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界面设计、互动媒体设计、计算机与设计等。
大多数采取的是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的形式办学。之所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是因为前期交互设计属于新兴的前沿科技,在这方面,高校的老师并不擅长,高校擅长的是培养学术型的研究人才,而交互设计等前沿科技行业需要的实践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
交互设计有两大方向:
交互设计师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如下:
交互设计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
交互设计起源:
交互设计起源于网站设计和图形设计,但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现在的交互设计师远非仅仅负责文字和图片,而是负责创建在屏幕上的所有元素,所有用户可能会触摸,点按或者输入的东西:简而言之,产品体验中的所有交互。
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Patch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Design”,即交互设计。
最早的交互式技术设计项目是VisibleLanguageWorkshop,由MIT的MurielCooper于1975年发起,以及由MartinElton于1979年在纽约大学创立并后来由RedBurns领导的交互式电信项目。
第一个正式命名为“交互设计”的学术课程于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立。
历史、渊源
BillMoggridge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交互设计的概念。初始名为”SoftFace”,后改名为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解决的问题和目前发展状况
交互设计在任何的人工物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里面都是不可以避免的,区别只在于显意识和无意识。然而,随着产品和用户体验日趋复杂、功能增多,新的人工物不断涌现,给用户造成的认知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对交互设计的需求变得愈来愈显性,从而触发其作为单独的设计学科在理论和实践的呼声变得愈发迫切。
然而,由于交互设计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自不同领域,而且这个领域本身尚在创建阶段,因此人们往往对某些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甚至对类似和相同的问题本身的理解以及解决方式也可能有不同方案,且相互矛盾。比如交互设计的基本元素包含什么,现在也还在讨论中。
但是人们依然形成了一些不相互否认的共识,比如,交互设计是设计人和物的对话(dialog),而交互设计研究和实践的本质可能是隐藏于这个对话中的。交互设计的目的包括,有用性,易用性和吸引性的设计和改善。
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
与界面设计的关系
交互设计和产品开发的关系
一般而言,交互设计师都遵循类似的步骤进行设计,为特定的设计问题提供某个解决方案(注意,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案)。设计流程的关键是快速迭代,换言之,建立快速原型,通过用户测试改进设计方案。
如下是交互设计步骤的要点:
用户调研
概念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用户调研的结果、技术可行性、以及商业机会,交互设计师为设计的目标创建概念(目标可能是新的软件、产品、服务或者系统)。整个过程可能来回迭代进行多次,每个过程可能包含头脑风暴、交谈(无保留的交谈)、细化概念模型等活动。
创建用户模型Scenarios/Personas/Profiles
创建界面流程
开发原型以及用户测试
交互设计师通过设计原型来测试设计方案。原型大致可分三类:功能测试的原型,感官测试原型以及实现测试原型;总之,这些原型用于测试用户和设计系统交互的质量。原型的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计算机模拟的;可以是高度仿真的,也可以是大致相似的。
实现
交互式设计师需要参与方案的实现,以确保方案实现是严格忠于原来的设计的;同时,也要准备进行必要的方案修改,以确保修改不伤害原有设计的完整概念。
系统测试
系统实现完毕的测试阶段,可能通过用户测试发现设计的缺陷;设计师需要根据情况对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改。
交互设计的原则
认知心理学为交互设计提供基础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心智模型(mentalmodel),感知/现实映射原理(mapping),比喻(metaphor)以及可操作暗示(affordance)。这些原则大都在TheDesignofEverydayThings中被提及。
可以应用交互设计的领域
交互设计师通常在如下领域活动:软件界面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网络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务设计以及综合性的系统设计。上述领域各自需要自身的设计特征同时,也会用到通用的交互设计的原则和实践。
交互设计师通常需要参与到团队中不同的活动中,比如图形设计、程序设计、用户心理、用户测试,产品设计等等。因此,交互设计师需要对上述领域有相当理解,以便于和不同领域专家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