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05.07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首金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词曲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周玉纹(韦伟)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李纬
1948年电影《小城之春》文华影业公司摄制
导演:费穆;编剧:李天济;摄影:李伟才;剪辑:韦纯葆
主演:石羽(乡绅戴礼言)、李纬(章志忱)、韦伟(周玉纹)、崔超明(仆人老黄)、张鸿眉(戴秀)
战后江南某小城一个破落家庭里。年轻少妇周玉纹与丈夫戴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也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这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他是礼言分别八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礼言的妹妹戴秀喜欢上了志忱,而志忱拒绝了她。志忱的心里还装着玉纹。但他心里很矛盾。玉纹虽对丈夫尽职尽责,但心里却想着志忱,为此,她觉得对不起丈夫礼言。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礼言有意撮合他们,吞服了安眠药后被抢救过来。经过了这一番感情波折,玉纹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一个春日的早晨,周玉纹、戴礼言还有妹妹戴秀在城头上为章志忱送行,他们目送志忱的身影渐渐远去……
《小城之春》的诞生
这部杰作的产生多少有些偶然。当时文华公司投拍《小城之春》是因为正拍另一部影片《好夫妻》,租下了片场,却迟迟不能完成。为了减轻成本,于是挑选了《小城》这样一部成本轻、演员少的影片来救场。费穆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差使。电影原名《苦恋》,后来又改为《迷失的爱情》,最后定名为《小城之春》。费穆对李天济的剧本做了大量的删改,在拍摄过程中,他还喜欢随意即兴的创作。
谈到这部影片,费穆曾经吟咏过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小城之春》的气韵,与这首词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欲爱不能、欲罢不成的两难处境,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在阐述《小城之春》的一篇文字中,费穆曾经说过:“我为了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和‘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的),做了一个大胆和狂妄的尝试。”
早期的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抒情的心理片。此外,它吸取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如反复出现的破败城墙、长长荒芜的乡间小道等,很好地烘托出人物的心境与影片情调,富有诗情画意。影片显示了费穆导演艺术的特色,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002年《小城之春》导演:田壮壮;编剧:阿城;摄影:李屏宾;造型:叶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