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错,我想为毕志飞说两句小城之春姜文陈祉希廊桥遗梦

关于这档综艺,前阵子我发文聊过一次了。

然而,除那篇之外,还有一件事,始终令我意难平。

难平到何种程度?

即使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第三期,即使节目已经衰减了热搜。

即使我因感冒导致身体不太舒服,我也还是要写,要把这件事说清楚。

因为这件事,源自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电影——

你问,对这部作品,我的观感是什么?

我想说,它很舒缓,很含蓄,很压抑,很朦胧。

每个人物都很正直善良,却又每个人物,都心情沉重。

没错。

除时代背景,和对礼言这一人物有改动外(原作礼言不知道玉纹和志忱认识)——

无论叙事风格、手法还是故事内核,毕志飞都延续了费穆(原作导演)的基准。

因此,包括李诚儒在内,很多影评人,都不承认这是毕志飞的作品。

那么,《新小城之春》到底能否算是毕志飞的作品?

我认为,我不想,我也没有资格,去下这个定义。

关于这部作品的水平,也不是我写此文,想主要探讨的东西(但文末还是会提)。

我写此文,只是因为,我特别好奇一个问题——

2002年,第五代大师田壮壮,也曾拍过一版《小城之春》。

凭借这部作品,田壮壮在意大利,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可奖。

然而,田壮壮版《小城之春》,对原作的改动,并不比毕志飞大。

假如,田壮壮把他的《小城之春》,带上了这档综艺。

那么,他会不会遭受到,跟毕志飞相同的待遇?

王旭东会不会跟他说:你拍这个片,就是在媚雅?

李诚儒会不会跟他说:我觉得你是读书读傻了?

这,就是我好奇的问题。

在我看来,《新小城之春》的点评环节,简直就是电影学术界,一个荒诞的缩影。

整个过程,宛如一场装13大会,和史诗级翻车现场。

翻车的,不是毕志飞,而是看似尖锐、实则通篇都在胡扯的各路影评人老师。

台上,为了给大家普及知识,毕志飞介绍了《小城之春》的历史。

毕志飞说,作为一部诗电影,《小城之春》曾在意大利震惊了西方的观众。

旋即,北电的副教授孟中,就以轻蔑的姿态打断了毕志飞,并予以强烈反驳:

“是法国人看了之后,惊呼新现实主义原来是在中国。”

但事实上?

《小城之春》首次被欧洲观众夸成神作,就是在1983年的意大利都灵电影节。

而1983年,姜文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根本没条件面见法国电影手册的主席。

“新现实主义”也是意大利的电影运动,跟法国人毫无关系(法国的叫新浪潮)。

这些知识,都是电影史里的基础常识。

为了故作高深,孟中颠覆常识、罔顾事实,胡诌了一堆根本不存在的历史。

可笑的是,包括李诚儒在内,很多观众都因孟中的身份地位,对其深信不疑。

对于《新小城之春》,除了“不承认是毕志飞的”外——

李诚儒还认为,它的节奏太慢,不适合当下的观影习惯。

以及,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没必要效仿经典。

没必要再去拍这种慢悠悠的东西。

我猜,李诚儒大概不知道,王小帅是谁,李沧东是谁,山田洋次是谁。

对于侯孝贤、贾樟柯、是枝裕和等人拍的电影,李诚儒也很可能不看。

以上那些导演,都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电影大师。

而他们的作品风格,要么沿袭了费穆,要么沿袭了小津,节奏都很慢。

假如,把《地久天长》《东京家族》《比海更深》放到这档节目里。

请问,李诚儒还会不会用同样的观点,批评它们“不合时宜”?

不得而知。

我只能说,西方人推崇《小城之春》,从来都不是因为什么新现实主义。

何谓“新现实主义”?

1945年,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首的轴心国相继战败。

极端环境下,意大利的创作者,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

《战火》《德意志零年》《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这些电影里的主人公,要么是被法西斯迫害的平民,要么是奋起反抗的士兵。

其表达的主题,也要么是战争导致的贫穷与痛苦,要么是法西斯社会的黑暗性。

说白了,按照西方的逻辑,《小兵张嘎》应该是最接近新现实主义的中国作品。

《小城之春》的故事,则没有任何反法西斯,亦或者揭露社会黑暗性的主题。

它的背景虽有战争元素,却没有强调强权的压迫,和物质层面的贫穷与抗争。

女主玉纹,是礼言的妻子,也是一名落魄地主家的主妇。

然而,即便落魄,也仍是地主。

她的家,是标准的中式合院,院内有上学的妹妹,有洗衣做饭的仆从。

的确,她家的墙,曾被日军轰破。

但这面墙,只是在以景喻人,象征玉纹跟礼言的关系。

玉纹跟礼言,当初为何会在一起,婚姻又为何破裂?

十年前,玉纹有一个意中人,名字叫志忱。

因家长阻拦,玉纹跟志忱被强行掰开,导致曲终人散。

就这样,玉纹被包办了婚姻,嫁给了体弱多病的礼言。

与战争无关。

与物质层面也无关。

而是玉纹对礼言,本身就没有多少爱。

她之所以和他在一起,是因她遵从了长辈的意愿。

她之所以每天帮他买药买菜,是因长久的道德规训,使她养成了为人妻的习惯。

换句话说——

《小城之春》表达的,并非新现实主义,或人与社会时局的关系。

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一个有情有欲的女人,摇摆不定的命运。

女性主义?

独立视角?

是的。

必须承认,陈祉希的这段话,比孟中和李诚儒强太多了。

最起码,她没有装13,没有恶意揣测,没有把无知当高明,而是试图去解读电影。

但很遗憾,她也只讲对了一半而已。

或者说,对于《小城之春》,她只看懂了第一层。

《小城之春》究竟何以伟大,何以被称作“中国百年百大电影之首”?

原因,是它在1948年,为女性夺回了话语权,开辟了女性主义电影之先河吗?

不可能是。

因为,早在30年代,中国就已经有了一大批女性主义电影。

《神女》《胭脂粉厂》《女儿经》《姊妹劫》《新女性》……

早在默片时期,阮玲玉就为中国女性,发出了平权平等的声音。

《小城之春》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它继承了前人的女性主义视角。

而在于,费穆对中国电影的风格和思想,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创新。

问:提到婚外情题材的西方电影,你首先会想起哪部作品?

对于婚外情,这两部作品是怎样描写的?

产生共鸣,干柴烈火,水乳交融,不分你我。

导演用最具象最激烈的画面,展示了人最真实最本能的爱与欲。

《小城之春》呢?

同样是婚外情题材。

但费穆,却没用写实手法,剥开人物的一切。

就在玉纹被婚姻囚禁,寂寞难耐的时候,志忱回到了小城。

重逢第一天,玉纹去给志忱送生活用品。

她的脚步缓慢,反复停停走走。

见面后,两人情绪激动。

可他们口中的话题,却都是所谓的正经事。

“他的病,到底怎么样?”

“还好。”

“会好吗?”

“会好的。”

注意,无论动作还是讲话,玉纹都保持着端庄与含蓄。

嘴上说的,都是跟礼言有关的事;

心里想的,都是能和对方发生些故事。

然而,一天过去了,却没发生任何故事。

玉纹失落地说了句:“我先走了,明儿见。”

志忱回道:“哦。”

这句“哦”,本来应该是个结束语。

但玉纹,却在主观上,期盼它能涵盖另一层意思。

于是,玉纹瞬间回身,假模假式地问了句:“啊?”

三年前,在另一篇影评中,我曾引用过上面那张动图。

这则留言,就像《小城之春》的许多画面——

时常会在我脑海里浮现,难以忘记。

我有时会想,玉纹那场戏,到底美在哪?

《小城之春》作为黑白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令后世惊叹不已?

在我本人,及各个国家地区的很多影评人看来,主要原因就在于——

它首次把中国的文化与美学,无缝且完美地融进了现代电影里。

换句话讲,它破天荒式的,开创了一种中国独有的电影风格。

这种风格,叫留白,叫耐人寻味,叫犹抱琵琶半遮面。

就像钱掌柜托李大嘴做的那盒月饼。

这就是为什么,玉纹辗转反侧的画面,有人会愿意重看十几遍。

玉纹,正是那个藏一半露一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方美女。

而,《小城之春》整部电影,就像玉纹一样——

时刻都在散发着,东方美女特有的韵味和意境。

作为水准尚可的影评人,毕志飞看懂了《小城之春》的第二层。

于是,在影评环节中,他说:

“我觉得西方好多时候,是写实主义的。”

“而东方的这种意境留白,可以让我们去脑补很多不同的东西。”

此言一出,立马引来了孟中的强烈反驳。

但实际上?

毕志飞的影评,没有任何毛病。

同样是电影,同样讲婚外情主题——

作为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小城之春》的整体风格,明显是写意的。

而这种写意风格,明显不同于《廊桥遗梦》《英国病人》等西方电影。

然而,毕志飞还没来得及辩解。

影评人王旭东,就对《新小城之春》展开了批评:

发现没。

王旭东的批评,内容很长,语气很强硬,包含了很多专业术语。

但本质上,这些话其实毫无意义,充斥着假大空,很有蛊惑性。

全景,中景,屋内的信息……

这些国际通用的基础拍片技法,居然被他说成了“好莱坞式的”,不属于东方。

按此逻辑,寿司的主要食材,还是中国发明的大米。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寿司是“中国式的”,不属于日本?

至于什么,插入性特写,例证性特写……

这两个词,恕我无知。

我不仅从未听说过,甚至连上网都检索不出来。

当然,王旭东想表达的意思,我还是能看明白的。

就是说——

一位高明的东方导演,不该像毕志飞那样,用拍物品特写的方式,影射情节脉络。

王旭东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了解费穆。

可费穆版《小城之春》的后半段,其实是这样的——

玉纹借着酒劲,走进了志忱的房间。

她拿起火柴,准备在志忱房中,点亮新的生活。

然而,志忱却把她的手拽住,吹灭了她的心火。

为何?

也许是费穆条件优越,在美国看了不少黑色电影。

也许是费穆像毕志飞一样,照抄了比利·怀尔德……

志忱把火吹灭后,电影插入了一个物品的特写。

这个特写,是一盆兰花。

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承载着怎样的寓意?

“花百科”上的解释是:典雅,纯洁,坚贞不渝。

另一方面,作为花界“四君子”之一,兰花还象征君子,象征高尚的人品。

因此,面对性感又主动的玉纹,志忱虽然一时欲火难抑,猛然把她抱起。

可没过几秒,他还是把她放了下去。

像这样坐怀不乱的情节,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拍出来的。

因为,它所对应的,是《诗经》里的那句:发乎情,止乎礼。

毫无疑问。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小城之春》都是一部纯正的,极具东方意境美学的电影。

它也是首部,把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电影完美相融合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结局,为了不继续拖累玉纹和志忱,礼言选择了服药自尽。

而玉纹和志忱,则尽全力救回了礼言的命,牺牲了自己的欲望与爱情。

不能否认,这样的情节,受制于环境,受制于封建伦理,十分残酷且违反人性。

但,礼言、玉纹和志忱这种高尚的利他精神,不正是中国文化流传至今的精粹?

最后,再说说毕志飞版《新小城之春》吧。

在这部作品里,毕志飞把故事设定,做了一处修改。

即,对于玉纹和志忱的初恋关系,礼言一直都心知肚明。

而志忱之所以回到小城,也是因为收到了礼言寄来的信。

换句话说,礼言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有意设计了这一切。

腐朽?

封建?

不女权?

在方励眼中,确实如此。

但在我看来,这句话跟电影本身,依然没什么关系。

因为。

《小城之春》真正动人的,从来都不在于女性主义。

而是它把镜头,聚焦到了“爱”这件事本身。

它是在说,我爱你,可我无能为力。

毕志飞则把这个主题改成了一句——

我爱你,所以我要把你托付给你的爱人。

不是让给,是托付。

托付,承载的含义里没有歧视,没有贬低,没有恶意。

托付,是要给自己的所爱之人,寻一个归处用来安身。

托付,亦是中国文化特有的、颇具意境的名词。

就冲毕志飞看懂了《小城之春》的内在精神,且没有对其胡改乱编。

THE END
1.小城之春对电影《小城之春》的一句话影评 一部翻拍的片子免不了和之前的经典拿来做比较的 田壮壮版的《小城之春》少了原版的女主角的旁白和独白 原版的空灵寂寥也少了些不免是一种遗憾 但值得肯定的是田壮壮让原本的故事的讲的更加清楚了多了些布景的优美 全文 牧梦人 2年21月2010日 看过- 评分 8.0 0 1 写于02...http://movie.mtime.com/12234/
2.电影的两个春天:费穆《小城之春》与田壮壮《小城之春》比较本模板为电影的两个春天:费穆《小城之春》与田壮壮《小城之春》比较,格式为word,其他风格,可用于校园教育演讲展示,文字图片可以直接替换,使用简单方便。https://www.tukuppt.com/muban/qvxgkkom.html
1.两版《小城之春》电影语言运用对比赏析(小城之春)影评远距离摄影的静观默察2.远距离摄影有利于人物客观真实呈现。田壮壮导演在《小城之春》中镜头语言的表现与费穆导演有所不同,田导对于长时间以远距离观察的方法更加偏爱,更多是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呈现人物,对于人物的发展态度上不加以过多的主观情绪。在2002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143126/
2.编导艺考文艺常识练习题名校篇(四)8.下列哪部影片不是田壮壮导演的? A.盗马贼B.摇滚青年C.头发乱了D.吴清源 9.哪个导演不属于第五代? A吴子牛B张暖忻C田壮壮D陈凯歌 10.两个版本的《小城之春》的导演分别是? A费穆和霍建起B蔡楚生和田壮壮C费穆和李安D费穆和田壮壮 11.黄建新没有参与过哪部影片的制作? 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286.html
3....旧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费穆田壮壮《小城之春》中...《小城之春》这部影片从表层上看讲述的是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但从深层次来讲,影片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以及女性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2002年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重新翻拍了1948年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田壮壮在影片开头出现"谨以此片献给中国电影的先驱们"的字样,不仅是在向费穆导演致敬,更是两代导演相隔...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LU201906135.htm
4.小城之春电影剧情简介《小城之春》,田壮壮执导的中国剧情片,翻拍自1948年费穆导演的同名作品。演员表剧照影评评分:7.2 导演:田壮壮 编剧:阿城 / 费穆 主演:胡靖钒 / 吴军忱 / 辛柏青 / 叶小铿 / 卢思思 类型:剧情/ 爱情 片长:116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法国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Springtime In a Small Town ...https://www.ckeke.com/menu/2283453/
5.听见小城之春听见小城之春(电影原声音乐)专辑乐库频道整张专辑就是在向我们讲述制作人以及歌手对《小城之春》的理解与认知;它不仅完整的通过音乐将这部电影呈现,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张专辑通过两岸三地古典、流行、前卫音乐工作者共同创作以及陈坤、丁薇、吴军这三位流行明星的演绎更接近于现代,与费穆原著电影作品以及田壮壮翻拍电影作品相比较更加让现代人感觉熟悉和...https://www.kugou.com/yy/album/single/1571801.html
6.导演田壮壮的妻子是谁?田壮壮的感情经历当禁令终于解除时,田壮壮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的导演。他变得更加沉稳,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段经历虽然艰难,却塑造了一个更加成熟、更有深度的艺术家。 2002年经历了十年沉寂的田壮壮终于重返银幕。他的回归之作并非顺应市场潮流,而是选择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项目——翻拍中国经典电影《小城之春》。 https://www.huanghehao.cn/h/321794.html
7.小城之春田壮壮剧情片更新:我没有勇气死,他却是没有勇气活/2024-06-05 11:35:30 主演:李纬韦伟石羽张鸿眉崔超明 导演:未知 简介:在他十岁那年,他成功赢得了同学的喜欢,也得以留校读书。在那段时间里,他与同龄人打...详情 立即播放 剧情简介 关键词:小城之春田壮壮小城之春影评视听语言小城之春的艺术成就小城之春作者是谁老电影小...https://m.dsmh8.cn/duanjus/12400431.html
8.小城诗歌范文14篇(全文)小城,又见小城 第4篇 专栏作者:肖欣 张铁军 蔡元卿 创造别样精彩 《小城之春》的剧本改编 作者...玄武 1948年费穆拍出了中国电影史上文艺片的杰作《小城之春》。五十多年后,田壮壮翻拍了这部电影。新版本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演员和拍摄技术,只有剧本是和费穆版一脉相承。费穆版《小城之春》故事简单,人物不多,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fd3he4g.html
9.小城之春资源合集【述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6,恕我直言,这才是真正的国产宝藏!《小城之春》;中国经典电影《小城之春》原来是一部附属品,只有五个演员一只鸡;被毕志飞翻拍的《小城之春》为什么被誉为“华语电影之首”?【迷影至下Pro43】;懷舊經典愛情老電影《小城之春》(1948年版/修復.https://www.xiaoso.net/t/8340960/amp/1
10.田壮壮2002年,十年禁拍结束后,田壮壮回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执教,担任导演系研究生导师、系主任;。每年报他的研究生的就达数百人之多,其中包括有演员赵薇、青年导演韩婷、孙睿、张琦等。 同年,翻拍费穆经典影片《小城之春》,获得好评。 2003年监制侯咏执导的影片《茉莉花开》以及谢东执导的《冬至》,同年和李雪健、金子合作参与...https://baike.sogou.com/v563365.htm
11.《小城之春文化意蕴》小城之春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田壮壮 演员: 胡靖钒,吴军忱,辛柏青,叶小铿,卢思思 更新:2024-08-17 14:18 首映:2002-09-04(威尼斯电影节) 年代:2002 时长:116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评分:7.3 观看数:97244 热播指数:356 来源网:花蝴蝶影院 死气沉沉的小城,春心荡漾的人们——新旧版《小城之春》之比较 ...https://www.vschang2018.cn/post/wid18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