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三角各省(市)消保委受理消费诉求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长三角一市三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投诉175,37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73亿元。其中,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0,129件;江苏省消保委共受理投诉55,545件;浙江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591件;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109件。
为了进一步了解
消费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
长三角消保委联盟
通过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中心
对2023年三季度的消费维权舆情情况
进行大数据监测
一、基本情况
舆情信息走势图
从媒体活跃度来看,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等活跃度较高。
二、消费热点领域分析
01
交通出行槽点较集中
数据显示,舆情监测期间长三角地区有关交通出行的维权舆情信息共计608,734条,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二是高铁代抢“水很深”,包括第三方平台变相加价、利用技术漏洞涉嫌侵权等问题,例如乘客买高铁票被抢票软件提示多买12站的话题引发大众讨论。
三是十一长假高速堵车提前问题遭到消费者吐槽。
关键词云图
02
旅游消费体验感不佳
舆情监测期间,长三角地区有关景区旅游的维权舆情信息共计489,470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景区内多收费、乱收费现象引争议,例如消费者吐槽景区摆渡车“宰客”,景区物价高、一个西瓜200元等现象;
二是消费者呼吁景区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高峰期景区拥堵,消费者要求退票声量高,且消费者呼吁部分景区加强人文关怀;
四是景区安全保障不到位,例如景区潮水冲塌护栏冲倒游客等事件引发热议。
03
餐饮附加收费引热议
长三角地区有关餐饮消费的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57,525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线上外卖包装“刺客”问题突出。外卖过度包装、收费标准不一、打包费价格贵、收费隐蔽等遭吐槽。例如20元的外卖包装费竟要十几元、烧烤每一串都收包装费等话题引起舆论热议。
三是部分食品收费与标价不符现象引起讨论,例如高铁上花35元买盒饭发现标价15元引发乘客吐槽。
04
教育培训行业纠纷多
舆情监测期间,长三角地区有关教育培训的维权舆情信息共计56,330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退费难问题较普遍,商家以不符合退费条件、退费金额未达成一致等拖延退费、拒绝退费;
三是培训机构存在关门闭店、临时跑路现象,例如“灰姑娘芭蕾”舞蹈培训机构停课关门等。
四是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培训等现象屡禁不止,例如以研学形式开展学科培训、学而思开展学科类培训遭处罚等事件均引发舆论热议。
05
盲盒消费市场存隐患
舆情监测期间,长三角地区有关盲盒的维权舆情信息共计22,889条。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剩菜盲盒”引发消费者“踩雷”的担忧,包括临期食品安全问题、商家资质良莠不齐质量难保障等;
二是“文具盲盒”质量差、价格贵且容易上瘾,容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伤害;
三、舆情建议
结合2023年三季度消费领域出现的舆情热点,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提出以下建议:
规范价格行为,助推文旅市场升温
破解“跑路”风险,筑牢教育培训防线
“双减”改革以来,校外培训逐渐规范起来。然而,还是有不少培训机构在退费、合同、课程质量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部分机构“披个马甲”开展学科培训、贩卖焦虑、卷款跑路,引发家长担忧。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建议,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账户或通过先培训后付费以及分阶段支付课程费用等方式降低消费者风险。同时,对隐形学科培训问题做到精准打击、全面覆盖,让教育回归理性。家长在购买培训服务时也应当评估风险,尽量选择正规、有资质、信誉好的培训机构,认真审查合同,避免商家“跑路”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