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千亿市场获资本热捧"躺着赚钱"能持续多久?

◎每经记者岳琦实习记者吴林静发自成都

在资本市场上,却呈现的是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内地殡葬第一股”福寿园上市即获热捧,赚得盆满钵满;而主营殡业的中国生命集团则仍走在艰难扭亏的路上。不过却没有一家企业轻言放弃,毕竟他们看中的这片市场是中国未来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蓝海。

在中国的老龄化不断加速之下,殡葬业的“钱景”不言而喻。综合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殡葬业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

这显然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资本也很早就嗅到这股“钱景”。“内地殡葬第一股”福寿园(01448,HK)上市即获热捧,随即开始“攻城略地”;福成五丰(600965,SH)完成墓地收购填补A股殡葬空白之后,股价表现同样不俗。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在国内,葬业和殡业的市场开放程度不同,其行业利润也大相径庭。主营墓业的福寿园盈利颇丰,而主营殡业的中国生命集团(08296,HK)则仍走在艰难扭亏的路上。

此外,随着墓园土地成本的不断攀升,殡业的政府控价也在不断挤压经营性公墓的盈利空间,殡葬业“躺着挣钱”变得愈发艰难。

千亿级市场将催生巨头

3月25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以下简称《殡葬绿皮书》)。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究员曾寒柳在报告中指出,北京市92%的市区消费者认为公墓消费过高,市区居民中等殡葬消费的公墓消费占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来自官方的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总数4382个,殡仪馆1784个,公墓1506座。虽然公益性墓地仍是国内“主流”,但经营性墓地正以其所谓的高价、高利润率及个性化的服务等因素,吸引着资本的眼球。

据国信证券2011年发布的研报,估计中国市场殡葬业规模为630亿元,次均消费水平约为7000元。根据中国殡葬协会的资料,中国的死亡人数在全球最高,每年去世人口已近1000万。

中信建投研报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殡葬业增长率为13.10%,预计2017年殡葬业市场总规模将达约1000亿元。

另一方面,国内殡葬行业受到民政部的严格管制。实施牌照制度、土地供应有限而且缺乏人力资本,使得殡葬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而因政府的严格管制和客观存在的地域性壁垒,国内殡葬业高度分散。根据研究机构Euromonitor的数据,2012年,行业前五大企业总体市场份额仅为3.2%。分散的行业格局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整合潜力。

国内行业龙头福寿园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多地同时开展业务的公司之一。即便如此,其过去三年所占市场份额平均也只有1%。作为殡葬行业成长空间极大的案例,仅有20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常被提及。虽然人口数量仅与上海差不多,但澳大利亚有800多个墓地,并培育了一家大型殡葬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模式分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为止,中国的殡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没有进入殡葬市场化,行业商机和整合空间非常大。而福寿园上市遭追捧背后,正是其整合战略被业界看好的因素。

看中“墓”后生意的资本并不在少数。在港股市场,安贤园中国(00922,HK)、仁智国际集团(08082,HK)、富贵生命(01438,HK)、中国生命集团等上市公司均涉及殡葬业。

事实上,这些港股上市公司共同的特点是其毛利率极高,普遍为40%~80%不等。

去年12月,安贤园中国和若干私募机构共同投资进入“殡葬O2O”领域,推出线上代理陵园、网售骨灰盒等服务,这类业务也将继续推高其处于73%高位的毛利率。

因业务模式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并非所有殡葬概念股都这般光鲜靓丽。仁智国际集团(08082,HK)刚刚公布的年报显示,其年度亏损约6028万港元。作为提供纯殡葬业务的中国生命集团,3月25日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为亏损1100万元。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寿园2014年实现收益7.95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实现净利润2.304亿元,同比大增37.7%。

殡业难盈利仍需“以墓养馆”

相比葬业,资本在殡业的活跃度较低。业内人士称,殡仪馆主要由政府部门管理,少数民营资本以联营形式参与该项业务。物价部门对大部分殡葬收费实行政府定价,这也是殡业从数据上来看不如葬业利润高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生命集团运营的重庆江南殡仪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除了明码标价的“基本殡葬服务”收费项目,还有一份列举了如灵车布置、遗体特殊沐浴、葬礼DVD制作等的“非基本殡葬服务”,其中多项服务的收费标准写着“面议”。《殡葬绿皮书》副主编肖成龙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火化仅由政府机构提供,定价受到严格控制,很多是赔钱的。而目前“以墓养馆”的经营模式很常见,大多数殡仪馆需要在骨灰盒等殡葬用品的售卖上弥补损失。

肖成龙解释道,由于殡仪馆总体的运作是赔钱的,而政府也没有钱补贴,就允许殡仪馆卖墓,以卖墓补贴火化的亏损,用高档次的墓去补贴惠民的成本。

目前,物价部门仅对“火化费、运尸费、停尸费、租用大厅费、寄存费”等基本服务定价,对墓地、墓石并没有过多限制,所以百元左右的土地成本,才能卖出万元的墓穴价。

与资本市场持续看好以葬业为主的公司不同,以殡业为主的公司大多经营惨淡。去年11月,中国生命集团结束了对亏损的重庆忠县殡仪馆的托管经营。

目前,我国殡仪馆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但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认为,规划好殡仪馆的量,有些服务也可以放开给企业来做,比如殡葬用品商店、一条龙服务等。

据中信建投研究报告,墓地服务是我国殡葬服务业中市场规模最大、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市场。2012年墓地服务市场规模261.54亿元,占市场总值的56.2%。墓地服务行业市场规模2017年预期将达到583.25亿元,占殡葬服务业的58.7%。

企业拿地成本上升

在我国,公益性公墓侧重社会公众服务功能,多由政府主导管理。经营性公墓虽然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公墓的建立仍需要经过政府层层审批,这也成为进入殡葬行业的主要壁垒。

土地是葬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成为制约民营资本在葬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新修改出台的“划拨土地许可范围”中,剔除了公墓用地,随后要求经营性公墓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这使得公募的土地成本进一步攀升。

墓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土地资源稀缺,公墓需求不减。

《殡葬绿皮书(2012~2013)》显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近日回应“高价墓”时也称,近10年来,全北京市33家公墓没有再增加一分土地作为公墓用地,剩下的土地是稀缺的。

有券商曾测算,一般一个墓地项目投资在2亿~3亿元左右,建成后1年盈亏平衡,5年可收回投资。

《《《

高端访谈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殡改”欢迎社会资本探索多元投融资机制

◎每经实习记者吴林静发自成都

福寿园和福成五丰受热捧的背后是资本在殡葬业的跃跃欲试,但A股市场“殡葬第一股”的名号也隐隐透出殡葬业的投融资尴尬。

殡葬业对民营资本到底是怎样的态度?3月25日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指出:“探索殡葬领域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行业投资历史欠账严重

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统计,2013年,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总数4382个,比两年前增加了279个;殡仪馆1784个,比两年前增加了39个;公墓1506座,比两年前增加了100座;总体投资比两年前仅增长了5.9%。

3月25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我国对殡葬服务投资的历史欠账严重。

李伯森举例说,与2012年相比,2013年投资额有所增长。然而,2013年地方政府对殡葬基本建设投资为30亿元左右,不仅低于民政领域的其他专项投资,更低于在公共卫生、文化、教育、残疾人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

李伯森在《报告》中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殡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常态化,究其原因,除国家对殡葬公共产品投资长期短缺外,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殡葬投融资运营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好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李伯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般一个县级市就会规划一个公益性墓地和一个经营性墓地。但是,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政府财力限制,对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规划、投入不足,殡葬服务设施陈旧、设备落后,公益性安葬设施匮乏,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殡葬诉求。

鼓励民资适度参与

近年来,在殡葬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坊间所谓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和“死不起”。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研究所王国华教授在《报告》中撰文指出,部分城市因为制定限制殡葬用地的政策而导致墓地紧缺,加上部分城市对于城市的公共资源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以及对于殡葬行业的种种诟病。

如何打破垄断,如何使我国殡葬公共服务达到供求平衡,如何破除暴利形成机制?李伯森给出建议:应积极探索殡葬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对于打破殡葬行业垄断,李伯森认为,顶层设计上要探索殡葬服务公立机构分类改革和改制。打破殡葬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适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殡葬服务机构改革,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条件。

对于社会资本的参与形式,李伯森表示,可探索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适度参与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此外,在价格机制上,其他延伸性、选择性殡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自主定价。

目前社会资本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李伯森告诉记者,以在全国有26家连锁墓地的福寿园为例,其通过股市筹集社会资金,实行规模化运营,探索绿色殡葬途径,补充了国家投资不足,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过,他也指出,上海福寿园的墓价很高,应向公益性、平民化回归。

THE END
1.CCTV.com一条龙服务一般有两大陷阱:一是低报价、高标准,就是说“白事先生”在报价时把价格报的很低,办事过程中会抬高标准;再就是立名目、乱要价。“白事先生”们往往不让丧属到明码标价、公示服务的正规殡仪服务单位的业务厅,而诱劝丧主主要在“指定”的丧葬用品店消费,他们好从中赚取回扣。本来并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https://finance.cctv.com/20070404/100662.shtml
1.「浦东白事通」上线新功能!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为进一步推动殡葬服务的现代化和便捷化,3月18日, “一网通办”浦东旗舰店的“白事通”小程序上线新功能,开通全区统一殡仪预约和落葬预约申请平台,实现一站式生命服务。 “浦东白事通”是一个集多种殡葬服务于一体的线上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更好地满足市民治丧需求,实现“逝有所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44396
2.上海清明定点扫墓班车已投入运营,这辆班车可以从静安直达松鹤公墓...市道运中心介绍,清明将至,为方便市民错峰出行祭扫,从3月23日起,本市开通了15条清明定点扫墓班车,共投入328辆公交营运车辆,其中8条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扫墓班线实行免费乘坐,覆盖本市嘉定、青浦、金山、崇明等十余家公墓。 根据2024年公交行业清明定点扫墓班车及短驳车营运情况表显示,经过静安区域的是海宁路晋元路至松鹤...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283221
3.上海部分民营殡葬黑幕:购买逝者消息冒充民政推销央广网上海4月4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上海市民叶先生投诉称,自己的亲人去世之后,亲友花费了1.58万元向自称民政局殡葬服务中心处购买了殡葬“一条龙”服务。但是在殡仪馆却发现掉进了“坑”:没有黑纱、花圈,没有告别厅、棺木,遗体告别仪式也只能在殡仪馆的走廊里进行。 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6/04-04/7822598.shtml
4.上海亮出规范殡葬代理服务“撒手锏”紧接着,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民政局、市殡葬行业协会在2011年又制定了《上海市殡葬代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以一目了然的表格对殡葬代理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予以细化、量化,以强化合同管理的方式对“殡葬一条龙”代理服务市场进行治理。 此后,上海市对殡葬代理服务市场的治理一直没有停步。 https://www.mca.gov.cn/n152/n166/c44044/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