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耳孙—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experiment)是迈克耳孙1881年在他发明的干涉仪上进行的,以后又在1887年与莫雷合作,进行了更精密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地球相对于固定不动的以太的运动
实验仪器:迈克耳孙干涉仪
实验原理:将干涉仪固定在地球上,且使其两臂长度相等,均为L。设想以太相对太阳固定,则干涉仪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率通过以太运动。设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方向为自左向右。光源S发出的光,经半反射镜分成两相干光束,到达T处发生干涉。
则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一系列以太漂移实验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它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为了解释这个实验的否定结果,斐兹杰惹于1889年、洛伦兹于1892年先后提出了长度收缩假说,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准备了思想基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