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到了高三,多数学生的作文难以突破基础等级的标准,或立意偏差,或肤浅单薄,或缺乏辩证。学生着急、无助,老师失望、无奈……
很显然,学生的作文遇到了瓶颈——肤浅、不够“深刻”。敢问路在何方?破瓶颈之术有哪些?学生该如何写作才能做到“深刻”呢?以议论文为例,指明途径一二。
一、立论要切合题意
材料作文要够“深刻”,首先“立论”要切合题意。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都不能使作文达到“深刻”的层次。如何分析材料才能使“立论”切合题意?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最佳的方法。构成材料的言行、结果、表象等,仅是材料的外壳,是材料的表层意义。由此立论,就事论事,难免浮浅。只有对材料进行纵向开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剖壳见核,找到那具有内驱力的思想、原因、本质,才能把握住材料的深刻内涵,立论才会准确、深刻,吹尽“黄沙”拾到“金”。
如:聂卫平在韩国比赛间隙,在一家商场的柜台前打听一双鳄鱼皮鞋的价钱,服务小姐说:“你看看就可以了,你们中国人也买不起,太贵了。”老聂一听,拍出一万美元,买下了这双皮鞋。
从表层意义看,老聂花了一万美金买一双皮鞋,可说是花了冤枉钱,或者说他摆阔气,这种认识就肤浅了。我们知道,人物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从人物的表现入手剖析他之所以这样做的思想根源,才能抓住实质,立论深刻。老聂为何有这个“举动”——维护人格尊严,有爱国热情。挖不到这步,立意就不会深刻。
二、议论要深入透彻
有一文段这样写:
学贵有恒。学习上最难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为了找到白炽灯的灯丝材料,经过一千多次实验,淘汰了上千种材料,最后才获得成功。无独有偶,药品“606”据说也是经历了606次实验才制成的,故发明者命之为“606”。
上文可以修改成下面的内容:
学贵有恒。学习上最难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为了找到白炽灯的灯丝材料,经过一千多次实验,淘汰了上千种材料,最后才获得成功。试想,倘若爱迪生无恒心,能经受这一千多次失败的考验吗?还能有白炽灯的发明吗?无独有偶,药品“606”据说也是经历了606次的实验才制成的,故发明者命之为“606”。倘若发明者缺乏恒心,哪怕是进行到605次实验的时候,便打退堂鼓,败下阵来,还会有“606”的诞生吗?
文段加了几句议论性的句子。有了这几句,整段文字就如同画龙点睛,论点和论据之间就有了紧密的联系,论证效果就变得深刻透彻。
法宝有哪些?法宝有二:
1.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结果),并据此推求形成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如: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了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丛飞虽不在了,但他是永生的天使,永远飞舞于人们的心中。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了整个世界!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全中国。
2.假设分析法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具体地说,就是在叙例之后,假设事例中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并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将这一结果与原事例中的结果作比较,对比鲜明,结论自明。具体的方法是——叙正面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分析,叙反面事例从正面进行假设分析。如:
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一两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能会问世呢?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放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试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绝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最后,他终于获得胜利。可见,坚持才是胜利。
三、论证结构须“层进”
铠甲存身,利剑出鞘
①被狼追到河边的兔子不会游泳,难保其身,于是学习游泳。游泳遇到了困难,小兔子还要坚持训练自己的弱项吗?
②我相信这是每个有志的青年人步入社会时都要遇到的疑问:“做一个专才,还是一个全才?”
③这的确是一个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难题。依我看,我们在世上做一个生活的战士,必身着护身铠甲,手持破敌利剑。这铠甲,便是全面发展带给我们的游刃有余,存身于世;这利剑,则是突出才能带给我们的耀眼锋芒,闪耀生命。
④我们需要铠甲,是为了身处困境时从容不迫。诸葛孔明通晓天文地理,又看透人心,终成一代智绝。试想如果他不能预知天气,纵使看穿公瑾的小肚鸡肠,孔明也难演草船借箭的神奇。沙漠中的旅行者,如果只会辨明东西,而缺少找寻水源的技巧,恐怕也凶多吉少。缺少全能的铠甲,不足以安身立命。
⑤我们需要铠甲,是为了战机有利时更自信地进攻。大哲罗素,正是拥有数学、科学、文学、哲学的深厚底蕴,才能在谴责文明堕落、霸权政治时收放自如,深入人心,面对攻击轻松化解。一身铠甲,才促使罗素站稳重心,扮演攻坚者的角色。
⑥拥有护身铠甲的同时,一定要记得磨利你手中的长剑,使你出手不凡,直中要害。莫奈正是不满足于熟稔各派技法而独辟蹊径,用光与影的变幻作剑,辟出了印象派的王国;陈景润如果不舍弃其他广博的科学爱好而专攻无穷级数,手中便不会握住那刺破数学王国黑夜的剑,为后来者带来黎明。
⑦所以说,铠甲存身,利剑出鞘。
⑧铸一身铠甲,需要勇敢的担当与面对挫折时的坚强。不是所有事情我们都擅长,炼就“全才”的道路必然是艰苦的。但我们绝不能中途放弃,像空有专业技术却不修炼人际关系,最终待业在家的北大博士。只有勇于担当生活责任的战士,才能耐心铸好每一个铠甲的缝隙,像打工皇帝唐骏,打磨自己的每个方面,终使梦想得以发挥效力,改变人生。
⑨磨一把利剑,需要认清自我的智慧与敢于选择的魄力。找准你要磨的是哪把剑,有时并不容易。美国国务卿赖斯做到了。曾身为“小钢琴神童”的她一次在目睹其他少年天才的表演之后,毅然放弃了这条“别人注定比我优秀”的道路,重新寻找剑的定位。20年后,她成为斯坦福大学最犀利的政治学讲师。
⑩铠甲存身,利剑出鞘,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也是应对社会竞争以不变应万变的法门。像那只小兔子,我的建议是:努力练好各种技能的同时,将跑步练得更快更强。这样便不致于被狼逼到海边;即使逼到海边,也可顺利脱身,展开另一场生命较量。
11铠甲存身,利剑出鞘,用一颗坚韧而勇敢的心,像战士那样去开辟生命的疆域,广阔无边,为生命立心,立身,立丰碑!
四、说理要辩证周密
试看下面的例子:
一、“高考体”议论文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考体”议论文指的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拼凑材料、套用模板、缺少思考和分析的议论文。我区学生的“高考体”议论文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一段提出论点,中间三段列举三五个万能例子,加上一两句似是而非的简单分析,结尾强调论点。学生把这样的作文成为“三段式”。很多学生都说,写了三年的“三段式”,分数不上也不下,极度憎恶这样的作文,但如果不这样写,又不知道怎样写,得分也可能更低。很多教师把写作当成了技法训练。训练学生作文的“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结构,若学生写的与老师教的方法不甚一致,就叫学生反复修改,回归“正路”。有的老师甚至告诉学生,考场作文就是填空题,把材料往格式中填就行了。这样做短期内看似提高了一点分数,但贻害无穷。怕写作文,无法思考,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
二、用“公民写作”的理念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
三、“公民写作”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以“公民写作”的理念指导高三议论文写作,为的是将写作放在“立人”的高度去实施。立言以立人,在教学中应当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引导学生看待“小悦悦事件”,不应任由学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见死不救,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和当下公民的素质,设身处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选择,宽容他们的不足,同时再引出自己对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希望他们有正确的选择与行动,希望网民及社会舆论有正确的导向。这样的表达,才是从一个公民的角度理性思考和分析。公民写作需要的精神品质如独立思考的人格、宽容开放的思想,质疑求证的求实精神、悲天悯人的情怀等,这些精神品质在当下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常常被忽视。
四、“公民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品质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蔺相如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廉颇再三的刁难也不发怒?因为其“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由此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成为愤怒的奴隶。当学生从这些方面来分析总结,分析总结自然能够更深入。
因此,我们需要在思维的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要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认识更全面。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性看到普遍性,从现象揭示本质,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通过理性的探讨来论证自己的论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Thereisawidespreadconcernovertheissuethat__作文题目_____.Butitiswellknownthattheopinionconcerningthishottopicvariesfrompersontoperson.Amajorityofpeoplethinkthat_观点一________.Intheirviewsthereare2factorscontributingtothisattitudeasfollows:inthefirstplace,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inthesecondplace,___原因二_____.Soitgoeswithoutsayingthat___观点一_____.People,however,differintheiropinionsonthismatter.Somepeopleholdtheideathat___观点二_______.Intheirpointofview,ontheonehand,___原因一_______.Ontheotherhand,____原因二_____.Therefore,thereisnodoubtthat___观点二______.
AsfarasIamconcerned,Ifirmlysupporttheviewthat__观点一或二______.Itisnotonlybecause________,butalsobecause_________.Themore_______,themore________.
(2)利弊型的议论文
Nowadays,thereisawidespreadconcernover(theissuethat)___作文题目______.Infact,thereare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__题目议题_____.Generallyspeaking,itiswidelybelievedthereareseveralpositiveaspectsasfollows.Firstly,___优点一______.Andsecondly___优点二_____.
JustAsapopularsayinggoes,"everycoinhastwosides",__讨论议题______isnoexception,andinanotherword,itstillhasnegativeaspects.Tobeginwith,___缺点一______.Inaddition,____缺点二______.
Tosumup,weshouldtrytobringtheadvantagesof__讨论议题____intofullplay,andreducethedisadvantagestotheminimumatthesametime.Inthatcase,wewilldefinitelymakeabetteruseofthe____讨论议题___.
(3)答题性议论文
Currently,thereisawidespreadconcernover(theissuethat)__作文题目_______.Itisreallyanimportantconcerntoeveryoneofus.
Asaresult,wemustsparenoeffortstotakesomemeasurestosolvethisproblem.Asweknowthattherearemanystepswhichcanbetakentoundothisproblem.Firstofall,__途径一______.Inaddition,anotherwaycontributingtosuccessofthesolvingproblemis___途径二_____.
Aboveall,tosolvetheproblemof___作文题目______,weshouldfindanumberofvariousways.ButasfarasIamconcerned,Iwouldprefertosolvetheprobleminthisway,thatistosay,____方法_____.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
《劝学》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然他物何以愿为我所用盖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赏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莲,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田田的荷叶间一段绿波,愈令风荷芳行万里。
汉有昭君,不赂画工,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莲,终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识大体的智慧,济苍生的胸怀,沉着大气的风范,令她成为一首绝唱。直至百千年后,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惊艳了岁月。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修心如莲,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蜀有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躬耕于南阳,不争虚名于诸侯。然而一代名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谈。如果他不是卧龙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个帝王会甘心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间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修心如莲,孔明静候。以兼济天下之大才赢得生前身后名。
姜子牙垂钓言:“愿者上钩。”八十高龄遇文王。可见,世人渴求的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缘。内在价值的升华才是一个人得到赞赏的根源。
甜美的果实让飞禽走兽们心甘情愿地为之奔波;几句空话却没有激起一丝涟漪,人性说到底总还是带着那么一点点的自私与冷漠。为利相谋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谁也没有必要因此去指责他人。如何让他人尽心尽力地伸出援手我们应当磨砺出自我价值,给别人一个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终没有谁会愿意施予。
修心如莲,让馨德之香愈远愈清。砺己如实,令品质之花不凋不败。
整个写作训练中,句式和过渡词为重点。所以在第一段和末段选好几个固定句式如强点句式,倒装句式,和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式等让学生去套。过渡词或句式要罗列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选择长些和高级一些的去运用,这比教会他们用一个高级单词容易得多。下面是我总结的常用过渡词和句式。
一导入常用句子
1.Differentpeople(students)havedifferentideas.
2.Differentpeoplelookat…indifferentways.
3.60%ofthestudentsholdtheviewthat…
Ontheotherhand,40%believethat…
4.Opinionsonthequestionaredividedasfollows:70%ofthestudentsthinkthat…..
Ontheotherhand,30%don'tliketheideaof….
5.I'dloketogivemyopinionabout…..
6.Therearemanyadvantagesin…First,….Second,…Third,…
However,therearesomedisadvantagesaswell…….Besides,….
7.Itwouldbemuchbetterifteenagersknowtheincomeoftheirparents.
8.Attitudestowards…arevarious.ButI
二常用的过渡词(组)
1.表示列举:
1)first,second,third,last(不推荐,原因:俗)
2)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不推荐,原因:俗)
3)thefirst,thesecond,thethird,thelast(不推荐,原因:俗)
4)inthefirstplace,inthesecondplace,inthethirdplace,lastly(不推荐,原因:俗)
5)tobeginwith,then,furthermore,finally(强烈推荐)
6)tostartwith,next,inaddition,finally(强烈推荐)
7)firstandforemost,besides,lastbutnotleast(强烈推荐)
8)mostimportantofall,moreover,finally
9)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10)foronething,foranotherthing(适用于两点的情况)
2.表示并列what'smore,inaddition,too,aswell,besides,furthermore,moreover,what'sworse.
3.表示因果therefore,forthisreason,thus,consequently.
4.表示转折but,however,onthecontrary,instead,ononehand…ontheotherhand
5.举例说明suchas,forexample,forinstance,take…forexample
6.表示对比onthecontrary,incontrast,similarly
7.陈述事实infact,actually,asamatteroffact,totellyouthetruth
8.表示总结inaword,inshort,tosumup,inconclusion,onthewhole,toconclude,inbrief,insummary,ingeneral,allinall
三总结或建议句型
1.Inmyopinion/view/eyes…
2.Personally,Ifeelthat…/Personally,Iagreewith…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存在问题
(1)教师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甚至讲开头、结尾等等方面的引导上存在较大问题,不注重专项训练,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大而空。同时,教师提倡的优秀范文又离学生写作水平较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从谈起。(2)教师过分点拨作文技法,不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创意,更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二)学生存在问题
二、新课标高考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
(1)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向生活要素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画面,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奇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生活趣事,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积累,也是成长的记录单、生长年轮的岁月证明。长期积累,丰富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保证学生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才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归宿。
(2)鼓励学生记日记,走出纷扰世界,走进小宇宙,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有一颗赤子之心,用一双单纯的眼,把身边经历的,把自己听到、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养成一种记日记的好习惯。对每个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好习惯,而日记则成为人生的巨大收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同时,在记日记的时候,只有思考了,走进内心了,才会有见解;走进了心灵世界,才会看到真实的心,不停地用岁月打磨粗糙的心,让它晶莹剔透;不停地用情感去擦拭疲倦的心,让它清爽无比。
在整个时代“压力山大”的时候,学生更不能例外,学业负担太重,有那么多看不懂的人和事,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而当学习之余,翻开日记,面对日记,一切纷扰都统统放下;面对日记就像是面对自己一颗真实的心一样,日记里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住着一颗勇敢的心。
(4)鼓励学生预先小组互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组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中找到不足,在作文互评中了解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按照高考评阅标准去进行每一次作文的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高考意识强了,作文的规范性也提高了,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5)鼓励学生课前介绍名人名言,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扩充论据积累量。
(7)举办辩论比赛,在实战中锤炼辩证思维。组织学生举办辩论比赛,在辩论中锤炼辩证思维。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辩证思维,而这极大地锤炼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辩题“金钱是万恶之源”和“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学生在作文中辩得不很理想,于是我们发动大家去准备一次辩论比赛。我想对于学生而言,正也是一种锻炼。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扩充论据量,激活学生辩证思维模式,进而提高高考作文得分,最终提高高考成绩。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是她对生命的坚定与执着;“气质是女人的化妆品”,这是她对个人修养的提炼升华。诸如此类的的撼人心灵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蕴哲思的细密针脚缝缀成其人品与性格特质。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为“以文辅仁”。
综观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作文题型主要有两大类: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我们针对这两大类型谈谈如何审题。
一、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主要有单纯的命题和配阅材料的命题两种。但近几年由于命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较大,单纯的命题在2013年高考作文中已没有了,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也有点销声匿迹。2013年只有天津卷在一枝独秀,但作为高考备考,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下这种题目的审题。
在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中,材料与命题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的重点,材料往往是对命题的解释起限制作用,所以要重视配阅材料的审读。
对于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审题,我们以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审题。
(一)审清配阅的材料内容,明确材料的内涵
天津卷配阅的材料:首先对“学而知之”进行了解读,这里就是暗含考生,你的题目就是依葫芦画瓢,后面的内容对命题进行了限制,指明了方向。首先要考生确定“知之”中的“之”所构思的范围就是“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而“____而知之”中的空要写上就是上面内容的途径。
(二)审清命题作文中的题目
可以按照单纯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____而知之”
1.逐字逐词研究题目,明确题目中各个字词的含义,初步了解题目的含义。如填写你“玩”,我们考生必须分析“玩而知之”这里的每个字的含义。“玩”,是知之的途径;“而”在这里是连接两者之间的关系。“知”,就是获取、掌握或懂得;“之”,就是“知识、技能或道理”。
2.分析题目的结构形式,抓住题目中心词语,仔细推敲,分解题目的暗含的内容。在这里你就要对“玩而知之”进行结构分析,“玩”,是知之的途径,“玩”是什么?“之”是什么?你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
(三)把握题目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明确作文题目意图,确定选材范围,中心内容
通过材料考生明确学而知之的意义,明确了“____而知之”的范围以及含义。在素材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横杠上可以填写“玩,交往,实验,旅游,游戏,读书……”,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广,就能填多少。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给材料,给要求,不给话题。从形式上讲,材料给考生提供了构思的蓝本,“要求”给考生规定了构思的范围,免得考生思维无章法,成文太随意。它的要求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这种题型开放程度更高一些,它把话题的拟设权和选择权都交给了考生,这是高考作文的命题的主流。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方法:
(一)明确材料的类型
在高考中题目所给的材料往往不同,但近几年来大多数材料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1.平实的叙述性材料,2.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3.给几个不同材料,4.引语式的材料。
(二)推敲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
1.推敲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材料的表层含义。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2.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挖掘材料的内蕴实质,深入理解题旨。作文材料的主题是内在的,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不是随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更不是单纯地“主观意念”的产物。因此要想深入开掘材料的内涵及本质,还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将思维引向深入。比喻、寓言性材料是寓义性材料,其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三)审清要求语
(四)明确作文题目意图,确定选材范围,中心内容
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中这种类型的作文可以说是一统天下,其中有两类:
一类由材料引出观点。
2013年广东省的作文就审题来说,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比如从富翁的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第一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从第二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从第三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起其他一些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