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玉手串款式大全,蕴含的寓意,凝聚的传统文化,为你详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盘玩天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止款式,还为您送上大量精美玉石手串——
1、原籽手串。
至天然的珠型,原籽的质朴、纯粹、简约、随性,都给人接近自然的清爽感。
原籽手串“天然去雕饰”,每一颗都随形无修饰,而且大小相似,色泽相配,润度接近,颗颗无暇。
看似简单,实则至难,甚至几年才能配出一串籽料手串。
几乎每一颗籽料,都是一段岁月,都有一个故事。
几乎每一个玉友,都有原籽手串的情节。
串成之后,好玩、耐看,内敛,立体感强,彰显了与众不同的你。
品味气质,不知不觉之间,就已提升。
以至简,达至美。
2、圆珠手串。
最经典的珠型,要求大小统一,圆润标准。
选料,比较苛刻,必须是完美度较高的大料,才能开出统一的圆珠。
工艺,车珠和打磨开始,既要玉质一致,还要尽可能利用皮色,难度可想而知。
圆珠难得,佩戴却是百搭,无论哪种风格,都能完美驾驭。
而且很多特殊的玉料,只有圆珠才能体现其光感,是“珠圆玉润”最好的践行者。
圆珠寓意美好,圆满无缺。
3、老型珠,是指老型桶珠,最古老的珠型,两侧平,肚子比圆珠缓。
老型珠对工艺的要求,比圆珠简单,少了磨圆的步骤。
老型珠对原料的要求,比圆珠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好料的减少,舍得做老型珠的手串,已越来越少。
老型珠外径比珠长(对孔)大,只能大一个号,比如9*8、12*11,超过一个号,比如12*10,就失去了老型珠的美感,已不能算老型。
老型珠珠型饱满,线条圆润,佩戴后给人柔和端庄的感觉。
4、桶珠。
最朴素的珠型,整体类圆柱形,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外径和珠长比、边缘倒角比老型珠要求低,比如缺角大可以做桶珠,达不到老型珠要求,所以材质相同,一般老型珠贵。
桶珠造型较圆润、平稳,象征着为人稳重,做事圆稳。
5、鼓珠。
比较舒适的珠型,两头磨平,中间鼓起,像一面鼓,也因此得名鼓珠。
鼓珠比桶珠圆润,比算盘珠宽厚。
6、算盘珠。
非常扁平,像算盘珠,因此得名。
算盘珠刚好是最省料珠型,取料比较灵活,工艺类似平安扣。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算盘珠寓意招财进宝,同时提醒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7、栆珠。
珠子打磨成长圆形,外观类似枣子,中间凸起,两端较小,表面光滑。
又像橄榄,又名橄榄珠。
寓意:幸福、吉祥,红火。
8、米珠。
最轻灵的珠型,栆珠的缩小版,如同大米颗粒,玲珑剔透,非常精致小巧。
开料要求低,工艺简单,多数米珠又窄又长,难度在打孔。
所以米珠选购,尤其留意打孔,可借助灯光,看是否出现了绺裂。
寓意,乖巧灵动,可爱。
9、雕刻珠
雕刻珠是建立在素面珠基础上的,切料打磨后,再细心雕刻。
巧妙的工艺,带来了更为独特的艺术性,雕刻珠备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珠子的款式多样,雕刻灵活,比如莲花珠、南瓜珠、回纹珠和龙纹珠等。
莲花珠:形如莲花,表面圆润光亮,形制规整周正、抛光度高,品相完整,市场欢迎度颇高。
寓意:圣洁、美好的友情、爱情。
回纹珠:造型丰富,方圆兼具、变化多端,其纹理源自汉字“回”。
回纹珠一线到底,寓意长远、安宁吉祥。
金蟾珠:珠子形状灵活,雕琢金蟾。
寓意:财源广进,日进斗金。
福猪手串。
手串造型丰富多样,喜欢的,就是最适合的,如此多的类型,你最爱哪一种呢?
一位吃素的朋友,送给我一串佛珠,我很珍视,一直戴在手腕上。有一次在回家的长途快客上,串绳突然断成三截,串珠瞬间滚落下去,但在同排座位乘客的帮助下,珠子全部找回来,一颗都没有丢失,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温暖情谊。
大概九十年代中期,我家搬到拆迁返还的楼房住。一位长期吃素的朋友,第一次来家里串门,我们陪他全程全素进餐,他感受到了我们的特意安排,在吃饭的过程中,从手腕上摘下来一个手串,说:“嫂子,你们乔迁之喜,我没有什么贵重礼物相送,这串佛珠跟我多年,我把它送给你做贺礼”。
我再三推辞,怎么能夺人所好?朋友说:“我既然送你,也许是它和你有缘吧”。话说到这个份上,恭敬不如从命,我双手接过来,直接戴到手腕上,说到:“肯将随身物品送给我,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从那以后,除了晚上睡觉,那串佛珠我再也没有摘下来,它陪着我“走南闯北”,见证了我的许多岁月。
那一次我从父母家所在的小城,坐快客回自己家。那天有点事情耽误了,去车站迟了会儿,一辆马上就要发车的快客几乎坐满了人。为了能早点回到家,我毫不犹豫地上了车,在快客最后一排高高的台子上找到一个座位坐下。
一路顺畅,快到终点站的时候,有旅客陆续下车。我也检查好行李准备下车。就在这时,感到左手腕一轻,手串上的珠子稀里哗啦向下掉。我急得赶紧低头看,发现串绳断成三截,但是好巧不巧,最后一排座位脚踏的边缘竟然微微翘起,掉下去的珠子好像都被挡住,没有滚落到前面去。
我俯下身子,慢慢摸索着、捡拾着。同排座位的其他旅客发现了、知道怎么回事后?,都帮我摸捡珠子,最后十八颗珠子全部找回一颗都没有少。
这串承载着朋友心意的佛珠,重新结绳后完好如初,它是在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完好无损地捡回到我的手中。我想,我与它不离不弃的缘分,就是它是一座桥梁,搭建在我和同一辆车上的旅客之间,让我体会到一个城市的温度、萍水相逢人的温暖,让我更爱这个城市,也想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ps: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从那以后,我把重新串好的佛珠装到一个首饰盒里,放到包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换包的时候尤其注意,把它放到新的包包里,从来没有落下过一次。只要出门,它就继续陪伴我“走南闯北”。
玩友@狮子座有上百条手串,小叶紫檀、金刚菩提、蜜蜡手串还有各种老珠子——
这么多手串里,最特别的是一串老星月菩提。
没有繁复华丽的配饰,没有规整的珠型星月,只有珠子表面岁月留下的开片连线,连线绳都没多少讲究。
“这是母亲念佛用的佛珠,她手捻了40多年,星星连成了星河,是一串真正的老珠子。”玩友@狮子座说。
文玩人的手串,源自佛珠。
一颗一颗盘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指尖磨过珠子表面,成就了一心向佛的信仰。
有人说,不喜欢盘别人盘过的手串,但祖父母辈留下的老手串,总是带着感情的,不一样。
玩友@狱城2011手里天天戴着一串老星月菩提,这也是以前他奶奶拿着念经用的,后来留给了他。
串到了他手里,再配上自己喜欢的配饰,时时刻刻陪伴着自己,是对奶奶的想念。
老一辈的人念旧,是捻了几十年的念珠,总是散发着天然质朴的美感。
玩友@江湖一枝梅也曾晒过奶奶用的星月菩提念珠。一串老珠子经过日日盘磨,浓厚的包浆比不上高抛打底的光亮,但风采不减。
老一辈的佛珠不讲究盘刷技巧,更不讲究菩提籽纹路珠型,这些老菩提珠子眼不一定正,形不一定是月朗星稀,还有些是朱砂供过的。不需要配饰加持,108念珠素珠,于念经时反复摩挲,是岁月赋予了手串特有的变化。
老珠子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除了老星月菩提,老一辈留下来可当作文玩物件的还有不少,比如——
文玩核桃
之前,玩友@奔走扬利晒出了祖辈上传下来的120多年老核桃。据说这是他爷爷的妈妈的爸爸开始玩的,祖辈传到他这里,至少也有一百个年头。
虽然有些玩友发出质疑,说这对核桃款型不对、包浆不对……但他坚持说自己的这对祖传老核桃是百十年历史。
文玩核桃作为文玩界的老大哥,历史悠久,百年也说的过去,不少人家里确实留着老一辈文玩人盘过的核桃。
桃核手串
玩友@张殿广有一条桃核手串,曾有人出价3000,他没卖。
“这是家里老人盘了二十多年的桃核,父亲一生学佛,二十多年前自己在家桃树下边捡了四十九个桃核,用热铁丝穿眼,穿成串。”玩友@张殿广说道。
这串桃核细看看每个形状都不一,有些核表面的纹路都快磨没了,颜色也深浅不一。当时老人没有挑,因为本意只是用来计数的,所以桃核都不是很圆。
玩友@大鱼奶奶也有一条念经用的桃核,大概有十五六年了,手感特别涩手。
这串大小不一,形状不一、脐型不统一,但正是这种不统一的核,盘出来的手串才有种特别的的拙朴之美。
老骨头
玩友@alina翻出了太奶奶传下来的一根牛骨,是触手温润的老物件。有人说是纳鞋底的,有人说是做针线活的,总之从细密的纹路可见,这是之前主人拿来用的。
除了牛骨,还有羊拐,甚至是狍子膝盖骨。
玩友@煤川叁脚说,这骨头在他们东北叫做“嘎拉哈”,在以前是一种小女孩的玩具,这个“嘎拉哈”是他妈妈以前玩过的,到现在至少也得三十多年了。
嘎拉哈多是用羊的膝盖骨做成的,一些地方又被叫做“羊拐”。玩友@煤川叁脚这个比较特殊,是用狍子的膝盖骨做成的。
因为是玩友妈妈小时候的玩具,长大之后就没有再玩过,所以这块嘎拉哈变色基本上不是人为盘的,而是自然氧化的结果。
老算盘珠
有一种珠型,叫算盘珠。
玩友@王小艾KB在老家拆迁时翻出来一个老算盘,据说五六十年了,小叶紫檀的算盘珠,保存的不太好,缺一根,于是……可以盘啊!
玩友@鬼佛爷,在爷爷家里看到了半个算盘,果断把珠子拆了下来,串了一条手串。
算盘珠子平平无奇,盘着盘着就搓亮了,看着很有年代感,虽然不是珍贵木头,但是爷爷给的,在他手里就是个念想。
很多玩家玩一件东西,习惯追根究底问历史、问价值、问故事,其实,很多老一辈的老物件,经历了岁月沧桑,价值早就不再是品相所能衡量的了。
岁月无情也有情,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老物件,放在文玩人手里,盘着捻着念着,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