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是尊享版的车,到头来给我一辆荣耀版的车,前者比后者贵2万元,你说这4S店是什么意思?”昨天上午,家住荣昌县的曹先生找到重庆晚报车车族记者,诉说了他买车时遭遇的行业潜规则。重庆晚报律师团表示,消费者遇到这种事情,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涉嫌欺诈的名义起诉4S店。
发动机号码揭示真相
曹先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去年5月25日,他到位于九龙坡区的东风南方渝兴专营店,看中了一辆标价25.18万元的某日系品牌尊享版轿车,当时一名叫雷亮川的销售人员接待了他,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23.18万元的价格成交。
“车买回来后有天逛汽车论坛,我突然从一则帖子上看到,这个品牌的尊享版在2014年3月份就停产了,我就怀疑是不是买了辆山寨货。”于是,曹先生翻查自己车子的资料、配置等,发现与定价23.18万元的该品牌荣耀版很接近,“尊享版比荣耀版多了隐私窗帘、后排通风、车内氛围灯、后视镜记忆等功能,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配置是一样的。”
此后,曹先生拨打了该品牌客服热线,向客服人员报上车架号、发动机号码等。客服人员回复称:这些数据显示,曹先生购买是荣耀版轿车。
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权限
昨天中午,记者陪同曹先生一起,来到东风南方渝兴专营店了解情况。卖车给他的销售人员雷亮川告诉记者,展厅经理上午还在,现在刚刚出门。
“从去年买车后至今,我前后来这里不下六七次,每次他们都说,你买的尊享版的配置,这辆车都有。对于我买的是哪种版本,他们都不开腔,既不道歉也不同意协商。”走出展厅后,曹先生无奈地摇头。
“我的诉求很简单,对方要么把车换成尊享版,要么补偿我2万元。再得不到令我满意的说法,我只好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了。”曹先生说。
低配车改装可增加利润
对于曹先生的遭遇,记者采访了几名汽车行业的人士,他们表示:“曹先生是中了汽车行业潜规则的招。”
“还有一种常用营销手段是增加配置后将价格提高,给消费者留出议价空间,议价时再降个一两万元,一般来说消费者就会付款了。”该人士称,现在4S店卖裸车很难产生利润,除了售后服务外,将低配车改装成“高配车”,也是增加利润的方法。
“导航、座套等产品的价格,汽配市场的拿货价与4S店售价差距可达二三倍,建议消费者莫要过分迷信4S店所谓的高配车。”记者采访一名从事汽车配件生意10余年的江苏籍汽车配件商,他这样表示。
该配件商说,普通消费者缺乏用车经验,很难区别原厂车与4S店改装车之间的差别。他建议消费者可以买标配车,然后自己再加装一些额外配置,“一款15万元左右的车,内饰、空调、坐垫等加在一起,可省一两万元。”
重庆晚报记者代茂增摄影报道
个别车型可增配销售
属于欺诈行为可以起诉索赔
对于4S店将低配车升级成高配车销售的行为,厂家有什么说法?昨天下午,记者拨打该日系品牌全国客服热线进行了解。
“厂家肯定不会同意4S店将低配车增配成高配车销售,除了个别车型外。”记者讲述了曹先生的买车经历后,客服人员表示,曹先生买的尊享版轿车属不属于厂家指定的“个别车型”无法查询。
“4S店的这种做法属于交付标的物与合同约定不符,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车主可起诉4S店。”重庆晚报律师团成员、华立万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艇介绍。
陈艇表示,作为一家专业机构,把低配车改成高配车销售的行为,销售人员弄错的几率不大,基本可认定为一种故意行为,这种故意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车主可备齐各种购车合同、发票,到法院起诉4S店,要求退车、赔偿。”陈艇称,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商家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陈艇建议,购车时最好将车型版本、商家承诺详细写进合同,并保存好合同、发票等证据,一旦发生纠纷便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