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解析笔记

2009年年底第一次接触BLM,以后每年都使用BLM做战略规划,有收获,有困惑。

2019年5月,应邀参加华为大学“超级CXO”培训,系统学习华为的DSTE体系和BLM方法,对从战略到执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今年的规划季,重新听了一遍当时的录音,依然有新的收获,有新的困惑。

总结以备忘,蓝色的部分是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一些基本认识

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为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所做的方向性选择、重大取舍和所采取的关键举措,以及对资源分配优先次序的锲而不舍的承诺。

长期目标:战略立足全局、未来。以全局视角看局部,以终为始看现在。

选择:方向性选择、重大取舍、关键举措。

资源:决定资源分配优先次序。

锲而不舍的承诺:战略是一定要实现。

企业治理就是实现两个端到端

第一个端到端是横向端到端:从市场客户的需求开始,一直到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终止。

第二个端到端是纵向端到端:战略是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落地一定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上。从战略到执行有两重含义:

1、大家对战略有共同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行动去落地。

战略与执行

重新认识战略到执行的重要性:缺少了执行再好的战略都是一纸空谈。

2008年华为检视公司问题:TOP1为战略的清晰共识及有效执行。华为高层认为,”不是战略定义的不好,是战略执行的不好。因此要借鉴业界最佳实践,系统地提升战略执行力。”

华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落地,这就是锲而不舍的承诺。

2008年引进IBM的BLM,花了3000万人民币,实际上引进的是思想的创新。

在日本代表处和印尼代表处试点,随后建立了DSTE流程,打通了从战略到执行。

为什么要建立流程?

1、没有流程只是事件(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有流程才能一直去做、例行去做,才能持续改进;

2、有流程就不是人治,而是法治。

这就是流程的力量,制度的力量。

DSTE,从战略到执行流程

DSTE:DevelopmentStrategyToExecution

其中,

第一部分:制定战略规划。华为4月启动战略规划(SP)到10月份。

第二部分:制定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实际上是战略规划如何落地执行,由战略导出重点工作和关键任务。业务规划(BP)从11月到3月(实际基本春节前完成),通过主管述职确定(华为的财年从4月开始)。

第三部分:战略的执行和监控,实际上就是重点工作的执行与监控,用到的是绩效管理。

两个重要输出:

1、战略规划的输出。

2、预算规划的输出。

两个闭环:

第一个闭环:对事情的闭环(通过管理、执行与监控,对管理重点工作实现闭环)。

第二个闭环:对绩效的闭环,一个是组织绩效,一个是个人绩效。对绩效的闭环就是对人的闭环,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闭环里面。

只有有了流程,就可以例行来做,就可以持续改进。就不是人治而是法治。

BLM:BusinessleadershipModel

引进BLM的原因和益处:

1、执行要落地,需要有统一的语言、工具和方法。BLM解决了华为全公司从战略到落地的统一语言和统一方法;

2、BLM的方法论非常强调执行。把执行提升到和战略同等的地位;郭士纳去IBM之后发现IBM战略非常强,差距在落地;

3、BLM是一套逻辑性非常强的结构化方法。结构化强才容易学习,才能学会。

BLM模型

BLM的基本原则

以差距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战略与执行紧密结合——重在结果

终年持续不断——组织学习是持续不断的过程

领导力与愿景/使命/价值观

1、眼界决定境界

全球视野,顶级人才圈

坚定不移学习美国及西方的科学管理和研发创新

仰望星空,多喝咖啡,持续和业界级公司对标:SpaceX等创业公司

2、定位决定地位

只有定位No1才能长期生存

《心胜》:看得到的公司一定可以干掉,字典里有第二就未战先输了

案例:2006年,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绝望到希望

定位:No1

产品:先学后超

人才:挖人

3、思路决定出路

先学后超;

创新:客户需求驱动+技术驱动。下一代的产品降维打击!

执行力:让对手闻风丧胆的执行力来自价值分配和绩效管理

鼓动、激情、胜利:不管多么困难,搞定!不管对手是谁,干掉!先见、先决、先行。

差距。有了差距才有动力。

打开BLM秘诀的钥匙就是差距。差距源自不满意和不满足。BLM的起点是差距,终点是关闭差距。

1、和自己比较有差距。(自己有追求)

2、和竞争对手比较有差距。

3、和业界标杆比较有差距(做到业界第一,要有使命感有追求,和使命感比的差距)。

差距包括两种类型:

1、业绩差距(看到、想到但是没做到。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是人力不够);

2、机会差距(没看到没想到方向和机会)。

业绩差距要做根因分析,重点是向内看;机会差距要向外看。

包含两部分:过去的目标和结果差距,未来的期望和现状差距。

BLM的逻辑综述

向外看的第一站就是市场洞察。市场洞察帮助我们从外面寻找机会,分析未来客户的需求会发生的变化,价值如何转移。

市场洞察有五看(看环境、看行业趋势和发展、看客户、看竞争、看自己)。

战略意图是通过市场洞察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本质上是定目标。最长远的目标是愿景(目的和意义);第二层级是战略目标,三到五年,支撑愿景;业务目标,是近期的短期的目标,包括路径和节奏。

战略要面对未来三到五年,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创新是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创新就是对未来客户的需求和未来价值转移的预判。因此方向大致确定之后就进入创新焦点。

创新焦点包括三个内容:业务组合(一类:目前成熟的业务或者产品,这是现金流;二类:快速增长的业务要尽快占领市场;三类:面向未来的业务,提前布局和探索的业务。三类业务需要有非常好的组合才能保证长期有效的增长,战略的目的就是保证长期有效的增长);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

战略的落脚点是业务设计,业务设计是战略四个模块最关键的一个模块。业务设计有六步:

客户选择:向外寻找机会(前面要尽量不要约束自己,扩大喇叭口。业务设计的时候要收缩,做选择,确定服务哪些客户群体)。

价值主张:到底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选定的客户实现他的主张。价值主张换句话说就是客户为什么要选择你的理由。

价值获取:钱怎么回来,包括盈利模式。

业务活动范围:哪些自己做,哪些合作伙伴做(例如苹果:只做设计、芯片、操作系统)。

战略控制:哪些点一定要控制住,控制不住会被别人卡脖子或者导致利润降低。

风险管理:对于高中风险要主动规避,对高风险要有应急的措施。

战略四个模块最关键的一个模块是业务设计,业务设计六步最关键的是价值主张。

由战略导出关键任务,通过组织能力(组织、文化、人才)完成关键任务。

关键任务完成之后差距就关闭了,因BLM的此起点是差距,终点是关闭差距。

BLM注意事项

1、在这个过程中,战略和执行是一张皮,制定战略过程中同时就考虑落地,因此对执行的需求同时就出来了。例如HR的三支柱变革:共享中心、HRBP、人力中心,其中HRBP就是在战略过程中参与进去,同时考虑执行落地和需求。

2、方法论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是串行的,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每一个活动都要看能否关闭差距。所有的关键任务全部落地也关闭不了差距(差距是有财务指标),需要回到前面,可能从市场洞察的时候就需要重新检视。

BLM起点:战略目标要求

战略核心回答的问题

1、我们要去哪里(战略意图、领导力)。战略是以终为始。

2、我们现在在那里(差距分析、市场洞察)。涉及到两个差距:业绩差距(能力不够或者方法不对,向内看,通过根因分析导出关键任务。看当前);机会差距(向外寻找机会,面向未来)。总结: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当前,一个未来。

3、怎么去(创新焦点、业务设计、战略执行)。

华为战略管理理念

1、追求长期有效增长

2、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3、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4、强调机会对公司发展的驱动,抓住战略机会扩张,敢于胜利才能善于胜利

5、聚焦主航道,检查压强原则,厚积薄发,“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6、开放、竞争、合作,构建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

目标要求

来自上一级的输入,或来自初始假设的目标(BLM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串行的)

华为目标分为三个:底线、达标、挑战

华为的目标一定要有挑战性

案例:手机业务

最初,贴牌摩托罗拉,因为华为在联调和测试硬件设备时需要手机,没有手机不完整。

08年想卖掉手机给摩托罗拉。金融危机没有卖掉。

14年对手机的要求(研发和渠道能力不具备)为控制节奏,保证利润,当年的目标是100亿;15年年底达成200亿,翻了一番。

16-19年战略目标,200亿→500亿。

目标:促进能力建设、激发潜能(能力和目标的潜力是相符的)。

差距分析

BLM的基本原则之一:以差距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业务问题。

几个关键词

差距:做每一活动都要回过头来看看能不能关闭差距

共识:没有达成共识就无法落地

关键:排序,抓住关键差距,资源和能力有限需要进行取舍

机会差距:因为未识别或重视不足而错失的市场机会的量化评估,填补机会差距需要有新的业务设计。机会差距→业务设计→关键任务。

业绩差距:由于执行不到位导致现有经营结果和期望值之间差距的量化陈述,需要通过高效执行填补,一般是内部管理问题。业绩差距→关键任务。

差距贯穿BLM的每一个环节。整个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关闭差距。如果关闭不了需要回到前面的环节重新开始做。BLM是以解决差距为目标,从战略到执行的一致性逻辑思考。

四个要点:

1、管理团队必须对关键差距形成共识。共识贯穿前后。无共识则无法落地。

2、机会和机会差距不同,只有真正考虑要做的才能上升为机会差距。

3、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有可能重合。

4、差距不是主观评价,要拿实际业绩数据说话。差距一定要从感知到量化!

市场洞察-分析机会差距

市场洞察:

机会差距向外看,这套方法帮助我们由没想到和没看到到想到看到。

市场洞察非常重要就是两件事:1、市场有变化吗?有未来吗?2、如何变化(未来走向哪里)?市场洞察的目标是: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改变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尤其是“赛道的变化”

最佳场景是牵引,最差场景是风险保障,要选择最可能场景。

市场洞察基于数据、工具和机制

市场洞察:经营数据、行业数据、BI信息支撑

数据:基于事实

信息:通过数据进行整合、推理;定性分析,描述数据背后的故事

洞察:关键发现、推荐建议、下一步举措。“洞察”当名词用,可以理解为洞见。

五看-看环境:价值转移驱动因素分析(可能导致价值转移的要素分析,防患于未然)

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factors)

经济因素(economicfactors)

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factors)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factors)

五看-看行业:价值转移趋势分析(已有或出现苗头的价值转移趋势)

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市场特性变化趋势:政策、产品、技术、渠道、客户……

客户细分和客户需求变化趋势

购买者行为变化趋势

……

五看-看客户:五看中最关键的部分

一定要细分客户。只有细分客户才能看到他们核心需求是什么和如何发生变化。

我们不能服务好所有客户,只能服务好一部分客户,而且在服务这部分客户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客户洞察要点:抓住客户的核心需求(买什么?为什么买?为什么选择我们?为什么选择竞争对手?)。

找到市场空间。案例:可口可乐的肚子份额思维,可乐的占比变为客户每天饮品的占比。

客户群有无可能发生变化、客户的本质需求有无可能发生变化、需求的实现手段有无可能发生变化

需求管理的范围: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五看-看竞争:从端到端的价值链看竞争

全价值链上看竞争(波特五力):客户、人才、供应商、资源、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所有的以上需要动态来看,随时更新。

四个同心圆: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微弱的竞争对手;未来的竞争对手。

所有关于竞争的分析,一定从客户的角度来看。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要翻个底朝天。可以从以下18个竞争情报要素中选择重点3-5个进行。

1.利润;2.市场占有率及趋势;3.产品系列;4.产品质量;5.新产品上市计划;6.客户和关系;7.价格和成本;8.增长策略;9.财务安全;10.原材料供应商;11.能力(产能);12.合作伙伴和盟友;13.战略控制点和商业模式;14.组织结构;15.奖金结构和评价标准;16.人的特点与文化;17.收购和投资;18.问题

五看-看自己:差距和优势

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视角看自己和差距和优势。需要做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

可以通过商业画布。有九个域,每个域和竞争对手对比。

五看-看自己:组织、人才、文化氛围

既要看外部,也要看内部能力的差距。

组织:现有组织对支撑业务的优劣势分析;新业务发展对组织有哪些新的要求;组织的职责、目标、考核机制、评估体系应该做哪些优化?

人才:面对未来业务发展,有哪些关键的能力短板?需要哪些关键岗位和人才需求?现有人才盘点和评估?人才的需求?人才政策?

氛围与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否落地生根?组织氛围能否有效激发员工追求高绩效?氛围与文化是否匹配新业务发展需求?氛围与文化有无落实到制度、流程和日常工作行为中?

市场洞察总结:

从数据和表现中洞察背后的机会。市场洞察的核心价值:带来确有实据的业务新知。

战略洞察力是一个主管最主要的能力之一。

洞察管理:建立起信息源、IT系统和管理

信息源:外脑、第三方信息、内部信息、客户第一手信息

IT系统:外部IT系统接入、市场洞察信息平台

管理:确定洞察范围、建立团队、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初始假设、例行收集与分析数据、阶段总结和评估、洞察结论应用

根因分析-分析业绩差距

业绩差距的关键是根因分析。准确定位根因是关闭差距的基础。

如何找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5Why(丰田前社长大野耐一)。

寻找差距产生根因的关键:向内归因、关键少数(最核心的问题,不能面面俱到)、追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

根因分析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

1、可以阻止问题重复发生

2、可以满足实现我们的目标(关闭差距)

3、实施者有能力可落地执行

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本质上是定目标,目标一定要有挑战性!

目标有三个:愿景(奋斗方向)、战略目标、业务目标。

愿景:对整体业务、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蓝图。纲领意义、情感契约、现实但有挑战性、是组织的定位

战略目标:3-5年后的业务特征和关键指标体系

业务目标:主要发展路径与节奏,业绩可衡量的指标

战略意图都是以终为始,是超越现状的。

本组织的战略意图要承接上层组织的战略意图。经过市场洞察之后再次刷新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的常见问题

过大。自身能力不够,使得战略执行动作变形

过小。不敢投入,失去机会

没有实现路径的核心策略分解。没有按照产品、区域、客户群进行分解分析。

收入和投入,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

创新焦点

创新焦点的核心是对不确定性的前瞻性判断

对市场洞察中不确定性的前瞻性判断,从“没想到”到“想到”

未定论的部分在创新焦点里面以战略专题方式,决策是否立项研究

已定论且决策完成的部分,需要执行,落实到业务设计中

创新焦点包括三部分内容

1、未来的业务组合模式

2、创新模式

3、资源的有效利用

两类创新

创新有两大类: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

华为:从1到N的创新转型到多做0到1的创新

业务组合

三个成长的地平线

H1:核心业务,要利润要现金流,要减员增效

H2:成长业务,快速占领市场

H3:新兴业务,不能用收入、利润来评估,因为在探索,需要用一些过程性的评价指标

隐含的哲理:世界的新陈代谢

华为追求的是“一定利润水平上的成长最大化”。

任正非:持续有效增长,当期看财务指标,中期看财务指标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长期看格局以及商业生态环境的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商业成功永远是我们生命全流程应研究的内容。管理要权衡的基本问题是现在和未来、短期和长期。

明确未来的业务组合战略,重要的是“组合”。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增长,三个阶段都要有。

企业的资源的重点是投入到H2。

创新的三种典型模式

介于中间的是业务模式创新,创新用于重建和企业扩展

开源永远比节流重要!

创新领域

产品创新:特斯拉、苹果、高通

服务创新:星巴克、淘宝、亚马逊、携程

业务流程创新:IBM、GE、支付宝

业务模式创新:百度、阿里巴巴、摩拜单车

文化和管理创新:迪士尼、宜家

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21资源分配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相对稳定之后二把手负责成熟业务,一把手负责成长业务,三把手负责创新业务

鲜花长在牛粪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切入点(客户关系、客户需求理解、销售存量等)

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是一套结构化的商业选择,也可以理解为创新商业模式。

业务设计需要每年进行刷新:可能需要一个新的业务设计(产业价值在转移),也可能是对现有业务设计的刷新和改善,也可能现有业务设计不变,主要是内部能力和效率的优化提升。

战略的落脚点是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回答几个基本问题

客户选择:谁是我们的客户

价值主张:客户选择我们的理由

价值获取/盈利模式:我们如何能够赚钱

活动范围(关键业务):界定哪些活动由我们完成

战略控制(持续价值增值):哪些能力和活动必须由我们完成。关键的战略控制点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利润流失的点,别人卡脖子的点

风险管理:识别和规避风险

客户选择

客户选择是双向的。

选择客户的标准:价值驱动、竞争驱动、兼具时效性。

充分细分的维度下进行取舍。识别价值客户、潜在客户。小客户≠低价值客户,小客户往往是利润贡献价值客户。

客户选择与公司资源匹配和管理的方法相对应。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

价值主张

用客户的语言来回答。价值主张是客户能够从你这里得到的和你的竞争对手不同的特性。是客户为什么选择我们的理由。

价值主张有三个关键点:

1、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2、我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竞争对手对比的独特性是什么?

3、对客户的增益是什么?

价值主张选择要素:$APPEALS(Price、Availability、Packaging、Performance、Easeofuse、Assurances、Lifecyclecost、Socialinfluences)

一句话描述价值主张:我们提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对手无法做到或者没有我们做的这么**

价值获取

价值获取是我们怎么卖出去并挣钱:产品规划(价值获取)→产品开发(产品定价)→产品销售(销售价格)

把握价值转移趋势。独特价值带来产品溢价;内部运作协同带来成本降低。

不是可销售清单,而是基于客户的解决方案组合后的盈利描述。做好产品组合管理,整体获利而不是每个局部都获利。

盈利模式越清晰越具体,对后续的指导价值越大。

同时思考和布局未来如何才能更好地盈利。

活动范围

定义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明确经营活动中的角色和范围,确定哪些自己做哪些合作伙伴做。

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品牌、制造、渠道。哪些自己做,怎么做;哪些别人做。

战略控制

怎样保证自己在价值链中持续有存在价值?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把控利润;

2、防止被卡脖子;

3、保持长期竞争力的能力。

战略创新的出发点是客户视角,落脚点是产业控制力的提升。战略创新的落脚点必须是产业链控制力提升,不考虑产业链控制力提升的战略创新是无效的。

战略控制力的案例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外部风险、内部风险

风险应对:规避、承受、利用、减小、分担

关键任务和行动举措

关键任务:为支持战略目标达成,确保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组织所需重点实施和管理的工作。如果不实施或实施失败,将可能导致战略损失或战略失败的工作。

关键任务标准:

2、聚焦关键的少数

3、长短期兼顾

4、一般需要跨部门协同完成

5、一般非日常例行工作

两类关键任务:

机会差距/业务设计→关键任务

业绩差距/根因分析→关键任务

两类关键任务要颗粒度一致

导出关键任务步骤

1、对应机会差距、业务差距,按照一致的维度对应和展开,导出关键任务;

2、将关键任务分解行动举措;

3、自检和修正关键任务分解树,明确目标和责任人。

最终得到关键任务分解树。

关键任务、行动举措的描述

一般情况按照动宾结构:动+定+宾+目的

定语是为了缩小范围

关键任务的特征:聚焦关键、彰显个性、强调内因、定量原则、达成共识、关闭差距。

例如:继续加大前沿研发的战略投入,避免颠覆创新的冲击;。建立项目型组织,落实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

关键任务的筛选和排序

1、根据差距关闭贡献度(重要性)、可行性、可衡量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按照1,3,9打分。

THE END
1.西瓜视频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创作者应该如何玩转西瓜视频?西瓜视频从用户来分,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内容的需求者,另一个是内容的创作者。笔者于此处提供了如图2、3所示的查找视频和发布视频流程图。 图2 查找视频流程图 图3 发布视频流程图 三、短视频市场介绍和西瓜视频的市场分析 3.1 短视频市场介绍 此处笔者引用了易观智库,艾媒咨询,艾瑞咨询,巨量算数等所公布的问卷...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3807-1.html
1.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三送”服务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施效果 @国务院 我来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首届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技能比武练兵大赛圆满收官 中央精神 北京要闻 市场监管动态 媒体聚焦 更多>> 习近平离京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https://scjgj.beijing.gov.cn/
2.市场拓展计划方案(精选10篇)②服装市场的SWOT分析: 优势:江西市场当前的服饰品牌销售主要以外来品牌有主其中江浙(包括上海)、广东、福建三地的品牌占据多数。江浙(包括上海)——女装、广东——休闲装、福建——男装。在这种各样品牌的组合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服装操作、批发、零售氛围,减少了本土服装的抵制,让外来的品牌更容易、更快的溶入这个...https://m.ruiwen.com/jihua/5758848.html
3.证券从业资格证考前复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服务机构证从知识1.1.1.3 考点三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2 第二章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第二节 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历史和现状及影响因素 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央行与货币政策 对外开放的趋势 概述 主要内容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9258/article/details/130381689
4.个人年度总结范文(通用17篇)三、市场分析 此刻xx市场品牌很多,但主要也就是那几家公司,此刻我们公司的产品从产品质量,功能上属于上等的产品。在价格上是卖得偏高的价位,在本年销售产品过程中,牵涉问题最多的就是产品的价格。有几个因为价格而丢单的客户,应对小型的客户,价格不是太别重要的问题,但应对采购数量比较多时,客户对产品的价位时...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00503161707_2342494.html
5.精华调查方案11篇调查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情况调查,以及消费者对“金冠牌营养片”的认知程度。同时,通过市场调查,向公众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产品价值等。调查对象是购买“金冠牌营养片”的顾客。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1、事前调查内容:运用访问法(深度面谈或GFI),调查清楚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465511.html
6.产品分析:为何斑马英语成吸金怪兽?四、产业链分析 在斑马英语应用中以及整个C端幼儿启蒙市场中,主要有三大参与方:平台方,内容消费者,投资者,不论任何公司以及产品想要生存以及更好的发展都必须平衡满足各方的需求,这十分考究一个产品经理的平衡决策能力。 下面将从斑马英语为引,探究一下在启蒙教育中三方究竟有哪些需求,以及斑马英语是如何满足并平衡各...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12879648&efid=zblQwE8w7plsQQLXOcx_Nw
7.市场分析报告(通用17篇)记者21日获悉,广州市房协日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其中对广州土地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州住宅用地合计成交金额259亿元,同比下降28%,楼面地价达9758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6%。报告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于海珠区广纸片区地块成交拉动住宅用地楼面地价呈现较大幅度上升。 http://mip.pincai.com/article/2497364.htm
8.房地产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精选13篇)工作二:策划营销方案。这个工作需要做大量准备,包括市场调查、联系发展商、房产现场勘察、消费顾客群休分析等事务,虽然只是在做协助工作,但却是让我学习到最多的一个工作,它让我深刻地了解到一个楼盘从批地开发到售后物业管理的全过程,也是让我直接看清房地产的一切内幕。 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baogaofanwen/371754.html
9.食品安全(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二)市场分析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产品方案 四、厂址选择及用地方案 (一)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用地方案 (二)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三)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食品安全五、技术方案、设备方...https://baike.sogou.com/v128499.htm
10.营销调研知识库营销调研的内容 1.市场需求容量(TheMarketNeeds)调研市场需求容量调研主要包括:市场最大和最小需求容量;现有和潜在的需求容量;不同商品的需求特点和需求规模;不同市场空间的营销机会以及企业的和竞争对手的现有市场占有率等情况的调查分析。 2.可控因素(TheControllableFactor)调研 ...https://www.shichangbu.com/article-263-1.html
11.精华项目建议书(通用11篇)第三章 养老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养老市场调查 3.2 养老市场预测 3.3 养老市场推销战略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养老产品规格、生产标准;年产量或产能等。 3.5 (养老)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按既定的养老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南宁当地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https://www.jy135.com/jianyishu/561581.html
12.2020选调生高分答题技巧河南选调生技巧2.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多形容优秀的人或物。 4.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第12组:浩如烟海、恒河沙数、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巨细无遗、汗牛充栋 1.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资料内容等极为丰富。 https://ha.huatu.com/zt/2020xds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