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中物理问题答疑|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解释。
结合某学生高中物理学习问题,王尚老师对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波动性与粒子性并没有具体分界线,电磁波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
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师
我现在读高一高二,目前学校正在讲解光学这部分,我对光的波粒二象性不是特别理解。
您好,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性质,它既能像波浪一样传播,也有粒子的特征,就像是足球被踢走一样传播。
光是一种纵波,这一点,从偏振现象中可以证明。
光的粒子性主要体现在光电效应,波动性主要体现在衍射。
推荐: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我们知道电磁波的波长有长有短,频率有高有低,在波粒二象性上表现也是不同的。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越容易发生干涉与衍射。
具体可以看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并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何要探究红光的干涉而不是紫光呢?
推荐: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
就是因为红光的波长更长,容易观测到。
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不容易发生干涉、衍射等波动特征;即,频率越长,粒子性就越强。
波动性与粒子性,两个性质始终是存在的,不存在都消失的时候,只是哪个更显著而已。
牛顿、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
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揭开了遮盖在“光的本质”外面那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
第一,做题的过程能帮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课上讲授的知识,课本基础内容怎样在解题中用起来?尤其是公式的使用方法、前提和范围等,都要结合做题过程来进一步消化。
第二,刷题的过程可以协助我们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归纳分析技巧,还帮咱们规范化步骤书写,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我把我写的《物理自诊断》这本辅导书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我为书中的任何一道题都录制了视频讲解;书中任何一道题旁都有个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我的视频解析。
做物理题可以帮助我们对学习效果进行查漏补缺,发现了问题就应当尽早解决掉。
就如同书名《物理自诊断》一样,做书中的典型题,都是在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我的视频讲解解决掉。
做题时被一道物理题伴住了,完全没思路或思路走到了死胡同,这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我们老师的点拨。这些点拨会让你豁然开朗少走很多弯路。
《物理自诊断》这本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的视频讲解,不仅是讲题,还在帮你纠正、分析、梳理思路。
做错了,错在哪些地方?找不到解题切入点?是题目中哪句话没有分析透彻?
这些,在我的视频讲解中都有所体现,相信这些正是同学们学习中亟需的。这些视频能帮你提高做题的效率与质量。
还有更强大的。我为《物理自诊断》提供答疑服务,这本书中的哪道题看视频还是不理解,或者有其他的解题方法,都可以与我探讨交流。
请你相信与我交流分析题的过程,对你更深入吃透这道题,及相应知识点、公式的巩固、思维分析能力提升等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者:王尚,北京物理教师,高中物理网(gaozhongwuli.com)力学组主编,著有《物理自诊断》等辅导书。
片尾小花絮
王尚老师:用过物理自诊断的学生与家长,留言那多了去了。为什么公众号内没购买者的评价?
因为我没放出来啊。毕竟有私人信息,且这样显得太功利、太商业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