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讲了成本项目的归集与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内容;
P5详细说明了简化分批法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P6详细说明了分步法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商业企业的核算方法主要分为数量金额核算法和金额核算法两类。
数量金额核算法是同时以实物数量和货币金额两种计量方式对商品实行控制的方法;
金额核算法是以货币金额计量方式对商品实行控制的方法。
不同的商业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用货币金额计量时,可以按商品的进价金额和售价金额进行。
批发企业商品购销往往成批量进行,金额较大,而且商品储存数量也较大,一般多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主要内容是:
①财会部门按商品进价金额登记“库存商品”总分类账,总账下按品种、名称、规格等设置明细账,用数量和进价金额两个指标反映商品的进、销、存。
②为考核大类商品的经营情况,规模较大的批发企业可以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按商品类别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
③为满足商品管理的需要,还可以在业务部门和仓储部门分别设置调拨账、保管账实行数量控制。
④定期进行库存商品的清查盘点和账簿核对,保证账账、账实相符。
⑤根据商品的购销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随时或定期计算并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库存商品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时,库存商品账户的借、贷方及其余额均按进价金额反映。商品验收入库后,按其进价金额借记“库存商品”账户,商品销售时,按其进价金额贷记“库存商品”账户,该账户的期末余额表示期末结存商品进价金额。
某批发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从同城的洗衣机厂购进洗衣机500台,每台购进价为1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5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商品验收入库。
【解析】企业根据发票和转账支票等有关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洗衣机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00
贷:银行存款565000
企业将商品验收入库,根据商品入库单,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洗衣机500000
贷:在途物资——洗衣机500000
某批发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从外地某厂购进一批商品购进价100000元,供货方代垫运杂费4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000元
【解析】
借:在途物资10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银行存款113400
借:库存商品100400
贷:在途物资100400
如果商品已运达企业而结算凭证尚未收到,对于这类已收货而未付款的业务,为简化核算手续,企业在收到商品时,通常可以不编制会计分录,直到结算凭证到达企业,实际结付货款时,再将收货和付款业务一并入账。具体可参考(1)的会计处理;
如果商品已验收入库而支付的结算凭证在月末时仍未到达企业,企业对已入库的商品需按应付货款暂估入账,按暂估价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月末一次暂估入账】
承【案例2】,假设月末仍未收到发票,按暂估价90000元入账
借:库存商品9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90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9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90000
等实际收到发票账单时,再进行采购付款、商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就是暂估应付业务模式)
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毛利率法等四种,方法一经确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前后期可比,不得随意变更。其中,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可以比照制造企业材料发出的核算,这里主要讲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就是根据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和上季实际毛利率或本季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已销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已销商品毛利额=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商品销售收入-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销售商品进价成本
【基本公式:毛利=收入/成本】
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已销商品毛利额/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商品销售收入X100%
【基本公式:毛利率=毛利/收入=(收入-成本)/收入】
本月已销商品毛利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X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
【推导公式:毛利=收入X毛利率】
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收入-本月已销商品毛利额
或: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收入X(1-上季度实际(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
【推导公式:成本=收入-毛利=收入X(1-毛利率)】
由于批发企业同类商品毛利率大致相同,而各类商品的毛利率相差较大,为了正确地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先按商品类别计算出各类商品上季度实际毛利率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和本月已销产品的进价成本,再汇总计算全部商品销售成本;
某批发企业第二季度家电类商品销售收入为800万元,销售成本为500万元,7月份该类商品销售收入为400万元,试计算7月份家电类商品销售成本
【解析】该类商品7月份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如下:
第二季度家电类商品实际毛利率=(800-500)/800X100%=37.5%
7月份家电类商品销售成本=400X(1-37.5%)=250(万元)
毛利率法下,由于本月毛利额是根据上季度实际毛利率或本季度计划毛利率匡算的,因而计算结果反映的并非是实际成本。为了提高每季度商品销售成本计算的正确性,每季度末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其他方法,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中计算出该季度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用该季度商品实际销售成本倒挤出前两个月匡算的销售成本,得出该季度第三个月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某批发企业家庭日化类商品第二季度各月份销售收入分别为20万元、25万元、30万元。季初、季未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日化类商品的结存金额分别为10万元、7万元。本季度购进日化类商品4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商品实际毛利率为20%,试计算第二季度各月份商品的销售成本。
[解]
4月份商品销售成本=20X(1-20%)=16(万元)
5月份商品销售成本=25x(1-20%)=20(万元)
第二季度商品销售总成本=10+40-7=43(万元)
6月份商品销售成本=43-16-20=7(万元)
毛利率法下,商品销售成本是按类别综合计算的,不是按商品品种、规格分别计算的,因而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但如果各月毛利率水平相差比较大或者计划毛利率不够准确各月成本计算的正确性会受到影响。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是指将计算出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库存商品”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对批进批出、易于分清批次的,可于销售商品的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对进销次数频繁、不易分清批次的,可在月末一次结转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按结转方式分为分散结转和集中结转两种。
分散结转是按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逐一计算、登记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汇总求出商品销售总成本并登记库存商品总账。
集中结转是在每一库存商品明细账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然后汇总求和,用库存商品类目账和总分类账结转前的余额倒挤出销售成本。
--END--
~下期见~
推荐阅读
【成本实务】--P7其他行业成本核算--商业…
961
640
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
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来分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分不同的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例如,有的企业只要求计算产成品的成本,而有的企业不仅要计算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