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像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等都处于一个低流行期。”近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组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这个时候仍然处于肺炎支原体高发时节,80%-90%的儿童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入院,但从今年情况来看,目前其所在医院病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总体还比较平稳。
殷勇同时指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这两个病原有时候会有重叠,如果按易感的年龄来区分的话,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群以婴儿居多,流感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更多见的主要是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儿童,也就是3-12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
当前正处于换季时节,昼夜温差大,对儿童来说,在呼吸道感染之后,咳嗽是很常见的一个症状,有诸多家长会有担忧,孩子一到夜里就会咳嗽得特别厉害,如何缓解这一症状呢?
殷勇表示,夜间咳嗽这种症状在儿童慢性咳嗽当中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出现夜间的咳嗽,往往会提示一些比较特殊的疾病,比如过敏性咳嗽、肺炎支原体感染,还有胃食管反流,这些疾病都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一些孩子夜间咳嗽也可能是因为变异性哮喘,或者已经发生了支气管哮喘,那么由于喘息会时轻时重,或短期喘息,这些都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合理的诊治,会造成整个咳嗽病程加长。
殷勇进一步表示:“如果孩子的咳嗽影响到了夜间睡眠,我们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来改善症状,因为雾化吸入的药可以是多组合的,可以含好几种不同的药物,起到抗炎、解痉、化痰的作用。如果是哮喘的急性发作期,一般我们建议至少要雾化治疗7天,而如果处于哮喘的慢性持续期,建议至少雾化3个月以上,起到更好的抗炎效果。”
殷勇指出,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过敏性气道炎症(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维持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婴幼儿喘息(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等疾病,都可以通过雾化治疗缓解症状。
殷勇还提醒,在正式雾化之前,特别是雾化前半小时,要避免孩子过度进食,家长要帮助孩子充分地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以先排痰,必要的时候可以吸痰,可以给孩子进行洗脸,避免涂抹一些油性的面霜。
而在雾化过程中,要帮助孩子采取比较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主,保持上半身直立,在安静舒适的状态下进行,保持雾化器能够竖直,避免药物倾斜流出,防止药物进入孩子的眼睛。面罩应该紧贴口鼻部,保证药物能够完全吸入。雾化之后,希望能够及时洗脸、漱口,减少药物在脸部、口腔和咽部的沉积,如果孩子还小,不会漱口,那么可以采用棉签蘸了水以后进行擦拭,10分钟之后再让孩子喝水或者喝奶。
此外,对一些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儿童来说,可以使用免疫调节剂来训练免疫,起到增强免疫力,强化免疫屏障的作用,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频率,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