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湖南省肿瘤医院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主要内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主要内容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紫杉醇简介紫杉醇类药物,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胃癌的治疗。紫杉醇:二萜类化合物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英文名:Paclitaxel分子式:C47H51NO4紫杉醇简介紫杉醇类药物,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不同紫杉类药物传统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紫杉醇聚合物胶束(Genexol-PM)。
脂质体LEP-ETU(美国)、阳离子脂质体EndoTAG-1(德国)、胶束化纳米粒NK105(日本)和新型口服制剂DHP107(韩国)。
与传统注射剂相比,新型制剂在降低或去除过敏反应、减小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肿瘤靶向性及耐受剂量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PracticalPharmacyAndClinicalRemedies,2016,Vol.19,No.4不同紫杉类药物传统紫杉醇注射液。PracticalPha紫杉醇注射液——
Taxol
及其仿制制剂
溶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L)和无水乙醇适应证:卵巢癌、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艾滋病引起的卡波西肉瘤(AIDS-relatedKaposisarcoma)(FDA)使用方法:紫杉醇单独使用的剂量为135~200mg/m2,联合用药剂量为135~175mg/m2,3~4周重复给药1次,根据患者可耐受情况,通常2~3个周期为1个疗程。
使用前用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3h。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h先口服地塞米松10mg,给药前6h再囗服地塞米松10mg,给药前30~60min给予苯海拉明肌注20mg,静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紫杉醇注射液——Taxol及其仿制制剂多西紫杉醇——泰索帝
不良反应:见紫杉醇溶液预处理: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前30分钟给予预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注射西米替丁300mg。紫杉醇脂质体——力拓素脂质体(Liposome)是由磷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Abraxane)是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赛尔基因(Celgene)研制的一种新型紫杉醇纳米制剂。2005年由FDA批准上市,先后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近期在日本获批用于胃癌
。
该产品2009年后进口中国,CFDA批准其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为每支含紫杉醇100mg和人血白蛋白约900mg。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蛋白)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白蛋白平均直径130nm紫杉醇进入血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紫杉醇白蛋白SPARC蛋白肿瘤间质白蛋白受体(gp60等)白蛋白通过胞吞转运作用进行转运分解成小的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白蛋白紫杉醇与SPRAC蛋白结合后聚集在一起SPARC蛋白肿瘤细胞紫杉醇引发肿瘤细胞凋亡窖蛋白和胞膜窖小泡胞吞转运并聚集到肿瘤部位详细图解白蛋白平均直径130nm紫杉醇进入血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紫白蛋白结合型剂型带来的优势“三高一低”:
-高剂量(提高紫杉醇的耐受剂量)
-高肿瘤组织分布
-高疗效
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新辅助/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替换紫杉醇/多西他赛新增脚注:由于医学上的必要性(减少过敏反应),纳米白蛋白结合(NAB)紫杉醇可以替代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如果替代每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那么NAB紫杉醇每周剂量不应超过125mg/m2复发转移推荐:纳米白蛋白紫杉醇100mg/m2或125mg/m2d1,8,15给药,q3/4w260mg/m23wNCCN指南乳腺癌推荐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新辅助/辅2018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新辅助化疗2018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新辅助化疗2018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新辅助化疗既明确乳腺癌晚期/复发转移的一线使用,也进一步肯定了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地位2018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新辅助化疗既明确乳腺癌晚期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癌一线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癌一线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鳞癌一线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鳞癌一线CSCO指南肺癌一线推荐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8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CSCO指南肺癌一线推荐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NCCN指南胰腺癌推荐
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疾病一线治疗——转移性疾病新辅助NCCN指南胰腺癌推荐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疾病一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治疗方案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治疗方案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可选择化疗方案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可选择化疗方案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卡铂/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紫杉醇过敏患者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卡铂/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紫杉醇过NCCN指南宫颈癌推荐宫颈癌系统治疗方案NCCN指南宫颈癌推荐宫颈癌系统治疗方案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变、指甲色素沉着/变色症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含有源自人血的血清白蛋白,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之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应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转归;指导患者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避免使用肥皂、洗涤剂等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6、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7、肝功能不良反应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厌食、厌油、乏力、黄疸等症状,指导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临床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7、肝功能不良反应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8、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30min给予了预防性止吐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3~4天内缓解。8、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给药剂量: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7、肝功能不良反应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厌食、厌油、乏力、黄疸等症状,指导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临床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7、肝功能不良反应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8、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30min给予了预防性止吐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3~4天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