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菲律宾宏观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6%以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实际增长率大幅下降到-9.6%,人均GDP增长率大幅下降到-10.8%。2021年,随着服务业的全面复苏,菲律宾经济总量(GDP)为3936亿美元,经济实际增长率恢复至5.6%,人均GDP为3570美元。2022年,随着疫后复苏、内需扩大,经济实际增长率飙升至7.6%,人均GDP为3623美元。2023年,菲律宾GDP总量为4356.75亿美元,人均GDP约为3868美元,同比增长6.7%。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二)三次产业结构
菲律宾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为稳定。2018-2022年,菲律宾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约为10%,第二产业约占30%,第三产业约占60%。其中,2022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8.9%、29.7%和61.4%。2022年全年,第一产业小幅增长0.5%,第二、第三产业强劲反弹,分别增长6.7%和9.2%。
备注:数据会定期调整
(三)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占GDP的比重
2018-2022年,菲律宾消费占GDP平均比重约为88.5%,2022年达到91%;投资占GDP平均比重约为23.4%,2022年为24.7%;净出口占GDP平均比重约为-11.8%,2022年为-15.7%。
(四)通货膨胀率
2022年全年总体通胀率平均为5.8%。2023年,菲通胀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月的8.6%持续下降至7月的4.7%,达2022年3月以来最低点。
(五)消费和零售
2022年,菲家庭最终消费支出按现价计算约16.7万亿比索(约合3014.7亿美元),批发零售和汽车修理行业产值按现价计算约3.71万亿比索(约合687亿美元)。
二、菲律宾主要产业发展现状
菲律宾产业分为农林渔猎业、工业和服务业。2022年,菲律宾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9%、29.7%和61.4%。
(一)重点/特色产业
1.农林渔猎业
2022年,菲律宾农林渔猎业产业增加值为1.78万亿比索(现价),约占GDP的8.9%。2022年,牲畜产业增长率从2021年的17.3%降至2.3%。甘蔗产业大幅下降17.5%。大米产量下降1%,而玉米产量增长0.6%。
2.工业
2022年,菲律宾工业约占GDP的29.2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3.7万亿比索(现价),约占GDP的18.7%。菲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生产、食品加工、化工产品制造等。
3.服务业
2022年,菲律宾服务业约占GDP的61.4%。其中,批发零售和汽车修理行业增加值35万亿比索(现价),约占GDP的18.6%。2022年,旅游业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为6.2%,低于2019年的12.7%;旅游产业就业人数约为523万人,比2021年的490万人增长6.7%。
(二)数字经济产业
菲律宾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达2.08万亿比索(约合375亿美元),与2021年的1.87万亿比索相比增长约11%。菲律宾国家统计局表示,2022年数字经济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9.4%。菲律宾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化赋能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和数字媒体。在该国2022年数字交易总额中,数字化赋能基础设施占比最大,达到77.2%,较2021年增长7.5%。在数字化赋能基础设施中,电信服务和商业服务是前两大贡献者,分别占30.7%和27%。2022年,菲律宾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约为605万人,较2021年增长8.2%。其中,数字化赋能基础设施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占数字经济领域总就业人数的77.2%;其次是电子商务,占比为20.4%;数字媒体就业人数占比为2.4%。
(三)绿色经济产业
绿色经济旨在实现低碳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绿色就业,提升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并显著减少环境危害和生态破坏。绿色经济遵循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提高经济盈利能力和社会包容性。
三、菲律宾进出口贸易情况
(一)对外贸易
1.货物贸易
(1)货物贸易规模
2022年,菲律宾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216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9%。2023年,菲律宾对外贸易额为1998.3亿美元,同比下降7.57%。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
(2)货物贸易逆差
2021年,菲律宾对外货物贸易出口额7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进口额1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2023年,菲律宾对外贸易出口额736.2亿美元,进口额1262.1亿美元。
(3)货物贸易商品结构
(4)主要贸易伙伴
2.服务贸易
2022年,菲律宾服务贸易占GDP百分比为16.45%。主要包括旅游及通信、电脑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产业。
(二)中菲贸易
1.中菲贸易规模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菲双边货物贸易额(中国仅包括大陆地区,下同)达到877.3亿美元,同比增长7.1%;2023年,中菲双边贸易额为719.09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了16%。
2.中菲贸易顺差
2022年,中国对菲出口额6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自菲进口额230.5亿美元,同比减少6.9%。2023年,中国对菲出口额524.13亿美元,同比下降16.3%;自菲进口额194.96亿美元,同比减少15.3%。
3.中菲贸易主要商品
从2023年中菲双边贸易结构看,中国自菲律宾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中国对菲律宾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
四、菲律宾投资环境分析
(一)投资吸引力
1.竞争优势
菲律宾拥有数量众多、受过教育、懂英语的劳动力。联合国2019年统计显示,菲律宾15岁以上居民识字率达到97.95%。菲国内调查显示,2021年菲识字率达到99.27%。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190个经济体中,菲律宾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第95位,分值为62.8/100。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23年世界竞争力报告》,菲律宾排名第52位(总共64个国家),较上年下滑4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菲律宾综合指数排名第56位,较上年上升3位。
2.营商便利化政策
3.数字化管理和服务
(二)金融环境
1.当地货币
菲律宾货币为比索,可自由兑换;可与比索直接交易的外币仅限于美元和人民币。最近几年的汇率变动趋势如下。
2.外汇管理
(1)外汇管理政策
(2)外资企业在当地开立外汇账户的规定
在菲律宾注册的外国企业可以在菲律宾银行开设外汇账户,用于进出口结算。
(3)外汇汇进汇出手续
(4)利润汇出的税收
分支机构向其总部汇回的利润,应基于其申请或划拨汇回的总利润额在不进行任何税收扣除的情况下,按15%的税率缴纳分支机构利润汇出税。
3.银行和保险公司
4.融资渠道
(1)基础利率水平和商业融资成本
2022年以来,为应对比索贬值和减缓菲通胀压力,菲中央银行已8次加息,共计加息400个基点。目前,菲央行的隔夜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RRP利率)为6.25%,隔夜贷款利率为6.75%,隔夜存款利率为5.75%。菲市场融资价格商业化,不同的项目和企业资质对于融资成本都会有影响。2023年5月,菲综合/商业银行平均贷款利率为7.66%。
(2)外资企业开具保函条件
以在菲中资金融机构要求为例,和境内银行标准大体相同,直接开保函需要授信额度或保证金;转开一般从境内或香港发起。
(3)融资渠道
可通过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发行债券等渠道融资。
5.信用卡使用
(三)证券市场
1.证券交易所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PSE)是菲律宾唯一的证交所,上市板块分为主板和中小企业(SME)板块。除了一般性股票上市和交易,PSE专门筛选出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股票(Shariah)供穆斯林投资者交易,并提供菲律宾存托凭证(PDRs)、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债券、权证、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美元计价证券(DDS)及融资融券(SBL)和卖空等产品和服务。PSE全资拥有菲律宾证券结算公司(SCCP)和资本市场诚信公司(CMIC),分别作为证券结算机构以及对证券经纪人交易的独立审计、监督和合规部门。根据菲律宾证券交易所(PSE)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共286只股票在PSE挂牌,其中主板和中小板分别为276只和10只;2022年,在PSE上市的所有股票平均总市值约16.56万亿比索,日均交易73亿比索。菲律宾证券交易所指数(PSEi)从2021年底的7122.6指数点下降至2022年底的6566.4指数点,下降了7.8%。
2.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方面,约80%的债券为菲国库署招标发行的国库券(T-Bills)、固定利率国债(T-Bonds)和零售国债(RTBs);菲本币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约30%。
(四)要素成本
2019-2022年,菲律宾平均CPI同比上涨2.4%、2.4%、3.9%和5.8%。2023年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3%,二季度同比上涨4.7%。
1.劳动力供求
2023年6月,菲律宾就业人口达4884万人,就业率95.5%,失业率为4.5%。就业人口中约有58.2%分布在服务业部门,18%分布在工业部门,23.8%分布在农业部门。
(1)工资
菲律宾普通劳动者最低日薪为573-610比索。
(2)外籍劳工
外籍人员如果在菲律宾就业,需取得菲律宾劳动和就业部发放的外国人就业许可证(AEP),部分职业(例如外国公司的管理层)可申请例外证书(COE)。
2.土地及房屋价格
2022年初,大马尼拉地区主要商业区房屋租售价格如下表所示。
3.建筑成本
五、中资企业在菲投资合作策略
(一)中资企业在开展投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主要风险
(1)政府行政效率不高
(2)企业运营成本较高
(3)物流成本高,耗时长
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比较落后,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等都急需扩容或升级。
2.防范风险措施
建议中国投资者在菲律宾开展投资合作做好以下几点:
(1)了解菲律宾国情,研究投资法律政策
菲律宾法律法规健全,建议计划前往菲律宾投资合作的中资企业加强与当地律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入市场前充分论证,了解具体投资鼓励政策和限制条款,做好进入市场后的各种预案,防范风险。
(2)认真考察调研,熟悉投资环境
菲律宾岛屿众多,各地存在一定文化差异。在菲律宾开展投资前,建议通过咨询机构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调研,准确掌握项目实际情况,慎重决策。
(3)选择可靠合作伙伴,开展本地化经营
菲律宾社会环境复杂,在投资合作中选择好合作伙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议通过可靠的渠道结交当地合作伙伴,实施本地化经营策略,为后续企业经营扫除障碍。
(4)有效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杜绝非法务工
3.对中资企业的特别提示
目前在菲中资企业、人员、项目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包括政治波动、恐怖活动、社会治安、舆情民意等。中资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合规经营、疫情防控等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应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建立联系,遇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妥善处置。
(二)在菲开展投资合作方式
1.股权规定
对于绝大多数外资公司,公司董事会成员中60%以上应为菲律宾公民,菲律宾公民应至少拥有60%的股权和表决权。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经菲投资署批准,属于先锋项目,且至少70%的产品用于出口。(2)从注册之日起30年内,必须转为菲律宾本国企业(产品100%出口的公司无须满足该要求)。(3)公司涉及的先锋项目领域不属于宪法或其他法律规定应由菲律宾公民所有或控制的领域。
2.跨国并购
外资企业可按菲律宾国内规定流程并购当地企业。
3.科技研发合作实践
菲律宾科技部(DOST)下设国际技术合作司(ITCU),主要负责促进菲与外国技术合作,协调、监督并支持双边、区域和多边科技合作的实施。
(三)菲律宾华人商会、社团和主要中资企业一览表
1.主要华人商会和社团
2.中资企业协会
中资企业(菲律宾)协会地址:2104westtower,Philippinestockexchangecenter,Ortigas,Manila。
3.主要中资企业
(四)能够给中国企业提供投资合作咨询的机构
1.中国驻菲律宾使领馆
2.菲律宾中资企业协会
3.菲律宾驻华使领馆
4.菲律宾经贸促进机构
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菲律宾影响力最大、主流社会公认的华人代表组织)地址:6thFloor,FederationCenter,MuelleDeBinondoSt.,Manila,Philippines。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境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