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乎国家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食品小作坊以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等特点,一直是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已经成为规范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生产经营秩序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已成为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为做好食品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县质监局对食品加工小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县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
一、××县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基本情况
2008年,在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生产的白酒、茶叶、纯净水、月饼糕点等产品抽样检验的数据报告中,合格率不足85%。其中,白酒类存在杂醇、总酸超标、酒精度不足或过高问题,月饼糕点类存在蛋白质含量不足等问题。小作坊业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均存在不按标准生产,原料采购把关不严,没有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是造成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质监局先后召开两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业主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产品生产标准、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宣贯、培训会议,与各业主签定食品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明确企业及小作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采取措施监督企业及小作坊严格按照执行标准严格原辅材料质量关、生产工艺控制关、添加物质关、出厂检验关,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出厂。2009上半年,县质监局共对酿造白酒、茶叶、纯净水等食品类产品抽样检验42个,仅有2个不合格,检验合格率为95.24%,同比去年增长了10个百分点。抽样结果显示,通过业主自律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食品安全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农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食品小作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议题安排,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活动的针对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此项工作,教科文卫工委与县政府办公室、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沟通协商,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调查方案。7月1日至4日,县人大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组织部分人大常委对全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
调查组先后深入到、、等乡镇,实地查看了乡水厂,县水厂东干渠提水处、河提水处、清大活水厂、屠宰厂、屠宰厂、兽医站、雅斯超市、中北仓储,实验小学幼儿园食堂、县野凤食品公司、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金获种业销售店等现场。在调查中,向社会公开发放了100份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全县超市、食品零售商店和集贸、批发市场等食品经营单位所销售的食品“比较放心”以上达到了65%,其中超市97.8%;对餐馆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的满意度为78.9%;对米、面、肉类、蔬菜、水果等10个重点食品比较满意为80%;对全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了解达88.95%。现场调查结束后,组织召开了由县药监、农业、畜牧、质监、工商、经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在听取县药监局关于我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后,调查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一、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走访调查__家超市、__家食品店,_家食品批发市场,座谈了解消费者___人。超市规模大的,消费者放心消费的信任度也好,从市区消费者消费看,食品的购买主要集中在xx、xx、xxx、xx四大超市,xx、xx、xx、xx等小型超市,人流量相对要少,通过调查了解,规模大也好,小也好,谁的商品好,谁的价格低,消费者就购买谁的。
二、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调查发现,我市食品安全的环境还不是十分乐观的,但与其他各种食品销售通道尤其与农贸市场相比,连锁超市还是食品零售环节最安全的通道。
(一)连锁超市对食品安全管理一般都有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_.超市公司(店)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食品质量管理制度。调查各公司(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__个。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注重基础建设的企业占__%,建立加工安全制度的企业占__%,强调环境因素的企业占__%。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健全的企业有__%。生产销售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比较规范的企业占总数的__%。
_.连锁超市(店)一般都有专职的或兼职的食品质量控制管理部门,独立设置食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占_%,由其他部门兼管的占__%。其中隶属于采购部的占__%,隶属于营运部的占__%,大多数的企业向连锁公司(店)派出质量专员巡查。如xx超市、xx超市等就属于此类状况。
1、呈现“小、散、低”的状况。“小”即规模小,有相当一部分面坊、糕点店固定资产不足一万元,从业人员2-3名。“散”即分布散,食品小企业小作坊80%分布在各乡镇和农村。“低”即生产技术水平低,目前绝大多数是粗放型传统加工业,32家酿酒作坊中,全部是采用传统工业酿造谷酒,设备简陋,产品品质、生产效率都不高。
如何加快推进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要加强“三个引导”和打好“三张牌”。
一、加强“三个引导”
(1)加强规划引导。把食品产业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像抓锂电产业一样抓食品产业,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初具规模的产业优势,研究并制定振兴我市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划,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走园区带动的路子,从我市食品工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资源实际出发,统筹食品工业园区(基地)布局,确保做到立足优势、错位竞争、集群发展。有交通优势的袁州、高安等地要以食品物流为主;有产业优势的、等地要以充分发挥“四特”、“旺旺”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有特色优势的丰城、等地要依托特色资源,充分挖掘“富硒”和“有机”品牌价值;有生态优势的、等地要依托山区县特点,扩大绿色蔬果种植基地,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培育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全市形成一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园或基地。
(2)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引导,一是优先保障用地。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集约利用土地,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和保障,对重大项目积极协助争取省级用地指标。二是简化审批手续。对重点食品企业新扩建项目审批手续,将其纳入“绿色通道”审批范围,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三是拓宽渠道、引导投入。设立食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绿色环保及有成长性的食品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平台,加强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行国家政策性资金及农口其它可用资金打捆使用的办法,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集中扶持的做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和引进国内食品龙头企业。
一、基本情况
(一)食品市场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餐饮服务经营企业560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2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地食堂近52家。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原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餐饮服务监管职能划归县工质食药监管部门。
(二)药品市场基本情况
全县药品零售企业17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医疗机构24家。药品市场经过多年来的有效监管,假、劣药品发生率明显下降。
自《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法律赋予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职能,带来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挑战和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市巴州区食安办通过走访部门、调查企业等形式,对全区餐饮服务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全区餐饮业现状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并提出监管建议与对策。
一、餐饮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区餐饮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快、增长幅度大的行业之一。根据调查,目前全区共有各类餐饮单位1390家,其中大型餐馆3家、中型餐馆25家、小型餐馆363家、小吃店837家、学校食堂12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36家;共办证1280家,办证率达到92%;有从业人员7187人,其中6837人获得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城区餐饮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达100%;获证餐饮单位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区食安办坚持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宾馆、饭店、农家乐、学校食堂、六小行业为重点,全面整治和规范餐饮业食品市场秩序,切实提升了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了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