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年轻人对膏方罐等中医文化很有兴趣新民晚报记者周馨摄
上海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周扬认为,随着中医药健康文化理念广泛传播,人们对自我健康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不光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加入到养生的行列中,这是健康科普工作成效的体现。
“老粉”如约至:“仪式感要有”
图说:岳阳医院药师熬制膏方新民晚报记者徐程摄
上海四季分明,讲究生活时令,居民饮食随节气而变化,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养生保健方式。秋冬时节,膏方已然成为上海人的养生习俗之一。40多年来,岳阳医院始终保留了自制膏方的传统,坚持古法炮制技艺。每年立冬前后,医院一百口紫铜锅一起熬制膏方的盛大场面已成为海派中医文化的一面旗帜。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须冰透露,自9月25日开放预约后,截至10月12日预约量已逾6000人次。
曙光医院膏方门诊本周开诊。去年医院另辟空间,“开炉”自制膏方,工作量增加了,但病人反馈很好。海派膏方代表性传承人、曙光医院朱抗美教授告诉记者,膏方不是一两周吃个新鲜感,而是服用一整季。医生需要细致、全面地了解病人,深入沟通,方能开出好的膏方。效果好了,病人第二年就会再来。
“新粉”有需求:“脱发能治吗”
在人们的印象里,膏方专属中老年人。然而这几年,这种状况出现了转变——龙华医院10月6日起开放膏方门诊的预约,45岁以下人群数量达到30%。院方感受到,中青年患者预约比例逐年增长,显示膏方的需求群体已趋于年轻化。
前两天,32岁的唐先生找到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咏梅,每到秋冬季,自己的头发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掉落,便询问膏方可否缓解。“经过夏季太阳曝晒,发质受损;而后秋燥又使汗液和皮脂的分泌减少,头发变得愈加蓬松干燥,导致秋冬时节头发更易脱落。”李咏梅解释。
图说:龙华医院医生展示膏方制作过程采访对象供图
采用膏方调理脱发,既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又兼治疗预防的功效。李咏梅说,需要根据唐先生的脱发类型和个人体质进行中医辨证。在膏方滋补的同时,配合理气和血、调中化浊、通腑祛邪等药物一起使用,经过“万物生机潜伏”的冬季服食,以内养外,乌发美颜。
“我们年轻人还是很相信中医的,因为有效果。”张小姐表示。
专家有话说:适合才最佳
曙光医院完成了一次海派膏方问卷调查,在“开膏方的主要目的”选项中,选择“滋补身体”的比例排在首位,为57%;“预防疾病”为28%;而“治疗疾病”仅13%。“这已经表明,大家视膏方为冬令进补的生活方式,而非单纯的治病药剂。”朱抗美教授说。
图说:在进博会非遗客厅展示的膏方用料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
接受问卷调查的市民里,七成以上都有服用膏方的经历,其中25%坚持服用了4年以上。大家也指出,膏方诸多优点中,最看重“一人一方”;而进补最大的困扰是“找不到合适的医生”。
“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现代疾病谱也在发展和变化。”朱抗美告诉记者,“现代人‘三高’多、脾胃病多,膏方也需要适应时代。”
龙华医院副院长李屹说,中医膏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关键,一料好的膏方离不开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品质优良的药材和品控过硬的加工团队。龙华医院早在1984年就在沪上首开膏方门诊。记者了解到,今年该院对开设膏方门诊的专家继续严把“入门关”,安排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等两百余名具有5年以上专家门诊资历的专家,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等学术平台经培训、考核后才能在膏方门诊坐诊。
医生也提醒市民,开具膏方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私人定制”适合个人的进补膏方。服用膏方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活作息规律,饮食避免油腻,从而使膏方发挥更好效果。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
【延伸阅读】这些膏方知识你应该知道
1.“亚健康”人群适合膏方调理吗?
龙华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苑素云:亚健康状态的虚证调理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瘥,注重防治结合。膏方味甘滑腴,擅长慢病缓图、疗疾纠偏,结合患者的体质、病证等,燮理阴阳、调畅气血,可有效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等。
2.什么是“开路方”?
3.什么样的人适合服用膏方?
岳阳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周扬:膏方适宜服用的人群有以下几类:慢性病患者,疾病康复期患者,易疲劳、工作压力大及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及体弱人群,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疾病康复期的儿童等。不过,膏方并非人人适用,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脾胃功能障碍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脾胃功能,由中医师诊治决定能否服用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