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星链”这一伟大工程将浮出水面,6G卫星互联网,这是全球「万物智联」的基础,6G卫星互联网是“数字中国”最重要的新基建。
2023全球6G技术大会将于本月召开。
2023全球6G技术大会即将召开,中国版“星链”,种种迹象表示这一伟大工程或将浮出水面。
据多家外媒报导,我国计划发射近1.3万颗卫星,以阻止美国SpaceX霸占“低轨道资源”,并且在发射之后,中国将实现一个全球性的卫星网络,并且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互联网。
这次的消息比较具体,甚至连项目的代号都指出来了。1.3万颗卫星是什么概念?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全球在轨卫星也就4852颗,而我国只有500颗。也就是说,这个产业有2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欧盟自建宽带卫星网加入太空“圈地战”卫星互联网将迈入高速发展阶段,马斯克剑指卫星互联网,太空“圈地战”、卫星互联网密集发布,2023年全球争相开启太空互联网元年。华为将发布第二代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吉利发力这个领域,卫星产业中发展成熟的细分赛道,2025年市场规模或接近万亿元。3月1日工信部部长表示,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卫星互联网就是“6G”,从网络架构上看,6G网络最深刻的变革在于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维度接入的转变;我国已通过星网集团重点部署,并且由于卫星的轨道和频段具备稀缺资源属性,后续组网进程有望超预期;作为大国崛起的最重大项目,做为“数字中国”最重要的新基建,中国版“星链”这一伟大工程,6G卫星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6G网络架构相较于此前技术体系,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在于从传统的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维度接入的转变。6G所具有的网络架构具有支持多种异构网络智能互联融合的能力以动态满足复杂多样的场景和业务需求,整体网络架构需要支持天基、空基、地基多种接入方式,固定、移动、卫星多种连接类型,个人、家庭、行业多种服务类型,并实现网络侧的多接入、多连接、多服务融合。
卫星互联网即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联结。卫星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卫星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变革。
公司设立上海沪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卫星业务平台,为商业卫星提供配套产品及服务,目前主要业务覆盖商业卫星总装集成、部分航天产品核心部件设计及制造等。公司具备专业的商业卫星AIT生产能力,可同时装配多颗500KG以下的商业卫星。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多个研究所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合作。沪航卫星控股子公司上海璈宇机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卫星电子装联、热控实施、射频组件、卫星地面测控设备生产的产品供应商,用户广泛分布于以卫星研制任务为主的航天单位中。报告期内,沪航卫星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博创空间热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宇航相变类热控产品领域,产品大量应用于卫星通讯载荷、通信基站等多领域应用场景。
布局低轨宽带卫星5G通信载荷,当前已完成一系列核心技术和算法的积累;
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卫星5G核心网通信系统的公司之一,包括高轨卫星核心网和低轨卫星核心网。震有科技另外叠加国家双千兆网络计划,股价从61块钱超跌到17元,向上空间巨大。
宣告着ChatGPT概念已彻底进入尾声,宣告着6G卫星互联网新时代已悄然开启!
新老交替,旧死新生,生机勃勃。
周一热点前瞻
工信部部长:我国将加快6G网络研发
3月5日电,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我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现在我们国家5G方面己经名列世界前列。我国5G移动手机用户已超过5.75亿户,我们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将超过290万个。我们的6G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的研发。
6G网络架构相较于此前技术体系,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在
是低轨宽带卫星5G、G6通信载荷唯二提供商(对标马斯克星链的弯管技术),火箭回收技术或在一两年内取得重大突破,是空间极大、确定性极高、格局极佳的稀缺品种。子公司创智联恒立足于无线通信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完成了一系列低轨卫星通信核心技术和算法的积累,主要进行低轨卫星通信载荷产品的研发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