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清洗领域,主要涉及将筷子整理成头尾朝向相同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除少部分的一次性筷子外,大多数筷子都需要循环使用,而在一些中大型场所,如餐厅,食堂中,需要回收的筷子数量大。如清洗后不进行分头处理,则顾客在取筷子时会对筷子造成二次污染,若用人工分头处理,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简易筷子分头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整理筷子分头工序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容易被再次污染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拣效率高,分拣结果准确的筷子分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筷子分头装置,包含入料盒,工作台,筛选板,左筷子收纳盒,右筷子收纳盒,左挡板,右挡板,短柄,连杆,电动机。
所述入料盒放置于工作台顶部凹槽内,所述筛选板安放于工作台上的导向槽处,所述的左筷子收纳盒和右筷子收纳盒通过直线导轨结构分别连接于筛选板上,左筷子收纳盒正对左筛选口,右筷子收纳盒正对右筛选口。所述的电动机置于工作台上,所述连杆与短柄间,短柄与电动机间,连杆与筛选板的开口之间都采用铰链连接,以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所述入料盒长度等于筷子的长度。入料盒底部设有出料口,其高度能容纳3到5根筷子,其宽度大于筷子大头端(方形一端)的截面斜对角宽度,但小于两根筷子的宽度之和,使得在保证筷子能够顺利下滑的同时,每次只能通过一根筷子。
所述筛选板可在工作台的导向槽内作往复运动,且入料盒底部的出料口与筛选板直接接触。所述筛选板上开有筷子形状的左筛选口与右筛选口,左筛选口与右筛选口的取向相反,以保证从出料口送出的筷子只能通过其中一个筛选口。左筛选口与右筛选口的中心距等于筛选板作往复运动的行程。为避免筷子在筛选口处卡死的情况,使左筛选口与右筛选口的大头端宽度为筷子大头端(方形一端)截面斜对角宽度的1.5倍,小头端宽度是筷子小头端(圆柱一端)直径的1.1倍,在筛选板下表面的左筛选口与右筛选口的两侧均设有相同的导轨,用于与左筷子收纳盒与右筷子收纳盒连接。
所述左筷子收纳盒与右筷子收纳盒形状大小均相同,仅仅是安装时取向不同。所述左筷子收纳盒在其顶部设有左凸板,右筷子收纳盒在其顶部设有右凸板,以此与上述筛选板上的导轨形成导轨结构,从而实现筷子收纳盒与筛选板间的连接与拆卸。所述左筷子收纳盒在侧面设有左开口,右筷子收纳盒在侧面设有右开口,以利于在筷子筛选完毕后筷子的取出。左开口在其上下两端设有左导轨,右开口在其上下两端设有右导轨,左导轨与左挡板构成直线导轨结构以实现左开口的闭合,右导轨与右挡板构成直线导轨结构以实现右开口的闭合。左筷子收纳盒与右筷子收纳盒的内部设有斜面结构,因筛选口大头端宽度是筷子大头端(方形一端)截面斜对角宽度的1.5倍,而筛选口小头端宽度仅为筷子小头端(圆柱一端)直径的1.1倍,故筷子在下落过程中会出现大头端较小头端稍有向下倾斜的情况,为避免筷子在下落过程中出现筷子调头的现象,故设有斜面结构使筷子大头端落在斜面较低地势处,小头端落于斜面较高地势处,在重力作用下,筷子落于斜面上后,顺着斜面向下滑至筷子收纳盒底部。
所述短柄长度等于筛选板往复运动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仅通过筛板的往复运动便实现了筷子的分头,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清洁卫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筷子收纳盒与筛选板的连接详图。
图2是本发明筷子分头装置的总图。
图3是入料盒,筛选板,工作台的连接详图。
图4是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入料盒零件图。
图6是工作台零件图。
图7是左筷子收纳盒的正,左视图。
图8是右筷子收纳盒的正,左视图。
图中:1.入料盒,11.出料口,2.工作台,21.导向槽,22.凹槽,3.筛选板,31.导轨,32.左筛选口,33.右筛选口,34.开口,4.左筷子收纳盒,41.左凸板,42.左导轨,43.左斜面,44.左开口,5.右筷子收纳盒,51.右凸板,52.右导轨,53.右斜面,54.右开口,6.连杆,7.短柄,8.电动机,9.左挡板,10.右挡板,100.右筷子,110.左筷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4,在本发明的实施实例中,一种筷子分头装置,包含入料盒1,工作台2,筛选板3,左筷子收纳盒4,右筷子收纳盒5,连杆6,短柄7,电动机8,左挡板9,右挡板10。
所述入料盒1放置于工作台2顶部凹槽22内,所述筛选板3安放于工作台2上的导向槽21处,所述的左筷子收纳盒4和右筷子收纳盒5通过直线导轨结构分别连接于筛选板3上,左筷子收纳盒4正对左筛选口32,右筷子收纳盒5正对右筛选口33。所述的电动机8置于工作台2上,所述连杆6与短柄7间,短柄7与电动机8间,连杆6与筛选板3的开口34之间都采用铰链连接,以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实现筛选板3的往复运动。
所述入料盒1长度等于筷子的长度。入料盒1底部设有出料口11,其高度能容纳3到5根筷子,其宽度大于筷子大头端(方形一端)的截面斜对角宽度,但小于两根筷子的宽度之和,使得在保证筷子能够顺利下滑的同时,每次只能通过一根筷子。
所述短柄7长度等于筛选板3往复运动的行程。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打开电动机8,使其带动筛选板3在导向槽21内作往复运动。将大小头取向不同的筷子水平放入入料盒1中(此处规定,与左筛选口取向相同的为左筷子110,与右筛选口取向相同的为右筷子100),在重力作用下,筷子自上而下落入入料盒1下部的出料口11中,且因出料口11只允许一根筷子进入,故从出料口11每次都只送出一根筷子。假定某一时刻送出的筷子取向为左筷子110,如此时与出料口11正对的筛选口为左筛选口32,因筛选口与筷子的取向一致,筷子便通过左筛选口32进入与左筛选口32正对的左筷子收纳盒4中;如此时与出料口11正对的筛选口为右筛选口33,筷子便因不能通过筛选口而被阻留在筛选板3上,直至筛选板3的往复水平运动使得左筛选口32与出料口11正对,此时筷子便能通过左筛选口32而落入左筛选口32所正对的左筷子收纳盒4中。当筷子的取向为右筷子100的情况与此类似。由此可得,左筷子110只能落入左筷子收纳盒4中,右筷子100只能落入右筷子收纳盒5中,故每个筷子收纳盒中的筷子取向都相同。筛选完毕后将筷子收纳盒沿筛选板3上的导轨31滑出,取出筷子收纳盒,再将筷子收纳盒上的挡板沿导轨滑出,取下挡板,露出开口,将筷子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