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双手搓揉耳朵内外,揉搓五或六下,你会打哈欠,那是困,但不要停下来,继续揉搓十分钟,然后睡觉就能睡得很好了。
◆降低房间温度
最合适的房间温度是18.5摄氏度。人在一个较冷的房间比在一个较热的房间里更容易入睡。
◆睡前看书
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看书,只有当你觉得困了,此时再回到床上,就可以重新建立起卧室与睡眠的关系,也就能很快入睡了。
◆芳香助眠
芳香的气味可以开启储存在人体下丘脑的快起记忆,让我们整个身体都得到放松,进而能够快速入眠。
◆睡前泡脚
睡前泡脚可以有效缓解疲劳,从而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
◆睡前不玩手机
◆听舒缓的音乐
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情绪,使人体的血压、脉搏更加平缓,从而降低神经的紧张程度。
◆想象法
如果睡不着,不妨闭着眼睛想象,顺着自己的梦想,想象自己已经成为了梦想的模样,站在喜欢的土地上,和喜欢的人享用喜欢的食物等等。
学会取舍
◆既紧迫又重要的事,马上去做
这些事在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收益,需要在当下优先完成。
这些事虽然不会在短期产生明显的收益,但却是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归纳知识结构、分析错题错因、背单词、课外阅读等。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既不紧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过是紧迫的。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当然,如果觉得一整天的学习已经足够,或者想给自己偷个懒放个假,其实没必要强撑,早些休息才是正途。
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注意适当休息
中国人民大学学霸李晓鹏在介绍经验时说:
我一直坚持睡午觉。我不属于那种精力旺盛型的人才。不过在我到北京以后认识的十多位各省状元并跟他们交流学习经验以后,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他们从不熬夜,每天定时睡觉定时起床。
我们班原来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或者中午不睡觉,结果上课没精神,老师的课听好,但又不敢在课堂上睡觉,即使睡也睡不熟。所以一天到晚都没精打采的样子,成绩当然上不去。他想靠几晚上的突击来快速取得好成绩,却走了不知比别人多多少的弯路。
学会执行
每天睡觉前回想,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地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