期所得税和现金流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投资回报率。
2.1.3超额利润税超额利润税的规定,当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4%时,开始征收超额利润税。纳税基准为所得税后净利润(表1)。超额利润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收益率和净利润。目前,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已达20%,当内部收益率每增加2个百分点,超额利润税增加4个百分点。因此恰当控制内部收益率非常重要,可以大大降低超额利润税率,减少超额利润税。影响内部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销售收入、投资、费用。除了原油销售价格,原油的净产量、投资和费用是左右内部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开发策略分析:通过计算合同者内部收益率IRR来调整投资剖面。在开发前期加大工作量、增加投资可以降低前期净现金流,使内部收益率降低,进一步降低超额利润税。
2.2高速开采与平稳开发策略优选。对于矿税制合同模式,是高速开发还是平稳开发更优呢?通过对具体案例选取高方案和稳产方案两套进行经济评价优选,从而确定开发模式和策略。
2.2.1评价基础参数图2是两套评价方案的产能曲线。按照Brent50美元/桶的长期价格来进行评价。矿税、所得税、超额利润税与前面所述相同。另外,哈萨克出口关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哈萨克新增加了出口税的征收,并且还有再次调整的可能。原油出口价格25到40美元/桶之间时,出口关税16%~31%,原油出口价大于40美元/桶时,出口关税为33%。
2.2.2评价结果高产及稳产方案评价结果对比情况见表2。在矿税制合同下,A油田开发高速开发方案相对于稳产开发方案能较快获得现金流回报,净现值最高,是实现合同者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佳开发策略。
1.光影要素
2.陈设要素
商业展示陈列只有符合参观者的行为特征时才能最有效。展示陈列要充分吸引顾客的视线,既能捉住其视觉,牵动其心理,以实现展示陈列的目的。
3.环境要素
任何性质的空间环境都是由各种功能空间组成的,而展示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是通过空间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递信息,达到宣传、深化企业和产品形象的目的。在做一个展示设计时对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是首要任务,也是能顺利圆满的完成整个展示过程的基本保障。比如对展览会中的独立摊位的设计,恰当配置诸如洽谈区、陈列区、商品或企业形象展示区等等功能区域,同时要考虑与整个展览会风格的协调统一。
二、商业展示创意设计
商业展示活动是依靠形、色、空间等视觉感受语言的表现,传达商品展示的目的意义。其展示功效的高低好坏主要是依靠商业展示设计者对展示空间场所的科学安排和展示商品视觉传达的专业经验,尤其是创新的视觉感受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创意的表达,是展示主题概念和商品信息传播的需要。不同的创意设计法,表达着不同的展示理念与创意,商业展示设计的创意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主题理念与设计定位商业展示空间
2、真实性与艺术表现商业展示设计
必须注重商品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一味夸大其词、虚张声势。否则,就会造成误导,从而失去消费者的信誉,失去市场。在强调传达商品真实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否定展示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现代商业展示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品牌的代言“人”,代表了该品牌在某段时期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方针,设计中通过强调空间造型、标志、文字、图形、色彩等来突出商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品牌的个性符号和强烈的感染力,营造特定氛围将商品的形象与展示空间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塑造、维护和提升商品的形象,令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共鸣。
3、新颖独特的展示造型设计
为了加强展示空间造型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视线,展示的空间造型形态设计可设计出摆脱传统、颠覆常规用一些不符合常规比例与造型,运用新造型、新思想、新美学,给人新奇感、运用夸张、虚拟的手法,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景象搬到观众面前,突出形态、形式与震撼力,表现出超现实的偶然性与戏剧般的展示效果,力求在有限空间内创造“空间无限感”以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展示印象。
4、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关键词:现代兽医行业科学发展信息化产业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更追求的是生活的高质量,追求的是安全与健康。因此,对肉、蛋、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中兽医只有调整适应当前形式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兽医行业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当代兽医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而小规模的发展,独立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全局统筹的大方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动作,才能提升全局的“战斗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应对疫病的发生,也只有资源共享了,才能提升全队的业务素质,这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兽医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障生畜及人身的健康安全。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一、各国及地区金融市场税收立法的基本趋势
从现代金融市场逐步形成至今,各国对金融市场的税收负担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基本上遵循了税负从轻且不断调低的基本趋势,赋予金融主体的税收优惠措施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尽管曾有个别国家力图适当提高金融交易的税收负担,如重新开征证券交易税或取消优惠税率,却仍因随之而来的金融市场效率的丧失而放弃。
(一)各国及地区金融税法的基本趋势:金融交易的税负从轻
证券交易税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税种之一,在多数国家经历了“先征后废”的调整趋势,如美国于1966年、德国和瑞典于1991年、意大利于1998年、日本和丹麦于1999年、新加坡于2001年均相继废除了证券交易税。①根据美国国库伯斯·里伯兰德国际税收网提供的95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情况来看,对证券交易行为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7个。即便在开征证券交易税的国家,其税收负担也较轻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国或地区无论是单方或双方征收,其总税负一般在0.1%~0.3%左右。除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外,各国仅对买方或卖方实行单边征收。在中国大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自2008年4月28日起由3‰下调至1‰,并于2008年9月19日实现单边征收。
各国对金融资产收益的税收课征通常不单独设立税种,而是并入公司或个人普通所得征税,但多规定各种优惠的税收待遇。在资本利得税方面,希腊、奥地利、比利时②对资本利得给予免税的待遇。在中国,对股票转让所得则免除个人所得税。大多数国家对资本利得给予特殊的免税待遇。如法国对短期资本利得并入企业所得按1/3征税,长期利得可抵减以前损失后按普通所得征税。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则按不同资产项目和持有期长短规定了减税幅度递增的方法。此外,各国大多允许资本损失在资本利得范围内充抵和结转。美国、英国等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也采取诸多措施加大资本市场的税收优惠力度。在利息所得税方面,虽然大多数国家对利息所得征税,但各国一般均对利息所得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实行低税率,或规定一定的扣除项目。在中国,从1999年开始恢复对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先由20%降至5%,并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及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完全免税③。
为应对此次破坏力巨大的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经济对策,其中,减税作为重要的财政政策之一而备受推崇。从各国为救市而实施的减税政策来看,针对金融市场的税收减免依然为不少国家所采用,如日本、韩国、中国、罗马尼亚、巴西等。在日本,个人从股票中获得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所得享受10%的优惠税率的政策延长至2011年。罗马尼亚2009年度对证券交易的资本利得免税,个人的资本损失可以用同类型的资本利得冲销,从2010年1月1日起,未冲销的资本损失余额可以向后结转1年。在匈牙利,35%的股息税税率被取消。在巴西,个人消费金融操作税的税率由3%降至1.5%。在韩国,资本利得税的起征点从6亿韩元提高到9亿韩元。
(二)各国及地区金融税法的立法意图
税收的课征对各国政府的机构运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了一股指引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1],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成为各国、地区政府放弃或削减金融市场税源的最重要的立法考量。如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1998]61号)中强调,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其目的在于“配合企业改制,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号)则称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目的在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台湾地区停征证券交易所得税,是“为增进公共利益,权衡经济发展阶段性需要与资本市场实际情况,而采取的合理的差别规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对金融市场采取减免税措施的国家,其目的则主要在于以减轻税负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得以恢复。
从各国的情况来看,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适用于金融市场的税收规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宏观调控职能,而其固有的收入职能却被大大弱化了。在制定金融税法规则时,对金融市场征税能够为国家获取多大规模的财政收入并非最主要的考量因素;相反,如何以税收利益为诱导,推动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本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已成为最根本的制度考量。也正是基于宏观调控的目标,金融市场成为税收规则变动最为频仍的领域,金融交易税的开征、停征、减征或免征均视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势而定。而由于金融市场本身对税收的潜在排斥性,对金融税法的修正也主要集中于金融交易税收的减免或停征。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而言,向金融市场提供程度不同的税收优惠,对推动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单纯在金融产业中强化税收的政策调控功能而弱化其本应固有的财政功能,并由此形成金融主体与其它市场主体的差别税收待遇,这是否能以金融市场发展作为其合理正当化的理由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而在税收立法中,经济效率的追求是否应作为最根本的合法性判断,同样有待研究。
二、金融市场税负从轻的正当性分析
税负减免成为金融税收立法的主要趋势,但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立法意图,仍不足以成为其合法化的基础。以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为核心的金融税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仍需在考察对金融市场税收优惠的必要性、是否合乎比例原则及由此所形成的差别税收待遇对纳税人权利的影响等之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金融市场税负从轻的比例原则审查
根据传统税法理论,以经济调节为目的的税收的正当合理性在于立法者对于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基于公共利益有诱导促进或管制的必要,因此,有必要采用税收减免或加重征收作为工具。[3]税收政策形成对不同主体的差别性税收待遇时,应当具有“合乎理性的、从事物本质所导出的理由或其他明白的理由”[4],否则即构成对税收平等原则的违反。所以有必要对该税收优惠的目的与手段之间、政策实行与实施效果之间是否合乎比例予以斟酌。
论文摘要:我国航海函授教育蓬勃发展。目前,航海函授教育面临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员工学矛盾突出、教材不适用、讲授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建议采取强化教材体系建设、加大检查力度、弹性教学、弹性学制等措施。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航海函授教育;发展;探索
一、航海教育及船员队伍发展新形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的航海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层次的航海类院校和培训机构蓬勃发展。我国现有各类从事航海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机构104所,其中本科院校12所,专科学校(含高职)17所,中专(中职)25所,海员培训规模每年高达4.6万人。以山东省为例,现山东省从事航海教育的院校有15所,其中有13所是最近4年内批准的。2006年山东辖区中专层次在校生数为零,2007年增长为790人,2008年和2009年中专层次海上专业在校生数每年突飞猛进至近万人。大专及以上层次在校生数量也在逐年递增,2009年航海专业新生入学1.3万人。截至2010年5月底,航海专业在校生达2.8万人,山东省航海院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均占全国总量的近1/4。
二、新形势下航海函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员工学矛盾突出
3.教材体系缺乏适用性
4.课程讲授缺乏针对性
部分函授任课教师对函授面授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学员函授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学历证明,因此就顺水推舟做老好人,仅就部分要考试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为考而讲,为使函授学员考试分数达及格线而讲,而不是将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学员在实际应用中的疑点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这种授课状态不利于学员的学习,影响着航海函授的教学质量和学员知识的接纳。函授任课教师授课内容以促使大多数函授学员通过考试为目的、就考而讲,学与不学都能过关,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员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着学员自主学习的质量。
5.函授教育手段落后
函授教育主要是运用通信方式进行的一种远程教育,在学员自学、作业、答疑辅导等环节中应当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交互的过程。但是到目前为止,在航海函授教育的这些环节中并未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优势。现代教育技术在函授教育自学环节及答疑辅导过程中的缺失,使目前的函授教育变质为短期集中培训,无法体现出函授教育特有的优势,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三、促进航海函授教育发展的措施
1.结合函授学员实际,建立适用的教材体系
航海函授教育应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学习对象职业特点和固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学员固有的特性,考虑学员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结合实际选取或自行组织编写一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符合航海函授学员自身学习规律和特点的函授教材,并建立起包括自学指导书、习题集等相配套的教材体系,确保学员能够及时获得难度适宜的自学教材,避免因教材要求过高或难度过大致使学员放弃主动学习。在编制教材时,首先应在教材中体现大纲的要求,使学员明了各章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便于学员自学理解;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检查力度,提高学习质量
航海函授教育应加强全过程质量监控,尤其要加大学员自学环节的检查力度,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调动函授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函授学员应按自学指导书中学习计划的要求,对照教学大纲通学教材,完成既定作业,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自学进度。函授学员每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可以按照自学情况、课程考试成绩、上课考勤各占一定的百分比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函授学员自学主动性,提高课堂出勤率。函授指导教师应定期检查学员的作业,并针对函授学员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及时进行解释,确保有惑得解、学有所得,确保函授学员的自学质量,为函授集中面授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在函授面授过程中应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监督检查力度,可通过学员和函授管理人员双重监督,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促进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