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脱口秀演员“毒舌小杨”发布的一则表演视频引起争议,他与台下一女观众对话时,问她被拐卖到哪里,还称其所在院校是“857院校”,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少该学校学生表示被冒犯。
当事人道歉
5月6日,“毒舌小杨”及其所在团队均致歉。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毒舌小杨”在一社交平台的账号曾发布数百多条短视频,早在去年,在他调侃一观众“留学相当于辍学,在家上烂怂网课”的视频下面,有网友表示“毒舌小杨”用到了让自己不适的字眼。5月7日晚,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毒舌小杨”在该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均已清空,包括大量演出视频,目前只留下一条道歉视频。不过,但在其他平台,“毒舌小杨”的表演视频仍有留存。
一位脱口秀演员表示,脱口秀“冒犯”有边界,且需要将正向价值观输出给观众。专家认为,脱口秀演员取得节目效果不得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
曾调侃“留学相当于辍学,在家上怂烂网课”
团队道歉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毒舌小杨”已清空其在抖音平台发布的所有演出视频,只留下道歉视频,但在其他平台的账号中仍有表演视频留存。
网友小贝(化名)表示,她在线下观看脱口秀表演时,演员的一些互动调侃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有一些则会让人有受到人格侮辱的感觉。有些调侃女性或过于低俗的内容,也会让人觉得不适。
业内人士:“冒犯”也应有边界
远远(化名)从2019年起开始观看线下脱口秀表演,不少俱乐部的演出她都看过。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很多演员的内容都基于自身经历,角度一般是吐槽和调侃,如以某个具体事件吐槽或者家人朋友。在线下表演中,脱口秀演员会和现场观众互动拉近的距离,问其来自哪里、在哪工作或学习也很常见,但就算调侃,很多时候也就是点到为止。
远远说,喜欢观看线下脱口秀的观众,一般都比较年轻,对内容接受程度很高。但就她而言,如果像“毒舌小杨”那样在互动或者表演中嘲讽某一群体,特别是当自己也属于该群体,她会产生被过度冒犯的感觉,脱口秀演员的内容要建立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
一位脱口秀演员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下脱口秀为了让现场氛围更好,演员有时会和观众进行互动,所以“毒舌小杨”和观众互动在表演中是正常。人们常说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但冒犯有时会让观众产生不适感,并且很多脱口秀演员并不知道冒犯的边界在哪。脱口秀虽然以搞笑为目的,但更需要正向价值观的输出,演员的价值观会传递给观众,观众如果能在正向输出中觉得幽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如果演员长期以低俗内容让观众发笑,虽然搞笑,但对演员的创作方向也会有很大影响。
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认为,虽然脱口秀是种泛娱乐化的表演形式,但演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取得节目效果不得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被伤害对象也可以保留起诉权利。此外,脱口秀行业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平台也应对脱口秀作品负起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