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井盖“吃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让井盖更智能?
怎样更好地做好预警
减少坠井意外
守护“脚底下的安全”?
深圳技术大学学子
从专业课上的作业出发
不断完善优化的——
《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
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有了它,井盖丢失也不怕!
近日,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2019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郑雨菲、郭能敏设计的《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产品获得“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三等奖、广东分赛区二等奖。
据悉,“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发起并主办,旨在搭建展示全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学习平台。本届大赛于2021年9月启动,全国分33个赛区,共计收到参赛作品3万余件,最终选出1200余件作品在米兰设计周展出。
从课程作业到参赛项目
希望用工业设计防坠井
这个项目起源于工业设计专业课上的一个半命题设计作业——“洪涝期”,老师鼓励学生们以此延展去进行各种设计。
《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产品效果图片
课程结束,项目却没有结束。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郑雨菲和郭能敏思考了更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什么材料才能制作如此大量的警示圈?井盖传感器的供电该如何保障?寒假期间,项目团队对该设计进行了优化。她们提出,回收城市塑料来制作浮漂,成本低廉且绿色可持续。井盖传感器则可以通过路人行走踩踏井盖上的压感器进行充电,无需单独供电,绿色环保。
“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改善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郑雨菲说。
从构想到实物
校方支持学子实现创意
郑雨菲是个热情聪敏的女孩,从小就对动手实操十分感兴趣,把自己的想象做成实物或者“变废为宝”是她童年里的乐趣之一,这也是她选择工业设计专业产品方向的初心——
“在我看来,比起交互设计和珠宝设计,产品设计虽然不够新潮,但却是基石,是后续各种分支诞生的源头,我想从源头上去学习这个专业。”
郑雨菲表示,这并不是她在大学里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但比起获奖,想法变为现实更加难能可贵。该产品还进入了广东省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复赛,团队将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实物的制作出品。看着产品从构想到实物的过程,郑雨菲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