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护肤品行业影响力研究报告·2019年8月版
新浪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推出《中国护肤品行业影响力研究报告·2019年8月版》。报告对护肤品行业进行分析并对护肤品牌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对护肤品潜在用户洞察分析,了解到受众护肤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对护肤品存在个性化的需求。同时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护肤品的市场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市场规模和商业价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9年末,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目前我国护肤品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一、护肤品热度位于化妆品行业之首
化妆品作为最基础的颜值消费品之一,正处于一个大规模普及使用的时代。化妆品是“颜值经济”的六大领域之一,其他还包括健身、医疗美容、美颜摄影、美颜饮食、服装及配饰。据微热点统计,2019年8月,“化妆”以96.11热度指数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健身”且与其热度指数相差较小。
201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2017年达到1784亿元,2018年护肤品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9年末,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二、护肤品8月全网声量环比上升20.78%
1。日均信息量20万条以上明星代言、营销活动促信息量上升
三、精华、面膜、防晒成护肤品“三大热点”
1。高端护肤品热度较高国产护肤品占据大众品牌“半壁江山”
在护肤市场中,近年来国际平价品牌巴黎欧莱雅、玉兰油市占率下滑明显,而国际高端品牌如兰蔻、雅诗兰黛市占率则稳中有升,国产品牌市占率上升趋势亮眼。2018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单品牌市占率排名第一的为国产品牌——百雀羚,2018年单品牌销售额接近100亿元,市占率达4.5%。
巴黎欧莱雅和玉兰油分别以18.33和10.75的热度指数位于护肤大众品牌前二名,凡士林、兰芝和百雀羚分别位列第三、四、五位。在护肤品大众品牌热度指数TOP10榜单中,国产品牌占据五席,国产护肤品占据大众品牌“半壁江山”。
3。精华、面膜和防晒位列护肤细分产品热度榜前三
4。赫莲娜精华和欧莱雅面膜各自占据首位安耐晒在防晒领域独领风骚
通过微热点对各面膜品牌的热度指数进行统计,巴黎欧莱雅以2.66的热度指数位于首位,资生堂和SK-II分别位于二、三位,热度指数分别为2.21和1.78。
防晒品牌方面,安耐晒以1.37的热度指数位于首位,兰蔻和科颜氏紧随其后,分别以1.31和1.30的热度指数位于第二、三位。
5。眼部护肤品:眼膜涨幅最大眼霜跌幅最大
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网络销售日渐成为护肤品主要营销模式之一。通过微热点对8月期间售卖护肤品电商平台进行统计,淘宝以21.24的热度指数位于首位;其次是小红书和亚马逊,热度指数分别为15.15和5.37;社交电商拼多多和云集紧随其后,分别以5.00和4.83的热度指数位于四、五位。
随着越来越多人更爱美,人们更愿意在颜值上投资自己。有声音预测未来核心“护肤品人口”会呈现成倍增长,进一步带动护肤品的快速发展。
1。突破地域限制潜在用户群体逐渐辐射全国
2。女性受众群体不容忽视男性也注重“面子工程”
4。护肤品牌官微和美妆博主成核心传播者
五、男性也注重“面子工程”“他经济”显现
1。中国男性越来越“好色”“男士护肤”热度指数达28.72
2。男士更注重护肤品功效和价格
六、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发展商业价值凸显
伴随着“颜值即正义”“漂亮脸蛋出大米”,应运而生的“颜值经济”带动起整个以颜值为切入点的商品与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
1。2019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市场增长潜力大
随着国内化妆品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增强、政策鼓励(2018年7月1日起,洗涤用品、护肤及美发等化妆品进口关税由8.4%降至2.9%)等内外因多重因素,我国化妆品行业逐渐回暖,步入发展新周期。其中护肤品市场是国内化妆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领域,占比达50%以上,且近几年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2017年达到1784亿元,2018年护肤品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9年末,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在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占整个日化用品的51.6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未来核心“化妆品人口”的成倍增长,将带动我国化妆品行业,尤其是护肤品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护肤品市场的增长潜力依然很大。
2。网购是消费者主要购买渠道线上渠道发展前景广阔
护肤品市场发展势头强劲,迎来黄金时期。国内外企业纷纷加码抢占市场份额,渠道端的格局颇为多元化,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下渠道主要是百货商场、超市、化妆品专营店、药妆店以及美容院等。另一方面,在如今信息化爆炸,信息渠道更多元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多样护肤品牌,从而作出购买决策。据微热点统计,8月,网购(包括微商)是消费者主要购买渠道,热度指数为24.07,远高于传统的购买渠道,说明线上渠道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随着电商的发展以及“触达消费者最后一米”概念的深入,品牌应对于线上渠道的布局越来越重视。
4。明星代言和护肤达人直播更吸引眼球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技术持续进步,“颜值经济”时代的兴盛,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型。人们不只对护肤品的需求量增加,对护肤品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细致,消费需求已经从大众化逐渐转向专业细分化。护肤品品牌商需深刻洞察市场需求,想消费者所想,不断完善品牌矩阵,以多品牌战略深入细分市场,并凭借差异化的专业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精细护肤需求。
八、跨界营销、“KOL+社交媒体”模式成护肤品牌营销趋势
品牌跨界联合营销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营销热词,1+1>2会引起用户的好奇心,给消费者一个新的消费理由。此营销方式既宣传了品牌,也激起了用户的购买欲。在这个“眼球”便是资源的时代,如何在玩出创意的同时,又能吸引流量带来销量,是各大品牌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妆品同各品牌携手掀起一阵“跨界化妆护肤”潮。
目前,彩妆、香水与各品牌跨界合作较多,据报道2018年化妆品的跨界合作全面开花,流量增长了77倍。据微热点统计,故宫口红在8月的热度指数达4.23,皮炎平口红热度指数为1.68。与彩妆跨界相比,护肤品跨界营销相对较少,但随着彩妆跨界反响热烈,护肤品或迎来跨界营销的热潮。
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经济”显现潜力
据公开数据统计,20年前市场规模近乎为零的中国男性化妆品市场,在2017年年底已迅速扩大至近百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总值将增至154亿元。香港贸发局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内地男性护肤品及化妆品市场的零售额将达19亿元人民币。“他经济”的潜力吸引了不少护肤品牌开拓市场。
据淘宝新势力发布的《18—35岁男士潮流消费报告》显示,男性在化妆品等领域的消费增长趋势显著。男士护肤品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幅38%。“颜值”时代,越来越多的男性促进了护肤品消费的快速增长。
3。国产护肤品牌崛起百雀羚、珀莱雅等潜力较大
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与贝恩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中的数据,近几年国内护肤品市场中百雀羚、珀莱雅等国产品牌的异军突起使得外资品牌的价值份额逐年下降。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护肤品市场外资品牌的价值份额从2014年的31%逐渐下降到2017年的22%,未来几年,随着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外资品牌的价值份额仍将减少。
据微热点对我国本土护肤品品牌热度指数进行统计,8月,百雀羚以4.07的热度指数位于第一位,珀莱雅、阿芙、丸美紧随其后,分别以3.27、3.13、2.91的热度指数位列第二、三、四位。
近年来,“新国货”一词开始成为中国品牌追逐的方向,在中国护肤品行业,国产护肤品牌也掀起了新国货运动。有舆论称未来5至10年,国内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有望逐步替代外资品牌,百雀羚、珀莱雅等本土品牌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说Ohmygod。”李佳琦魔性的声音,仿佛还萦绕在耳边。只要是被李佳琦推荐过的口红,无一例外会被疯狂抢购,一度刷新各大店铺的爆款。李佳琦,一个素有“口红一哥”称号的美妆博主,打破过口红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个人坐拥几千支口红,5分钟卖出14000支口红的记录让人咋舌。李佳琦正在用自己暴涨的人气和顶级的带货能力改变大众化妆品营销的手段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