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水煮蜜蜡,难道是“煮”出来的蜜蜡?
“水煮蜜蜡”,听到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一口大锅,沸腾腾的开水,然后一串蜜蜡放在里面煮。相信很多人都会脑补出这样的画面,其实并非如此,所谓水煮蜜蜡其实只是蜜蜡的一种优化手段,只是这种优化太过低劣!
水煮蜜蜡是将金珀的原石经过高温高压让它的皮子老化,内部气泡增加,这样看起来不透明,所以才会更像蜜蜡。很多人都将这种技术称为是琥珀的优化,实际上这种技术已经改变了琥珀内部的结构,这种琥珀已经不是天然琥珀,掌柜更愿意称之为造假。
▲水煮蜜蜡
揭秘二:水煮蜜蜡产生之因
水煮蜜蜡为什么会出现,这和很多蜜蜡造假的原因一样,国人对于蜜蜡的喜爱程度超出了想象。在过去,去逛文玩城、玉石店,看到的都是和田玉和翡翠,如今大大小小的玉石店几乎都被蜜蜡占据了。
市场的火爆,让蜜蜡的造假和优化技术得以催生,很多蜜蜡爱好者都会追求满蜜,毕竟这种蜜蜡才是品质最好的,很多蜜蜡琥珀达不到这个标准怎么办?
于是,水煮蜜蜡应运而生。
揭秘三:水煮蜜蜡,是怎么“煮”出来的?
刚刚已经给大家解释了,水煮蜜蜡可不是真的在锅中用热水煮出来的,而是用一种高温高压的技术,加入一些特配的溶液,让原来的琥珀或者是金绞蜜变得不透明,也就是成了蜜蜡。
▲上图是水煮前后的对比
其实水煮技术大多数是对原石进行操作,有时候也可以直接对成品操作,原石在水煮之后切面会有一层白色的氧化层,而成品水煮之后看起来会发白。
揭秘四:水煮蜜蜡的鉴别
水煮蜜蜡虽然经过处理,但是毕竟原本还是属于琥珀蜜蜡的范畴,所以在鉴定中心也只是暂时算作是一种优化手段。目前的水煮蜜蜡大多数被用来仿造满蜜和白蜜蜡,所以鉴别起来也并不是十分困难。
【1】.成品的水煮蜜蜡,表面会比较白,好像是奶油白,颜色也比较均一,如果用透射光打进去,会看到这种蜜蜡的内部比较空,蜜蜡的“蜜”都浮在表面上;
如下图(一)▼
如下图(二)▼
A、没有经过优化、有蜜蜡(蜡比较满的),也有金绞蜜;
B、老蜜蜡,市场上很难见的,被许多人称为“鸡油黄”;
C、水煮蜜蜡+烤色,这种也叫老蜜蜡,但比单纯烤色的更有争议性。一般这种经过水煮的蜜蜡再烤色,颜色会烤得比较浅一些(具体原因还不明白)。水煮+烤色颜色比较浅,但颜色比较浅的不等于是水煮蜜蜡烤色的;
D、水煮蜜蜡、看起来很像乌克兰的蜜蜡。
【2】.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水煮蜜蜡的表面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气泡,大部分水煮蜜蜡可以看到密集的极小的气泡,这是水煮蜜蜡重要的特征;
【3】.蜜蜡琥珀的纹理比较清晰,一般是云纹或者是“豆花状”,而水煮蜜蜡改变了琥珀内部的结构,导致了原本清晰的云纹变得有些模糊。从荧光反应上看,水煮蜜蜡的荧光偏蓝色,但经过烤色后基本看不到荧光。
对于水煮蜜蜡成分仍然是琥珀蜜蜡所以鉴定中心的结果仍然是蜜蜡,但内部特征栏会注明为含气泡包体,大家可作为参考。水煮蜜蜡的成分已经发生变化只会对身体有害,同时也不具备收藏价值所以玩友们在购买蜜蜡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水煮蜜蜡都是拿些品质不好的蜜蜡优化而成,然后高价卖出,所以很多人买到便宜的白蜜就以为捡漏了,其实是水煮白蜜,水煮白蜜价钱比天然金珀的价格还低。大家还是要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