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是一种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的天然高分子粘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结缔组织和体液中,如眼玻璃体、关节、脐带、皮肤等部位,具有独特的黏弹性和优良的保水性、组织相容性和非免疫原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日常生活之中。
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20多年的不断进步,我国透明质酸的发酵技术水平以及产量和质量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国,2019年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81%。
二、上市产品批件情况
图:三家企业的透明质酸原料和医药级终端产品批件分布情况
三、企业特征及行业优势
(一)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是全球领先的、以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为核心实现全产业链贯通的的高新技术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原料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当前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7%。
图:华熙生物的生物技术平台及产品体系示意图
核心技术的突破促使企业建立成本壁垒并形成成本优势。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突破,极大提高了透明质酸的产率、质量和生产规模,显著降低了透明质酸的生产成本。发酵产品收率提高、终端产品所用主要原料自产、规模化生产技术突破、生产周期缩短提高生产效率、单耗降低是形成成本领先优势、及建立成本壁垒的重要手段。从财务指标看,2019年华熙生物的医药级终端产品毛利率为86.7%,高于昊海生科10个百分点。
(二)昊海生科
昊海生科是医药级终端产品领域全产线布局的翘楚。公司专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等治疗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
在眼科领域,昊海生科是国内第一大眼科粘弹剂生产企业及国际人工晶状体知名生企业之一。在眼科粘弹剂领域,2018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46.87%,并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连续十二年超过40%。在人工晶状体领域,当前销售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30%。在视光材料领域,子公司Contamac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视光材料企业之一,为全球客户提供人工晶状体及角膜塑形镜等视光材料。
在医美与创面护理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二大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企业,以及知名的国产透明质酸生产企业之一。在创面护理领域,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生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康合素”是当前国内唯一与人体天然EGF拥有完全相同的氨基酸数量、序列以及空间结构的表皮生长因子产品,也是国际第一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当前“康合素”的市场份额超过20%,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二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生产企业。在医美领域,公司在中高端产品线领域形成的产品组合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12%、销售额占比达到6%,均列国产品牌第三位,现已成为国产透明质酸填充剂领域的领导品牌。第一代玻尿酸产品“海薇”是国内首个获NMPA(前CFDA)批准上市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是主要面向大众普及的入门级填充产品。此外,第二代中高端产品“姣兰”主打动态填充功能的特性,第三代具有新型无颗粒特征产品目前处于上市评审阶段。本集团玻尿酸产品组合
在骨科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大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企业,当前市场份额约为40%,并且在国内骨关节腔注射产品市场份额中已连续五年位居首位。此外,公司还是国内唯一拥有2ml、2.5ml、3ml全系列规格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产品的生产企业。
在防粘连及止血等外科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大手术防粘连剂企业以及主要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生产企业之一。2018年医用几丁糖和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类手术防粘连产品市场规模分别占我国手术防粘连剂市场额的38.6%和39.9%。
(三)爱美客
图:爱美客生物医用材料产品所属分类
四、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一)营业收入
华熙生物引领我国透明质酸领域产品的规模化发展。
2017年至2020年从整体看,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规模实现了持续增长,四年间完成了三倍以上的规模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47.6%,到2020年公司收入总额达到26.3亿元,主要是由于功能性护肤产品收入在近4年持续的飞跃式增长。
图:三家企业2017-2020年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二)净利润与利润率
爱美客是我国透明质酸行业的利润之王。
图:三家企业2017-2019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对比情况
图:三家企业2017-2020年净利润及增速情况
(三)销售费用
图:三家企业2017-2019年销售费用及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情况
(四)研发投入
图:三家企业2017-2019年研发投入费用及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小结:透明质酸行业是一个整体利润水平很高的行业,三大龙头企业的毛利率均维持在75%以上。从原料到终端产品,在产业链上各环节产品的国内市场规模均呈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从企业层面收入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持续的自主技术研发的投入,差异化的竞争是企业在广阔的透明质酸市场屹立不倒的重要手段。消费级的终端产品应用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增速,而医疗级终端产品领域虽市场增速较为逊色,但是医院终端的刚性消费需求和稳定的渠道铺垫也是企业保持稳定营业收入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