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遗址博物馆位于黄河北大街龙山路1号。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博物馆,收藏新乐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近万件。种类有陶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玉器、骨器、木雕艺术品和煤精制品等。陈列分两个展厅和一处新乐下层房址。
新乐遗址是沈阳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也是沈阳最早的村落址。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位于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是以1965年发掘的青铜短剑大墓(编号为6512)为依托建立的小型遗址类博物馆。
以郑家洼子地区的青铜短剑墓及出土遗物为典型遗存的郑家洼子文化,是沈阳地区历史上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代表了沈阳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彰显了沈阳地区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青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汗王宫遗址陈列馆位于沈河区正阳街11号豫珑城旁。汗王宫是盛京城第一座宫殿式建筑,清初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在此发生。该馆展示了汗王宫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并通过石雕壁画、AR技术等手段系统地向大众展现汗王宫遗址的全貌。
汗王宫遗址被考古学界认定为“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
沈阳故宫博物院位于沈河区沈阳路171号。是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博物院,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于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张氏帅府博物馆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建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帅府遗址上。大帅府是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伟大爱国者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主要建筑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张氏帅府“前政后寝”的特点鲜明,眼前安静的厅室,在并不算太遥远八九十年前,曾发生过不少惊天动地以致改变历史进程的轰动事件。
抗战文化类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位于皇姑区天山路,展馆以张作霖为主线展现历史,介绍张作霖被炸起因、经过、影响,介绍策划皇姑屯事件的日本'四大元凶'。展馆有模拟火车被炸现场,还有仿老式车厢放映厅,可坐车厢里观看当时历史事件的影像。
展馆现址原为英国传教士在1913年建成的'奉天皇姑屯医院',后被日本人占领改成奉天妇婴医院。
东北陆军讲武堂位于大东区珠林路25号。讲武堂设立于1906年,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机构,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展馆设在讲武堂仅存的一排教学馆旧址中,详实记录了东北讲武堂从第一期至第十一期的发展经历,以及东北军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和贡献。
历史文化类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位于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周恩来1910年秋至1913年春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少年学习生活。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展品有周恩来就读时的教室和课桌,写的一篇作文,在学校拍下的第一张照片等。
沈阳刘少奇旧居纪念馆位于和平区皇寺路福安里三号(原址因地处新北站规划区内,按原貌异地重建)。
这栋硬山式青砖瓦房东侧的第二、三间是刘少奇旧居复原陈列,西侧房间内举办了刘少奇在满洲省委专题陈列。这两个陈列展现了刘少奇同志任第五界满洲省委书记时的艰苦斗争环境以及八个半月的战斗历程。工业文化类
老龙口酒博物馆位于大东区珠林路1号。'老龙口'是沈阳现存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始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因其位于当时清朝留都盛京龙城之东口,故称'老龙口'。
厂内有古井一眼,谓之长白山余脉'龙潭水',所酿造白酒多贡奉朝廷与军队,素有'大清贡酒'之称,流传有'飞觞曾鼓八旗勇'之赞誉。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帝12次东巡盛京御用贡酒生产地。
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由原铸造博物馆(沈阳铸造厂原址)改扩建而成。全馆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馆藏文物年代从商代至今,包括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铁西规划地图、1900年的中东铁路钢轨、西周青铜盔、春秋时期盔甲、殷商时期铜镜等,文物来自20多个省区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0件。目前有1300多件实体文物。
沈阳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是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而铁西则生产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水压机等几百个中国工业史上'第一'的新产品,人称'共和国装备部'、'中国重型工业的摇篮',中国工业博物馆建在铁西,对于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史、保护保存近代工业历史文物资料,意义匪浅。
沈阳重型文化广场位于铁西区原沈阳重型机械厂旧址,广场通过一系列建筑留下铁西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印迹。
核心建筑'持钎人'主题雕塑高26米,总重400吨,再现了劳动者创造的场景。在'持钎人'的南边,是利用沈重70年前老厂房主体框架建成的'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门前“铁西”两个字,每个字重3吨,是用重型机械厂的最后一炉铁水浇铸的。
国防文化类
兵器博物馆位于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即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内,沈阳理工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院”,目前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武器类专业的高等院校,该馆是东北地区惟一的兵器博物馆。
博物馆由室内展馆和兵器广场两部分组成,合计展教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全馆现有各类展品共计930余种、2250余件。馆藏兵器装备大炮、火箭、导弹、卫星、坦克、飞机、轻武器、炮弹、引信等430种,近千套件,其规模、种类在全国仅次于军事博物馆。
“八一”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位于和平区三经街与和平北大街之间,此处原为菜园,后被美、英、法三国驻盛京领事馆占用。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因修建施工时解放军官兵协助共建,因此定名为'八一公园'。
公园内设计了多组浮雕、群雕、雕塑,多个英雄人物雕像等主题形式,37处有关国防力量、装备、科技进步等景观展示。展示有59坦克、SY-100自行火炮、T34-85等型号坦克,歼-6战斗机、DF-2型短程弹道导和各种舰船模型,各装备均附有详尽介绍。
自然科技类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位于沈北新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由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截至2011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方米,共设有8个展厅、16个展区,包括地球与早期生命、30亿年来的辽宁古生物、热河生物群、国际古生物化石、珍品化石、辽宁大型恐龙等主题。
博物馆拥有馆藏1万余件,精品馆藏200余件珍贵化石,有按照化石的大小复制成原型的四大'明星化石',包括截至2011年的世界最早的带毛恐龙'赫氏近鸟龙'、'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祥龙、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化和早期鸟类的树栖能力演化研究作出了贡献的'沈师鸟','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还有高5米的猛犸象复原化石,剑齿虎的头骨化石,以及大型恐龙化石和长达15米的'辽宁巨龙'。
辽宁省科技馆位于浑南区智慧三街159号,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常设展览由儿童科学乐园、探索发现、创造实践、工业摇篮、科技生活五大展厅及公共空间展示区组成,展示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安全避险、航空航天技术、交通、军工、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网络、环境科学、新型材料、辽宁工业产业等多项学科领域。
参观科技馆需网上预约领票,持身份证。
社科文化类
从奉天到伪满,从国企发展史到工业4.0,人们可以通过声、光、电、影、物等多种途径来学习和体验产业金融的发展历程,回首那段光辉岁月。
中国会计博物馆位于和平区北二经街34号,作为我国首家会计方面的专业博物馆,填补了国内博物馆领域的空白,很有特色。
博物馆共设三个展馆,第一展馆为历史馆,主要包括:中国会计史、西方会计史、中西方会计交流与交融、中国会计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中国会计史上的“第一”;第二展馆为综合馆,主要包括财政篇、税务篇、审计篇、金融证券篇和资产产权管理篇;第三展馆为展示馆,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各类票证、会计计算工具及会计核算辅助工具等会计实物。
沈阳城市规划展示馆位于沈河区五爱街156号,展示馆设有20个展区和3个影院,与全国其他规划展示馆相比,沈阳馆有模型演示区、LED多媒体显示屏、数字沙盘、4D动感影院、弧幕影院、触控演示系统、投影演示系统和互动体验系统8个领先。
展示馆的总体规划模型演示区现属全国之最,展厅高24米,面积1500平方米,模型比例1∶1000。配合135平方米的高清LED屏幕和数码灯光,三位一体的动态演示沈阳市核心发展空间,生动的表现了沈阳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成就。
文化综合类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
辽博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最具特色和影响的有《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
辽宁省档案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二街170号,是国家一级档案馆,首批对外开放的档案馆之一。截至2018年,辽宁省档案馆保管辽宁及东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档案资料160.74万卷(册、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档案数量最多的省级档案馆之一。
档案馆依法利用档案资料举办展览,让人们了解真实的历史。
文化艺术类
宋雨桂艺术馆位于和平区仙岛南路360号,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库房面积60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拥有藏品万余件。
该馆一楼藏有大量的古代石雕、石刻艺术品,二楼为宋雨桂艺术作品和《新富春山居图》。
宋雨桂(1940年9月-2017年5月),山东临邑人,后迁居东北,汉族,大学学历,民革党员,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预科毕业。自幼随母习画,别名雨鬼,独创北派山水画技法,擅长中国画、版画。被誉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第一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沈阳东方美术馆系艺术家王亮先生个人独资创建的非盈利性社会公益艺术空间,该馆创建于2006年,初期老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南十西路,由三座1953年建设的苏式三层红楼组成。
新馆位于浑南新区涌泉路8号,新馆面积15000余平方米,内设大小展厅6个,另设老铁壶博物馆、奇石馆、博物馆、影像厅、艺术婚博馆、紫砂壶博物馆及收藏俱乐部。为国家2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