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营造浓厚氛围。
3.获奖情况
2023年,安康日报社先后获得中、省、市各类集体荣誉26次。其中:2022年陕西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安康日报获二等奖作品2件,三等奖2件;《安康新闻网融媒体中心建设》获评“全国报业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安康日报获评2022-2023年度全国“推动优秀城市融媒综合传播力TOP10”,安康新闻网获评2022-2023年度全国“推动优秀城市融媒综合传播力网络媒体TOP10”;安康日报社文科创孵化项目,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示范项目”。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一是持续办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专题专栏。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出浓厚氛围。尤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三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从4月8日至21日,报网统一开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力建设幸福安康”专栏,聚焦产业、生态、民生、教育等,相继刊发《一片叶子带来的幸福生活》等9篇新闻报道,立体呈现全市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安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壮阔景象。4月17日至22日期间,又开设“温暖的回响”栏目,重磅推出本报记者采写的《春潮劲涌万象新——习近平总书记来安考察三周年回望》等6篇系列深度报道,同时每篇报道配发社论或短评,生动呈现秦巴大地感恩奋进的崭新气象。
三是守正创新,高质量完成了包括2023年“国际茶日”、安康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政协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安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康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全方位立体传播,唱响主旋律,在全市营造出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全年完成1000余次会议报道,高质量完成中省市各项重点报道任务。
2.舆论引导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热点引导工作,做到积极、正确、有效,更好发挥引导社会舆论、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先后重点策划了“新春走基层”“高质量发展看县域”暨“全力干好三个年奋力开创新局面”“奋战下半年打好翻身仗”“‘毛绒玩具+文旅’安康喜迎八方客”、第23届龙舟节等20余个主题鲜明的专题策划。这些策划深刻介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三是创新报道手段,升级报道质量。紧贴受众需求,创新优化报道理念、形式、内容、方法,持续开设“县域纵横”栏目,整版聚焦县(市、区)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火热一线,生产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内容。一年里共刊发“县域纵横”148个整版,彰显出新形势下主流媒体服务中心工作的新价值。
3.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直击受众焦点、社会热点,履行党报媒体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的责任担当。
一是敢于亮剑,以理性监督、客观报道,履行好媒体舆论监督职责。《安康日报》推出“创文曝光台”,重点针对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环境脏乱差、日常管理漏洞多等顽疾予以曝光,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推动整改落实,化解舆情稳定社会。
二是瞄准热点问题,深挖新闻线索,开展深度调查报道。如对书香建设、暑期安全等热点,专门安排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推出的《你好,书香安康!》《安全、安全,还是安全:夏日江边的合力与努力》等10余篇专稿,相继被搜狐网、网易、凤凰网等媒体转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4.对外传播
《安康日报》主动作为,积极拓展外宣渠道,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服务安康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方式,讲好安康故事。安排记者跟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北上南下考察交流、招商引资的步伐,一方面全程报道活动,让党媒声音始终占据宣传高地,一方面安排记者参与陕西日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三级联动,采写出一批重头稿件。并经常为中央级媒体来安采访提供基础服务。借助各方媒体优势,打开对外传播新格局,向外讲好安康好故事。
二是拓展渠道,积极促进对外交流。利用本土新媒体,专门向外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这一年,精心策划“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即一本新闻作品、一首陕南民歌、一场美术大展、一组大型主题采访以及一场“文创大集”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交流。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2.融媒体报道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这一年,《安康日报》发挥智能媒体融合服务平台功能,逐渐形成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新格局。在聚焦主题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事件、民生服务上占领舆论高地,形成宣传强势。
四、服务责任
开设专栏,及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刊播政务信息、宣传惠民政策,搭建沟通平台,反映百姓呼声,发挥了“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
1.信息服务
聚焦生活信息服务,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为受众提供便捷丰富的惠民信息和生活资讯,持续做好重要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出行、天气预报、空气监测、景点资讯等信息服务。运维“安康发布”,及时刊发各类政务信息、惠民政策,做好政策解读,总阅读次数达104万次。
2.社会服务
3.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暖心。全年投入2.3万元帮扶创文村环境整治,组织600余人次进行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先后慰问困难群众等70余人次;“助力乡村振兴一日捐”等共计捐款3000多元;义务植树500棵等。
助力乡村振兴。一年里,选派2名干部驻村。帮扶汉滨区流水镇学坊垭社区新建污水处理厂1处,新建红白理事馆1处。改造老茶园200亩;投入10万元助力包抓的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山川秀美有限公司,用于“茶花茶”系列产品研发;帮销茶叶400公斤,销售额达35万元。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紧贴民生热点,常态化做好民生报道。推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幸福近在咫尺》《路遇车辆起火,公交司机果断出手》《“痰”吐文雅,莫让城市文明在小处“破防”》等调查报道。“烟火气”“团圆饭”“假日经济”等系列报道,影响广泛。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及时发布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性、服务性信息,引导群众防灾避险。做好2023年安康强降雨防汛防滑宣传引导,推出《护江河安澜保人民安康》《风雨大考的出色答卷》《交出水灾害防御高分卷》等报道,广受好评。
3.以人为本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通过专题策划,系列、深度报道等形式,弘扬奋斗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树立社会新风,讲好崇德向上、奋发有为的典型故事。马光琴、黄家军、陈芳等100余名先进人物,平利检察院、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汉阴县司法局等90多个典型单位被广泛宣传;用半个版的篇幅全文刊登“2023年安康市五一劳动奖和安康市工人先锋号拟授予对象的公示”,宣传我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整版刊发“安康市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暨卫健行业‘五个十佳’风采展”,10名“十佳院长”、10名“十佳医生”、10名“十佳护士”被广泛传颂,引领形成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始终牢记党媒责任,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宣传,让更多群众接受文化熏陶,以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这一年,安康日报社文科创孵化项目,被评为市级文科创孵化基地,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示范项目”。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围绕秦创原、产品研发等,推出《我市新获批认定2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成智慧教育”的“高新”路径》《安康6项目入选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系列报道,宣传创新技术与产品应用。聚焦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推出《一名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青春之路》等报道,讲述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舆论氛围。
七、安全责任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在重大主题、重要节点报道中实行“三审三查”制度,对报纸和新媒体同等要求,确保各项宣传报道刊播安全。全年实现出版、生产安全零事故。在全省报纸印刷质量抽检结果情况通报中,均位居“优质级”以上。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安康日报社高度重视采编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闻采编队伍,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刊播虚假、失实报道,拒绝低俗、庸俗、媚俗的稿件。
2.维护社会公德
坚守主流媒体社会责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全年未发生恶意炒作负面新闻事件。
3.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坚决支持和保护采编人员的正常采编行为。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障员工休假休息权利。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依照用人单位(部门)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办法发放薪酬。依法依规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落实《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进行登报公示。及时收回离职、退休、转岗等人员的记者证,做到记者证的申请、发放、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以“党媒创新服务在一线”为载体,以“全媒体大讲堂”为平台,坚持定期与随机、集中与分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提升培训效果。2023年,共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各类业务培训89期,培训人数300余人次。同时拓宽外部学习渠道,选送骨干记者赴市乡村振兴局、市创文办等跟班学习5人次。通过内外交流、互通有无,不断优化人才成长机制,为媒体深度融合做好人才储备。并坚持“开门办报”,依托“县域纵横”栏目,先后开展大型集中主题采访活动3次,50余名党员和采编业务骨干下沉服务基层,促进年轻干部在一线成长成才。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安康日报社积极改进。一是深入研究,高点策划,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重头的、有影响力的宣传中心工作的精品力作。二是出台措施,鼓励采编人员沉下去,写出了一批接地气、带露珠、沾泥土的稿件。三是通过全员培训,深入践行新闻“四力”,全体采编人员“四力”能力建设得到提升。
2.不足
主要不足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3.改进
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策划,融合创新做好主题主线宣传报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改革,优化采编资源配置,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督促落实,提升传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