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该处《宠物坟场2》为1992年由爱德华弗朗主演,如果有对此版电影不感兴趣的小可爱,现在可以划走了。
好像人人都在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却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但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好好地与死者告别,最终只会给自己和其他活者带来灾难。
13岁的杰夫在片场亲眼目睹了母亲的惨死后,便跟着爸爸搬家到了偏远郊区。在新学校的第一天,杰夫便受到了同班的小团体的挑衅,小团体的头头抢走了杰夫的猫咪。杰夫一路追赶到了当地一个诡异的地方——动物坟场。在伙伴乔的解释下,杰夫了解了动物坟场的传说。
动物坟场是当地人们用来埋葬自己爱宠的地方,相当于一个宠物的集体公墓。而在这个公墓的后方有一条插着警示牌的崎岖小路。乔告诉杰夫,这后面很久以前是印第安人的墓地。传说,只要将死去的宠物埋在那里,死去的宠物就会复活。但乔告诉杰夫自己并不相信这个传说。
乔有一个性格暴躁的继父。这天晚上,乔养的狗隔着笼子扑继父的兔子。继父提枪打伤了小狗。最终小狗死在了乔的怀里。
人们总是害怕鬼魂,但当有自己在乎的人去世时,人们会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看见鬼魂。
乔虽然自称自己并不相信这片土地的传说,但还是怀着一丝希望将小狗的尸体埋在那一片会让亡者死而复生的土地上。
就在当晚,奇迹发生了。小狗回家了。但奇怪的是,它的伤口在医生精心的治疗下,不但没有愈合,反而发生了更加严重的感染。不得已,杰夫的父亲,马修,一位兽医将小狗的血液送检了。但让人震惊的是,对方告诉马修,这是一只死去的狗的血液,而且他已经不是第一位送检死去动物血液的兽医。对方留下了上一位送检死去动物血液的兽医的住址。
另一边,在万圣节前夕,乔在母亲的帮助下,偷溜出家门。可就在他们聚集在动物坟场讲鬼故事,庆祝万圣节的时候,继父格斯赶来了。在追逐中,小狗扑了出来。出于护主,它咬死了殴打乔的格斯。
惊魂未定的乔和杰夫决定将死去的格斯埋入那片神奇的坟场。以免自己背上杀人的罪名。
没有意外,就在当晚,格斯也回来了。
但他的状态很奇怪。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被狗咬了而责备乔。甚至解除了乔的禁足。就连乔说,他们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随后,他凭借自己警察的身份,盗走了杰夫母亲的尸体。
这一边,杰夫已经将家中的阁楼布置妥当。原来杰夫一直没有从丧母的悲伤中走出来。并且随着小狗和格斯的死而复生,他坚信自己的母亲也可以重返人间。
待到家中保姆熟睡后,杰夫偷偷来到了山上的那片坟场,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母亲。
杰夫的父亲马修驱车回到墓地,在从守墓人处得知妻子尸体失踪的真相后,他担心儿子的安危,便急忙赶回家。
还未进家门时,马修就被复活后的狗袭击。在解决完狗和格斯后,马修马不停蹄地回到家。此时,死去已久的妻子重新回来了。她怀抱着杰夫,向马修温柔地诉说着自己想和他重修旧好的愿望,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可马修刚刚才和一个活死人结束了生死战斗,他明白现在眼前的这一切只是假象。他一边劝解、保护自己的儿子,一边在着火的房子中闯出一条生路。最后,杰夫从重获母爱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带着受伤的父亲从火场中逃生。
电影的最后一帧定格在了那个像法阵的印第安人的埋骨地,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禁不住诱惑将亡者埋葬进去,又有多少人会后悔这一决定。
在能找到的网上资料中,斯蒂芬金对于宠物坟场复活死者的这一设定来自于温迪戈这一种传说中的怪物。
在这个设定中,从坟场复活的活死人是被恶灵附体的尸体,它会想尽办法引诱那些活着的人创造出更多的被恶灵附身的尸体。这些恶灵会联合起来,杀死更多的活人,进而制造出活死人。所以这个坟场复活死者的设定,代表着生死的失衡,贪婪和邪恶。
这部电影除却恐怖的元素外也表达了很多关于家庭和生死的理念。
首先,在初看电影的时候,我很好奇杰夫为什么会突然执着于复活母亲。因为在亲自见证了自己和乔一起埋葬的小狗重新归来时,明显他的不解和惊慌多于惊喜。哪怕是后来格斯的回归也没有让人发现他有多少想要复活母亲的期许。
但是在后面他却突然开始整理母亲的遗物,等待着母亲的回归,甚至都没有对伙伴乔的死亡表现出过多的情绪。但在短暂的思考后,我渐渐能理解杰夫的心理变化的整个过程了。
首先,杰夫的父母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感情上的矛盾了。两人已经开始分居。
在后面,有一个场景,杰夫问父亲,是不是他和妈妈从来就没有准备重归于好。父亲马修楞了一会儿后,还是诚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是的,没有。之前之所以会透露出两人会和好的暗示,是为了照顾杰夫的感受。
而比这个更让杰夫愤怒和难以接受的是,新来的保姆年轻漂亮,并且这个保姆有意无意地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和杰夫说话。
在孩子心里,母亲永远是美好且不可代替的。而这个保姆觊觎着自己的父亲,想要取代自己母亲。这是一个深爱着母亲的丧母孩子最无法接受的。于是在他的潜意识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告诉他,只要母亲回来了,他所害怕的一切都不会发生,父母最终还是会在一起的。
孩子对于大人的一些小九九是最为敏感的。所以我相信杰夫对于保姆的揣测是正确的。正因为保姆的不怀好意,所以当母亲回归,杀死了想要鸠占鹊巢的保姆时,他仰躺在躺椅里,愉悦地听着保姆临死前的惨叫。在他看来,这是他温馨家庭回归的号角。
其次,是乔一家。这是一个重组家庭。一个暴躁,独断,控制欲强烈的继父;一个软弱的母亲;一个夹在其中的孩子。
鉴于母亲柔顺的性格,乔在有了后爸的同时,也有了后妈。在学校,他也没有真心相交的朋友。小狗便成为了乔唯一的情感寄托。
在小狗受伤的那个晚上,乔抱着小狗在树林中枯坐了一夜。但两位大人却没有出来寻找孩子的意向。
在乔和杰夫去那片坟场埋葬小狗的那天晚上,杰夫的爸爸因为孩子的晚归而担心和气愤。而乔的继父只是因为小狗的回归而指责乔欺骗他们。
在电影快要结尾的时候,我甚至为乔的死亡而感到一丝庆幸。
对于乔来说,格斯死了,他可以摆脱他那位不合格的继父。但一个格斯死去,还有千千万万个格斯。本质上来说,只要乔的母亲对于家庭和亲子关系的理念不改变,无论这个家庭重组多少遍,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提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死亡这件事情。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死亡就是一个人人生的落幕,无法重来。我们要尊重逝去的生命,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去打扰他们的安息。否则只会招来灾祸,害人害己。
作为一部上世纪的电影,电影本身的制作和剧本都十分精良。电影本身的逻辑性也较强。特别是其中有两段关于梦境的演绎,十分真实。电影在讨论有关死亡的同时又加入了美国历史和当地传说。要素丰富而不冗杂,值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