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哲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哲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根据哲学二级学科,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与信仰问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
河南大学宋晓杰发表论文《政治的马克思何以可能——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
4.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中国哲学
1.研究方向
河南哲学界关于中国哲学之研究,依照郑州大学哲学系中哲硕士生许文华的搜集整理,研究方向遍及先秦哲学、出土文献、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中国现代哲学。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如下研究方向:一是古代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之融会。郑州大学哲学系李超峰、李晓虹《老庄自由思想探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26卷第3期2014年5月),刘晓靖《孔子道德理想论析》(《郑州大学学报》第47卷第5期2014年9月),河南大学曹建墩《先秦儒家对祭礼的理论阐释及其现代意义》(《浙江学刊》2014年第1期),河南师范大学高中建、李艳艳《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儒学资源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安继民的论文《
2.研究热点
河南哲学界中国哲学领域的研究没有“中国哲学史学会”类似的组织,所以总体上河南省高校基本上各自为政,很少交通往来;学者对于问题的选择与研究也大多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很难谈得上有意识的研究热点问题,除传统的文献整理外,有一个特点是关于“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哲学融会的研究。比如说:河南师范大学高中建、李艳艳的论文《当代价值观教育的儒学资源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赵志浩的论文《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一兼论孔子在中国礼仪文化发展中的贡献》(《平顶山学院学报》第29卷第6期2014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王瑾的论文《孟子人性论及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焦作大学学报》2014年3月第1期);河南省委党校刘晓玉的论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融会的现代诊解》(《学习论坛》第30卷第9期2014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贺利平的论文《论儒家生态伦理观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启迪—一兼论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施途径》(《前沿》总第367,368期2014年9月)基本上反映了此一研究热点。
3.发展态势
4.学术成果
外国哲学
1.本体论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
2.外国伦理思想研究
3.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4.统合性的西方哲学问题研究
伦理学
1.伦理学基本问题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学术视角
2.应用伦理道德热点问题和学术观点
3.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研究与启示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和启示。赵清文撰文《自我超越的“学为君子”之道—
美学
1.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2.中国美学史问题研究
3.影视美学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牛思萌在《电影文学》2014年第五期发表《从美学角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