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大山,解放前山里黄猄、野猪、穿山甲、各种大蛇都很多,那时候我爷爷进山放牛采药都要带上几条猎犬,放牛采药之余捕猎一些野味回家改善伙食。
1.土猎犬佩戴铃铛的必要与选择。每次进山之前,爷爷都会在每只土狗的脖子上系上大铃铛,以便能更好地确认它们的方位。狗铃的挑选也比较讲究,市场上卖的狗铃有镀铜铁质铃铛、铸铁铃铛、铜铃铛,其中铜铃铛声音更大,铃铛内部铜滚珠越圆润,声音也越清脆悦耳,平时放山捕猎,相隔一两个山头都能听到声音。
狗铃铛摇动的时候声音很大,那么会不会惊扰到猎物呢?实际上并不会,真正的土猎犬在没发现猎物之前走动的幅度很小,狗铃的滚珠一直被嵌在铃铛下方开口的两翼之间,极少会发出声音。
2.土猎犬保持狩猎热情的方法。那时候的野味真的好多,听爷爷讲,有一次没带猎枪时发现一头黄猄,三条土狗一边吠一边撵着黄猄跑了好几座山头,最后发现铃铛声断断续续再加上狗子狂吠不止,作为猎人爷爷很清楚这是狗子捕到猎物的表现,随后循着声音赶过去,发现三只土狗已经把黄猄唯一娇嫩的屁股肉给啃了。
狗狗们啃完黄猄屁股肉之后就不会再去啃食其他部位,爷爷对它们也很信任,让它们守着黄猄,自己则回去喊邻里朋友过来扛猎物回家,扛回家之后把肉切成一份份,然后分一部分给邻里朋友,余下的自家人食用。
当然了,狗狗们回家之后也会得到一份猎物的血肉,不用蒸煮直接生食。一方面可以让狗狗们保持狩猎的激情,另一方面也能加深猎物气息在狗狗们脑海中的烙印。
3.土猎犬脾性、胆量培养。爷爷选择猎犬很有一套,小时候有幸看过他把脾性不好、胆小的狗狗训练成出色的猎犬。
九十年代,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山上黄猄已经绝迹,野猪也比较少见,不过各种蛇和老鼠还很多。爷爷调教脾性不好、胆子小的准猎犬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让几只老猎犬带着一起去野外抓老鼠和蛇,抓回来之后再单独让胆子小的准猎犬和它们撕咬,多重复几次之后,准猎犬的胆子就跟着大起来了。
遇到脾性不太好的准猎犬,除了让老猎犬同化之外,额外还得给它一些惩罚和奖励饲喂,方法与现在宠物狗调教基本一致。
上部分讲的是准猎犬和猎犬的培养,下面我来讲一下我爷爷在千百只中华田园犬中挑选土猎犬的方法,相信很多人会很陌生,但是挑选出来的狗狗捕猎能力会非常棒。
4.土猎犬鼻翼要薄,鼻孔要圆。小时候陪爷爷去狗市买小猎犬,爷爷首先会去捏一下狗仔子的鼻子,如果捏起来很硬,鼻翼与鼻根开口部分不能很好闭合的狗狗都入不了他的眼。
爷爷告诉我,狗仔子鼻翼厚,等到长大之后鼻翼会更厚,这样的狗狗鼻根和鼻翼就不能自如开合。狗狗在嗅气味的时候,鼻翼与鼻根处处于闭合状态,这样能更有利于锁定猎物的气息。
为了让猎犬能够嗅到多天以前猎物留下的气味,狗狗鼻翼薄还不能达标,在狗狗鼻翼与鼻根完全闭合后,鼻孔洞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的也不能要,唯独鼻孔呈圆形的最好。
爷爷说猎犬可以嗅到猎物几天以前留下的气味,这个我不敢肯定,但是鼻翼薄和圆的狗狗,只要对着某个土洞喷气吠叫,那里面就一定有野货,掏蛇、老鼠洞的时候往洞里喷气也比漏风鼻的狗狗要厉害好多。
5.土猎犬耳朵小且挺、头板宽平、眼睛小内嵌。在狗市里,爷爷看到趴耳、大耳、凸眼、高头的狗崽子也不会挑选。趴耳的狗崽子对声音敏感度不行,大耳、凸眼的狗崽子在追赶猎物时容易被草木划伤,影响战斗力,还有高头(凸头)的狗崽子在高强度捕猎过程中也极易损伤到头部。
猎犬耳朵小且坚挺,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捕猎时受伤,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土猎犬耳朵转向的灵敏度,以及保持最佳听力效果。而头板宽平、眼睛小内嵌的狗狗,在捕猎时也能更好地减少这些关键部位受到损伤。
6.土猎犬嘴巴要长,上下咬合肌发达、舌头单一颜色无斑点。嘴巴是土猎犬最重要的战斗武器,嘴长、咬合力强的猎犬能给体型大的猎物致命伤害。嘴长咬合力强的猎犬只要三只就可以把几十斤的黄猄,甚至几百斤的野鹿制服、猎杀,要是换做嘴短咬合力不强的狗狗,10只也不一定能把黄猄制服。
还有,爷爷以前还告诉我,狗狗舌头有斑点的狗狗不但对食物很挑剔,而且还会扑咬家禽,这类狗也不能成为猎犬。猎犬要保持狼性就不能惯着,平时喂食不能太好,选择舌头颜色单一黑色或肉色的狗狗大概率不会挑食。这个是经验积累,至于原因,直到现在我还弄不明白。
7.土猎犬身体要匀称、体毛短密、脖子四肢粗壮、后肢笔直。土猎犬头、脖子、身体、四肢比例要恰当,就像人有一个比例标准一样,猎犬的身体比例也有个标准,这方面我爷爷也有讲过,不过记不太清楚了。平时挑选时狗狗各个部位看起来比较协调、顺眼,大致也能满足土猎犬身体匀称度的要求。
土猎犬(田园犬)与水猎犬(金毛、拉布拉多)不同,体毛短密一方面不影响散热,另一方面短密的毛发也能保护肌肤轻易不受损伤。
脖子粗壮的土猎犬,在拖拽猎物的时候力量会更大、甩动时爆发力也更强。发达的四肢能提高猎犬的奔袭耐力,后肢挺直可以提高猎犬奔跑的初始速度和时速,这点我爷爷侧重跟我强调过。
8.土猎犬直尾巴、短顺毛发,末尾不尖。狗市上很多田园犬的尾巴是弯曲翘向后背,而且尾巴尾部的毛发蓬松得像把扫帚,这样的狗狗跑山路时尾巴容易挂到荒草树枝,严重时会被荒草树枝扯住不能前进,影响捕猎效果。
尾巴顺直、毛发短顺的土猎犬奔跑时尾巴会垂下,呈流线型,能有效减小树枝荒草的阻碍,提高奔袭速度。有些猎人在寻不到更好的狗狗时,针对只有这一缺陷的狗狗,他们会把这类狗狗的尾巴截断一半勉强作为猎犬,不过这类猎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
还有一点,爷爷曾经说过,尾尖、细的狗狗一般都存在肠道问题,这样的狗狗先天条件比较差,即使选做猎犬,耐力和爆发力也比正常猎犬差上少许,后天如何补也很难成为优秀的土猎犬。
爷爷在世时,非常喜欢带着土猎犬去野外捕猎,建国初期以猎枪为主,土猎犬为辅助,后来猎枪被收缴之后,捕猎大都靠几只土猎犬协调进行。以前听他讲述,在捕猎过程中,遇到一头几百斤重的公野猪,几只猎犬和它缠斗得极其激烈,有一只猎犬被野猪獠牙刺穿了腰腹还在顽强战斗,最终把野猪咬趴下。
现在野猪少了,也成了保护动物,村里已经没有人家养土猎犬了,不知道这些土猎犬的挑选方法还能不能派上用场,为了传承,还是写出来给有需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