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的设计人生,贝聿铭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30年前的3月31日,有一位中国老人,在卢浮宫前建起一座巨型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像钻石一般的金字塔,征服了法国人,也彻底“复活”了800岁的卢浮宫,更作为法国的著名地标惊艳了全世界!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富15代”的百岁贝聿铭,让世界人见识了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贝聿铭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最著名建筑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他用了一个世纪,让自己的建筑遍布4个大洲、10个国家。他曾说:“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这位华裔老人不忘初心,他是真正的大师风骨,是令人尊敬的人生赢家!贝老,一路走好!

富贵人家:生而不凡却唯爱建筑

1917年,贝老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一出生就有强大的背景。

父亲是中国银行创始人,苏州贝氏家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富了15代的名门望族,是典型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

富贵人家的他,打记事起就看惯了父母的迎来送往,从小就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儿时的朋友经常打趣“你这张巧嘴,不当律师那就怪可惜了。”

青年时期的贝聿铭

1935年夏天,少年贝聿铭高中毕业了,父亲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子承父业。

但是,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却使得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电影中描述的美国大学校园建筑和校园风情令他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明确了“我要当一个建筑师”。

父亲则希望他可以从事金融,子承父业。但他却唯爱建筑。最终他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后又转学到造诣更高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

但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40年。

5年后,学业结束,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奖项,却因为国内战事,回国计划一再搁浅......在此期间他又进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

华裔奇才:一个时代开启作品遍布世界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1948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贝聿铭也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律铭)

据悉,贝聿铭与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的合作长达12年之久。在这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香山饭店

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铭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金钟廊和中银大厦

“最后的大师”:不随波逐流成就“最美建筑”

在贝聿铭的所有涉及中,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当时,法国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最终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1988年,著名的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用从中国江苏运来的793块玻璃建成的透明金字塔揭开了神秘面纱,玻璃金字塔就像剔透的精灵一般,矗立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上。傲慢的法国人终于收回了当初指责,称之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由此接受了贝聿铭以及他的建筑设计艺术。一座惊艳世界的新型建筑展现在世人面前。

玻璃金字塔的建成,也带动了卢浮宫的复兴。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技的独特尝试。同一年,贝聿铭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建筑界的最高奖项)。

贝聿铭在卢浮宫

数十年来,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祖籍苏州:在苏州留下封山之作

苏州博物馆也被称为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苏州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整体建筑由两个L形的几何体扣合而成。走进这座博物馆的一楼,人们发现,挑高16米的“阳光大厅”内,米黄色墙体大厅的顶部,玻璃采光顶将阳光直接引入进来,光线成为设计之魂。更令人惊艳的是,地面上镶嵌的78个玻璃窗,被设计和建设团队戏称为“满天星”。观众置身其中,可透过这些透明玻璃窗从正上方俯瞰城墙遗址,从而将一层与负一层两个不同空间巧妙衔接起来。

脚下的负一层遗址厅中,一段长20米、宽10米的夯土城墙是整座博物馆的“根基”,这是六朝建康城东城墙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遗址外围的观赏平台,可以方便观众登高远眺城墙遗址风貌。

在设计六朝博物馆的过程中,贝建中多次来南京实地考察,寻找灵感。“这个项目实际上很困难。因为我去了南京很多很多次,南京在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城市,我很高兴这次设计让我更好地了解南京。”

贝聿铭作品

法国卢浮宫金字塔入口

贝聿铭在设计的金字塔前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贝聿铭与杰奎琳·肯尼迪

1964年,肯尼迪家族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纪念遇刺而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就选择了贝聿铭作为设计师。最终,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选址波士顿,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纽约州雪城埃弗森博物馆

艾佛森博物馆

贝聿铭的得梅因艺术中心和艾佛森博物馆项目都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国家荣誉奖,这是协会第一次颁奖给同一个建筑师的两个博物馆作品。

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

香港中银大厦

北京香山饭店

国内也有众多贝聿铭代表性作品。香港的中银大厦,北京的香山饭店,都是他献给祖国的礼物。贝聿铭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城市的风貌、文化,创造出极有“贝式特色”又含“中国元素”的作品。

贝聿铭将苏州视作故乡,因为这里是贝氏家族的根基所在。1990年宣布退休的贝聿铭在2002年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亲昵地称之为“我的小女儿”。

在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而自豪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

2019年5月16日,这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老先生,去世了。

他用了一个世纪,让自己的建筑遍布4个大洲、10个国家。

他曾说:“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

这位华裔老人不忘初心,他是真正的大师风骨,是令人尊敬的人生赢家!

贝老,一路走好!

综合自新华网、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海外网等

THE END
1.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的最新汽车资讯,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4318102.html
2.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 展厅设计/一块砖的故事—苏州"网红"博物馆 百款折扣商品任意拼,领高价值福利!还有每日限时秒杀 百款折扣商品任意拼,领高价值福利!还有每日限时秒杀 https://www.zcool.com.cn/tag/ZNjA4ODQ2NA==.html
3.苏州博物馆,SuzhouMuseum英语短句,例句大全8.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Design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9.Conception of the colony of museums in Suzhou对苏州市博物馆群体的构想——兼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博物馆建设 10.Museum of Overseas Communications ...https://www.xjishu.com/en/030/y179215.html
4.苏州园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docx苏州园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docx 14页VIP内容提供方:199***4560 大小:3.55 MB 字数:约5.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4-17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1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苏州园林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14/6152033205005114.shtm
1.苏州博物馆展厅设计理念苏州博物馆展厅设计以传承和弘扬苏州文化为核心理念,致厉于打造一个融合艺术、历史和科技的综合性展览空间。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新设计,我们力求为观众呈现一个富有教育性、互动性和艺术性的展览体验。 展示苏州古代文化的魅力 在苏州博物馆展厅设计中,我们注重展示苏州古代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心布置的展品、生动的场景还原和...https://www.dpsjsj.com/zixun/182184.html
2.苏州博物馆景观设计理念有什么特别之处?谁晓得啊?装修问答题主好,一、地理位置,初展身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拙政园保护区内,其东侧与太平王国忠王府...https://ask.zx123.cn/show-88228.html
3.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精选8篇)这座崭新的建筑继承和创新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并加以融合, 大到空间布局中的建筑、园林庭院, 小到细节上的元素、色彩以及光影设计, 再到高层次上的立意设计以及艺术化的视觉传达, 无不将苏州博物馆的艺术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好的传承了苏州传统文化和内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8pdqohj.html
4.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下)优设网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划分为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衬托,和谐统一,一如既往是贝聿铭重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 https://www.uisdc.com/ieoh-ming-pei/
5.包豪斯百年,贝聿铭如何用其理念让建筑“活起来”从展品设计、木材的选用、魔术设计的网格线贯通,到建筑、展览、展柜、室内装修的浑然一体,从天窗、灯具设计到标识、标牌的一体化设计,从从未经手的庭院设计,到从苏州乡下移栽一株古藤。苏州博物馆对贝聿铭来说是一生很重要的一件作品,因为在苏州博物馆,他把他个人的情感,把中国现代的追求、包豪斯的理念,以及中国...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191031/297770.html
6.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古建筑设计理念汉匠古建筑2、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也是他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建筑形式上,博物馆采用了传统的苏州园林式布局,同时结合了现代建筑的简洁几何形体,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形象,在空间布局上,博物馆采用了传统的园林式布局,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空间效果,在材料...https://www.nbgjz.com/10978.html
7.苏州博物馆设计分析酒店苏州博物馆品牌vi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的苏州园林建筑和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观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采用了传统的砖木结构和琉璃瓦顶,同时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线条和材料。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既能体现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符合现代建筑的审美需求。 https://www.hotelcis.com/brand/hotel-Signage-Design20477.html
8....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解读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提要][目的]探讨中国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精神失语问题。[方法]以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为例,从建馆的地域文化特性和建筑设计造型、色彩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当代建筑景观设计中表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形式。[结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技...http://www.wuculture.net/Filedisp.aspx?ID=4469
9.云南写生考察报告6篇(全文)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苏州博物馆既传承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不乏现代建筑风格的独特个性。(如图4) 图4 3、苏州博物馆文化理念及建筑设计技巧 博物馆的设计借鉴了江南园林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不露声色的刻意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qdo6d15.html
10.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落成/gmp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西馆的建筑理念来源于苏州古典民居及富有烟火气息的街巷里弄。西馆为边长约25米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群。这样的建筑体量和传统小体量的东吴民居相呼应,契合了以历史为内涵的博物馆特质。各个立方体间距约5.8米,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民居之间的窄巷小道的回忆。天然石材贯穿整座建筑从屋顶到地下庭院的内外立...https://www.gooood.cn/suzhou-museum-west-by-gmp.htm
11.讲解词苏州博物馆A02设计师简介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他1917年出生于苏州的名门望族贝氏家族,17岁赴美攻读建筑,曾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9次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里茨克建筑艺术奖。他能够娴熟地运用几何造型和光线进行设计,“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被称为“光线...https://www.mafengwo.cn/i/1022788.html
12.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始建于1960年1月1日旧博物馆位于太平天国的忠诚宫殿里今天,苏州博物馆坐落在历史保护街区,靠近拙政园园和太平天国的忠诚宫殿它位于忠义宫以西,东北街以北,祁门路以东,拙政园以南的花园它是以江南文化为核心的展示内容和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苏州文化特色和风格、...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13.html
13.苏州博物馆中而新,苏而新苏州博物馆建筑与周边的世界文化遗产取得了传承文脉、画中造景、形神兼备的融合效果。同时也对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带来了很大影响,使得建筑设计师立足于本国国情,把握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进行有机融合。http://jzx.jsjtc.edu.cn/info/1096/3102.htm
14.市民说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何难堪苏博之名市政厅澎湃新闻如上文所说,我们在游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时,能清晰感受到三重不同的文化境界:世界的——中国的——苏州的。贝聿铭传奇般的人生境遇和深厚的设计功底,将这三者以一种融洽的、和谐的方式编制在一起。 苏博西馆的设计由gmp的汉堡团队操刀。设计说明中,他们写道:西馆的建筑理念来源于苏州古典民居及富有烟火气息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339444
15.苏州博物馆平面图2024年苏州博物馆平面图资料下载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苏州博物馆平面图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苏州博物馆平面图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伴你成长达成梦想,更多苏州博物馆平面图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https://www.zhulong.com/zt_jz_3002256/detail38774254/?louzhu=1
16.基于全景视角下的博物馆导览沉浸式体验设计研究——以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1999年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新馆,新馆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造型提取苏州灰瓦白墙城市元素,与所处自然环境、光线融合及空间感层叠推移,材料运用原木、原石、竹林和水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引入室内。“云”看展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虚拟全景的理论研究,数字博物馆导览跨越...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79
17.苏州昆曲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再设计苏州昆曲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再设计 1.从产品造型出发。现在的昆曲文创产品就是将简单的图案用于日常用品表面装饰,本质是创新的,但后来文创产品年复一年的跟随行的模仿、使用,使得产品早已不再具备创新的视角。对材料不断加以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实质上也是“造物”与“创新”共同发展的过程。昆曲的文创...http://yueyo8.com/mobile/newsDetail-1426.html