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潮玩市场相当火爆,泡泡玛特算得上是风向标,甚至让投资者趋之若鹜。此次泡泡玛特的业绩出炉,略微让人有点担心,这是否意味着火爆了两三年的潮玩市场开始“降温”了呢
——复购率略有下降
但值得一提的是复购率,最新的财报显示复购率为56.5%,反观2019年这一比率是58%。虽然复购率下降并不完全意味着用户的绝对流失,并且复购率只是小幅下滑,但如果任由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脱粉”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对IP等的喜爱带有一定的偶然和随机性,加上品牌忠诚度不高,一旦市场红利消退,存在用户流失的风险。此外,盲盒商家虽然拥有知名IP(知识产权),但是缺乏创意和更加能触动消费者的点,也很难提高用户粘性。
IP还有吸引力吗?
——知名IP仍难以动摇
那么问题来了,IP还有吸引力吗?IP是潮玩界最核心的要素。当前盲盒IP主要有两种类型:
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盲盒市场头部玩家运营IP数量都比较多,其中Hasbro和泡泡玛特运营IP数量接近100个。如果光从泡泡玛特此次的业绩看,旗下知名IP的“吸金”能力还是很强的。Molly、SKULLPANDA、Dimoo等泡泡玛特自家IP产品的盈利能力相当强悍,收入达到了25.87亿元,同比上一年度的9.80%,猛增164%。最知名的Molly仍然是“吸金之王”,上述三大IP收入均超过5亿元。IP在泡泡玛特整体收入的比重也从39%跃升为57.6%。所以,仅从年报数据看,知名IP依然保持强势。
但初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IP的号召力不够强,除非有某些特定因素让新锐IP一炮走红,否则要想动摇已经在市场上有着一定位置的知名IP,目前看来是相当困难的。
投资价值还高吗?
——涨价风引发不满意
潮玩市场的火爆,不仅仅是“玩”,还有着“投资”的价值。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物,不确定性的刺激增强了吸引力,并且成为用户社交传播的热点话题。此外,盲盒还具有收藏、精神慰藉等属性,这使得盲盒的受众面更广。
而盲盒玩家还有一大热衷的趋势,就是喜欢淘闲置或者二手盲盒。在二手电商闲鱼平台上,预计有至少44万的盲盒玩家,艾媒咨询的统计显示,“双11”所在11月份,闲置盲箱交易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
有一些隐藏款和热卖款由于具备稀缺性,价格甚至高于原价的几十倍。潮玩等产品的“溢价”相当之高。泡泡玛特推出的MEGA珍藏系列娃娃就被炒至近37000元,甚至还有知名设计师的联名款被炒至近10万元。
根据艾媒咨询关于模型类潮玩的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成用户选购模型时主要考虑产品价格,其次是产品是否正版(37.7%)及其网络口碑(35.7%)。此外,升值空间、品牌口碑、模型尺寸以及售卖服务等也成为部分用户的考虑因素。
价格作为商品中最重要的杠杆元素,在潮玩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体现在投资市场,泡泡玛特的股票市值大约为434亿港元,相较于上市初期,已经跌了很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潮玩市场整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经济市场规模达到294.8亿元,2021年将以30.4%的增速升至384.3亿元,2022年预计还将继续保持增势。但由于潮玩市场已经连续火爆了两年多,未来如果没有新的IP刺激的话,火爆程度将会有所“降温”。
而如果要想通过潮玩来进行投资,恐怕还是那句经典的名言: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在潮玩出海这件事上,中国品牌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急躁,而最终决定出海成败的关键,仍是潮玩最底层逻辑:玩具本身是否足够好玩、足够有趣。
盲盒热之后,手办成为新潮流。根据《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2022年潮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78亿元,接近500亿。
高成长力、高承租力、高热力值,它们正翻涌而来!
有八成以上的网民都有追星行为,其中喜欢追虚拟偶像的有63.6%的网民。超半数的网民喜欢虚拟偶像是出于其形象设计。
众多商家看中以虚拟偶像为核心、背后潜藏的关联商机:一个虚拟偶像就能串联起整个产业链的新机遇。
K11深耕艺术IP,打造“艺术游乐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零售样本”。
近日,泡泡玛特新增一则行政处罚,处罚结果是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50000元整,处罚事由系不正当有奖销售。
4月14日,武汉鲁迅书店(美术馆)在武汉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规划建设文化创意馆、特色餐饮等五个功能,提供优质读物超5万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