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大天朝,过去可是珍禽异兽满天飞,普通的一个乡民也能见个龙啊麒麟啊啥的。离现在最近的1934年,辽宁营口老百姓都目睹过活龙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过程,这事还上了民国时期的报纸。
我们今天说说观音姐姐的坐骑——麒麟山獬豸洞抢皇上老婆的赛太岁,金毛犼。
天上仙佛们为了彰显个性,座驾都是定制款,都不肯好好骑马,一定得弄个珍禽异兽骑骑才显得与众不同。比如黄龙真人骑鹤,老寿星骑鹿,黄飞虎骑五色神牛,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在凡间的代言人,元始怕徒弟没面子给了头四不像。普贤骑大象,文殊骑狮子,太乙天尊避免跟文殊同款就弄了个九头狮子骑。怕牛太普通太上老君就得骑头独角兕。就连牛魔王身为妖怪,为了跟这些仙佛走动的时候不丢面子,还得弄个辟水金睛兽骑骑。
不过狮子也好,大象也罢,甚至四不像什么的,都好理解,都是些常见的动物,唯独观音姐姐的坐骑:金毛犼,不怎么常见,到底是个什么物种。
不过这个不常见是指现在咱们不常见,古人见得可不少,随手一查就能查出数条目击记录:
清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邑南有异兽,大如牛,尾似团扇,口阔,径直如盆,周身红毛,长数尺,噬人及诸恶兽,或以为犼云。”
清《述异记》:“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都是清朝的事,离现在也不远,甚至和龙从海里打到天上,出演一场现实版魔幻大片,连尸体都被发现了。
现在看起来可能觉得荒诞,可如果联系营口坠龙事件来看,也许是真的,只是当时没发明照相机。
既然古人见过,那必然知道这是什么物种了,不过对于这种物种,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僵尸成精。
二、狗。
先看“僵尸成精”说,主要来自清朝袁枚的《续子不语》:
“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
“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犼有神通,口吐烟火,能与龙斗,故佛骑以镇压之。”
可自《续子不语》之前,再无僵尸变犼的记载,不知袁枚自何处考证,还是自己杜撰。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先看“旱魃”是什么鬼。
这话说得倒是没错,旱魃真的是鬼。
《说文》:“魃,旱鬼也。”
《山海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
从前面的典籍来看,“魃”是一种能引发干旱的女鬼。《子不语》里说这种女鬼长的像猴子,并不是没有依据,看下面的壁画图案:
图中能很清楚的看到长翅膀的神虎把穿裙子的女人摁倒在地上。可是……两只老虎中间那个像猴子一样的什么鬼?
古人认为,女人一旦变成“女魃”,外形就会变得跟猴子差不多。民间传说是因为女魃长的太漂亮,得罪西王母,西王母把她变成猴子样(吐两个槽:第一,西王母老跟猴子过不去;第二,严重怀疑这故事是根据雅典娜和美杜莎的故事改编的)。
因此有“猱形披发”的描述,“猱”就是一种猿猴。
再加上“一足行”,于是11区的同人画师又开启了他们黑暗无底的脑洞,画了个这玩意儿出来:
这幅尊容,最早出在鸟山石燕(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疑似鸟山明祖先,难道鸟山家画猴子是祖传的?)的画集《画图百鬼夜行》中,我们看看原画:
就是山底下站着的那只。
嗯,很难想象这玩意儿怎么进化成四足着地的坐骑,如果犼是这玩意进化的,脑补一下观音姐姐骑着的样子:
这这这……这怎么看坐着都不舒服的样子……
既然外形不对,我们就要研究下为什么直到清末才有“旱魃进化成犼”的说法。
原来据《山海经》记载,黄帝大战蚩尤,请来应龙与旱魃下凡助战,应龙下大雨淹死敌人,旱魃发光发热热死敌人。黄帝胜利后,把应龙封在南方,旱魃封在北方。结果南方湿润多雨,五谷丰登;北方却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北方人民恨死旱魃,就驱逐旱魃,向龙祈雨。旱魃因此恨死了龙神,和龙成了死对头。
而佛经里记载的犼,也是龙的死对头,喜欢吃龙的脑子,为了捕猎龙从海里打到天上。
清朝的大才子袁枚,就根据这点联系,认为“旱魃修炼厉害了就会进化成犼”!
这未免过于牵强,两者一个是龙的死对头,一个喜欢吃龙,只有这一点共同点。难道说,蜈蚣和鸡是死对头,我恰好喜欢吃鸡肉,我就是蜈蚣修炼成精了?
这种强行扯上关系,看来袁枚大才子写同人的水平也就相当于起点三流作者。
顺带一提,《魁拔》就采取了旱魃的设定,主人公蛮吉原型就是猴子样子的魃,于是脑补了这幅图:
好吧我错了魁拔粉和观音姐姐粉都表打我【匿
那么,如果犼不是魃,它到底是什么?
古籍里还有一种说法,说它长的像狗。
《集韵》:“犼,兽名,似犬,食人。”
再加上前面说“形类马”,可以确定是四足着地的动物无疑,那么,也许犼就是一种大长腿的狗。
再加上观音姐姐的犼叫“金毛犼”,难道是这货:
再对照下题图,看看这毛发,看看这爪子,看看这舌头,看看这鼻孔……还真有点像:
更重要的是,《西游记》原文中,给出了这种动物的
。
《西游记》作者很容易从民间取材,把老百姓日常用品变成神仙的宝物,说到坐骑这一点上,就有过把牛鼻环描述成太上老君炼的“金刚琢”,后来被青牛精偷出去当法宝用,最后还是被老君用金刚琢穿了鼻子牵回去……
鼻环是牛的标志性器物,那么铃铛呢?
原著里说了,紫金铃是挂在金毛犼脖子底下的,什么动物脖子底下挂铃铛?当然是狗。
有朋友说,马脖子底下也挂铃铛啊!金毛犼是坐骑,为什么不能是马?
咱们来看看紫金铃的外形,三个铃铛穿在一起,大约是这样:
看看这件古董狗铃铛:
而马的铃铛叫做“銮铃”,长这样:
一大串挂在马脖子上。
只有三个,又是串在项圈上,那就只有狗铃,而不可能是马铃。
而犼的另一个品种:望天犼,据记载是专门在皇宫里守着门口,皇帝在宫里的时候,帮助皇帝辨别忠奸;皇帝不在皇宫,就望着皇帝去的方向,盼皇帝回来。
养过狗的朋友都知道,狗在盼望主人回来的时候是什么眼神。
嗯,就像这样,蹲在门口。
还有原文对金毛犼——赛太岁的描写,这色狗是去干什么了?抢皇后啊!而且是在佛祖给它带“紧J咒”之前去的。本来想终于不用蹈同事狮子精的覆辙啦,结果半路杀出个多管闲事的紫阳真人,给金圣宫皇后穿了件带刺贞操带!所以“一向无缘,未得沾身”。
于是赛太岁憋得无处发泄,“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弄杀”,不是“吃掉”或“杀害”。那么,是怎么“弄”各位绅士都清楚,我就不用多讲了吧?【DOGE】
原著里对这种用词很讲究的,比如蜘蛛精那一回,猴子看蜘蛛精拿住唐僧,“吃也不够一顿吃,用也不够两日用”,七个女人,抓住一个和尚,怎么用?
换作PO主,如果七个一起上,不用两日,一晚上后就不能用了……
想想最近成名的动物网红,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泰日天泰迪,可是金毛的同类啊!
作为同一物种,金毛比泰迪强不了多少:
连藏獒都敢日!
也只有这等威猛,才能“两个来两个弄杀,四个来四个弄杀”!
幸亏来了只喜欢多管闲事的猴子,不然这色狗还不知道要弄杀多少宫女,搞不好急了忍着扎也要啪皇后!
所以,观音姐姐的坐骑,应该是这样的:
嗯,二郎神是本土神,所以,他的狗是中华细犬;而观音姐姐是西方来的,自然就带来了西方的金毛狗啦!不知两只狗,在天界的时候会不会聊聊天呢?
金毛:哥不开心~哥被猴子打了!哮天:就是上次我咬的那只猴子?放心,兄弟给你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