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IPO获证监会反馈需说明九项意见
近日,证监会披露境外上市书面反馈意见公示,其中包含对万物云出具的反馈9条意见。包括誉鹰物业与伯恩物业的股权纠纷、向万科配售是否合规等。其中,对于万物云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发生多次增资及股权转让行为,证监会要求其详细说明新股东基本情况、入股原因、股权转让或增资价格及定价依据,新股东与公司其他股东、董监高人员、本次发行中介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亲属关系、关联关系、委托持股、信托持股或其他利益输送安排,是否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持股主体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形等等。
看点:递交招股书不足一个月,就遇到“插曲”,上市进程是否会受到影响,还需等待万物云后续的”如实交待”。
国美回应拖欠惠而浦货款:不存在延迟支付
看点:惠而浦和国美这场公开“撕破脸”,除双方利益受损外,最无辜的恐怕还是两家公司的投资者们。
看点:收购临时加价并不常见,华润万象生活此次算得上诚意满满,进而也说明其看好中南服务的未来盈利能力与发展。
4月28日,中梁控股发布报告称,公司就至少2.61亿美元或2022年5月8.5%票据未偿还本金额的90%,及3.96亿美元或2022年7月9.5%票据未偿还本金额的90%开始交换要约,两笔美元旧债交换为公司将予发行于2023年12月到期的美元计值优先票据与公司将予发行于2023年4月到期的美元计值优先票据的组合。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的目的为改善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延长债务到期情况、加强资产负债表及改善现金流量管理。同日,穆迪将中梁控股评级由“B3”下调至“Caa2”,展望维持“负面”。惠誉在今年3月发布报告称,中梁控股未来6个月将有8.19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到期,其中5月到期2.93亿美元,7月到期4.48亿美元,8月到期1.5亿美元,到期债务再融资压力加大。
恒大下发黄金周销售任务十天10亿元
看点:恒大再下“军令状”,特价促销虽是一把诱惑利器,但如今的恒大早已摧毁了大部分购房者的信任,10亿元任务究竟能完成多少,恐怕不容乐观。
东原仁知服务成功登陆港交所
4月29日,东原仁知服务正式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其于2022年4月13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截至2021年末,在管物业项目325个,总在管面积约2820万平方米。本次上市发售1666.67万股,其中香港发售166.68万股,国际发售1499.99万股,每手200股。发售价厘定为每股11.9港元,预计募资1.36亿港元。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约65%将用于透过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扩大集团的物业组合及业务规模。截至4月29日收盘,东原仁知服务报11.9港元/股,总市值为7.93亿港元。
看点:东原仁知服务成为年内第三家港股上市物企,作为中小型物业服务品牌,除努力提升规模外,也要放低预期,先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才有可能走得更稳更远。
近九成房企2021年利润率普降家居家电企业受地产牵连大幅计提减值
本周,2021年财报季将正式结束。克而瑞数据显示,57家典型上市房企整体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增速中位数为-26%,近9成典型房企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双降。房地产企业各项数据指标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受房企流动性危机影响,不少下游家居企业遭遇重创,出现净利润大幅下降、大宗业务计提减值等问题。东鹏控股、老板电器分别对恒大等地产客户进行计提减值;皮阿诺对恒大、正荣、海伦堡、奥园等房企计提超8亿元坏账准备。
看点:2021年房地产行业整体盈利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尤其是大批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导致上下游关联行业应收账款、票据无法收回,因而出现大宗业务大规模计提减值,致使2021年业绩受到较大影响。
一季度百强房企业绩规模同比大幅降低47%
本周,部分房企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报。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62.6亿元,整体业绩规模同比大幅降低47%,近4成企业的降幅高于50%;同比降低52.7%,较2月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其中,碧桂园、万科分别实现销售额为1328.9亿元、1045亿元,其他企业销售额均未破亿元。据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一季度房企销售面积普遍下滑,各大阵营房企销售总体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跌幅在30%以上。
【市场】
本周部分城市首轮土拍结束杭州一日揽金827亿元
4月25日,杭州进行今年首轮集中供地,60宗地块最终成交59宗,成交额826.76亿元,其中27宗为底价成交。滨江集团(含联合体)成为最大买家,其以184.36亿元获得11宗地块,绿城以146.39亿元获得7宗地块。同日,天津的首轮集中供地共推出30宗地块,包括29宗涉宅地块和1宗商服地块,但最终仅6宗地块成交,其中5宗以底价成交,1宗溢价15%。
看点:此次为推出集中供地以来杭州规模最大的一轮土拍,交易异常火爆,本土房企成为主力,占比达75%;而天津总体表现却格外冷清,这也反映出,在行业新阶段下,企业拓土层面的布局选择分化在进一步加剧。
【政策】
国务院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要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加大土地、房屋节约集约和复合利用力度,鼓励经营困难的百货店、老旧厂区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鼓励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为快递物流企业提供土地。优化国有物业资源出租管理,适当延长租赁期限,更好满足超市、便利店等消费场所用地用房需求。支持利用社区存量房产、闲置房屋等建设便民网点。
看点: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市民的生活成本。而老旧改造从新型消费的角度考量,则适配城市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激活消费潜力。
多城释放人才住房“大招”河南向博士提供不超过90㎡人才公寓
近日,河南省住建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关于发展人才公寓的意见》的通知,支持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青年人才提供建面不超过90㎡的人才公寓,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本科生青年人才提供建面不超过70㎡的人才公寓。《意见》明确人才公寓租金应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此外,4月28日,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人才安居保障措施的通知》明确,凡持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非中山户籍人才,允许在本市范围内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4月28日,长沙市委人才召开工作会议,推出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对35周岁(含)以下、新来长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在长首次购房的,购房补贴从过去的6万元提高到10万元。
看点:青年人才是城市贡献的主力军,保障安居有助于留住人口,同时政策也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适当去库存。
哈尔滨、海南疫情期出台阶段性房贷还款支持
看点:不可抗力因素下,可能会出现部分断贷情况,有关部门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可以缓解群众的燃眉之急。
沈阳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4月26日,沈阳市房产局、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的通知》。通知称,为消除新冠疫情对我市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减轻群众购房负担,满足住房需求,经研究,即日起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按国家规定执行,由5年调整为2年。
看点:此次沈阳政策从税费的角度降低了交易门槛,利好二手房交易回暖。
天津拟停止限价商品房销售
日前,天津市住建委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结合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实际情况,拟定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和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自2022年7月1日起,全市停止受理限价商品住房资格申请;自2022年10月1日起,全市停止限价商品住房销售。
看点:天津停止限价商品房销售属于全国首例。由于限价房需求端的申购与再出手较为严格,导致市场去化表现偏弱,加之房企在限价房中的利润空间较低,在天津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此次调整亦在情理之中。
广东江门向购房者发放3700万元消费券
看点:江门此次发放购房、家电等消费券亦在刺激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能节省部分成本,对于城市来说,也是五一黄金周开启消费促销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