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发展预测》发布

2022年旅游市场景气下探,波动筑底,旅游产业景气、企业家信心、游客满意度等指标走低,政府托举政策和市场主体创新对于稳定旅游经济基本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指出:2022年旅游市场景气下探,波动筑底,旅游产业景气、企业家信心、游客满意度等指标走低,政府托举政策和市场主体创新对于稳定旅游经济基本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局之年,也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题之年。“乙类乙管”新规实施,恢复20国出境游等政策变化减少了疫情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春节旅游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市场快速回暖的主基调,预计全年旅游市场呈“稳开高走、持续回暖”总体格局。

2022年市场景气下探,国内旅游跌至疫情以来新低

2022年新冠疫情散发贯穿全年,各地防控措施有所收紧,居民出游心态更趋谨慎。2022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位于临界值以下,第一至第四季度指数值分别为95.60、97.82、85.59和99.32,季度均值为94.58,较2021年低8.64。居民出游意愿均值为86.73,与上年基本持平。旅游企业家信心指数3个季度低于临界值。

2015-2022年国内旅游景气及居民出游意愿指数(季度)

202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5.3亿人次,同比下降22.1%,较2020年下降12.12%,恢复至疫前4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2.04万亿元,同比下降30%,较2020年下降约8.5%,恢复至疫前30.7%。预计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数约4630万人次,同比下降约4.8%,恢复至疫前15.5%。

2012年-2023年旅游市场主要指标趋势

2022年的全国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80.52,仍处于“满意”水平,但是同比下降2.37%,为2016年以来的首次回落。疫情管控导致“盲盒式出游”、目的地生活共享内容欠丰富、现代旅游产品创新供给不足,是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3-2022年分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

2022年市域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排名

旅游消费主体持续探索消费场景在结构上的多样性,景观之上是生活,游客在行程中更看重文化内涵和场景体验,“轻体重文”、社群旅游、夜间旅游、冰雪旅游等业态加速兴起。游客消费空间逐渐从景区、景点等传统旅游消费场所向历史文化街区、商圈休闲区、城市公园等公共消费空间扩展。

城乡居民休闲时长(单位:小时)

从客流的区域流动趋势上看,“本地人游本地”改变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省内游比例超过8成。省际旅游客流主要表现为相邻省份间客流流动,客流量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特征明显。在全国100条最重要的省际旅游客流中,有81条省际旅游客流为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仅有19条旅游客流为非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地区跨省接待比例中,华东地区接待跨省旅游客流量最大,占比为33.28%,从排名前10位的流出和接待省份可以看出人口规模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在提升。

2022年各地区跨省旅游接待占全国接待比例

2、旅游产业景气不及预期,企业积极自救展现内生动力

住宿产业格局呈现头部效应不断强化。从全球酒店排名看,我国酒店集团排位不断上升。虽然这三年中国住宿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行业酒店数量和房间数增长幅度较小,但处于头部的酒店集团规模有所增长,行业分化加剧。从投资与绩效看,行业景气陷入新的低谷。2020年住宿业投资同比增速为-0.8%,2021年回升至6.63%,2022全年来看,企业业绩不及年初预期,是住宿业历年亏损最为严重的一年。

从风景到场景正在成为旅游景区、主题公园与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新方向。近距离的出行、高频次的休闲、多场景的消费,成为疫情以来节假日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场景融入风景,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发展呈现新格局。北京杜威中心的梵高和莫奈的光影艺术大展、嘉兴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蚌埠的禾泉山庄、上海春秋的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游,以及春秋集团推出的春野秋梦露营产品等。这些不是传统的景区,而是全新的消费场景,旅游景区乃至旅游产业的边界处于消失和重构的进程中,强调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由需求侧来定义旅游景区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旅行服务商经历了疫情发生以来最难熬的一年。相较于主营业务在线下的旅行服务商而言,OTA的业务复苏稍显乐观。携程集团旗下乡村振兴品牌携程度假农庄先后在安徽、河南、新疆、江西等多省区落地,累计接待客源已覆盖全国30个地区。同程集团通过收购云南红土航空股权,并接受地方政府注资,以湖南航空有限公司新品牌亮相,跻身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己航空公司的旅游企业之一。马蜂窝聚焦本地游,瞄准“旅游+社群经济”,开展了近一年的“周末请上车”活动。飞猪年推出新品栏目—“奇妙之旅”,每周探索小众目的地的旅行玩法。

3、扶持政策由“托底”转向“托举”,各地争相通过旅游优惠稳定基础市场

2023年旅游市场预期乐观,预计全年“稳开高走,持续回暖”

2023年春节假日成为2020年以来最好的春节假日旅游市场,拉开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的序幕。预计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避暑旅游很可能接近甚至达到疫情同期水平。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约恢复至2019年的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约恢复至2019年的71%。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数有望超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恢复至疫前的31.5%。

THE END
1.实丰文化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但在监管趋严、游戏新品少、线下经济重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游戏行业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到2023年下半年,随着游戏版号进入常态化发放,游戏产品陆续上线,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出现回暖。《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http://news.10jqka.com.cn/20240428/c657376016.shtml
2.盲盒经济:年轻人消费神秘感的新“游戏”纵观各种“玩法”,盲盒作为载体,为各商家开展新型合作提供了营销的一种创新思路,激发了潜在的消费市场。“盲盒+”模式已成一股风,从潮玩行业吹向大众消费,盲盒的盒子里,仿佛可以装下万物。Mob研究院《2020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突破百亿元,2024年达300亿元。业内分析...http://news.sxrb.com/GB/314086/9781367.html
1.盲盒的未来发展空间探讨,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家居零售盲盒市场如今已经涵盖了玩具、服装、美妆、文具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尽管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但盲盒市场依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其神秘性和刺激性持续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激发购物欲望。 盲盒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优势:盲盒的神秘性和刺激性是其主要优势,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提高...https://www.lzdchj.com/post/9115.html
2.新兴盲盒经济营销模式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以泡泡玛特为例...19245973.4.3缺乏市场监管 1931194.盲盒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2047974.1鼓励理性消费,规范消费秩序 2047194.1.1注重盲盒内涵培养 20321184.1.2社会与政府加强规范与管理 21208554.2注重多样化产品用途研发,优化服务质量 21235244.2.1提倡创意设计,提升文化价值 2162074.2.2关注顾客需求,优化服务质量 22172714.3聚焦市场乱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3672753.html
3.2023年中国儿童玩具用户消费行为大数据调查儿童节行业数据_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市场数据、趋势现状解读、市场价格、销量走势分析,数据来源与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儿童节行业分析报告及新行业经济数据库和行业大数据研究权威数据资源开放平台-艾媒数据中心,超130万份调查数据统计资料覆盖50多个国家的5G|跨境电商|新零售https://www.iimedia.cn/93573.html
4.元宇宙周刊丨央视网推出系列视频《聊聊元宇宙》;2022世界移动通信...近日,资深金融证券媒体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方业表示,与国外NFT数字藏品市场相比,当前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可能出于监管要求,藏品的二次交易属性是相对弱化的,创作者的版权及权益保护是强化的,功能仅限于支持个人收藏及使用或无偿转让。虽然数字藏品及其行业还未真正找到与数字生态经济形成强力...https://blog.51cto.com/u_15820926/5902481
5.盲盒盲盒风向报告 3消费风险编辑 2021年1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有经营者用盲盒清库存,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盲目购买[3]。 2021年2月10日,经济参考报发文提醒,“盲盒经济”:消费热潮滋生投机隐患,业内提示理性消费,新业态市场有待规范透明[8]。 2021年3月15日,北京...https://baike.sogou.com/v182776698.htm
6.盲盒经济的营销方式盲盒经济的营销模式“盲盒经济”这种新业态,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但“盲盒经济”不能盲目生长,更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二、“盲盒经济”的积极意义 盲盒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能给消费者带来新鲜刺激的购物体验。这一创新的经济业态,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形成上百亿元的潮玩市场规模,甚至强势“出海”走...https://blog.csdn.net/NDZL1009/article/details/127819788
7.盲盒经济不能“盲”规则——中国青年网加强盲盒行业自律,促进公平消费。盲盒App平台应当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相关合法权益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及服务。 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四款盲盒App企业参会人员发表初步整改意见。根据会议要求,8月底前,被调查企业须提交详细的整改报告,川渝两地消委会将持续关注盲盒经济发展。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8/t20220826_13950300.htm
8.立方早知道郑州25条金融措施支持经济/欧洲央行宣布加息/A股...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督促平台企业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平台协议规则,切实保障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平台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经营规模较大、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台企业为重点,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对自身协议规则...https://app.dahecube.com/nweb/pc/article.html?artid=165847?recid=1096
9.“盲盒”暴利生意:毛利率高达64.8%泡泡玛特尝到甜头赶考资本市场《华夏时报》记者在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上看到,一般单个盲盒的价格通常为几十元起。多位受访的消费者表示,相对较强的购买力,让那些受影视动漫文化熏陶的年轻人,能够撑起庞大的盲盒经济。从上游的IP设计,到中游的零售,再到下游的二手交易和玩偶改装,其产业链已相当成熟,且市场空间巨大。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6051511268596.html
10.资本市场的“盲盒”游戏:交易金额达6480亿美元!SPAC并购持续升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丽娜 香港报道随着香港、新加坡相继推出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咨询,区内的SPAC并购交易(De-SPAC)不断升温。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并购部主管卢穗诚表示,今年迄今为止,瑞银已参与了三宗SPAC相关的并购交易,市场成交十分活跃,“由于一般SPAC都有24个月内并购的时间限制,因此大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亚洲...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9/29/c579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