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议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自信不仅能改变周围的环境,还能改变自信者自己。

比如,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字生中挑选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口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么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好,连她的举止也同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潜质,这种美只有在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可见,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议论文三要素之一“中心论点”经常会成为高中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因此,知道一些切实可行的归纳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既是考试的要求,也是进行点论结合的片段训练的第一步。在片段训练中,可根据以下方法给出议论文中心论点:①用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开头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④在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提出中心论点。⑤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⑥片段可不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在进行片段写作时,要合理规划论点的分布情况,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区分开,避免出错。最好在片段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部分均对中心论点有所涉及,保持论点论据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进行点论结合片段训练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本段的核心内容,指明中心论点。判断这一句话是否是本段的核心内容,主要看本段的其他部分使用的例子、说明的道理、所打的比方是不是都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讲。

片段训练应培养学生“回头检查”的习惯,检查每一句话是否都符合下述原则,否则需修改:中心论点必须与试题的要求和原则保持一致;中心论点必须是完整的陈述句,避免出现歧义;中心论点必须有其他论据的支撑。

二、议论文写作语言的选择

三、实例分析点论结合的片段训练

这篇作文的材料内容是: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的存在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如果按照这段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围绕“困难压力不变,成功从自身改变开始”的中心论点展开写。由于学生并没有看到上述材料,结果有了新的视角,比如将山寓意为人生成功的巅峰,成功若不来,我用智慧和勇气走向成功。这个论点很新颖。立意准确,是我们进行片段训练的成效之一。

参考资料: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总是把议论文教学重点放在针对材料告诉学生如何确立论点、选择论据、设计作文模式、使用论证方法等方面,致使现在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一味地整篇模仿,缺乏自己对论点的独特见解,语言平淡老化,缺乏文字应有的美感,教师没有把知识教活,学生也没有把知识学活,没有达到把知识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鉴于此,笔者将立足于高中议论文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归纳总结以避免教学中的误区,进而为高中议论文教学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分析现阶段高中议论文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教学方面

1.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环节教师所存在的教学误区

(2)议论文教学方式单一,侧重于让学生整篇模仿,缺乏自主创新性,学生的作文缺乏自己的思想,内容虚假。模仿写作只是适用于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而不能贯穿学生写作、创作的整个过程,它具有阶段性。

(3)老师在议论文的教学中缺乏个性和独特性。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封闭、传统,与时代和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相脱离,许多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数十年如一日地不做改变,这就造成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发展的不符。另外,部分老师不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安于现状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学缺乏独特的个人魅力。

2.批改学生的作文也是老师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经过笔者多方面的访查、查阅资料,发现在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这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提出具体意见后往往做不到后续督促检查。老师虽然指出了作文中的不足,但是学生却不加以改正,在这种情况下,少数老师也不督促学生进行订正,以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3)在批改作文的环节,老师往往一人独揽,没有发动学生自评、互评,批改作文的形式过于单一。

(二)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缺乏个性化

1.老师在授课时重技法轻内容。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文教学的模式依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拘囿,未能真正指导学生从个人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写作。不少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只是在作文技巧、选材范围和文体上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固定的可以套用的作文模式,而学生们也习惯于旧有的框框和套路,不愿费心思进行创新。

三、针对议论文教学误区的措施探究

(一)突破单一的整篇仿写方式,实行多种方式的仿写

笔者认为不仅阅读完整范文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阅读一些不完整的范文,如:补充开头和结尾、补充中间、连接内容、补充要素等不完整范文,也有利于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其中阅读一些补充开头、补充中间、补充结尾、连接内容等不完整范文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结构的层次感,这种补写不完整范文的训练既降低了学习写作的难度,又有助于写作整体的提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在议论文教学中创造条件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去除急功近利的教学心理,树立科学民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

3.变革现有的议论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个别化、差异化。在议论文教学中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师生应注意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对多种文体的阅读,学生可以掌握多种表达方式,这样在写作时多种表达方式就会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另外,大量的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在写作中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

(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评讲时,老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坚持点拨、启发的批改方式。教师在批改议论文时要多纠少改,多批少改,多启发学生,点化学生,不要用责备、挖苦、讽刺的批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在作文批改中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对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批语应以导为主,既要给予鼓励,也要在关键问题上加以指点,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四)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议论文的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功感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中能否经常体验到学习成功感,对其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量的教学案例证明学习成功感对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按时完成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四、总结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老师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参与学习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使鼓励、启发贯穿在议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避免单一、乏味、传统的高中议论文教学方式,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真正做到把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6-137.

[2]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97-101.

[3]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1-482.

[4]魏小娜.认知写作:开发作文教学内容的新尝试[J].语文建设,2010(3):27-29.

二、用好论据

由于论据使用非常关键,在使用事例时有几个小技巧。(1)集中用例。用三五个例证同时证明一个观点,显现出议论的力度和气势,这样既能表达出论点的正确和鲜明,又能给读者以力量的感染。集中用例时例证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叙例要简洁,要扣住论点使用例证材料;举例之后还要“分析”,不能仅仅摆出几个例子就算完事。(2)并列用例。用几个不同侧面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中心论点,有时候是直接支撑,有时候是先形成分论点,然后再支撑中心论点。在并列用例时,除了注意用例的多角度和叙述中穿插“分析”之外,还要注意例与例之间的连接或过渡,使之浑然成为一体。(3)对照用例。将正反相对、是非分明、矛盾对立、好坏有别的例证同时举出,以增加议论的深刻性、感染力。对照举例时用例的个数不必拘泥,可用多个“误例”对一个“正例”,以烘托“正例”的突出,也可用多个“正例”对一个“误例”,以利于引申、阐发。

初高中议论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首先很有必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中,列提纲是首先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清晰的列出提纲后会让学生的写作思路非常明确,写作的方向、内容也会更为具体。然而,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很少会主动列提纲,教师也不会特定的训练学生的这方面技能。这使得很多高中生在刚刚入学时对于列提纲几乎一无所知,议论文写作时的障碍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基本状况,要结合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的一些不足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尤其是要给学生讲授列提纲的一般方法与思路,让学生掌握列提纲的技巧,这是议论文教学中首先需要落实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的一个重要教学方面。

很多高中生作文的条理不清,写作思路不明,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学生习作前没有作出合理的安排,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后说,习作者对此未能作充分的考虑;二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薄弱,不善于组织安排习作的层次结构。对于这两种状况,有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加强对于学生列提纲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将说理内容层次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清晰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的训练,教师可指点学生思维条理化的基本形式,或从浅到深,或从易到难,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现象到本质。只有在明确的提纲的指引下,学生的文本写作才会规范有序的展开,有了提纲后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对于如何找准论点、提供论据等学生也会有更好的把握。训练学生列提纲的能力是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完善的一个问题,学生只有具备娴熟的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质量才会有所保障。

2、让学生的逻辑更加清晰

初中时期学生已经一定程度接触过议论文,但是,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文本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与掌握。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议论文可以说是绝对的主流,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会选用的一种文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等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在所有这些教学目标的实践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清晰性,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并不会对于这一点有过多的强调,大部分学生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进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后,训练学生逻辑的清晰性却是一个根本要求,这既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的差异,也是二者间需要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对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特别指出“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高中阶段的写作的要求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已的看法,表达真实的情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正确、鲜明、生动”。从课程标准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作文要求上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跨越式拔升的,高中阶段的作文要求已经偏向议论文。

2.教材体系上出现的差距

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阅读”体系中有《敬业与乐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六篇议论文,下册有《谈生命》和《人生》两篇议论文。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体系中,没有安排议论文写作指导专项的内容,但在九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五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专题内容涉及思考议论的特点,如:《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好读书读好书》、《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人教版的高中必修3、4“表达交流”体系安排中有一套相对系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它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详细、专项、系统地指导,是一套相当理想的议论文写作教材。而初中教材中没有作文教学体系,作文全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发挥,没有统一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系统计划,学生没有写作提高的渐进梯度,就更不用说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的衔接了。

3.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差距

4.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差距

初中课标只有“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体现了形象思维的要求,再也没有其它的思维标准。而高中课标要求“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写作上初中缺乏必要的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铺垫,导致了初高中写作思维训练在衔接上的裂痕。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写作能力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更要依赖于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写作思维训练,教师指导又不够系统全面,加上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制约,很多学生思考问题具体化、表面化、单一化,不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看问题,更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议论时常常就事论事。

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弥补裂痕,重在衔接。

一、注重学情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不少从事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不知道议论文该怎么去写,即使写出来了,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的教学可分为两大块:“形式”和“内容”,“形式”即议论文的结构——“架子”,“内容”即议论文的“议论”。对于高中生而言,无论“架子”还是“议论”,都必须先求规范,后求丰富。下面就从如何“搭架子”方面,谈一点心得。

一、横向并列结构

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即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如《六国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以地赂秦,自取灭亡)分论点②:齐、燕、赵未曾赂秦而以赂者丧。

搭好并列式的架子,关键是搭好并列式的分论点,下面就肤浅地介绍一下:

论说某一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例1:读书乐

(1)读书是苦的,但苦中有乐。(2)读书要有目的、有方法,才能真得其乐。(3)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所以其乐无穷。这三条,每条回答一个问题,而不是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就是没有“扣准”。

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的关系。

例2:读书乐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第三条所说的“提高素养”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就造成了逻辑混乱,思路不清。

3.“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

例3:

(1)读书能使人解脱烦恼,振作精神。(2)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3)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4)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这几个分论点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读书乐”的,所以是“扣得准”的。但它有“分不开”的问题,第(1)和第(3)似乎可以合并,现在分开说必有交叉。这里还有顺序的问题,第(1)第(2)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2)后(1);第(3)第(4)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4)后(3)。如果(1)、(3)合并,那么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2)后(1)、先(4)后(3)、(1)(3)合并,即为:

(1)读书能使人解脱烦恼,振作精神。(2)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3)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4)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

二、纵向递进结构

即提出一个中心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

例:坚持

1.坚持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实际行动的外在表达方式,坚持是一门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艺术……于人于己,它都必不可缺。

2.坚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3.人人都说要坚持,可真正做到坚持,又需要我们怎么样呢?这就要求我们安详于貌,充实于行,升华于灵……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三、正反对比结构

1.基本结构:

(1)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

(3)在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深化中心。

例:苦难是一种财富

开篇点题,单刀直入

开篇点题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课本示范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开篇就直接点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高考引路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你就是一道风景》)这里开宗明义,简单明了,与题目相照应。

教师下水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或走或停,或沉或浮,奔跑与追求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

开头提出论点“生命的意义在于奔跑”,开宗明义,照应标题。

学生练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不过,只有合适的目标,才有动力,换句话说,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成功源自合适的目标》)

开头简洁,直奔主题,一语破的。

反思提升

有些学生喜欢绕圈子,教学生要直奔论点,语言尽量简洁。

引用名句,紧扣中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朱光潜《说“木叶”》)

本文直接引用屈原《九歌》诗句,点出了“木叶”,增强了说服力,隽永的诗句,是作者深刻思想的体现,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英国王子查尔斯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责任》)

开头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引用英国王子查尔斯的话,增强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泪。”可见,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拼搏铸就成功》)

引用冰心的话,引出“人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提高,经过长期拼搏才能成功”的观点,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贵在坚持》)

开头引用大文豪苏轼的话,恰当地表达了坚持的重要性,先声夺人,给人以警示,直接点题。

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文采,不顾论点胡乱引用,引导学生一定要紧扣论点恰当引用。

善用比喻,隐喻题旨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演讲稿,开头把签署了“《解放宣言》”比作“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形象地点出了《解放宣言》的签署对黑人的重要性――给黑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得演讲形象生动。

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灯塔路标理论》)

此文设置了一个比喻场景,即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灯塔、路标对航行的重要性,再引出自己的话题――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个比喻具体形象,使得道理通俗易懂。

正如精美华贵的瓷器,放置几案上久了,那剔透的玉胎上也会蒙上一层薄尘一样,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跋涉,冒雨顶风前行,心灵上或多或少也会沾染些许尘埃。若想令瓷器光彩依旧,若想使心灵纯净依然,请伸手,将尘埃轻轻拂去。(《拂去心灵的尘埃》)

开头设喻,将心灵比作“精美华贵的瓷器”,恰当而形象地引出“拂去心灵的尘埃”的观点。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高山,坚强则是磷峋的巨石;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坚强则是茂密的枝叶;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坚强则是涌动着的波涛;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曲谱,坚强则是跳动着的音符……(《坚强》)

作者把生命与坚强对比来打比方,相互映衬,借助形象说理,使得行文生动活泼,也构成了排比,气势磅礴,吸引力增强。

有的学生比喻用得太过于抽象,让人看不懂题旨。

设问质疑,启发思考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钱钟书《谈中国诗》)

开篇提出“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直接进入主题“谈中国诗”简洁明快,顺便引出下文对“中国诗”的具体论述。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得与失》)

开篇直接对题目的两个关键字提出了疑问,“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启发思索,接着给出答案,让人豁然开朗。

没有鸟儿的翅膀,难道就不能飞翔么?没有鱼儿的身躯,难道就不能畅游么?不!为了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成功需要长期努力》)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画笔,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青春是清泉,流出一泓沁人心脾的芬香;青春是彩虹,搭起承载梦想的飞船。(《绽放吧!青春的花朵》)

短短的一个提问,连续给了三个答案,构成排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文采飞扬,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有些学生设置了疑问,却缺乏思维含量,未能体现其价值。

一、议论文点题,不是概念陈述那样简单

如同点题不是简单的概念陈述一样,点题的教学也不是论点放置位置、概念简单列举。面对话题或者材料,学生以什么样的概念概括之,成为考验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第一个障碍,有的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中,让学生结合“看见”一词进行概念辨析(具体下面要谈),学生一下子就发现这个平常不过的词语显然不足以成为点睛之笔,于是不得不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从“看见”到“视而不见”,再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到“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这样的发散,使得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二、议论文点题,重在概念的辨别与分析

上文说到,议论文点题需要抓住其背后的思维过程,那么,这个思维过程具体是怎样表现的呢?笔者经过实践探索与思考,认为关键还在于对核心概念的辨别与分析。就一般的概念理解而言,笔者此处想重点谈谈议论文写作中概念辨析的步骤与技巧。

首先要说明的是,概念辨析不是玩拆字游戏,不是简单地将一个概念进行肢解。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概念辨析更主要的是对概念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多维度理解,要多与知识体系中的已有内容进行合纵连横。关于这一点,笔者以为,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与讲评。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当前许多高考的作文题材也取决于曾经或现在社会中能够引发思考的内容,在日常的议论文教学中,结合这些题材,既可以瞄准高考目标,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笔者借用叶黎明老师在《概念辨析: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分析能力》一文中所引用的“老实人不吃亏”这个例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显观点。

三、议论文点题,需要以概念之点带全面

(1)“文学读本”类:《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鲁迅作品选读》。

(2)“古文读本”类:《选读》、《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

(3)“古代诗歌读本”类:《唐诗宋词选读》。

(4)“实用文读本”类:《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活》。

课本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库,课本中人物可引证、诗词可引用、事件可运用。

二、点面结合,学会分析

第二,从局部来讲,要学会对所使用的论据展开分析,避免以叙代议。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

2.假设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3.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如: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注意本段使用了条件分析法)

4.意义分析法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5.辨证分析法

分析论据时要遵循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三、掌握方法,灵活使用

1.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2.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3.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如《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4.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通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6.归谬法

当劝说受传者改正自己错误的观点或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而受传者不听劝时,不去正面劝说、批驳,而是顺着受传者的思路,把受传者的观点或行为推论到一个荒谬的结果,让受传者看到自己观点或行为的严重后果,他就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了。

7.演绎法

演绎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出发,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如果说归纳论证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那么,演绎论证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

运用演绎论证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同时要求推论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纰漏。如习作《坚持就是胜利》采用的就是演绎论证法,大前提是坚持就是胜利,小前提是狄更斯、爱迪生坚持了,所以胜利了,结论自然得出。

不管是对于议论文写作改革持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态度,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通过高考作文阅卷,我们可以发现普遍现象,学生为了“取悦”批改试卷的老师,大部分写的作文是模板作文,就是所谓的“三段论”作文,毫无新意。写关于励志的举例子都是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等;写关于历史的举例子都是司马迁,屈原等。引用材料出现了“审美疲劳”“堵车”现象。正因为在高考这根严厉的“指挥棒”影响下,学生不敢写,老师不敢教,大家都被束缚在已有的思想下,教师鼓励学生写所谓的“保险作文”,就是那种可以得中间分数的作文,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写的都是“三段论”的模板作文,开头一段排比,中间列三个观点,结尾呼应主题。这样的议论文写作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锻炼,写一百次也是一样的效果。

二、写创新性的议论文

三、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

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需要学生的真诚,能够贴近自我。好多学生的议论文写起来像在“喊口号”,写关于人生励志的主题,论点大都是“拼搏需要坚持”、“拼搏需要理想”、“拼搏需要勇气”等等,这样的组词造句可以写出十几个,论点空洞,论据又能举出什么真诚的例子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深刻的本质的,深刻的、本质的反映必然要求学生要真正的走进生活,而不是走近生活。所以学生在写作中,要积极主动的体验生活,说真话,谈真实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只有捕捉到生活场面、生活细节,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具体的题材氛围中,学生才能避免写虚假作文,写出的议论文才具有说服力。

总言之,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议论文的写作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学生们把自己的思想束缚了,缺乏创新性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只有敢于创新,写贴近生活的议论文,才能真正的贴近自我。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思导疑,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不能束缚在传统议论文的写作方式中。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我写故我在[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2]彭小明,刘亭玉.写作教学模式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杨海棠.诊断式作文教学探索与教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

THE END
1....速成2023新版高一高二高三高中语文作文议论文高考作文素材大全...苏宁易购新世界出版社建筑教材/教辅现在特价优惠,商品原价67.00元,参加活动预计到手价67.00元,满100用5,共1张优惠券,必刷题高考议论文提分速成,爆款抢购,实惠之选,感兴趣的赶紧入手。 这款新世界出版社建筑教材/教辅型号为建筑教材/教辅。 苏宁易购还有更多商品,价格更超值,全网最低价,满足各种购物需求。 好评...https://m.suning.com/hotgoods/0071512627/12426350243.html
2....谢欣然高中语文超好用的作文素材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作文素材...《2024年备考谢欣然高中语文超好用的作文素材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作文素材2023高中议论文人物热点时事记叙文写作大全作文素材高考》,作者:2024年备考谢欣然高中语文超好用的作文素材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作文素材2023高中议论文人物热点时事记叙文写作大全作文素材高考谢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1737465068
3.热点时事素材:议论文作文范文精选引语:时事素材作为作文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备受考生和教师的关注。它既能考查学生的生活视野,又能检验学生的思维深度。在作文中运用时事素材实行议论文写作,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还能充分展示其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本文精选了若干热点时事素材并附上议论文作文范文,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115450.html
4....搞定7道高考题的南模语文老师再度发声:不建议学生背素材大全!面对网友的热议,苏老师今天诚恳地向高中学生们发来建议:“别浪费太多时间去记那些人物故事小片段作为作文素材,这种书读多了,不但没用,反而可能还有害!” “素材大全背多了,没用,还有害!”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苏老师告诉周到君,他一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学生去记很多有的没的人物故事小片段来当作文素材的。 https://static.zhoudaosh.com/9947D4570CC553E58FB20879BDF90321DF9C72E5971CD8266509EF268AB2929A
5.高中议论文写不好,“病根”你可能想不到!大连24金普名师给出良方→以上列举的学生作文中逻辑缺位的现象,恰恰说明当今高中生在表达过程中逻辑严谨性的缺乏,当下学生这样的写作现状须引起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四.小结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整体感知到逻辑思维于高中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关于逻辑学的相关知识,能够灵活自如地在写作训练中为学生...http://www.dl24jp.cn/dl24jp/mobile/article/2024/04/2704b0d2aedf4c09858152a1d491c26e.html
1.高中议论文(精选45篇)高中议论文(精选45篇)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特别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议论文 1 美,对于这个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她时时刻刻都在你的身边,装饰你的生活,点缀...https://www.ruiwen.com/zuowen/yilunwen/6420628.html
2.素材作文高中议论文论据用的就能一看高中版大全中学教辅2022新版最新高中作文写作指导和素材议论文论点论证论据大全作文素材高中版高中议论文素材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高中语文作文素材¥25.8 折后¥25.8 发货地: 河南 郑州 包邮 风格: 素材 作文 高中 议论文 论据 用的 就能 一看 高中版 大全 ...https://www.zhe2.com/note/683860519854
3.高中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摘抄高中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摘抄 2024-08-07 问:高考 议论文 论据 素材积累 答:议论文既要以理服人,选择了议论文关键要写的很有条理有通顺,而不是纠结于文字水平,当然也有的老师喜欢花的、、、要言之有物是对的,我不能慎拆厅说出要看哪些书但是希望你能给自己确定几个关键词,根据自己想得到的内容去找素材找名...https://www.xzpaper.com/article/94bdd838d1c6b3de640d274d.html
4.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精选十篇)[2].周滢.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中学语文, 2009 (12) . 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 篇8 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相对应的是,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对议论文写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首先, 在基础等级层次上, 要求议...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oj5xiy.html
5.专升本议论文作文素材专升本议论文素材摘抄大全本文资料:【全国版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心理学部分)】【统招专接本《大学英语》真题汇编】 2021年专升本语文作文议论文素材 时代·责任 精彩开头...http://www.makereducationlab.com/c0itc07g.html
6.高中语文怎么学?议论文写作怎么练?资深语文教师来支招!“进了高中发现,同学之间的语文考试分差比较大,好怕被甩下,心慌慌!” “议论文写作让人束手无策,读了题目没想法、没思路怎么办?” 针对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种种疑惑,第一教育采访了两位沪上资深语文教师: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特级教师樊新强与徐汇中学高一年级组长、语文备课组长、高级教师伍春红。请他们...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88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