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营养学会启动首部《中国宠物营养指南》,旨在填补宠物营养领域的知识空白,促进宠物营养学科的发展,为宠物主人提供专业的营养建议。
《中国宠物营养指南》将由中国营养学会牵头,组织多家权威学术机构及行业专家,以循证营养科学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全面分析宠物的营养需求和健康问题,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和科学证据评估,撰写一份科学、全面、权威的宠物营养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现场致辞
全面均衡营养更适合现代宠物避免宠物遭受“隐性饥饿”
猫犬这些动物从野外动物到伴侣动物的过程中,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野外动物的饮食组成会更多地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可用性,而现代宠物与人共同生活,饮食主要由人类提供。我们在宠物食物中,需要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营养对维持宠物的整体健康状态起着关键作用,包括皮肤和毛发健康、保持健康体型、骨骼及关节健康、消化健康等方面。
杨月欣教授介绍,从营养学角度,宠物需要适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宠物的饮食需要满足其能量需求,并且要注意维持适当的体重和消化健康。由于宠物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寻找食物,其饮食可能更加单一和规律化。这使得我们需要在宠物食物中提供更全面、均衡的营养,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减少宠物食品中肉类原料的使用、增加植物类原料的比例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做法。徐明岗研究员介绍,“肉类生产除了对水资源、土地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造成了环境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此外,肉类生产涉及到动物的养殖、运输和屠宰过程,减少宠物食品中肉类原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其他动物的需求,可以促进其他动物福利的提升”。
宠物经过长期的驯化,其消化系统已经适应了一定程度上的谷物消化。即使在野生环境中,猫犬捕食的猎物也可能带有一定量的谷物。因此,谷物的存在在宠物食品中是符合其自然摄食习惯的。戴小枫教授从消化率角度,以小麦蛋白举例,胃蛋白酶对优质小麦蛋白的消化率不输于动物蛋白;从营养角度,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在氨基酸上形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