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两大类。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企业成本范畴基本上有三种成本可以作为定价基础,即变动成本、制造成本和完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于它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因此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价值消耗和转移。利用制造成本定价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完全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和费用总额,包括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各种期间费用。在完全成本基础上制定价格,既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以使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全部实现。因此,当前产品定价的基础,仍然是产品的完全成本。
(1)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合理利润来定价。合理利润的确定,在工业企业一般是根据成本利润率,而在商业企业一般是根据销售利润率。在考虑税金的情况下,有关计算公式为:
①成本利润率定价:
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100%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
②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100%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
上述公式中,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完全成本,可以用单位制造成本加上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来确定。
【例6-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为100元,计划销售10000件,计划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90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测算的三维甲产品的价格应为: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可以保证全部生产耗费得到补偿,但它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往往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并且,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间接费用难以准确分摊,从而会导致定价不准确。
(2)保本点定价法,保本点,又称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销售水平,在此水平上利润等于零。在这种方法下,成本需按其性态,即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保本点定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产品销售量计划数和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适用税率来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采用这一方法确定的价格是最销售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例6-7】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7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的单位乙产品的价格应为:
(3)目标利润法,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预定时期内应实现的利润水平。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预期目标利润和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适用税率等因素来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例6-8】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0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240000元,完全成本总额为520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目标利润法测算的单位丙产品的价格应为:
(4)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应分担的成本。这些增加的产品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此处所指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例6-9】某企业生产丁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2000件,计划生产10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9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95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1000件丁产品,单价300元。请问:该企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是否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根据上述资料,企业计划内生产的产品价格为:
追加生产1000件的变动成本为190元,则:
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变动关系,实质上体现在价格的刺激和制约作用上。需求增大导致价格上升,刺激企业生产;而需求减小,则会引起价格下降,从而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也可以根据这种关系,通过价格的升降来作用于市场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ΔP——价格变动量;
ΔQ——需求变动量;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单位产品价格;
Q——预计销售数量;
【例6-10】某企业生产销售戊产品,20x8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6-5所示。若企业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那么销售价格应为多少?
表6-5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销售价格(元)
750
800
780
销售数量(元)
3859
3378
3558
根据上述资料,产品的销售价格的计算过程为:
即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其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735.64元。
(2)边际分析定价法,是指基于微分极值原理,通过分析不同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价决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边际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差异。那么,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就是指销售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和额利润的差额。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边际利润等于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那么,利润将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价格就是最优销售价格。
当收入函数和额成本函数均可微时,直接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即可得到最优售价;当收入函数或成本函数为离散型函数时,可以通过列表法,分别计算各种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边际利润,那么,在边际利润大于或等于零的组合中,边际利润最小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