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水地说

B.五材说

C.元气说

D.五方说

E.人体之精说

2.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

A恐则气下

B悲则气消

C惊则气乱

D喜则气缓

E怒则气上

3.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以上都不是。

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朱丹溪B吴鞠通C吴又可D刘完素E薛生白

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营气B卫气C宗气D元气E谷气

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B尿C粪D呕吐物E呼气

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C阴中之至阴D阳中之阴E阳中之阳

8.“肝火犯肺”是属于:

A子病犯母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

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

1

A心神不足B髓海空虚C肝失疏泄D肝升太过E神不守舍10.肾在液为:

A涎B唾C尿D泪E涕

11.“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肝阳亢B肾阴虚而相火动C肾阴虚而心火旺

D心阴虚而心阳亢E以上均不是

1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皮肤B孔窍C肌肉D关节E血脉

13.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A风邪

B暑邪

C燥邪

D火邪

E寒邪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1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1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木克土

B.火生土

C.金生水

D.金克木

E.水克木

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A心B肝C脾D肺E肾

1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

A冲、任、带B任、督、带C冲、任、督D督、冲、带

E督、冲、跷

1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

A头后部B侧头部C头顶部D前额部E全头部

20.脾之华在:

2

A毛B唇C发D面E爪

21.“血之府”是指:

A心B肝C脉D冲脉E任脉

22.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肺与心B肺与肝C脾与肺D肺与肾E心与肾

2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A脾B小肠C胃D大肠E三焦

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A饮食B六淫C七情D瘀血E疫疠

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标E以上均不是

2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A肾B肝C肺D心E脾

2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

A贲门B阑门C魄门D幽门E吸门

2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

A肾B脾C肺D膀胱E三焦

2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C真实假虚D虚实夹杂E虚证

30.“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A反治B正治C治标D标本兼顾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最佳答案)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刘完素B朱丹溪C李东垣D张景岳E张从正

3

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B滋润作用C承载作用D收敛作用E受纳作用

3.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

A制其所胜B侮所不胜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D五行相克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损其有余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损者益之

5.过劳包括: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安逸过度

E饮酒过度

6.胆又称为:

A中精之府

B孤府

C清净之府

D中正之官

E元神之府

7.营气的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B调控体温C温煦脏腑D抗御外邪E营养全身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

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B直接影响内脏C发为情志病证

D影响脏腑气机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主动B收引C凝滞D重浊E为阴邪,易伤阳气

1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

A血虚

B血瘀

C出血

D水停

E津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2.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3.张从正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THE END
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汇总,学中医必备知识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汇总,学中医必备知识笔记!2024-11-14 17:44:58 来源: 荷兰豆爱健康 河北举报 0 分享至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VLBV9V0553TFC0.html
2.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汇总,学中医必备知识笔记!来自:河洛娃 > 《中医术语》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中医自学笔记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热爱中医的看过来 中医自学笔记(一)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懒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手写笔记 中医笔记要点(基础理论篇)更多类似文章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https://www.360doc.cn/mip/1139374813.html
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研究生;读书报告;教学 Effect of reading seminar on training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https://www.1mishu.com/haowen/181072.html
4.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范文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https://www.gwyoo.com/haowen/174762.html
5.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doc文档介绍:《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 邓先立时间: 2013 年 1月 20日 14:00 地点: 会议室参加人员: 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https://m.taodocs.com/p-40757511.html
1.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核心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知识汇总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核心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知识汇总中医学,这一源远流长的学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面对期末考试,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考核,很多同学都曾在临近考试时感到一丝紧张。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抓住重点,成为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http://www.medvip.com.cn/yxks/23151.html
2.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精选14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篇1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走完了大一的第一学期。此时此刻,回头看看走过这一学期所留下的脚印,想想在这...https://m.ruiwen.com/xuexixinde/6216648.html
3....中医基础理论》结业考试顺利举行继续教育为更好的发挥我院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我院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要求,为确保我院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岗位培训合格,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于2017年09月11日至10月16日进行了《中医基...https://www.hnzhy.com/m/nursingdetail-4508.html
4.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内科是中医的重要学科之一。你知道重要内科学有哪些重要知识。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欢迎阅读。 一、感冒: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https://www.yjbys.com/edu/PTCM/163886.html
5.护士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20篇)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我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中医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在下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鼓励发展护理科研。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60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