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购物结束的一位市民用众多塑料袋把商品带回家
今年底,合肥市建成区商超、外卖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级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最近,合肥史上最严“限塑令”基本敲定。记者多日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合肥市不少连锁超市、知名茶饮店已经准备好了。您准备好了吗?
【限塑令】
商超、书店及外卖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万长青表示,到2020年底,合肥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市各县(市)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城乡接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城市建成区和县(市)建成区以外的区域〕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餐饮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按照合肥市的最新部署,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各县(市)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较2020年下降30%。
星级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2025年底快递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
到2025年底,全市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万长青介绍,今后,合肥市将在快递领域推广应用“瘦身胶带”、免胶带纸箱和绿色环保包装袋。
【怎么办?】
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
按照要求,全市公共机构要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其他一次性物品使用。合肥新版“限塑令”实施之后,一次性塑料袋在很多场合都不给用了。那么,大家可以用什么?
对此,万长青介绍,今后,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合肥市将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为了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合肥市将要求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发布执行情况。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等为重点,推动企业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准备好了吗】
连锁商超:元旦起“切换”可降解购物袋
12月18日晚,记者又走访了潜山路与南二环交口的商业综合体银泰城。在负一楼的北京华联超市,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正在结账。“目前,我们门店大号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0.4元一个,小号的是0.3元一个。”一位收银员介绍,元旦之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都有。
收银员表示,元旦开始,就会向消费者提供可降解的购物袋。记者看到,收银台前已经有了标识牌,上面写着“推荐商品”的字样:大号环保购物袋1.9元一个,小环保购物袋1.2元一个。”
知名茶饮:有的门店已替换塑料吸管
知名茶饮店与洋快餐,如今是吸管的消耗大户。12月20日19时许,在瑶海区长江东路与王岗路交口的龙湖天街一楼奈雪的茶门店内,不少顾客正在排队点单。记者注意到吧台上的吸管全部放在一个开放式的盒子里,顾客可直接免费取用。
在龙湖天街商场的一楼肯德基门店内,记者发现,吧台上摆放的吸管还是一次性塑料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暂时还处于消化一次性塑料吸管内存的阶段,纸质的吸管会逐步推出。我们会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要求,2021年元旦之后将推出纸质吸管。”
在星巴克瑶海万达店,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限塑令”的要求,门店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了。“现在冷饮提供的都是纸质吸管。热饮的话,顾客可以通过自带饮嘴的杯盖直饮。”
市民:以后多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
对于即将实施的“限塑令”,广大市民们的反映如何?记者调查中发现,多数市民对塑料袋几角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不少人都是使用完就丢到垃圾桶了,也有的会继续使用。市民余女士就表示,“我之前都是尽量重复使用塑料袋,每年能省下不少垃圾桶袋子。”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高了,但并非强制使用,自己还是有应对之策的。“准备去购物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帆布袋等可以多次使用的袋子。”也有的市民表示,以后会尽量减少方便袋的使用。
【如何管?】
探索将违规行为列入信用记录并惩戒
为此,合肥市将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
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在塑料废弃物处置方面,合肥市将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加大生活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工业和医疗塑料废弃物由具备相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收运处置;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万长青介绍,在写字楼、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合肥市将增加投放设施,提高清运频次。另外,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
除了要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万长青表示,合肥市将探索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的行为,列入信用记录并惩戒。
同时,合肥市还将对包装问题突出的商品,开展包装适宜度分级评价研究,研究提出差别化管理措施。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评定评级标准。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记者方佳伟/文李福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