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皖媒足迹三下乡小分队正式活动的第一天,我们连夜乘火车来到了此次三下乡的第一站——合肥。在这里我们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到场的嘉宾有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部长李国阳,共青团安徽省委综合办主任鲍晓敏等等,在各方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与各级领导的亲切会谈和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家乡人民对我们这些安徽学子的殷切期望和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7月29日
在热烈的氛围中,我们交流了我们此行的一些计划和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会议结束后,我们去金寨革命博物馆和梅山一小进行了踩点。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前期准备。
7月30日
上午十分,我们皖媒足迹小分队一行人顶着似火的骄阳,来到了梅山一小,在这里举行了重庆邮电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还是保持着高昂的情绪,气氛热烈而祥和。
挂牌仪式结束后,我们就正式开了在梅山一小为期四天的支教活动。在支教前,我们先于小朋友们进行了沟通与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说起一个个红色经典故事,他们可都是能手,真不愧是将军的故乡啊,人才辈出。
虽然这里条件并不是很好,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火焰。
7月31日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四天,也是在梅山一小支教的第二天。再根据重庆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的思想指引下,我们也在梅山一小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我们教小朋友们唱红色经典歌曲,诵读革命箴言。
教室里又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仿佛炎炎夏日里的一阵清凉的微风。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而充满活力的笑容,听着那铿锵有力的字句,让我不禁发出感慨,不愧是将军的故乡,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下午,我们分组对部分学生家进行了走访,并做了《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问卷》。各位学生家长都积极的配合,并热情的款待我们,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好客之情和耿直的性格。
8月1日
我们教他们绘画,在大家的积极讨论后决定画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那鲜红的国旗要比任何东西都要更有意义,那是我们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牺牲铸造而成的。凝聚了他们的希望。
8月2日
今天是我们皖媒足迹三下乡小分队在梅山一小义务支教的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在与同学们几天的相处中,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是知识,而他们给我们的却是那种革命老区孩子们的坚强和开朗。虽然身在山区,却丝毫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外面世界的向往。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他们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一朵朵纯洁的白花在他们手中绽放,仿佛他们纯洁的心灵,那么单纯,那么清透。
一、活动宗旨
全面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推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紧密围绕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参考选题
1、调研报告:十以来老百姓民生方面幸福感提升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十以来我眼中的变化(某一方面)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大修订:白山黑水十四年-----寻访东北抗联
4、调研黑龙江省兴十四村,《暴风骤雨》小说原型:尚志市元宝村
5、东北老工业基地调研
6、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寻根之路,龙江丝路带实践行
7、从生产关系看黑龙江林权体制改革的意义
8、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9、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
10、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11、关于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
12、平凡中的辉煌——身边的优秀老党员调查
13、关于所居住社区服务问题调查
14、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
15、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及成本效益调查
16、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与满意度调查
17、关于农村留守人员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调查
申报阶段:7月20日至7月25日。
审批阶段:7月26日至7月30日。
实践阶段:7月31日至8月20日
总结阶段:8月20日至9月1日。
评比表彰:9月2日至9月10日。
五、活动要求与活动内容
1.积极参与。各社会实践小组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社会实践题目,邀请带队教师、辅导员参与组织实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创新形式。围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确定实践主题和形式,力求通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并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思政课学习收获。
3.注重总结。请认真组织、注重安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形成活动总结、调研报告、小论文等不同方式的学习成果。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江西省本科院校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100余人聚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经验展开交流和研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斌提出了“一个不变、四个转变”的教学思路:即在坚持、教育部关于思政课“05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和教材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一是可以将原有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打包,变“体系式教学”为“专题式教学”;二是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行“课堂专题讲授+课后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新形式;三是课时分配调整为课堂专题讲授占三分之二,注重解疑问的课后专题论证与强能力的实训占三分之一;四是在学生培养教育上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有用性,使思政课教育功效由虚变实。
江西师范大学王员认为,专题式教学可以采取“多位教授同上一门课”的模式,坚持将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新成果、学校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教学改革创新就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江西财经大学江水法紧贴学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志向、思维与品质为目标的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赣南师范学院张文标主张要让苏区精神滋润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田,要编写苏区红色资源专题资料和“思政课”辅助教材,推进苏区红色资源进课堂。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江西中医学院傅琛认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实践育人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形式及方法体系、环境条件体系、考评体系。根据四门思政课特点,目标设置要各有侧重,形成整体。目标决定方法,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目标实现,还需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网站、学生社团等各种平台。实践评价可以端正学生态度,调动积极性,激励参与热情,这就要对学生社会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6月10-11日,2017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二站(惠州罗浮山站)在龙华镇旭日古村举行,市、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圆满成功举办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惠州罗浮山站赛事,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全镇人民欢欣鼓舞,反响很大,很多群众由衷地说“这样的体育赛事最好每年能都举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二、主要做法
(二)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省体育局王禹平局长、惠州市副市长陈高燕亲自带队深入旭日古村内和沿线开展现场调研活动,亲自安排部署工作。县委书记江菊莲、县长卢伟航多次亲临旭日古村召开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活动专题协调推进会,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并全力以赴做好赛事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圆满成功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惠州罗浮山站赛事。镇主要领导在5月底至6月11日,天天蹲点在旭日古村内,指挥和督促各项工作按时落实完成。县、镇领导积极主动对接省、市有关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定向大赛活动的各项要求,迅速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和任务分解,认真做好赛事活动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四)集中力量,改善环境。县、镇都成立了保洁队伍,龙华镇政府干部职工分区域包干清洁卫生,全力以赴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包括广汕公路、旭日古村及各村卫生保洁工作。特别是古村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包括巷道垃圾清理、杂草清理、家禽粪便清理等工作,用洒水车冲洗入村主干道及旭日村古村道路及巷道,保证了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得到了有关领导、运动员和游客的肯定和赞扬。
(五)各级协调,携手共事。根据职责分工,省体育局负责定向大赛主会场的布置,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派出300名公安交警,负责大会驻地、赛场、酒店及大会组织各项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和管制赛场区域内有关人员及车辆的验证工作;县环卫局在赛事中心附近增加垃圾桶等,提供20个移动公用厕所;县供电局派出1辆应急供电车、10多名电工在现场待命,保证活动所需电源的拉接及做好安全措施并确保颁奖仪式用电正常供给;县文体旅游局负责开幕式暖场节目,组织龙华镇的“龙华大鼓”表演、客家山歌表演《唱山歌》和《荔枝红》、旗袍秀等精彩节目;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省市领导嘉宾的接待工作;中国电信博罗分公司和中国移动博罗分公司负责做好赛场通信网络畅通的保障工作及在赛场媒体区域、客栈开设WIFI信号;县文明局召集80多名志愿者,在现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镇政府负责做好赛事场地配套设施建设、交通疏导、卫生保洁、安保应急、后勤保障、比赛场地犬只和家禽的管控、组织体验组学生200人和村民组50人的培训及参赛、小学生表演龙华大鼓等工作。总之,龙华镇举全镇之力,确保了赛事筹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赛事成功圆满举办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车辆疏导有待及时解决。由于此次定向大赛分为1、2、3等3个临时停车场,前来参加此次定向赛的人员比较多,在调度车辆停放上存在沟通和指挥不足,使一些车辆在进入会场时产生一些情绪上的激动,对游客及运动员造成一定影响。
(二)民宿建设有待加快。虽然赛事筹备期间,我镇积极打造旭日古村民宿试点工程,建设成别出心载、独具一格的“旭日人家”客栈1、2、3号,广受旅客好评,但是,民宿的数量偏少、接待能力仍显不足,整个古村落的旅客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旅客需求。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龙华镇将认真总结此次赛事举办经验,为今后我镇举办各项赛事能做更充分的准备,以赛事促进推动乡村旅游、历史文化、古驿道维护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融合发展,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古村落、古驿道,让陈列在惠州博罗龙华的旭日古村的遗产活起来。
2013年4月11日~12日,贵州省教育科学院院内立项课题《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的实践研究》开题现场会、培训会分别在遵义市丰乐小学、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主办,贵州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遵义市丰乐小学承办,重庆市树人教育研究院合办。
在会上,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对当前遵义市实施“红色遵义多彩校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中,丰乐小学作为首批项目学校,提炼出“阅读天下丰乐人生”的尚读教育办学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工作中作了有益的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且效果明显。
开题会后,与会人员还观看了遵义市丰乐小学的“尚读教育”展示。大型主题《尚读》节目令大家耳目一新: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一千多名学生一边舞动,一边吟唱着《三字经》、经典唐诗、名言警句等,那声音令人震撼,感染着所有的参会人员。
遵义市丰乐小学正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和内容。
遵义市正安县第三完全小学:梦想之旅
“梦想之旅”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由王杰校长任组长,曾亚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及监督工作,并对特色学校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力物力保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务员郑和负责具体业务工作,负责撰写特色学校规划方案及二级培训工作,负责整合学校资源,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意见,完善项目建设规划案。
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各科室负责人及音体美专业老师组成。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合作,认真听取领导小组意见,深入领会“让孩子怀揣梦想前行”的办学核心理念,并负责打造学校特色项目,支撑学校“梦想之旅”特色教育,建构以“梦想”为主题的课堂、课程、课题。
“梦想之旅”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扭成一股绳,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义市桐梓县第四中学:科技文化艺术特色
自2012年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以来,桐梓四中结合本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推进,确立和发展本校的特色项目,并从学校特色层面细化到班级特色建设。
桐梓四中首先选择试点年级开展工作,从七年级抓起,根据年级上升,逐步增加特色建设班级数量,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理论体系,最终在全校推进,使学校真正形成班班有项目,班班显特色的多彩校园。
4月15日至26日,学校先后开展了七年级“班歌红歌大赛”和“主题演讲赛”、八年级“经典朗诵大赛”、全校“民族舞展演”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班班有活动项目,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通过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使我校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遵义市育新小学:遵道义育新人
遵义市育新小学分层面多次召开特色创建专题会议,借以深度解读理念,进一步理清认识,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4月16日,学校办公会第一项议题是:班子成员人人针对办学理念“遵道义育新人”专题发言,谈理念、谈措施、谈设想。
4月16日、26日,分别召开班主任、年级教研组长会,和全体教职工创建推进会,作了“遵道义育新人”专题发言,谈学科校本教学模式及推进措施;结合学校或教学实际,谈体会、谈收获。发言者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会后还人人撰写心得体会。
多种形式的特色创建专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收到良好效果。
4月27日,育新小学组织召开了家长代表会,主题为:“遵道义育新人”——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教育之“道”的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