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文字为广州国检检中心主任帮忙修改,在此感谢所有帮忙提供样品参与修订的朋友们,非常感谢)
一白蜜的形成原理:
1,白蜜的产生过程
白蜜蜡为什么会这么白呢?
原来白蜜蜡中富含气泡,
每立方毫米含气泡数可达100万个,
气泡直径0.0008~0.001毫米,
这个尺寸是打死眼睛也看不到的!!!
由于光的散射作用使白蜜蜡变成白色。
而为什么蜜蜡里面的气泡要比透明琥珀的气泡密度大呢?这是由于阳光的照射决定的。阳光的热度晒到滴下的树脂上,树脂受热内部蒸腾翻搅而产生了气泡。因此,大家应该也明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那就是蜜蜡一般都是“阳面果”而透明的琥珀一般都是“阴面果”所以说什么千年琥珀,万年蜜蜡,那都是扯淡的。琥珀和蜜蜡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在阳面被太阳晒到气泡蒸腾密度大。一个在阴面凉凉快快没人打搅保持原型。
2,半蜜半珀如何形成而半蜜半珀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就更好理解了~大家可以幻想一下,在那~~~~~几千万年前的原始森林里,天气闷热啊~~大杉树们都热得猛烈的流着脂~但是树脂是有粘度的,流动缓慢的,因此在上午的时候,一棵大杉树留下的树脂被东边升起的太阳给烤得使劲蒸腾使劲蒸腾,都蒸腾浑浊了,还没滴下去呢,但是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往西去了~于是原来的阳面变成了阴面,这个时候大杉树又滴下了一滴透明的树脂,后来者居上的赶上了之前没滴下去的那滴浑浊的,于是两滴树脂在此胜利会师了~变成了一大坨~然后第2天太阳又升起了~开始烤着一大坨的表面,刚烤到一半新流的透明树脂又追赶上了大部队~又裹在了一起。。。于是就这样反反复复,太阳不断的升起落下,升起落下,树脂们不断的前仆后继前仆后继,直到一次剧烈的地质运动到来!轰隆~~大家全都被掩埋啦~
3,为什么白蜜会有香味
有人说自己的白蜜手钏包浆很厚了,却仍有香味~!朋友,那个香味已经不是你手钏上有包浆的珠子发出来的了,是你玩珠子时候,珠子中间穿绳子的孔的内壁带出的好吧?谁再牛逼也没办法把珠子中间的细孔也盘上包浆吧!
二,蜜蜡的检测
1,蜜蜡证书是检测哪几方面的参数,来确定是否天然?
(其他鉴定数据包括物理特征(折射率、比重、力学性能、光学特性)、酒精或丙醇擦拭、荧光反应、放大检查、红外光谱测试等)
证书分为三个大类:1、国检证书2省级机构证书3商业和野鸡机构证书。首先说国检证书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NGTC。是中国比较严格的检测机构,证书权威。目前检测的水平以及和中国国情的结合度逐步提升。基本能让大家放心了。
国家金银珠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各省均设有省级珠宝检测中心(简称“省检”)。
常见的蜜蜡优化作假手段可以检测出来或者愿意标注的有以下:
1、合成(压制以及塑料加蜜蜡粉的合成)
2、二代(华沙和加里宁格勒的压制制品)
3、对蜜蜡的喷油要求严格也会体现出来。
4、注胶。
(常见处理及定名:压制或者再造琥珀(琥珀粉末或者碎块压融或者加柯巴树脂或人工树脂压制)、粘补处理琥珀、覆膜处理琥珀(有色膜),拼合琥珀(两块以上拼合以整体外观出售),染色琥珀)
不愿意标注的或者无法检测的:1烤色2水煮。(依据标准热处理算优化,因此所有依据国标出具证书都无需标注)
省级证书:常见的是广东的、武汉北京的一些检测中心。对优化的技术包括覆膜都不标注。(国内所有检测机构执行的一个国家标准对有色膜算处理,无色优化标准规定无需在证书中注明)
2,水煮蜜蜡和天然蜜蜡的区别在那?哪些部分的性质发生改变了?
水煮蜜蜡的典型特征:大量密集气泡,色泽相对均匀统一,流淌纹不明显,大多出现在珠子市场,雕件倒是相对较少。
3,柯巴脂的检测:
购入一块柯巴脂的水滴,送去地大广州检测点检测,直接被退回,不给出证书,原因是成熟度不够,我们日常鉴别的方法是,去药店买95%的酒精,滴到柯巴脂表面,30秒后即会出现溶于酒精的表现,表面发粘或者不透明,而真正的琥珀,不会有任何反应!对于非专业人士,柯巴脂的鉴定肉眼和手感都难以判断的,就做个证书,机器一过就灵。
(酒精只对未经处理的柯巴树脂有效,热压处理后酒精擦拭柯巴树脂无反应)
三,什么是水煮蜜蜡:
水煮料蜜蜡在国标上属于琥珀热处理优化,不能说是假货。所以国检会出天然蜜蜡的证书,本质上是优化过得蜜蜡,已经不再是天然蜜蜡!
分析:
水煮蜜蜡是用较稀的新蜜热处理加工成为满蜜,水煮蜜蜡佩戴三个月后蜜会稀、浊,颜色变浅。可以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探针仪器等检测出来。
外观上,水煮蜜蜡颜色发暗,有些发浅灰色调,没有光泽,和天然白蜜放在一起感觉比较干,那种珠宝的光泽感差(样品为高光抛光的水煮蜜蜡珠子和高光抛光的白蜜界面一起对比),没有天然蜜蜡的华丽和优雅。
水煮蜜蜡10个月的变化,前后对比图:
2015年9月份购买的,2015年10月26-31日拍摄,看的出来珠子很白,很均匀,花纹很少,几乎没有黑点,很美看着!
可以重点对比绿松旁边上的几颗白蜜!刚买的时候很干净!
2016年7月23日拍的照片,氧化了近10个月的水煮蜜蜡,珠子的蜡质越来越稀薄,里面透明的物质露出来越来越多,珠子子变得越来越透;花纹越来越多,花纹是那种撕裂的裂缝感,而不是天然珠子那种立体感花纹的变化;花纹比较透的地方多伴随均匀密实的小气泡和小黑点;珠子气泡,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整体颜色在氧化变黄的基础上,灰度也来越大,越来越丑了!
可以重点对照绿松两边的珠子看!
四、水煮白蜜和天然白蜜的几个细节区别:
1.水煮蜜蜡上面的均匀的黑点是怎么形成的?和天然蜜蜡的包裹体有什么区别?
天然蜜蜡的包裹体是树脂在流淌的过程中,沾到的灰尘,树叶碎沫,泥土等杂质,包裹在里面形成的,所以形状尺寸大小都是不规则的,而水煮蜜蜡在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黑点相对来说大小比较均匀的,形状比较规则规则的,分布也比较均匀!问过地大的检测师,这种相对均匀的黑点,是水煮蜜蜡的典型标志!(至于如何产生的,有一种说法是,包裹体随着蜡质上移到表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力粉碎,随着蜡质重新均匀分布,就形成现在这种相对均匀的黑点了!!地大检测的朋友看到这样的黑点告诉我,这就是典型水煮的标志)
天然白蜜的包裹体,形状颜色大小都没有规律,很不均匀!
水煮蜜蜡的黑点,颜色形状大小相对均匀
2.水煮蜜蜡的气泡有什么特征?怎么形成的?和天然蜜蜡的气泡怎么区分?
先说天然白蜜的气泡大概是每平方毫米数以千万计。气泡的密度越大,琥珀的颜色就越白。这个气泡的大小是肉眼绝对看不到的!
而水煮蜜蜡的气泡是后天加热形成的,肉眼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比较透的珀的部分尤其很清楚),是均匀的密集的,由内而外的放射性的分布,用放大镜看,气泡基本比较圆,因为在生成的过程恒温恒压,受力比较均匀,而天然白蜜蜜蜡部分的气泡是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天然白蜜中也会有琥珀的部分,琥珀部分里偶尔会有气泡,这个肉眼可以看到,但是气泡大小不均匀,而且是顺着流淌纹的方向分布,形状也会顺着流淌的方向拉伸,不会是规规矩矩的形状!
天然琥珀的气泡,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都有,不规则分布。整体尺寸比较大!
水煮白蜜的气泡,在比较透的地方看的很清楚,尺寸比较均匀,放大镜下看形状比较圆润,分布的非常密实!
补充:显微镜下天然蜜蜡和水煮蜜蜡的区别
图二是水煮,水煮的原理是让珀体里的水份和气体膨胀,从而使局部爆裂形成无数密集的爆花
3.水煮蜜蜡的纹路和天然白蜜纹路的区别?(对照图)
再纯正的天然白蜜,也是树脂流淌形成的,所以依然有流淌纹,虽然颜色比较均匀,但是纹路的变化依然很清晰,但是水煮白蜜蜜蜡不透的部分蜡很均匀,感受不到流淌纹,有的上面也有花纹,但那个花纹相对来说比较平面,就像撑裂的宣纸一样,是浮在表面的花纹,而且花纹中比较透的部分,多伴随着小气泡!这个从对比图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
天然白蜜的流淌纹,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清晰的流淌纹
天然白蜜和水煮白蜜的对比
白蜜和白花蜜的流淌纹
远看比较均匀的界面,放大看,流淌纹依然很清楚
不同品种的蜜蜡,流淌纹都是差不多的感觉,有个浓稠度的混合,是立体的
荔枝白和鸡油黄的流淌纹
俄料和乌料的流淌纹对比
俄料老化后的流淌纹非常清晰了!
而有花纹水煮蜜蜡表面的花纹,多伴随着气泡和黑点,感觉浓度是浮在表面
有的珠子非常均匀,瓷器一样的感觉,看不到一丝丝纹路!
天然白花的切面
天然荔枝白的内外对比
水煮白蜜的切面
4.水煮蜜蜡打强光和天然白蜜打强光的花纹有什么区别,(对照图)
天然白蜜,打强光会看到流淌纹,会看到颜色稀稠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内而外连惯性的,是随着肉眼能观察到的纹路变化的而变化的,而水煮蜜蜡,打强光的时候,是里面很通透,高浓度的颜色浮在表面的感觉,打光的时候能直观的看到里面很透,外面像糊了一层湿的棉纸!
水煮白蜜打光图,光是从里面透过来的,高浓度白色浮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